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一、知識必背(一)希臘文明產生的自然地理條件1.古希臘以海洋為依托,航海和海外貿易條件優厚。 2.山嶺與河流把希臘人分割在彼此相對孤立的山谷里和海島上。(二)古希臘城邦制度特征 小國寡民和獨立自主構成了城邦的基本特征。含義 城邦是具有共同血緣和地域的公民團體。(三)梭倫改革措施 (1)根據財產多寡,把公民分成四個等級。 (2)公民大會成為各等級公民均可參加的最高權力機關。 (3)設立四百人議事會,前三等級公民均可入選。 (4)建立公民陪審法庭。 (5)廢除債奴制。影響 保障了公民的民主權利,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礎。(四)克利斯提尼改革措施 (1)建立十個地區部落,以部落為單位舉行選舉。 (2)設立五百人議事會,由各部落輪流執政。 (3)每部落各選一名將軍組成十將軍委員會。 (4)繼續擴大公民大會的權力。影響 基本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民主政治確立起來。(五)伯利克里改革措施 (1)所有成年男性公民可以擔任幾乎一切官職。 (2)五百人議事會的職能進一步擴大。 (3)陪審法庭成為最高司法與監察機關。 (4)為鼓勵公民參政,向擔任公職和參加政治活動的公民發放工資。 (5)為吸引公民觀賞戲劇,為公民發放“觀劇津貼”。影響 雅典民主政治發展到頂峰,稱為“黃金時代”。(六)對古代希臘民主政治的評價積極性 (1)為近現代西方政治制度奠定了最初的基礎。 (2)民主的氛圍使雅典在精神文化領域取得了輝煌成就。局限性 雅典民主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男性公民,只是成年男性公民當家作主的政治制度。(七)《十二銅表法》背景 羅馬共和國早期,只有習慣法,由貴族擔任法官,常常隨心所欲地解釋法律,保護貴族利益,損害平民利益。特點 內容廣泛,條文明晰。影響 (1)進步性:標志著羅馬成文法的誕生,貴族不能隨意解釋法律,平民利益得到保護。 (2)局限性:保留了一些比較野蠻的習慣法。階級實質(八)羅馬公民法在羅馬共和國時期,羅馬法用來調整羅馬公民之間的關系,適用范圍主要限于羅馬公民,所以被稱為公民法。(九)萬民法含義 適用于羅馬統治范圍內的一切自由民的法律。原因 公民法無法適應羅馬帝國擴張后的新變化。內容 (1)規定奴隸制和私有財產神圣不可侵犯。 (2)提倡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目的 調整財產關系,保護除奴隸外所有公民的利益。(十)羅馬法的作用對羅馬國家 (1)維系和穩定羅馬帝國的統治,為國家權力提供法律依據。 (2)它維護奴隸制,保護統治階級的政治經濟利益。 (3)保護公民的私有財產和平等權利,具有一定民主性。對后世 (1)羅馬法對近代歐美國家的立法和司法產生了重要影響,是當代很多法律制度中的原則和做法的源頭(如律師制度、訴訟制度、陪審制度等)。 (2)近代資產階級利用羅馬法的思想作為反對封建制度、推進資本主義發展的有力武器,保障自己的利益。二、能力提升(一)雅典民主政治VS現代西方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 西方民主政治區別 實行的是直接參與式民主,是一種限于城邦內特定范圍公民的直接民主。 在一個文化多元和結構復雜的大國推行的間接代議制民主,通過尋求政治代言人的方式實現自己的利益要求。它在范圍、制約機制、治理機制、程序等方面比古代民主政治要廣泛和完善。聯系 雅典民主為后來西方的民主政治思想和制度提供了思想淵源。(二)雅典民主政治對現代西方民主政治的影響雅典民主政治 現代西方民主政治人民主權 主權在民思想的開端輪番而治 現代選舉制的起源公民大會、五百人議事會和民眾法庭 國家機構三權分立組織形式的雛形。五百人議事會規定的任期制 近代資產階級代議制下任期制的淵源。五百人議事會按公民人數分配名額 比例代表制的開始公民大會中的辯論行為 近代西方議會制的雛形(三)羅馬法能成為影響深遠的法律體系的原因1.羅馬法在發展過程中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修正、完善,具有較強的生命力。 2.羅馬帝國疆域遼闊,最強盛時地跨三洲。其所控制的地區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先進的羅馬法的影響。 3.羅馬法的發展完善是羅馬統治者重視法學、尊重法學家的結果。 4.羅馬法本身的系統性、邏輯性很強,法理精深,有利于它的發展和傳播。 5.它所蘊涵的自由平等、法律至上的法律觀念,具有超越時間、地域與民族的永恒價值。三、例題鞏固閱讀下列材料,完成相關問題。材料一 著名希臘史學家漢森認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現代民主政治一樣,具有民主、自由和平等三個基石。這一結論是很難讓人信服的……這種民主帶有相當強烈的不寬容性。中國學者對此進行的剖析可謂入木三分:“這種專政滲透到社會生活的每一個角落,可以調動一切能夠調動的力量,在需要的時候,它以絕對真理的面目向少數派和少數意見呼嘯著壓過去,轟然一聲,連呻吟都一并埋沒在塵土之中。”——摘編自倪學勇《雅典民主制的多元解讀》材料二 我們只需把它們與任何其他古代政體比較一下,便會毫不躊躇地宣稱它們具有無可懷疑的優點。——19世紀英國希臘史專家格羅特【問題】(1)材料一中,作者對漢森的說法持怎樣的態度 說明理由。(2)兩則材料對雅典民主制度的看法有何不同 為何會形成這種差異 【解析】第(1)問從雅典民主的范圍、雅典民主的性質等角度來總結,可得出漢森這種觀點是錯誤的。第(2)問屬于“原因類材料解析題”,可根據“原因=主觀原因(內因)+客觀原因(外因)”來回答,主觀原因是資產階級需要加強統治,客觀原因是資本主義的發展。【答案】(1)作者認為漢森的說法是錯誤的。理由:漢森認為雅典的民主政治和現代民主政治一樣,兩者都是建在民主、自由和平等的基礎上。實際上,雅典的民主制并不具備現代民主包涵的民主、自由、平等。①雅典民主僅限于占城邦人口小部分的成年男性公民,婦女、外邦人和廣大奴隸是沒有民主權利的。②雅典民主容易造成集體暴政。③雅典的民主是一種直接民主,而現代民主大多實行間接民主。(2)材料一認為雅典的民主帶有強烈的不寬容性,容易形成集體暴政,著眼于其局限性。材料二認為雅典的民主具有不可懷疑的優點。形成差異的原因:評價的立足點不一樣。材料一把雅典民主制度與現代民主制度相比較,前者的局限性是顯而易的;19 世紀上半期,英國人需要推進議會改革,擴大資產階級統治的基礎,這使得英國的古典史研究打上了為雅典民主辯護的烙印。因此,格羅特將雅典民主制度與古代其他地區政體橫向比較,得出肯定的評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