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七年級科學下冊期末復習講練--第三章《運動和力》【知識點1:運動的相對性】物體空間位置的變化稱為機械運動。位置的變化必須選擇參照物作為標準。我們把假定不動的物體稱為參照物,它可以是地面,也可以是地面上的任意物體,參照物的選擇可以是任意的,但一般不選擇自身作為參照物。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發生了位置變化,我們稱為相對運動,當物體相對于參照物沒有位置變化,則稱為相對靜止,所以運動和靜止都具有相對性。根據軌跡的不同,可以將運動分為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根據運動快慢的不同,又可以將它分為勻速運動和變速運動。1. 有甲、乙兩列火車,甲車上的乘客從一側窗口看到田野上的樹木向北運動,從另一側窗口看到乙車向北運動,但比樹木運動得慢,則( )A. 甲車向南,乙車沒動停在站臺上B. 甲車向南運動,乙車向北運動C. 甲、乙兩車同時向北運動,乙比甲快D. 甲、乙兩車同時向南運動,但乙車比甲車慢2. 甲、乙兩球在同一水平面上,用相機在前后不同時刻拍到的照片如圖所示,在拍照過程中兩球不發生碰撞,下列關于兩球的運動情況不可能發生的是( )A. 甲靜止,乙向南運動B. 甲向北運動,乙向南運動C. 甲、乙都向北運動,甲的速度大于乙的速度D. 甲、乙都向南運動,乙的速度小于甲的速度【知識點2:速度】速度是反應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它是單位時間里物體運動的距離。速度的單位有米/秒,還有千米/小時,1m/s=3.6km/h。速度是速度由物體運動的距離和運動的時間的比值決定,單與物體運動的距離或時間沒有直接關系,不能說速度大,物體運動的路程就長,運動的時間就短。3. 下列關于速度的估測與實際不符合的是(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約為1.2m/s B.光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 C.中學生跑800米的速度約為4m/s D.15℃時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約為340m/s4. 甲、乙兩物體同時同地向東做勻速直線運動,它們的s-t圖象如圖所示,由圖象可知:(1)甲的速度 乙的速度(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以甲為參照物,乙向 運動(填“東”或“西”).(3)甲的速度是 km/h.(4)經過6s,甲在乙前面 m處.5. 我市初中畢業生升學體育考試在原有項目基礎上新增跳繩、引體向上(男)、仰臥起坐(女)等項目.(1)體育考試中,小明特意穿了底部有很多花紋的運動鞋,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____(選填“增大”或“減小”)鞋與地面的摩擦.(2)1000米中長跑考試中,小明的成績是,3分20秒,他的平均速度為____ 米/秒.【知識點3:力的概念】 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即使物體發生形變;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包括物體的運動速度大小發生變化、運動方向發生變化;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發生力的作用時,至少要有兩個物體,其中受到力的作用的物體叫受力物體,對別的物體施加了力的物體叫施力物體;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6. 如圖所示,關于游泳過程,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 力改變了運動員的運動狀態 B. 運動員與水之間的作用力是相互的 C. 使運動員向前運動的力的施力物體是運動員 D. 運動員對水的推力和水對運動員的推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7. 如圖所示為一種常用核桃夾,想要夾碎核桃,用力垂直作用在點比點更省力,這說明力的作用效果與( ) A. 力的大小有關 B. 力的方向有關 C. 力的作用點有關 D. 受力面積有關8. 彈簧測力計分別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的拉力作用,F1、F2均為3N,靜止時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0N B.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6N C. F1、F2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D. 彈簧測力計的示數為3N9. 如圖所示,兩匹馬各用1200N的力沿完全相反的方向拉一彈簧測力計并使其保持靜止,則此時測力計的讀數為( ) A. 2400N B. 1200N C. 0N D. 600N【知識點4:重力】重力是地球表面的物體由于地球吸引受到的力,它的方向豎直向下或者指向地心。重力的大小和物體的質量以及重力系數有關。重力系數由星球決定,不同星球的重力系數不相同,在同一個星球上,重力系數可以看成是一個定值,因此重力和質量成正比。在地球上,重力系數是9.8 N/kg,它的意義是1千克的物體在地球表面受到的重力為9.8牛。10. 過春節時貼年畫是我國的傳統習俗.在豎直墻壁上貼長方形年畫時,可利用重垂線來檢查年畫是否貼正.如圖所示的年畫的長邊與重垂線不平行,為了把年畫貼正,則下列操作方法中正確的是( ) A. 換用質量大的重錘 B. 上下移動年畫的位置 C. 調整年畫,使年畫的長邊與重垂線平行 D. 調整重錘,使重垂線與年畫的長邊平行11. 2021年5月15日,“天問一號”火星車成功著陸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火星與地球鄰近且環境最為相似,火星的直徑約為地球的一半,火星上的重力約為地球的0.36倍,自轉軸傾角、自轉方向、自轉周期均與地球相近,公轉一周約為地球公轉時間的兩倍。下列推測錯誤的是( ) A. 火星自西向東自轉 B. 火星的一晝夜時間是地球一晝夜時間的二倍 C. 在火星上可以看到太陽東升西落 D. 如果火星車質量為240kg,那么他在火星上受到的重力是864N12. 小金對太空中的星球比較感興趣,他從網上查得:甲、乙兩個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關系如圖。(1)相同質量的物體在甲星球表面上的重力 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在乙星球表面上的重力;(2)據圖可得甲星球表面上物體的重力G與其質量m的數量關系式是 __________;(3)質量為15千克的物體在乙星球上的重力為多少?【知識點5:牛頓第一定律】 一切物體在不受外力的情況下仍保持原來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這就是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一定律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并通過推導得出的,并不能通過實驗完全證明。不受外力在現實中是很難存在的。因此牛頓第一定律是一個理想的定律,現實中很多運動的物體都由于受到阻力而變慢,給人一種力運動需要力來維持的錯誤認識。實際上運動并不需要力來維持,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的原因。牛頓第一定律還說明物體有一種保持原有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這種性質我們稱為慣性,慣性與物體的狀態、速度、位置等均無關,只與質量有關,質量大的物體慣性大,質量是物體固有的屬性,所以慣性是本身具有的,不是外部受到的。13. 如圖所示,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動。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同時假如所有力都消失,則小球將( ) A. 沿BD方向運動 B. 沿BE方向運動 C. 沿BC方向運動 D. 在B點保持靜止14. 物體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相當于物體不受重力)。在天宮課堂第二課《天宮拋物》實驗中,王亞平將冰墩墩拋到對面葉光富的手中(葉光富手的位置不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拋冰墩墩時,冰墩墩對王亞平沒有力的作用 B. 拋冰墩墩時,拋出的方向應向葉光富的手偏上 C. 冰墩墩在空中飛行時,做曲線運動 D. 冰墩墩在空中飛行時,做勻速直線運動15. 在學習牛頓第一定律的時候,我們做了如圖所示實驗。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 每次實驗時,小車可以從斜面上的任何位置開始下滑 B. 實驗中運動的小車會停下來,說明力能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 C. 實驗表明,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小,運動的距離越近 D. 根據甲、乙、丙的實驗現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頓第一定律16. 蕩秋千是孩子們非常喜歡的游戲活動(如圖),圖為蕩秋千的示意圖,A、C分別是蕩到前后時的最高點,下列分析正確的是( ) A. 架秋千時必須選擇牢固的繩子,如果在B點繩子斷了,小孩將豎直下落墜地而受傷 B. 小孩從A點到B點,速度增大,慣性增大 C. 小孩在B點受到重力和繩子的拉力,二力平衡 D. 在C點如果一切外力全部消失,小孩將保持靜止17. 如圖所示,木塊放在表面光滑的小車上并隨小車一起沿桌面向左做勻速直線運動,當小車遇障礙物而突然停止運動時,車上的木塊將( ) A. 立即停止 B. 立即向前倒 C. 立即向后倒 D. 仍繼續向左勻速運動【知識點6:二力平衡】力的作用效果是可以互相抵消的,當兩個力作用在同一個物體上,并且大小相同,方向相反,作用點相同,則這兩個力就相互平衡,可以保持原有的運動或靜止狀態。我們把這個這種狀態稱為平衡狀態。我們看到的處于靜止或勻速運動狀態的物體都處于平衡狀態。二力平衡是最簡單的平衡。我們可以根據物體所處的平衡狀態得到物體必受到平衡力,同樣也可以根據物體受到平衡力來反推物體處于平衡狀態,所以二力平衡原理是我們對物體進行受力分析的最基礎的原理。平衡力常常會和相互作用力混淆,平衡力是指作用在同一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相互作用力是指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在同一直線上的兩個力,18. 物體P與Q疊放在一起,靜止在水平地面上。下列各種力中,屬于平衡力的是( ) A.P受到的重力和Q對P的支持力 B.Q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Q的支持力 C.P對Q的壓力和Q對P的支持力 D.Q對地面的壓力和地面對Q的支持力19. 如圖所示,小明站在商場的電梯上,隨電梯勻速直線向上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小明只受到重力、支持力作用 B. 小明受到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 C. 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 D. 小明受到的支持力和小明對電梯的壓力互為平衡力20. 如圖所示,孩子們在玩滑板車時,腳蹬地后人和車一起沿水平路面向前運動。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蹬地時后腳受到摩擦力方向是水平向后的 B. 蹬地時腳對地面的力與地面對腳的力是相互作用力 C. 地面對車的支持力和車受到的重力是一對平衡力 D. 要不斷蹬地才能使車持續運動,說明運動需要力來維持21. 如圖掃帚靜立在地面上,關于掃帚和地面的受力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掃帚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對掃帚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B. 掃帚受到的重力與地面對掃帚的支持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 C. 掃帚對地面的壓力與地面對掃帚的支持力是一對平衡力 D. 掃帚受到的重力與掃帚對地面的壓力是一對相互作用力22. 疫情期間,無人機快遞業務激增(如圖)。下列無人機運動過程中,其下端所運載的貨物受到拉力和貨物重力不是一對平衡力的是( ) A.靜止準備 B.勻速上升飛行 C.勻速水平飛行 D.減速降落飛行【知識點7:摩擦力】摩擦力是相發生相對運動或有相對運動趨勢的兩個物體受到的接觸面對它的阻礙作用的力,根據物體是否發生相對運動可以將摩擦力分為滑動摩擦力和靜摩擦力。靜摩擦力可以通過力的平衡進行分析。滑動摩擦力只與接觸面的壓力以及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與物體相對運動的速度無關,在當物體處于勻速滑動時,滑動摩擦力和拉力正好相等,因此可以在這個平衡狀態下通過測力計來測出接觸面的滑動摩擦力。摩擦力的存在是有利有弊的,我們走路、汽車輪胎行駛都是靠摩擦力來產生動力的,但是摩擦力的存在又會帶來一些危害,比如機器部件在運行過程中產生磨損。所以摩擦力的利弊不能一概而論,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增大或減小摩擦力。23. 近年,一種被稱之為“死飛”的自行車出現在城市街頭,這種“前衛”的自行車與一般自行車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車體很輕、獨特的無剎車與后輪固定設計,使其車速可達60km/h.下列是某同學對“死飛”自行車的認識,其中錯誤的是( ) A. 所用車架為高碳鋼,屬于金屬材料 B. 車圈為鋁合金材質,可減輕質量防腐蝕 C. 自行車向前行駛時,前輪受到的摩擦力是向后的 D. “死飛”因車速遠大于普通自行車,使其慣性太大而存在安全隱患24. 如圖所示,質量相等的物塊A、B、C疊放在水平地面上,物塊B受到一個水平向右的力F1=7N的作用,物體C受到一個水平向左的力F2=13N的作用,A、B、C相對于地面保持靜止狀態,物塊B對A產生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N,地面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為____N.25. 如圖甲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使它沿水平木板勻速滑動,圖乙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木塊兩次受到的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 B. 木塊第1次受到的拉力較大 C. 木塊兩次的速度相同 D. 第二次木塊受到的摩擦力大26. 冰壺比賽中,擲球運動員右腳穿著“蹬冰鞋”摩擦力大,利于起步加速;左腳穿著“滑行鞋”摩擦力小,有利于滑行。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橡膠比塑料能提供更大的摩擦力,以下最適合作為冰壺運動員比賽穿的鞋子是( ) A. B. C. D.27. 如圖所示自行車的各個部件中,減小了有害摩擦的是( ) A. 車胎刻花紋 B. 車把套上有小疙瘩 C. 車軸里有滾珠 D. 腳踏板面凹凸不平【知識點8:壓強】力雖能使物體發生形變,但如果受力面積越大,力的作用效果就會被分散,因此我們在研究壓力的作用效果時引入了壓強的概念,壓強是單位受力面積上物體受到的壓力,用公式P=F/S表示,在研究壓強公式P=F/S時,注意物體間相互作用的受力面積不一定就是接觸面積,因為物體接觸不一定有力的作用。液體的壓強與液體的多少無關,而與液體的深度和密度有關,液體壓強可以看成是液體內部某一受力面積上方承受的液柱重量,從而利用P=F/S進行分析。28. 如圖甲所示,長方形木塊靜止在水平桌面上,其右端與桌子邊緣相平.木塊與桌面間的粗糙程度不變,現用水平力向右推動木塊使其底部露出桌面,在推木塊的過程中木塊對桌面的壓力F、壓強p和摩擦力f的變化情況是( ) A. p、F、f均不變 B. p增大,F不變、f變大 C. F減小,p不變、f變小 D. p增大,F、f不變29. 一個質量分布均勻的立方體,靜止在水平地面上。沿圖中虛線將其分割成體積相等的a、b兩部分,并取走a部分。剩下的b部分(未傾倒)對水平地面產生的壓強最大的是( )30. 小明為探究“影響液體內部壓強的因素”,進行了如下實驗: (1)如圖甲,小明用手指輕按金屬盒上的橡皮膜,如果發現U形管兩側液面發生靈活變化,說明該壓強計 (選填“漏氣”或“不漏氣”)。(2)將壓強計金屬盒的橡皮膜朝上逐漸浸入水中某一深度處,如圖乙,則壓強計顯示的是橡皮膜 (選填“各個方向”、“上方”或“下方”)的水對它的壓強。(3)由乙、丙兩圖可知:深度相同時,液體的密度 ,壓強越大。31. 如圖所示,密閉的圓臺容器里裝有部分水,若把該容器倒置,則有( ) A. 容器對桌面壓強增大 B. 容器對桌面壓強不變 C. 水對容器底部壓強不變 D. 水對容器底部壓強減小 參考答案1、D 2、D 3、B 4、(1)大于;(2)西;(3)0.72;(4)0.6.5、(1)增大;(2)5. 6、C 7、C 8、D 9、B 10、C 11、B12、(1)大于;(2)G=m×15N/kg;(3)質量為15千克的物體在乙星球上的重力為75N。13、D 14、D 15、B 16、D 17、D 18、A 19、A 20、B 21、A22、D 23、D 24、0;6. 25、A 26、B 27、C 28、D 29、D30、(1)不漏氣;(2) 上方;(3) 越大 31、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