資源簡介 政治生活主觀題解題技巧(一)、政治學分析的基本思路分清行為主體一、公民《政治生活》在公民這個知識點上命題,經常要考慮如下知識: 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人民民主專政的本質是人民當家作主,國家的一切權力屬于人民。人民要積極參與國家管理,行使當家作主的權利(間接行使)。21教育網2、我國公民與國家是和諧統一的關系(——反映在法律上就是憲法規定的公民的基本權利與義務)。國家依法保護公民享有廣泛的政治權利和自由,公民要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利益的義務。我國的民主具有廣泛性和真實性的特點。3、要正確對待公民的權利與義務。(1)公民依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最基本政治權利)、政治自由、監督權等政治權利和自由。(2)公民應正確處理自由與法律的關系。世界上沒有脫離法律的絕對自由,法律是自由的體現和保障,自由與法律是統一的,公民必須在法律的范圍內,在社會主義法制的軌道上行使政治權利和自由。21·cn·jy·com(3)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的義務(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是中華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民族的共同愿望),遵守憲法和法律,公民應自覺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的義務,依法服兵役和參加民兵組織的義務。這是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職責。【版權所有:21教育】(4)公民參與政治三大原則:①堅持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則;②堅持公民權利與義務統一的原則;③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公民應正確處理權利與義務的關系(——堅持權利與義務相統一的原則)。在我國,公民的權利與義務是統一的(-------------、-----------------------、-----------------------------)。要求:公民在行使權利的同時,要自覺履行義務。21教育名師原創作品公民應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的關系(——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在我國,國家與公民個人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公民應堅持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相結合的原則。要求:(----------------------------、-------------------------------)(5)公民參與政治生活的重要途徑和方式: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各種途徑的參與方式、態度行為的要求和參與的意義)二、國家機關(政府:依法行政的主體)運用國家性質、國家機構的性質、國家職能以及國家機關組織和活動的原則等知識進行分析。1、我國的國家性質(國體)決定我國的國家機構的性質,決定國家機構要堅持對人民負責原則。<我國是人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政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決定了我國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 2、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政府(國家)這樣做的政治學依據是什么?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我國的國家性質;②我國政府的性質、職能;③我國國家機構應該堅持的原則;④國家這樣做的意義。3、政府工作如何做的依據:①我國政府工作應該堅持的原則(是什么、如何) ②依法行政 (為什么、要求)③自覺接受監督(為什么、如何監督)三、人大的活動的依據:涉及的知識點:我國的國家性質、人大的性質、人大的地位、人大的職權四、人大代表活動及依據:1、法律地位:人大代表由人民選舉產生,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2、義務:要協助憲法和法律的實施,密切聯系人民群眾,聽取和反映人民群眾的意見和要求,努力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并接受人民監督。2、權利:人大代表要增強履職意識,除審議各項議案、表決各項決定外,還要依法行使提案權、質詢權等權利,直接參與國家管理。五、政黨——中國共產黨(依法執政的主體)在我們平時的練習和高考中,經常出現運用“政黨”的知識分析說明一些政治現象。回答此類問題,一定要用以下知識點考慮:①中國共產黨的性質;②中國共產黨的宗旨;黨的指導思想;③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和執政地位;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必須由中國共產黨領導;⑤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方式和執政方式;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⑦中國共產黨的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⑧我國的政黨制度。1、性質: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2、宗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3、指導思想: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4、地位:執政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政治領導、組織領導、思想領導)5、執政方式:①科學執政 ②民主執政 ③依法執政6、執政理念(本質、目標):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7、與民主黨派的關系:政治上,民主黨派接受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組織上是相互獨立的,法律地位上平等。8、所實行的政黨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 (堅持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發揮人民政協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作用,促進決策科學化、民主化)21cnjy.com六、各民主黨(政協)活動及依據:1、各民主黨是參政黨,要行使法律賦予的參政權,參與國家管理,共同致力于社會主義建設。2、要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多黨合作的政治基礎)。中共與民主黨的關系:政治上領導與被領導,組織上相互獨立,法律上地位平等,工作上互相監督、通力合作。【來源:21cnj*y.co*m】3、遵守憲法和法律,在法律允許的范圍內開展活動。行使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重要職能(并非國家職能)。21*cnjy*com七、外交:主權國家(外交政策的主體)運用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國家利益、國家性質、等知識點因素,解釋主權國家在處理國際關系問題上所采取的立場、政策和措施。 21*cnjy*com結合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分析我國對國際關系問題的立場和舉措。◆、有關“國際關系” “外交政策”的問題經常涉及的主要觀點有:1.國際關系的決定因素――-國家利益。<國家間共同利益是國家合作的基礎,而利益的相悖則是引起國家間摩擦或沖突的根源》 2.時代背景(1)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與發展問題的主要障礙: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我國堅決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主張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新秩序)www-2-1-cnjy-com(2)當代國際競爭的實質:以經濟和科技實力為基礎的綜合國力的較量。我國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著力發展科學技術和提高國民素質,增強綜合國力,力爭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掌握主動權。3.聯合國的宗旨和原則: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促進國際合作與發展。我國一貫遵循聯合國憲章的宗旨和原則,積極參加聯合國有利于世界和平與發展的活動。在安理會堅持實事求是和伸張正義的原則,參與解決國際爭端,為世界和平做出貢獻。4.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點(基本內容)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⑴獨立自主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立場。(獨立自主就是在國際事務中堅決捍衛國家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對一切國際問題都自主地決定自己的態度和對策。)⑵維護我國的獨立和主權(首要目標),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第二目標),是我國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3)我國外交政策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4)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我國對外關系的基本準則。(①和平共處五項原則是指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②我國政府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積極發展同世界各國的友好合作關系,而不以社會制度和意識形態的異同來決定親疏、好惡。)◆、(政治學)中國為什么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在《政治生活》里面命題,凡是要求回答:中國為什么極力主張構建和諧世界?都要從以下知識點去考慮:①主權國家的權利與義務;②聯合國憲章的宗旨與原則;③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順應了經濟全球化和世界多極化發展的要求,有利于促進國際關系民主化;④國際競爭的實質;⑤我國的國家性質和國家利益決定我國的外交政策;⑥我國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宗旨和目標等)。運用政治學知識回答如何做,一般會從依法治國與以德治國兩個角度來回答,但具體的又可以從黨、國家機關、公民角度回答:從國家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履行國家職能和堅持國家機構的組織活動原則方面回答從黨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黨的領導和執政方式角度回答;從公民的角度回答時:要注意從公民參與政治的三大原則角度回答。【解題技巧】一般意義類主觀題回答的角度和術語可以歸納如下:第二、政治意義對國家的政治意義:國內有關活動①(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對人民負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②(有利于)依法治國(依法執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③(有利于)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的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構建和諧社會對外交往活動①對我國的意義:(有利于)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國際形象;創造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②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于)經濟全球化,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民主化;建立國際政治新秩序,維護共同利益,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對黨的政治意義:(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真正做到”三個代表”,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的長治久安。4、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努力促進兩岸和平統一。(二)《政治常識》答題一般經常性的答案要點一、有關“為什么”、“依據”、“原因”的答案一般有1、 我國的國家性質2、 我國的國家職能3、 國家機構實行對人民負責的原則4、 實行依法治國5、 黨的性質、宗旨、執政理念(“立黨為公、執政為民、以人為本”)、“三個代表”6、 黨的領導,中國共產黨是我國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7、 社會主義民主本質、特點8、 提高綜合國力9、 構建和諧社會10.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等。例如:.材料一:2008年9月14日,因襄汾縣“9?8”尾礦潰壩重大責任事故,山西省省長孟學農引咎辭職,副省長張建民也被免職;9月22日,因三鹿奶粉事件,國家質檢總局局長李長江引咎辭職;此外上述事故還讓大大小小十余名官員被問責。材料二:溫家寶總理在一次廉政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加快實行以行政首長為重點的行政問責和績效管理制度。要把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和嚴重損害群眾利益等行為作為問責重點”。在2008年4月2日公布的《國務院2008年工作要點》中,行政問責制也位列其中。5月,《國務院關于加強市縣政府依法行政的決定》中,更是強調加快實行問責制。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結合材料,運用《政治生活》的有關知識說明為什么要推行行政問責制?(1)我國是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我國政府是國家權力機關的執行機關,是人民意旨的執行者和人民利益的捍衛者,為人民服務是政府的宗旨,對人民負責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則。為了更好地維護和實現人民的利益,必須推行行政問責制。2·1·c·n·j·y(2)推行行政問責制是政府保障人民民主和維護國家長治久安的職能的要求。(3)推行行政問責制是正確處理權力與責任的關系,有權必有責的客觀要求。(4)推行行政問責制有利于促進政府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服務型政府”,樹立政府的權威。(5)推行行政問責制有利于推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二、有關“如何做”、“啟示”的答案一般有1、 履行職能(共產黨的、人大的、政府的、政協的)2、 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堅持“三個代表” 重要思想,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3、 堅持依法治國4、 堅持黨的領導、堅持黨的執政方式,加強黨的建設、提高黨的執政能力5、 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加強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6、 堅持民族政策,處理民族關系原則7、 提高綜合國力8、 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三、有關“政治意義”的答案一般有(有利于)1、有利于鞏固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2、有利于維護人民當家作主的地位。3、有利于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4、有利于加強黨的領導,鞏固黨的執政地位。5、有利于提高綜合國力。6、有利于構建和諧社會。7、有利于建設全面小康社會。8、有利于樹立科學的發展觀等等。具體如下:☆、政治意義方面的答題思路: 政治方面的規律不如經濟方面的明顯,我們要記住一些關鍵詞:保障社會主義民主、完善社會主義法制、提升我國的國際地位、增強我國的綜合國力、國家性質和職能、“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的體現、民族平等民族團結和各民族的共同繁榮、加強中國共產黨的執政能力和建設等。www.21-cn-jy.com在作答時要抓住主體,對號入座。政治常識中常見的主體有中國共產黨、國家機構、公民、民主黨派等。1、對黨的政治意義 (1)(有利于)認真貫徹(踐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2)(有利于)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鞏固黨的執政地位(基礎),使黨成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堅強的領導核心。【來源:21·世紀·教育·網】(3) (有利于)加強黨的先進性建設,保持黨的先進性,密切黨同人民群眾的聯系,做到立黨為公、執政為民。21·世紀*教育網(4)、(有利于) 發揮黨的先鋒模范作用,增強黨的戰斗力,影響力,凝聚力; (5) 關系中國社會主義事業興衰成敗、關系中華民族前途命運、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和國家長治久安等。2、對國家的政治意義(國內)(1)、(有利于)人民當家作主,實現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人為本;真正做到“三個代表”;鞏固國家政權,促進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進程等。2-1-c-n-j-y(2)、(有利于)依法治國,健全社會主義法制(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轉變政府職能等。(3)、為現代化建設創造良好的環境;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國家長治久安,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高綜合國力,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等。(4)(有利于)維護公民的政治權利和自由,保障公民依法參與國家政治生活、管理國家事務和表達意愿的權利和自由;健全社會主義民主。【出處:21教育名師】(5)、臺灣問題:反對“臺獨勢力”及活動;維護主權和領土完整;維護海峽兩的人民共同利益與愿望;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與最高利益;有利于港澳臺地區穩定與繁榮。促進兩岸關系和平穩定發展,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3、對外交往的意義(國際)(1)、對我國的意義: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綜合國力、國際影響力,展現負責任的大國形象;創設良好的國際環境,維護國家安全;進一步對外開放,促進國際合作,維護國家利益;發揮我國在國際事務當中的積極作用;昭示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等。(2)、對地區、世界的意義:(有利于)維護兩國共同利益,世界人民利益;推進世界多極化、國際關系的民主化;發揮聯合國的作用;建立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新秩序;有利于促進世界和平與發展;有利于世界各國的相互合作、求同存異;有利于構建世久和平,共同繁榮的和諧世界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