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預習8 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考點一、物質的導電能力考點精要: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鹽類的水溶液等。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例如: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材、干燥的空氣等。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和鍺等。物質導電性的微觀解釋:金屬導體能導電是因為內部有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內部幾乎沒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典型案例:常溫下的玻璃是良好的絕緣體,但玻璃在加熱條件下會變成導體;常溫下的金屬是良好的導體,當溫度下降時,其電阻也會減小,當溫度降到某一溫度(臨界溫度)時,電阻消失,變為超導體,R=0,不再消耗能量。以下兩個電阻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中,表示玻璃的是________,表示金屬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答案】乙;甲【解析】根據甲圖可知,甲物質的電阻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因此表示金屬的是甲;根據乙圖可知,物質乙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因此玻璃的是乙變式1:如圖所示,電子體溫計通過流過半導體制成的感溫頭的電流來反映人的體溫,該體溫計的測溫原理是( ?。?br/>A.半導體有良好的導電特性B.半導體有良好的絕緣特性C.環境溫度改變,半導體感溫頭的導電能力也改變D.測量體溫時,電子體溫計與人體并聯【答案】C【解析】根據對半導體的認識分析判斷。【解答】半導體的導電能力在導體和絕緣體之間,故A、B錯誤;當感溫頭接觸人體時,通過半導體的電流大小發生改變,即感溫頭的電阻大小發生改變,故C正確,而D錯誤。變式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半導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 B.超導體是一種電阻很大的材料C.只有硅和鍺是半導體 D.超導體材料用于輸送電力可以降低電能損耗【答案】D【解析】(1)半導體的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2)超導體是指在某種條件下電阻為0的導體;(3)硅、鍺、硒都是半導體材料;(4)在輸送電能時,電流通過導線時發熱造成電能損失;根據焦耳定律Q=I2Rt可知,電阻越小,產生的熱量越少,電能的損失越少。【解答】A.半導體的導電能力比導體弱,比絕緣體強,故A錯誤;B.超導體是一種電阻很小的材料,故B錯誤;C.半導體材料除了硅和鍺,還有硒,故C錯誤;D.超導體材料用于輸送電力可以降低電能損耗,故D正確。變式3:(2023八上·椒江期末)小科利用一杯水、鉛筆和電池連接成如圖裝置,進行了電解水的實驗。接通電源后實驗現象很不明顯。在老師的建議下向水中加入了少量白醋后,順利完成了實驗。(1)加入白醋的目的是 。(2)與電源 極相連的筆芯產生更多的氣泡。(3)鉛筆芯能作為電極,說明鉛筆芯 (選填“是”或“不是”)導體。【答案】(1)增強水的導電性(2)負(3)是【解析】(1)純水不導電,而普通的水能夠導電是因為其中存在可以自由移動的離子,且離子的濃度越大,導電性越強。(2)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是氧氣體積的2倍。與正極相連的試管收集氧氣,與負極相連的試管收集氫氣。(3)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導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絕緣體。【解答】(1)加入白醋的目的是增強水的導電性。(2)在電解水的實驗中,生成氫氣的體積較大,會產生較多的氣泡。因為與負極相連的試管收集氫氣,所以與電源負極相連的筆芯產生更多的氣泡。(3)筆芯能作為電極容易導電,說明鉛筆芯是導體。考點二、電阻與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考點精要: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外部因素)等。計算公式R=PL/S典型案例:(2021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的兩導體是由同種材料組成的,且長度相等,如圖連入電路中,則R1 R2,I1 I2。(選填“>”、“<”或“=”)【答案】<;=【解析】(1)根據影響導體電阻的因素分析解答;(2)根據串聯電路的電流特點解答。【解答】(1)兩個導體材料和長度相等,那么電阻與橫截面積成反比。因為橫截面積S1>S2,所以電阻R1(2)兩個導體串聯,根據“串聯電路各處電流都相等”的規律可知,通過它們的電流I1=I2。變式1:(2023八上·義烏期末)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絲,其電阻為R。將它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則其電阻變為( )A.0.5R B.R C.2R D.4R【答案】D【解析】根據影響電阻因素的知識分析解答。【解答】電阻絲的電阻為R,將它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后,它的橫截面積變成原來的0.5。因為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因此此時的電阻是原來的:2×4=4倍,即為4R。變式2:甲、乙兩根銅導線,甲比乙長,乙比甲粗,設它們的電阻分別為R甲和R乙,則(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答案】B【解析】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據此引入第三根導線作為橋梁,對甲、乙的電阻大小進行比較即可。【解答】引入丙銅導線,它的長度和乙相等,橫截面積和甲相同;甲和丙的材料與橫截面積相同,因為甲比丙長,所以甲的電阻大于丙;丙和乙的材料和長度相同,因為乙比丙粗,所以丙的電阻大于乙;那么它們三者的電阻大小順序為:R甲>R丙>R乙變式3:一根銅導線的電阻為R,要使電路中的電阻變為4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將銅導線對折起來,接在電路中 B.將銅導線用拉絲機拉長至原來2倍C.將同樣長,同樣粗的鋁導線代替銅導線接在電路中 D.將兩根相同的銅導線連起來【答案】B【解析】A、將銅導線對折起來,導體的長度變小,橫截面積變大,則電阻變小,不符合題意;B、將銅導線用拉絲機拉長至原來2倍,由于銅導線的體積不變,長度變為原來的2倍,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二分之一,所以電阻變為原來的4倍,故符合題意;C、鋁的電阻率不是銅的2倍,所以這種操作是不符合題意的;D、將兩根相同的銅導線連起來,此時只有長度變為原來的2倍,故電阻會變成原來的2倍,故不符合題意考點三、探究電阻與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考點精要: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電路連接時開關要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處(目的是防止電路接通時電流過大燒壞燈泡,甚至燒壞電流表)。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選取長度、橫截面積均相同的不同材料制成的導體)。探究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選取同種材料制成的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導體)。探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選取同種材料制成的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導體)。探究導體電阻與導體溫度的關系(對同一個導體進行加熱)。多次測量的目的(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性)。實驗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通過比較電流表示數或燈泡的亮度來判斷導體電阻的大小)。實驗注意: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和滑動變阻器到最大值;電壓表和電流表選擇合適的量程;探究實驗所用方法是控制變量法,需要找到一個變量,其他保持相同典型案例:(2022八上·長興月考)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圖電路(a,b之間接被測導體)。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A 鎳鉻合金 0.5 0.5B 鎳鉻合金 1.0 0.5C 鎳鉻合金 0.5 1.0D 錳銅合金 1.0 0.5(1)同學們認為小明設計的電路不完整,還缺少一個元件,他應該在電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2)本實驗中可通過觀察 ,來粗略判斷a、b兩點間導體電阻的大小。(3)選擇A.C兩電阻絲進行實驗,是為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 的關系。【答案】(1)開關(2)燈泡的亮度(3)橫截面積【解析】(1)根據電路的基本構成判斷;(2)燈泡的亮度與通過它的電流大小有關,即燈泡越亮,則通過它的電流越大,而導體的電阻越小。(3)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分析解答。【解答】(1)基本電路由電源、導線、開關和用電器組成,根據圖片可知,電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開關。(2)本實驗中可通過觀察燈泡的亮度,來粗略判斷a、b兩點間導體電阻的大小。(3)根據圖片可知,A、C兩根電阻絲的材料和長度相同,只有橫截面積不同,那么是為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變式1:(2022八上·臨海期中)小亮想探究“在溫度一定的條件下,導體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他已選好代號為“a”的導體,他還應選用下表中哪兩個導體進行實驗探究( ?。?br/>導體代號 a b c d e導體長度L/m 1.5 0.5 1.0 1.0 1.5導體橫截面積S/mm2 1.2 1.2 0.8 1.2 2.0導體材料 鎳鉻 鎳鉻 鎳鉻 錳銅 鎳鉻A.b、c B.c、e C.c、d D.b、e【答案】D【解析】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選擇對照實驗。【解答】探究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時,必須控制材料和橫截面積相同,故選ab;探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時,必須控制材料和長度相同,故選ae。那么應該選用的兩個導體為be。變式2:(2021八上·淳安期末)小明為了比較蘿卜、土豆、 番薯的導電能力,將它們切成大小相同的長方條, 分 別接在如圖 1 電路 a、b 間。(1)該實驗探究目的類似課本中“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的關系”;(2)實驗設計中,小明想通過觀察比較 來比較三者導電能力的大小;(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小明發現實驗現象不明顯,無法達到實驗目的。 他通過查閱資料 發現,有一種電波感應器 (如圖 2 所示) ,能向物體發射電波,并根據物體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來判斷物體的導電能力,物體對電波反射越弱,則導電能力越強。若向蘿卜、土豆、番薯發射相同強度的電波,反射回來的電波結果如下表(+號越多電波越強) ,則蘿卜、土豆、番薯中導電能力最強的是 。實驗材料 感應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蘿卜 ++++土豆 +++++++番薯 ++【答案】(1)材料(物質種類)(2)小燈泡的亮暗程度(3)番薯【解析】(1)根據題目的描述分析影響電阻的哪個因素發生改變即可;(2)小燈泡的亮度越大,說明通過電路的電流越大,而導體的導電能量越強。(3)根據表格中國“+”號的個數確定物體對電波反射能力的強弱,從而確定其導電能力強弱。【解答】(1)三個長方條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只有材料不同,因此該食鹽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2)實驗設計中,小明想通過觀察比較小燈泡的亮暗程度來比較三者導電能力的大小;(3)根據表格可知,番薯的“+”號最少,即對電波的反射能力最弱,那么它的導電能力最強。變式3: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導線a、b、c粗細相同,b、d粗細不同,a、b、d長度相同。(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 的示數來間接比較導線電阻大小的。(2)選用導線a、b分別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 的關系。(3)選用導線b、c分別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 的關系。(4)選用導線 分別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5)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還可能跟 有關。以上實驗主要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答案】(1)電流表 (2)材料 (3)長度 (4)b、d (5)溫度;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解析】(1)導線兩端的電壓是相等的,根據“電流與電阻的反比關系”可知,導體的電阻越大,通過電流表的示數越小;(2)(3)(4)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必須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只改變這個因素,分析兩個實驗中哪個因素不同即可。(5)根據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的知識解答。根據實驗中使用的物理研究方法解答。【解答】(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電流表的示數來間接比較導線電阻大小的。(2)根據圖片可知,導線a、b材料不同,則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與導體材料的關系;(3)根據圖片可知,導線b、c的長度不同,則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與導體長度的關系;(4)探究電阻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時,必須控制材料和長度相同,只改變橫截面積,故選b、d。(5)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還可能跟溫度有關。以上實驗主要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1.如圖所示,某科學小組在研究食鹽水的導電能力時,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亮。在老師的提示下,在a處連接一個電流表后,看到電流表有示數,于是他們得出食鹽水是導體的結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接入電流表后增大了電路中的電流 B.接入電流表后食鹽水的導電能力沒變C.接入電流表前沒有電流通過小燈泡 D.本實驗說明了導體與絕緣體能相互轉化【答案】B【解析】小燈泡不亮,而接入的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中有電流,只是電流太小.A 電流表本身也有電阻,接入電流表使電路總電阻增大,電流減小,錯誤;B 既然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食鹽導電能力沒變,正確;C 電流表和小燈泡串聯,電流表有示數,說明電路是通的,有電流通過小燈泡,錯誤;D 電流表和食鹽水都是導體,錯誤2.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我市某技術監督部門對市場上的電線產品進行抽查,發現有一個品牌的銅芯電線不符合規格:電線直徑明顯比說明書上標有的直徑要小。這種電線不符合規格的主要原因是( )A.電線的溫度引起電阻偏大 B.電線的材料引起電阻偏大C.電線的長度引起電阻偏大 D.電線的橫截面積引起電阻偏大【答案】D【解析】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的長度、材料、粗細和溫度;【解答】當導體的長度、材料、溫度不變時,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本題中的條件即為直徑小,電阻大.3.甲、乙、丙三根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均勻合金絲,甲、乙的粗細相同,但甲較長;乙、丙的長度相同,但丙較粗;則這三根電阻絲的電阻值R甲、R乙、R丙的大小關系是( )A.R甲=R乙=R丙 B.R甲<R乙<R丙 C.R甲>R乙>R丙 D.R甲>R丙>R乙【答案】C【解析】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的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率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大.根據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進行分析.【解答】因為甲、乙、丙三根電阻絲的材料相同,由于甲和乙一樣粗,但甲比乙長,粗細、材料相同時,導體越長,電阻越大,因此甲的電阻大于乙的電阻;又因為乙和丙一樣長,但乙比丙細,而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因此乙的電阻大于丙的電阻;故:R甲>R乙>R丙 .4.如圖所示電路中,金屬板M與N之間夾著一滴水銀,當兩金屬板互相靠近一些時,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將(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答案】A【解析】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率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大。當兩金屬板互相靠近時,距離變小面積變大,電阻變小,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將變大5.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若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的電阻將( )A.增大 B.減小 C.和原來一樣 D.都有可能【答案】B【解析】決定電阻大小的因素有:導體長度、橫截面積和材料,長度越長、橫截面積越小、電阻率越大,導體的電阻越大。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搭接后面積不變,長度變小,電阻變小。6.有一段均勻導線的電阻是4歐,把它對折后作為一根導線使用,這時它的電阻可能是( )A.1歐 B.2歐 C.4歐 D.16歐【答案】A【解析】導體的電阻與長度成正比,與橫截面積成反比,據此分析對折后的電阻和原來電阻的關系。這根導線對折后,長度變為原來的一半,那么電阻也會變為原來的一半,即:;將它們對折并聯后,橫截面積變為原來的2倍,那么電阻又變成原來的一半,即:7.如圖所示,將不同導體接到電路A、B之間時,閉合開關,可通過觀察、比較 來判斷不同導體電阻的大?。蝗魞蓚€導體的電阻差異不大,則可以在電路中串聯 表做進一步的判斷。【答案】小燈泡的亮度;電流【解析】(1)根據“電流與電阻的反比關系”可知,導體的電阻越大,則通過電路的電流越小,此時燈泡的亮度越?。?br/>(2)電流表是用來測量電流大小的儀器,可以準確比較通過電路電流的大小變化。【解答】(1)如圖所示,將不同導體接到電路A、B之間時,閉合開關,可通過觀察、比較小燈泡的亮度來判斷不同導體電阻的大小。(2)若兩個導體的電阻差異不大,那么電流變化較小,此時燈泡的亮度變化很小無法區別,則可以在電路中串聯電流表做進一步的判斷。8.(2021八上·柯橋月考)中央電視臺“是真的嗎”節目中曾驗證過“電池+口香糖錫紙= 取火工具”的說法。做法是:取 口香糖內的“錫紙”,用剪刀將“錫紙”剪成兩頭寬中間窄的形狀,如圖(a)所示;將該“錫紙”兩端封閉緊貼在電池的正負兩極,不一會兒“錫紙”從中間最窄的部分開始燃燒起來,如圖(b)所示。(1)錫是導體,將錫紙的兩端直接接入電池正負極,就會造成 ,迅速產生大量熱量使溫度達到錫的 著火點而使之燃燒。(2)分析圖(a)知,ab 段的電阻 cd 段的電阻(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答案】(1)短路 (2)大于【解析】(1)當電路中沒有用電器時,電流直接從電源正極流回負極,此時電流很大,會產生很多熱量,從而引起火災。(2)根據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的知識分析解答。【解答】(1)錫是導體,將錫紙的兩端直接接入電池正負極,就會造成短路,迅速產生大量熱量使溫度達到錫的著火點而使之燃燒。(2)根據圖片可知,ab段的橫截面積小于cd段,根據“電阻與橫截面積成反比”可知,ab段的電阻大于cd段的電阻。9.如圖所示,將廢棄燈泡的玻璃外殼小心打碎,留下燈頭和固定兩根引線的玻璃芯柱,將與之相連的燈絲去掉,利用燈頭把玻璃芯柱與一只燈泡串聯接入家庭電路中,此時燈泡 發光;然后用酒精燈加熱玻璃芯柱,當玻璃芯柱加熱至紅熾狀態時,燈泡 (前兩空均填“能”或“不能”)發光。這個實驗說明常溫下的玻璃是 ,高溫下的玻璃變成了 (后兩空均填“導體”或“絕緣體”)。【答案】不能;能;絕緣體;導體【解析】正常狀態下,玻璃為絕緣體,它不能導電。當加熱玻璃大的熔融狀態時,它變成導體,此時能夠導電,據此分析解答。【解答】如圖所示,將廢棄燈泡的玻璃外殼小心打碎,留下燈頭和固定兩根引線的玻璃芯柱,將與之相連的燈絲去掉,利用燈頭把玻璃芯柱與一只燈泡串聯接入家庭電路中,此時燈泡不能發光;然后用酒精燈加熱玻璃芯柱,當玻璃芯柱加熱至紅熾狀態時,燈泡能發光。這個實驗說明常溫下的玻璃是絕緣體,高溫下的玻璃變成了導體。10.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規格不同的導體有若干)(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指明該方案存在的不足:________。(2)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當她將一段導體接入a、b兩點間并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經檢查電路無斷路、短路故障,你認為燈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_。(3)小麗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該電路中燈泡的作用有哪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b間電阻小時,會導致電路中電流過大,燒壞電路中的元件(2)ab間電阻太大(3)保護電路;粗略反映電路中電流變化【解析】(1)在甲電路中,除了電阻絲沒有其他保護電阻,一旦電阻絲的阻值太小,就會導致通過電流表的電流太大,可能會燒毀電器元件;(2)如果接入的電阻絲的電阻太大,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就會很小。而燈泡是依靠電流的熱效應工作的,電流太小,就不能使燈泡發光。(3)通過燈泡的電流大,那么燈泡亮度大;通過燈泡的電流小,那么燈泡亮度小,因此通過燈泡的亮度變化可以感知電流大小變化,進而對電阻的大小進行判斷;燈泡本身有一定的電阻,因此可以防止電路中電流過大,對電路造成破壞。【解答】(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指明該方案存在的不足:ab間電阻小時,會導致電路中電流過大,燒壞電路中的元件。(2)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當她將一段導體接入a、b兩點間并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經檢查電路無斷路、短路故障,我認為燈不亮的原因是:ab間電阻太大。(3)小麗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該電路中燈泡的作用:①保護電路;②粗略反映電路中電流變化11.小明對影響電阻大小的部分因素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器材有:開關、電流表、電源(電壓恒為1.5 V)各一個,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絲,導線若干。實驗過程:電路如圖甲所示,將合金絲以不同方式分別接入電路A、B之間,閉合開關S后,記錄的數據如下表。連接方式 一根 兩根串聯 三根串聯 兩根并聯 三根并聯電流表讀數/A 0.3 0.2 1.2 1.8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是將一根合金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讀數,請將其填入表格中 。(2)導體電阻的大小跟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關系。①導體電阻的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是 。②導體電阻的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是 。(3)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答案】(1)0.6(2)一定溫度下,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定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一定溫度下,導體的材料和長度一定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3)避免實驗的偶然性,使結論更具普遍性【解析】(1)根據圖乙確定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再根據指針位置讀出示數;(2)①根據前三組實驗的電流表示數判斷電阻大小變化,從而確定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②根據最后兩組實驗的電流表示數判斷電阻大小變化,從而確定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3)根據實驗中多次測量的目的解答。【解答】(1)根據表格可知,最大電流大于0.6A,那么電流表選擇量程0~3A,分度值為0.1A,則此時電流表的示數為0.6A。(2)①根據前三組實驗可知,當合金絲串聯的根數越多時,長度越大,而電流表的示數越小說明電阻越大,那么得到結論:一定溫度下,導體的材料和橫截面積一定時,導體的長度越長,電阻越大。②根據最后兩組實驗可知,并聯的合金絲根數越多,則橫截面積越大,而電流表的示數越大說明電阻越小,那么得到結論:一定溫度下,導體的材料和長度一定時,導體的橫截面積越小,電阻越大。(3)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避免實驗的偶然性,使結論更具普遍性。12.(2021八上·舟山月考)為了探究“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小明設計了如圖電路,電源電壓恒定,R0為定值電阻。(1)在本實驗中電阻R0的作用是 ;(2)小明檢查電路后認為電路設計存在問題,實驗過程中沒有保持鉛筆芯兩端的電壓相同,無法判斷其電阻變化。小明的觀點是否正確 ,理由是 ;(3)閉合開關后用酒精燈對鉛筆芯進行加熱,每隔10秒記錄一次電流值,實驗測得的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 1 2 3 4電流/A 0.16 0.19 0.21 0.22由此可以得出: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答案】(1)保護電路(2)不正確;因為電路中電源電壓及定值電阻R0不變,若電流變大,則總電阻變小,說明鉛筆芯電阻變小;若電流變小,則總電阻變大,說明鉛筆芯電阻變大。所以能夠完成實驗(3)減小【解析】(1)如果沒有定值電阻的話,則當溫度改變后,若鉛筆芯電阻變小,電路中的總電阻變小,電路中的電流就會越來越大,可能會燒壞電流表;(2)根據小明設計的電路分析是否能正確分析鉛筆芯電阻隨溫度變化;(3)根據表格數據分析溫度升高時鉛筆芯電阻變化情況即可。【解答】(1)如果鉛筆芯的電阻過小,電流則會很大,燒壞電流表,所以電阻R0的作用是通過限制電流的大小來保護電路。(2)小明的說法不正確,電路中電源電壓及定值電阻R0不變。若電流變大,則總電阻變小,說明鉛筆芯電阻變小;若電流變小,則總電阻變大,說明鉛筆芯電阻變大。 所以能夠完成實驗(3)由表中的數據可知,隨溫度的升高電流是增大的,所以可知電阻R。的電壓是增大的,所以鉛筆芯的電壓是減小的,故電阻是減小的,所以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減小。13.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采用如圖B4-3-8甲所示的實驗裝置。a、b、c是鎳鉻合金制成的三根導線,a、b長度相同但粗細(橫截面積)不同,a、c粗細相同但長短不同;導線d由錳銅合金制成,長短、粗細與導線c相同。(1)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越大,對應的導線電阻越 。(2)將導線a接在M、N之間,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電流為 A。(3)依次將導線b、c、d替換導線a接入電路,電流表對應的示數如下表所示。導線代號 a b c d電流表的示數/A 1.3 2.2 2.7① 選擇導線a、b是為了探究導線電阻的大小與 的關系;探究導線電阻的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 (填寫導線代號)。②由表格數據可知:導線電阻的大小與材料有關;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導線長度越 ,橫截面積越 ,電阻越大。【答案】(1)小(2)0.22(3)橫截面積;c、d;長;小【解析】(1)合金絲兩段的電壓不變,根據可知,導線的電阻越大,則電流表的示數越??;(2)根據圖乙確定電流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據指針位置讀出示數;(3)①根據控制變量法的要求可知,探究某個因素對物理量的影響時,必須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只改變這個因素;②根據表格數據a、b分析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根據數據b、c分析電阻與長度的關系。【解答】(1)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越大,對應的導線電阻越小。(2)根據圖乙可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則示數為0.22A;(3)①根據圖片可知,導線a、b的材料和長度相同而橫截面積不同,因此選擇導線a、b是為了探究導線電阻的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探究導線電阻的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控制長度和橫截面積相同而改變材料,故選c、d。②比較實驗b、c可知,導線的長度越大,電流越小,即電阻越大;根據實驗a、b可知,導線的橫截面積越小,電流越小,即電阻越大。課后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預習8 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考點一、物質的導電能力考點精要:導體:容易導電的物質金屬、石墨、人體、大地、鹽類的水溶液等。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質。例如:橡膠、玻璃、瓷、塑料、干木材、干燥的空氣等。半導體:導電能力介于導體和絕緣體之間。常見的半導體材料有硅和鍺等。物質導電性的微觀解釋:金屬導體能導電是因為內部有大量可自由移動的電子;絕緣體不容易導電是因為內部幾乎沒有能自由移動的電子。典型案例:常溫下的玻璃是良好的絕緣體,但玻璃在加熱條件下會變成導體;常溫下的金屬是良好的導體,當溫度下降時,其電阻也會減小,當溫度降到某一溫度(臨界溫度)時,電阻消失,變為超導體,R=0,不再消耗能量。以下兩個電阻隨溫度變化的曲線圖中,表示玻璃的是________,表示金屬的是________。(填“甲”或“乙”)變式1:如圖所示,電子體溫計通過流過半導體制成的感溫頭的電流來反映人的體溫,該體溫計的測溫原理是( ?。?br/>A.半導體有良好的導電特性B.半導體有良好的絕緣特性C.環境溫度改變,半導體感溫頭的導電能力也改變D.測量體溫時,電子體溫計與人體并聯變式2:能源、信息和材料是現代社會發展的三大支柱,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半導體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能 B.超導體是一種電阻很大的材料C.只有硅和鍺是半導體 D.超導體材料用于輸送電力可以降低電能損耗變式3:(2023八上·椒江期末)小科利用一杯水、鉛筆和電池連接成如圖裝置,進行了電解水的實驗。接通電源后實驗現象很不明顯。在老師的建議下向水中加入了少量白醋后,順利完成了實驗。(1)加入白醋的目的是 。(2)與電源 極相連的筆芯產生更多的氣泡。(3)鉛筆芯能作為電極,說明鉛筆芯 (選填“是”或“不是”)導體。考點二、電阻與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考點精要: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溫度(外部因素)等。計算公式R=PL/S典型案例:(2021八上·義烏月考)如圖所示的兩導體是由同種材料組成的,且長度相等,如圖連入電路中,則R1 R2,I1 I2。(選填“>”、“<”或“=”)變式1:(2023八上·義烏期末)一根粗細均勻的電阻絲,其電阻為R。將它均勻拉長為原來的2倍,則其電阻變為( )A.0.5R B.R C.2R D.4R變式2:甲、乙兩根銅導線,甲比乙長,乙比甲粗,設它們的電阻分別為R甲和R乙,則( )A.R甲=R乙 B.R甲>R乙 C.R甲變式3:一根銅導線的電阻為R,要使電路中的電阻變為4R,以下方法可行的是( )A.將銅導線對折起來,接在電路中 B.將銅導線用拉絲機拉長至原來2倍C.將同樣長,同樣粗的鋁導線代替銅導線接在電路中 D.將兩根相同的銅導線連起來考點三、探究電阻與影響電阻大小的因素考點精要:電阻的大小與導體的材料、長度、橫截面積有關。電路連接時開關要斷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移到最大阻值處(目的是防止電路接通時電流過大燒壞燈泡,甚至燒壞電流表)。探究導體電阻與材料的關系(選取長度、橫截面積均相同的不同材料制成的導體)。探究導體電阻與長度的關系(選取同種材料制成的橫截面積相同、長度不同的導體)。探究導體電阻與橫截面積的關系(選取同種材料制成的長度相同、橫截面積不同的導體)。探究導體電阻與導體溫度的關系(對同一個導體進行加熱)。多次測量的目的(使實驗結論更具普遍性)。實驗中用到了控制變量法和轉換法(通過比較電流表示數或燈泡的亮度來判斷導體電阻的大小)。實驗注意:連接電路時,開關斷開和滑動變阻器到最大值;電壓表和電流表選擇合適的量程;探究實驗所用方法是控制變量法,需要找到一個變量,其他保持相同典型案例:(2022八上·長興月考)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小明設計了如圖電路(a,b之間接被測導體)。編號 材料 長度/m 橫截面積/mm2A 鎳鉻合金 0.5 0.5B 鎳鉻合金 1.0 0.5C 鎳鉻合金 0.5 1.0D 錳銅合金 1.0 0.5(1)同學們認為小明設計的電路不完整,還缺少一個元件,他應該在電路中再接入的元件是 。(2)本實驗中可通過觀察 ,來粗略判斷a、b兩點間導體電阻的大小。(3)選擇A.C兩電阻絲進行實驗,是為了探究導體電阻大小與導體 的關系。變式1:(2022八上·臨海期中)小亮想探究“在溫度一定的條件下,導體電阻與長度、橫截面積的關系”。他已選好代號為“a”的導體,他還應選用下表中哪兩個導體進行實驗探究( ?。?br/>導體代號 a b c d e導體長度L/m 1.5 0.5 1.0 1.0 1.5導體橫截面積S/mm2 1.2 1.2 0.8 1.2 2.0導體材料 鎳鉻 鎳鉻 鎳鉻 錳銅 鎳鉻A.b、c B.c、e C.c、d D.b、e變式2:(2021八上·淳安期末)小明為了比較蘿卜、土豆、 番薯的導電能力,將它們切成大小相同的長方條, 分 別接在如圖 1 電路 a、b 間。(1)該實驗探究目的類似課本中“研究導體電阻大小與 的關系”;(2)實驗設計中,小明想通過觀察比較 來比較三者導電能力的大小;(3)在實際操作過程中, 小明發現實驗現象不明顯,無法達到實驗目的。 他通過查閱資料 發現,有一種電波感應器 (如圖 2 所示) ,能向物體發射電波,并根據物體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來判斷物體的導電能力,物體對電波反射越弱,則導電能力越強。若向蘿卜、土豆、番薯發射相同強度的電波,反射回來的電波結果如下表(+號越多電波越強) ,則蘿卜、土豆、番薯中導電能力最強的是 。實驗材料 感應器接收到反射回來的電波強弱蘿卜 ++++土豆 +++++++番薯 ++變式3:如圖所示,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因素的實驗中,導線a、b、c粗細相同,b、d粗細不同,a、b、d長度相同。(1)該實驗是通過觀察 的示數來間接比較導線電阻大小的。(2)選用導線a、b分別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 的關系。(3)選用導線b、c分別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 的關系。(4)選用導線 分別接入電路中,是為了探究電阻大小跟導體橫截面積的關系。(5)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除了上述因素外,還可能跟 有關。以上實驗主要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1.如圖所示,某科學小組在研究食鹽水的導電能力時,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后,發現小燈泡不亮。在老師的提示下,在a處連接一個電流表后,看到電流表有示數,于是他們得出食鹽水是導體的結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A.接入電流表后增大了電路中的電流 B.接入電流表后食鹽水的導電能力沒變C.接入電流表前沒有電流通過小燈泡 D.本實驗說明了導體與絕緣體能相互轉化2.為維護消費者權益,我市某技術監督部門對市場上的電線產品進行抽查,發現有一個品牌的銅芯電線不符合規格:電線直徑明顯比說明書上標有的直徑要小。這種電線不符合規格的主要原因是( )A.電線的溫度引起電阻偏大 B.電線的材料引起電阻偏大C.電線的長度引起電阻偏大 D.電線的橫截面積引起電阻偏大3.甲、乙、丙三根用同種材料制成的均勻合金絲,甲、乙的粗細相同,但甲較長;乙、丙的長度相同,但丙較粗;則這三根電阻絲的電阻值R甲、R乙、R丙的大小關系是( )A.R甲=R乙=R丙 B.R甲<R乙<R丙 C.R甲>R乙>R丙 D.R甲>R丙>R乙4.如圖所示電路中,金屬板M與N之間夾著一滴水銀,當兩金屬板互相靠近一些時,電路中電流表的讀數將( )A.變大 B.變小 C.不變 D.無法判斷5.不考慮溫度對電阻的影響,白熾燈的燈絲斷了一截,若搭接上后仍能使用,則燈絲的電阻將( )A.增大 B.減小 C.和原來一樣 D.都有可能6.有一段均勻導線的電阻是4歐,把它對折后作為一根導線使用,這時它的電阻可能是( )A.1歐 B.2歐 C.4歐 D.16歐7.如圖所示,將不同導體接到電路A、B之間時,閉合開關,可通過觀察、比較 來判斷不同導體電阻的大小;若兩個導體的電阻差異不大,則可以在電路中串聯 表做進一步的判斷。8.(2021八上·柯橋月考)中央電視臺“是真的嗎”節目中曾驗證過“電池+口香糖錫紙= 取火工具”的說法。做法是:取 口香糖內的“錫紙”,用剪刀將“錫紙”剪成兩頭寬中間窄的形狀,如圖(a)所示;將該“錫紙”兩端封閉緊貼在電池的正負兩極,不一會兒“錫紙”從中間最窄的部分開始燃燒起來,如圖(b)所示。(1)錫是導體,將錫紙的兩端直接接入電池正負極,就會造成 ,迅速產生大量熱量使溫度達到錫的 著火點而使之燃燒。(2)分析圖(a)知,ab 段的電阻 cd 段的電阻(填“大于”“等于”或“小于”)。9.如圖所示,將廢棄燈泡的玻璃外殼小心打碎,留下燈頭和固定兩根引線的玻璃芯柱,將與之相連的燈絲去掉,利用燈頭把玻璃芯柱與一只燈泡串聯接入家庭電路中,此時燈泡 發光;然后用酒精燈加熱玻璃芯柱,當玻璃芯柱加熱至紅熾狀態時,燈泡 (前兩空均填“能”或“不能”)發光。這個實驗說明常溫下的玻璃是 ,高溫下的玻璃變成了 (后兩空均填“導體”或“絕緣體”)。10.在“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實驗中。(規格不同的導體有若干)(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電路,指明該方案存在的不足:________。(2)小紅設計了如圖乙所示的電路,當她將一段導體接入a、b兩點間并閉合開關后發現燈不亮,經檢查電路無斷路、短路故障,你認為燈不亮的原因是________。(3)小麗設計了如圖丙所示電路,該電路中燈泡的作用有哪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小明對影響電阻大小的部分因素進行了進一步的探究,器材有:開關、電流表、電源(電壓恒為1.5 V)各一個,三根完全相同的合金絲,導線若干。實驗過程:電路如圖甲所示,將合金絲以不同方式分別接入電路A、B之間,閉合開關S后,記錄的數據如下表。連接方式 一根 兩根串聯 三根串聯 兩根并聯 三根并聯電流表讀數/A 0.3 0.2 1.2 1.8回答下列問題:(1)圖乙是將一根合金絲接入電路時電流表的讀數,請將其填入表格中 。(2)導體電阻的大小跟材料、長度和橫截面積的關系。①導體電阻的大小與長度的關系是 。②導體電阻的大小與橫截面積的關系是 。(3)進行多次測量的目的是 。12.(2021八上·舟山月考)為了探究“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變化規律”,小明設計了如圖電路,電源電壓恒定,R0為定值電阻。(1)在本實驗中電阻R0的作用是 ??;(2)小明檢查電路后認為電路設計存在問題,實驗過程中沒有保持鉛筆芯兩端的電壓相同,無法判斷其電阻變化。小明的觀點是否正確 ,理由是 ??;(3)閉合開關后用酒精燈對鉛筆芯進行加熱,每隔10秒記錄一次電流值,實驗測得數據如下表所示:實驗次數 1 2 3 4電流/A 0.16 0.19 0.21 0.22由此可以得出:鉛筆芯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 。13.在“探究電阻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采用如圖B4-3-8甲所示的實驗裝置。a、b、c是鎳鉻合金制成的三根導線,a、b長度相同但粗細(橫截面積)不同,a、c粗細相同但長短不同;導線d由錳銅合金制成,長短、粗細與導線c相同。(1)實驗中電流表的示數越大,對應的導線電阻越 。(2)將導線a接在M、N之間,閉合開關,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此時電流為 A。(3)依次將導線b、c、d替換導線a接入電路,電流表對應的示數如下表所示。導線代號 a b c d電流表的示數/A 1.3 2.2 2.7① 選擇導線a、b是為了探究導線電阻的大小與 的關系;探究導線電阻的大小與材料的關系,應選用的兩根導線是 (填寫導線代號)。②由表格數據可知:導線電阻的大小與材料有關;用相同材料制成的導線長度越 ,橫截面積越 ,電阻越大。課后練習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七升八暑假預習8 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原卷版).doc 七升八暑假預習8 物質的導電性與電阻(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