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期末易錯題分類練習--《運動和力》易錯點1:不能正確選擇參照物,對運動和靜止的情況判斷錯誤1. 甲、乙、丙三輛汽車同時在一條南北方向的大街上行駛,甲車上的人看到丙車相對于甲車向北運動,乙車上的人看到甲、丙兩輛車都相對乙車向南運動,而丙車上的人則看到路邊上的樹木向北運動.關于這三輛車行駛的方向,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A. 甲車必定向北行駛B. 乙車必定向北行駛C. 丙車可能向北行駛D. 三輛車行駛的方向可能是相同的2. 在水平地面上有甲、乙、丙三個物體,某時刻甲、乙相距3m,乙、丙相距5m。經過一段時間后,甲、乙相距4m,乙、丙相距仍為5m。若以乙為參照物( )A.甲一定是運動的,丙可能是靜止的B.甲一定是運動的,丙一定是運動的C.甲可能是運動的,丙一定是靜止的D.甲一定是運動的,丙一定是靜止的3. 小明坐在火車上,透過車窗看到與公路并排的鐵路上一列火車的車頭,過了一會兒又看到車尾。關于火車與汽車的運動情況,不可能的是( )A. 火車靜止,汽車運動B. 火車運動,汽車靜止C. 火車和汽車運動方向相同,火車的速度等于汽車的速度D. 火車和汽車運動方向相反,火車的速度小于汽車的速度4. 甲乙兩人各乘一臺升降機,甲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乙也在勻速上升;乙看見樓房在勻速上升,甲在勻速下降,則他們相當于地面( )A. 甲乙都下降,但甲比乙慢B. 甲乙都下降,且甲比乙快C. 甲上升,乙下降D. 甲下降,乙上升5. 如圖所示,據此判斷甲、乙兩船的運動情況( )A.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可能靜止B.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C. 甲船可能向右運動,乙船一定向左運動D. 甲船一定向右運動,乙船可能向左運動易錯點2:對牛頓第一定律理解不透徹,對物體原有的運動狀態分析不清楚6. 某氣象臺要用氫氣球把探測儀器送到高空進行測量,如果在上升的過程中氣球破了,那么探測儀器將( )A. 立即下降B. 停留在空中C. 勻速上升D. 先上升后下降7. 如圖為小車載著木塊向右運動過程中發生的現象,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 都是在小車突然停止時發生B. 都是在小車突然啟動時發生C. 圖甲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突然停止或突然加速時發生D. 圖乙所示的現象是小車在運動過程中突然停止或突然減速時發生8. 在停車場,甲、乙兩輛轎車由于駕駛員的疏忽大意而發生了碰撞,甲車司機感覺背部受到擠壓,乙車司機身體向前傾斜,下列分析判斷正確的是( )A. 甲車靜止,乙車運動,乙車尾撞擊甲車尾B. 甲車靜止,乙車運動,乙車頭撞擊甲車尾C. 甲車運動,乙車靜止,甲車頭撞擊乙車尾D. 甲車運動,乙車靜止,甲車尾撞擊乙車尾9. 下圖是足球運動員踢足球時的情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腳踢球使球飛出去,說明力是維持物體運動的原因B. 踢出去的足球能在空中繼續飛行,是因為受到慣性的作用C. 踢出去的足球在空中運動狀態發生改變,主要是因為受到重力的作用D. 若在空中飛行的足球所受的力全部消失,它將保持靜止10. 如圖,在豎直平面內用輕質細線懸掛一個小球,將小球拉至A點,使細線處于拉直狀態,由靜止開始釋放小球,不計摩擦,小球可在A、B兩點間來回擺,當小球擺到B點時,細線恰好斷開,則小球將( )A. 在B點保持靜止B. 沿BE方向運動C. 沿BC方向運動D. 沿BD方向運動易錯點3:對研究對象的狀態理解不清楚,不能找到平衡狀態和與之對應的二力平衡11. 如圖所示的裝置,物塊M放在粗糙程度相同的水平桌面上,左右兩端用細線通過滑輪連接著兩個相同的吊盤.小聰用它做實驗時發現:當在左盤中放100g的砝碼、右盤中放200g的砝碼時,物塊M可以向右做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盤中的原有砝碼都不變,使物塊M最終可以向左勻速直線運動的方案是(滑輪的摩擦不計)( )A. 在左盤中再加100g砝碼B. 在左盤中再加200g砝碼C. 在左盤中再加100g砝碼,在右盤中再加100g砝碼D. 在左盤中再加200g砝碼,在右盤中再加100g砝碼12. 如圖所示,兩個完全相同的物體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勻速直線運動,若不計空氣阻力且v1<v2,則它們所受拉力F1與F2的關系為( )A. F1=F2B. F1<F2C. F1>F2D. 以上三種情況均有可能13. 如圖所示,用手握住一根重為G的長直鐵棒,使鐵棒沿豎直方向靜止時,鐵棒受到的摩擦力( )A.大小等于GB.大小大于GC.方向豎直向下D.隨著手握棒的力增大而增大14. 一科學興趣小組在探究二力平衡條件時,將小車放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兩邊分別用細線通過定滑輪與重物A、B相連,小車兩邊的細線在同一直線上且與水平桌面平行,如圖所示。當小車靜止在桌面上時,A、B的物重GA和GB的關系為( )A. GA>GBB. GAC. GA=GBD. 以上三種說法都有可能15. 如圖甲所示,小明用彈簧測力計拉木塊,使它在木板上沿水平方向勻速直線滑動,圖4乙是他兩次拉動同一木塊得到的距離隨時間變化的圖象,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木塊第1次受到的拉力較大B. 木塊第1次受到的摩擦力較大C. 木塊第2次受到的摩擦力較大D. 木塊兩次受到拉力和摩擦力均相等易錯點4:不能正確的判斷摩檫力的存在與方向,導致有關摩檫力的受力分析錯誤16. 如圖所示,第一次甲單獨用50N的力推墻,第二次甲推墻的力不變,乙用30N的力向左推甲。前后兩次,人均未運動,則下列說法錯誤的( )A. 在兩幅圖中,墻壁都受到50N的推力B. 乙受到地面3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C. 第二次推時,甲受一地面20N的摩擦力,方向向左D. 第二次推時,墻壁受到80N的推力17. 如圖,一個木塊A放在長木板B上,彈簧秤一端接A,另一端固定在墻壁上,長木板B放在水平地面上.現使水平拉力F逐漸增大,當水平拉力F增大到10牛時,彈簧恰好開始變長,當拉力F為14牛時,彈簧長度不再增加,并且此時長木板B以速度v勻速運動.(1)當拉力F為8牛時,B受到的摩擦力為____牛,A的摩擦力為____牛.(2)當拉力F為14牛時,A受到的摩擦力____為____牛.18. 如圖,三個相同的物體疊放在一起,當B受到5N的水平拉力時,三個物體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則A與B之間、B與C之間的摩擦力分別為__________N和__________N。19. 如圖所示,在水平桌面上放有物體A,系A的繩跨過定滑輪后懸有一盤,繩AB段水平.當盤和盤內物體總重12N時,A勻速運動.此時取去盤中重3N的物體,A在繼續運動中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N,當A停下來時受的摩擦力是__________ N.(托盤始終沒著地)20. 如圖所示,水平面上疊放著A、B兩個物體,在水平力F1和F2的作用下,以共同速度v一起向右勻速運動,已知F1=5N,F2=3N,那么物體B的上、下表面所受摩擦力的大小分別為( )A. 5N 2NB. 3N 0NC. 0N 2ND. 5N 8N易錯點5:不能根據壓強公式P=F/S分析固體和液體壓強,不規則的容器液體壓強要看成液柱再分析21. 三個質量相同,底面積相同,但形狀不同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其內分別裝有甲、乙、丙三種液體,它們的液面在同一水平面上,如圖所示,若容器對桌面的壓強相等,則三種液體對容器底的壓強(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樣大22. 如圖所示,一塊長方體橡皮,重為 0.6牛,當側放于水平桌面上時,它與桌面的接觸面積是 2×10 -3米 2 , 。它對桌面的壓強為 __________帕。若沿 ab 方向豎直向下切去一塊,則剩余部分對桌面的壓力 __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下同),壓強 __________。23. 如圖甲所示,一密閉容器中裝有部分水,將其放在水平桌面上,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1,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p1';將容器倒放,如圖乙所示,此時水對容器底部的壓強為p2,容器對水平桌面的壓強為p2',則下列關系正確的是 ( )A.p1>p2 p1'>p2'B.p1>p2 p1'<p2'C.p1=p2 p1'>p2'D.p1=p2 p1'=p′224. 如圖所示,甲、乙、丙是三個質量和底面積均相同的容器,若容器中都裝入等量的水(水不溢出),三個容器底部受到水的壓強( )A. 甲最大B. 乙最大C. 丙最大D. 一樣大25. 如圖,質量相等但形狀不同的四個物體甲、乙、丙、丁放在水平桌面上。對桌面壓強最大的是( )A. 甲B. 乙C. 丙D. 丁參考答案1、D 2、A 3、C 4、B 5、C 6、D 7、D 8、B 9、C 10、B 11、B12、A 13、A 14、C 15、D 16、D17、(1)8;0;(2)方向向左;4. 18、0;5.19、12;9. 20、A21、C 22、300,變小,不變 23、A 24、A 25、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