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5課 貨幣的使用與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課程標準】了解中國歷史上貨幣的發行、使用情況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導學案】【學習目標】1.從時空觀念角度了解中國貨幣演進的歷程。從史料實證角度了解二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認識其對世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以及強化美國經濟霸權的作用。【重點難點】重點:了解中國歷史上貨幣的發行、使用情況難點:掌握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一、基礎感知(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1、閱讀教材第86-88頁內容,完成中國貨幣發展歷程的簡表。時間 貨幣演進歷程古代最初被用作貨幣的可能是海貝。(二里頭遺址出土海貝、仿制貝)大約商朝后期春秋戰國秦朝漢武帝時期北宋元朝明朝清朝晚清政府中華民國南京國民政府中共解放區新中國至今(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1816年: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閱讀P89—p90,找出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產生的背景,形成,特點,內容,評價,結果?2、1929年經濟大危機,,導致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崩潰。閱讀p90第一自然段,找出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崩潰的原因?3、1944年, 以美元為主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閱讀P90,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的背景,時間,特點,評價?4、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制取代固定匯率制。5、21世紀: 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貨幣, 歐元、日元、人民幣地位上升二、【思·議·展】1、材料一 交子的誕生,與經濟繁榮有莫大的關系,可謂大時代與小地區的因緣巧合。最早的紙幣誕生在四川,除了北宋本身的時代背景,也在于四川的特殊性。四川因為躲避隋唐戰亂,經濟相對獨立,貿易繁榮,因缺銅而依賴鐵錢,鐵錢與銅錢的比價根據記載似乎在10:1,攜帶不便。最終,四川茶葉和馬匹等貿易的發達以及四川的鐵錢的笨重,導致交子在相對獨立和特殊的四川誕生。——摘編自徐瑾《白銀帝國》材料二 交子本由四川民間百姓發行,發行者不久財衰,交子不能兌現,就發生了訴訟。朝廷下令將百姓發行的交子收歸官營,以朝廷財力支持交子的流通和價值的穩定,交子就形成了官方發行的紙幣。初期交子的價值十分穩定,有效地支持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北宋末期,為了攻打西夏而大量增發交子,使交子的流通數量遠遠地超過了法定的限額,結果引發了嚴重的通貨膨脹。于是,宋徽宗改交子為錢引,以增加百姓對紙幣的信心。 ——摘編自石俊志《中國貨幣法制史話》思考:(1)結合材料一和教材p87第1自然段,分析北宋交子產生的背景。(8分)(2)結合材料二和教材p87第1自然段,分析北宋交子產生的影響。(4分)2、材料 20世紀30年代初,中國的金融貨幣極為紊亂,嚴重阻礙了商品交換和貿易的發展。與此同時,由于世界資本主義經濟危機的沖擊,英磅、美元、日元相繼貶值,金賤銀貴,我國貿易條件急劇惡化。九一八事變后,日本對東北的掠奪和日本貨的傾銷,對中國經濟發展是一個嚴重打擊。為了應對日益嚴重的局勢,1935年11月,國民政府宣布實施幣制改革,廢除銀本位制并實行白銀國有,把鈔票發行權收歸中央、中國、交通、農民四大銀行,統一發行法幣,依附于英磅和美元,實行”匯兌本位”制。——摘編自王檜林主編《中國現代史》思考:根據材料和教材p87第3自然段,試找出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的原因,并對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做簡要評價。(14分)【訓練案】1.史料記載:“黃金以鎰(古代重量單位)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這種情況最可能出現于( )A. 原始社會末期 B. 秦漢時期 C. 唐宋時期 D. 明清時期2. 戰國時,趙國鑄造了大量多種樣式的青銅貨幣,其中布幣是主要的貨幣樣式,還有為適應于燕齊交界地區的商業交往而鑄的刀幣,以及受秦國影響而鑄造的時間較晚的圜錢,這說明當時趙國( )A 手工業技術很發達 B具有工商立國思想 C一度取得霸主地位 D積極開展商貿活動3. 《宋史 食貨志 錢幣》載:“蜀地諸豪以時聚首,同用一色紙印造,印文用屋木人物,鋪戶押字,朱墨間錯,以為私記,收入人戶見(現)錢便給交子,無遠近行用,動及百萬。”這表明此時的交子是( )A. 自由流通的貨幣 B. 最早正規的紙幣 C. 兌換貨幣的憑證 D. 國家發行的債券4. 《明史》中記載:明朝初年并沒有“銀法”(即使用白銀作為貨幣的規定),到明英宗時規定“弛用銀之禁”、“朝野率皆用銀”。這一規定( )A. 有利于白銀成為主要流通貨幣 B. 使白銀成為唯一的貨幣C. 意味著傳統經濟政策的改變 D. 導致白銀大量外流5. 一位歷史學家在回憶南京解放前夕的生活時稱:“中央大學每月發薪水的那一天,是最緊張的一天。各人在會計處拿到薪水,就趕緊奔向新街口換成銀元,立刻趕到米市買米。”這反映了( )A. 紙幣無法用于購買糧食 B. 市場上糧食和食品奇缺C. 囤積銀元和糧食現象普遍 D. 銀元幣值較紙幣穩定6. 1948年12月1日,在河北省石家莊市成立了中國人民銀行,同時開始發行第一套統一的人民幣。人民幣發行后,逐步擴大流通區域,原各解放區的地方貨幣陸續停止發行和流通,并按規定比價逐步收回。第一套人民幣的發行( )A. 為戰略反攻創造了條件 B. 結束物價連年暴漲局面C. 打破了國民黨的經濟封鎖 D. 適應了解放區建設需要7. 1944年7月,孔祥熙發給蔣介石密電:“英、美暗斗頗劇,美對基金必需掌握,英對國際銀行頗欲主持,美可能將國際銀行對英讓步,其他各國則望基金與銀行均告成功。”與這封密電有關的歷史事件是( )A.布雷頓森林會議召開 B.馬歇爾計劃實施C.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立D.第一屆聯合國大會召開8. 現代金融市場起源于西方。以粗略的線條勾勒,那就是從“北意大利金融”發展到“荷蘭金融”,最后到達“英國金融”和“美國金融”。其中,從“英國金融”發展到“美國金融”的最主要原因是( )A.第二次世界大戰后,英國實力大為削弱 B.美國控制國際貨幣金融組織C.第二次世界大戰后,美國實力大為增強 D.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建立9. 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實際就是美元“綁架”全球,其基本特征是( )A.有最雄厚的工業實力和最豐富的黃金 B.35美元等于1盎司黃金C.美元與黃金掛鉤,資本主義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D.包括中國在內的44個國家代表共同簽訂10. 1980年以來,有學者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部分成員國深受經濟危機打擊時才伸手援助是一種亡羊補牢的做法。但也有調查顯示,超過60%的亞洲人和70%的非洲人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對他們國家的經濟平穩發展有著正面的影響。這說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A.打破了成員國之間的貿易關稅壁壘 B.成功防止了世界經濟危機C.致力于緩解成員國的國際收支平衡 D.延緩經濟全球化發展進程11. 世界銀行在1968年的貸款項目為62個,貸款總額為9.5億美元;1981年貸款項目為266個,貸款總額為124億美元。出現這一變化是因為( )。A: 新興獨立國家大量增加 B: 各國關稅稅率明顯降低C: 美國西歐經濟實力下降 D: 世界貿易組織大力推動12. 下表是美國官方黃金持有量和對外美元債務變化情況表(單位:10億美元)年份 世界官方黃金持有量 美國官方黃金持有量 美國尚未償付的外國銀行債務1951 33.5 22.9 8.91968 38.7 10.9 38.5分析表格中數據的變化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A.經濟“滯脹”致使美國債務增長 B.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C.美國拋售黃金以穩定美元匯率 D.美國被迫放棄金本位制13. 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達成了“牙買加協議”,協議確定浮動匯率,成員國自行選擇匯率制度,取消黃金官價:實現黃金非貨幣化,按照市價自由交易。該協議表明( )A.資本主義經濟已擺脫“滯脹” B.凱恩斯主義的主導地位得到強化C.原有的貨幣體系已經崩潰 D.資本主義各國采用貿易保護政策14. 當面對金融危機呈惡化趨勢時,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曾發表演講,表示全球可能需要回歸至最初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需要“重返紀律”。他關注于這一體系( )A. 發達國家居于主導地位 B. 建立的制度性協調機制C. 保證公正合理經濟秩序 D. 市場制度的普遍性建立15. 某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1948年的上海,有人利用美元和黃金之間的價格波動謀取利潤。有學者指出其存在的史實錯誤,理由是當時( )A.中國正面臨內戰全面爆發 B.上海已經淪陷為“孤島”C.處于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框架下 D.中國加入了《關稅與貿易總協定》二、非選擇題16.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明初推行寶鈔,禁用金銀交易。后由于政府濫發寶鈔,民間開始自發使用白銀,官方賦役也逐漸改為白銀上繳,白銀逐漸成為流通領域中的主要貨幣。到16世紀中葉,明政府停發寶鈔,并正式確立了白銀的官方合法地位。但明朝銀礦稀缺,國內開采的白銀不足以應付政府開支。面對銀荒危機,從16世紀中后期開始,明政府開放海禁。通過對外貿易,相當大部分美洲白銀流入中國。作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中國以白銀為主要貨幣,從而促使白銀成為世界貨幣。圍繞白銀,形成了一個世界貿易網絡。——摘編自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野》等材料二 1816年英國在世界上首先實行金本位制,在19世紀70年代之后,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相繼實行了金本位制,英鎊成為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貨幣。英國在19世紀的國際貨幣關系中占有統治地位。二戰后,國際貨幣體系再一次發生變遷。——摘編自李曉耕《權力之巔:國際貨幣體系的政治緣起》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白銀貨幣化產生的原因及其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14分)根據材料一、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17—19世紀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12分)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二戰后初期成立的國際貨幣體系有何積極作用。(4分)【讀背案】(一)中國貨幣的演進歷程中國貨幣發展歷程的簡表。時間 貨幣演進歷程古代最初被用作貨幣的可能是海貝。(二里頭遺址出土海貝、仿制貝)大約商朝后期 開始出現銅鑄幣春秋戰國 多種樣式的銅鑄幣秦朝 圓形方孔錢(秦半兩)漢武帝時期 五銖錢北宋 最早的紙幣“交子”,作為輔幣,與銅錢兼行。元朝 鈔(單一流通紙幣)明朝 銅錢紙幣并行;明朝中期起,白銀逐漸成為國家財政和民間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 白銀貨幣化,與銅錢兼用。晚清政府 開始鑄造銀元;中華民國 銀元為法定貨幣;南京國民政府 1935年法幣改革,白銀國有; 1948年幣制改革,發行金圓券、銀圓券。中共解放區 1948年12月1日,開始統一發行人民幣;新中國至今 人民幣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先后共發行五套人民幣;形成紙幣與金屬幣、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貨幣體系。(二)、世界貨幣體系的形成1、1816年: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1)背景:資本主義世界市場的不斷擴大,國際間貨幣結算的日益頻繁和復雜。(2)形成:1816年,英國制定法案,實行金本位制。其他國家先后采用。(3)特點:以英鎊為中心,以金幣或黃金在國際間流通為主。(4)內容:各國的金幣具有法定的含金量,人們可以根據規定自由鑄造金幣,金幣可以自由流通,而且不易貶值。(5)評價:促進了資本主義生產和世界經濟的發展。但也造成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 黃金集中于少數幾個國家,流通量大減。2、1929--1933年經濟大危機,導致以英鎊為中心的金本位制崩潰。原因:經濟大危機期間,美國宣布停止兌換黃金,全面禁止黃金出口,造成金本位制崩潰。3、1944年, 以美元為主中心的布雷頓森林體系。(1)背景:①1929年經濟大危機,金本位制崩潰,國際貨幣關系日益動蕩和混亂,加劇了世界矛盾沖突;②二戰嚴重削弱了英國等歐洲國家,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霸主。(2)建立時間:1944年7月,美、英、中等44國召開布雷頓森林會議。(3)特點(內容):以美元為中心;美元與黃金直接掛鉤,其他各國的貨幣與美元掛鉤。(4)評價:積極:①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國際貿易,穩定了國際金融秩序②有利于世界經濟朝著體系化、制度化方向發展;局限:為美國推行世界霸權提供了有利條件。4、20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浮動匯率制取代固定匯率制。5、21世紀: 美元仍然是世界主要貨幣, 歐元、日元、人民幣地位上升【知識拓展】一、中國古代貨幣的演變趨勢①由自然貨幣向人工貨幣的演變; ②由雜亂形狀向規范形狀的演變; ③由地方鑄幣向中央鑄幣的演變; ④由文書重量向通寶、元寶的演變; ⑤由金屬貨幣向紙幣的演變 ⑥由手工鑄幣向機器紙幣的演變。二、1944年布雷頓森林會議通過《布雷頓森林協定》,決定建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和世界銀行(WB)這兩個組織,1945年正式成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宗旨:穩定國際匯率,消除妨礙世界貿易的外匯管制,加強國際貨幣合作,通過提供短期貸款緩解成員國國際收支不平衡。(救急)世界銀行的宗旨是:向成員國提供貸款,以促進該國的經濟恢復和發展,推動并促進國際貿易的均衡增長。(救貧)三、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的原因:①20世紀70年代初,日本、西歐的崛起,沖擊美國的霸主地位;②1973年后開始的滯脹危機,削弱美國經濟實力;第15課答案【思·議·展】答案:北宋交子產生的背景①北宋商品經濟發展,多種貿易繁榮,交易量巨大;②銅錢流通量不足,出現“錢荒”;③金屬貨幣攜帶不便;④四川地區的特殊貿易和貨幣環境;北宋交子產生的影響:初期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后期政府濫發紙幣,造成嚴重通貨膨脹,引發信任危機,阻礙了經濟的發展。南京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的原因:①幣制混亂,阻礙經濟和貿易發展;②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的沖擊,造成白銀外流;③日本侵華,嚴重打擊中國經濟。南京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的評價:積極:①統一了全國貨幣,穩定了金融秩序;②有利于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③加強了國家對經濟的控制,為抗日戰爭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消極:①依附于英磅和美元,成為英美帝國主義的經濟附庸;②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政府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最終經濟徹底崩潰。【訓練案】答案1-15:BDCAD DACCC ACCBC16.(1)白銀貨幣化產生的原因:①商品經濟發展的需要; ②政府濫發紙幣,導致通貨膨脹;③民間推動,政府進行賦役制度改革的推動;④新航路開辟,白銀大量流入中國。白銀貨幣化產生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①推動商品經濟的發展;②緩解了通貨膨脹;推動賦役制度的改革;③推動中國加強與世界經濟的聯系。(2)17—19世紀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①金本位制取代銀本位制;②英鎊成為中心貨幣(英國在國際貨幣關系中占統治地位)。17—19世紀世界貨幣體系的變化的原因:①工業革命使英國成為頭號資本主義強國;②殖民霸權的建立使英國擁有了大量的黃金儲備;③世界市場形成; ④清朝經濟實力下降。二戰后初期成立的國際貨幣體系影響①為世界貨幣關系提供了統一的標準和基礎;②有利于維持戰后世界貨幣體系的正常運轉;③為世界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創造了條件。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