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0張PPT)討論動物和植物給自然界帶來了勃勃生機,它們都是由什么構成的呢?顯微鏡的使用粗準焦螺旋細準焦螺旋目鏡物鏡鏡筒轉換器載物臺壓片夾載玻片反光鏡遮光器載物臺光圈觀察仔細觀察顯微鏡的目鏡和物鏡,上面寫著什么?它代表什么?放大倍數放大倍數目鏡短,放大倍數大放大倍數放大倍數物鏡長,放大倍數大想一想:如果一臺顯微鏡的目鏡放大倍數是10×,物鏡放大倍數是10×,那么這臺顯微鏡能將物體放大多少倍?放大倍數=目鏡放大倍數×物鏡放大倍數放大倍數越大,細胞體積越 ,看到細胞數目越 。少大討論:如何操作能使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大?物鏡越長,目鏡越短,物鏡越靠近載玻片,放大倍數越大,細胞個數越少,光線越暗。下圖所示為顯微鏡的目鏡、物鏡以及物鏡與切片的位置,如欲獲得最大的放大觀察效果,正確的組合為 ( ),欲觀察到較多細胞的組合為( )①④⑤②③⑥顯微鏡的使用1、安放右手握住鏡臂,左手托住鏡座把顯微鏡放在實驗臺距邊緣7厘米左右處,略偏左。安裝好目鏡和物鏡。顯微鏡的使用2.對光注意:左眼注視目鏡內,右眼同時睜開,在目鏡里看見一個圓形、明亮的視野。(1)轉動物鏡轉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2)轉動遮光器,使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3)轉動反光鏡,面向光源2、對光光線載物臺通光孔反光鏡物鏡白亮的視野載物臺2.對光光線強時,應選用平面鏡、小光圈光線暗時,應選用凹面鏡、大光圈顯微鏡的使用3.放片將載玻片放在載物臺上,兩端用壓片夾固定,使所要觀察的物體正對通光孔壓片夾通光孔載物臺e4、調距(1)眼睛從側面看物鏡,向外(前)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下降,直到物鏡接近載玻片。(2)雙眼睜開,左眼看目鏡,慢慢向內(后)調節粗準焦螺旋,使鏡筒緩緩上升,直到看到物像為止。可再轉動細準焦螺旋,直到物像清晰。注意:轉動粗準焦螺旋使鏡筒下降時,眼睛要看著物鏡鏡頭,防止鏡頭壓到載玻片。思考:調節粗準焦螺旋沒有尋找到像,下一步如何操作?5、觀察:放大的倒立的像兩眼睜開,左眼看目鏡操作:1、向前移動玻片,物像向后移動2、向左移動玻片,物像向右移動思考:要把視野右下方的物像移到視野中心,應向什么方向移動玻片?像移動的方向與玻片移動的方向相反右下方思考:當放大倍數不夠時,應如何操作?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轉動轉換器----調節光圈----轉動細準焦螺旋注意:將低倍鏡換成高倍鏡后,由于放大倍數變大,光線變暗,需要增大光圈或使用凹面鏡,并調節細準焦螺旋,切勿調節粗準焦螺旋。【例】如圖所示的是用顯微鏡觀察植物細胞實驗中的兩個視野,要把視野中甲圖轉為乙圖,下列操作步驟正確的順序是:①轉動細準焦螺旋; ②轉動粗準焦螺旋;③移動裝片; ④調節光圈;⑤轉動轉換器A.③⑤②① B.④③②⑤C.③①④⑤ D.③⑤④①甲 乙D常見問題的解決:(1)如何調節視野中光照的亮度?(2)怎樣計算顯微鏡放大倍數?(3)從低倍鏡換到高倍鏡過程中,視野有何變化?操作應注意什么 (4)怎樣將顯微鏡視野中偏離的物象移至中央?(5)如何判斷視野中污點的位置?1.在光線較弱的情況下觀察物像,最好使用( )A.低倍物鏡,較小光圈,平面反光鏡B.高倍物鏡,較小光圈,凹面反光鏡C.低倍物鏡,較大光圈,凹面反光鏡D.高倍物鏡,較大光圈,平面反光鏡c3、小明在顯微鏡的視野中看到一個“上”字。請問透明的紙上寫的是什么?上4、用油性筆在載玻片上寫了小小的“ F ”,放在顯微鏡下觀察,你看到的形狀是什么?F4、觀察洋蔥表皮細胞時先用低倍鏡觀察,后高倍鏡觀察,這時觀察到的表皮細胞數目和大小如何變化?( )A、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變大;B、細胞數目變少,細胞變小;C、細胞數目變多,細胞變大;D、細胞數目變多,細胞變小;A顯微鏡序號 目鏡 物鏡1 5× 8×2 10× 40×3 15× 10 ×4 20× 45×5、用下面四臺顯微鏡觀察洋蔥表皮細胞,視野中細胞數目最多的顯微鏡可能是哪一臺?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