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學3.7地形和地形圖 第1課時(課件 36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浙教版七上科學3.7地形和地形圖 第1課時(課件 36張PPT+視頻+教案+學案)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七上 §3.7地形和地形圖(1)學案
姓名
[學習目標]
1、能辨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 2、能說明各類地形的基本特征;
3、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理; 4、能判讀等高線地形圖;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地形的類型
1、地形的類型:陸地地形主要有 、 、 、 和 。
2、各種地形的特征:
知識點2、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1、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稱為 ;
2、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 投影到 上,用來表示 的地形。
3、地形與等高線特點:
二、例題講解
例題1、浙江省的主體地形是(  )
A.高原、山地 B.高原、平原 C.平原、丘陵 D.丘陵、盆地
例題2、在等高線圖中,說法錯誤的是(  )
A.等高線重疊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線凸向高處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兩點,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線凸向低處的地方是山頂
例題3、下列等高線地形圖中,點P表示山谷的是(  )
A. B.C. D.
例題4、讀等高線地形圖,則李村所處的地形類型是(  )
A.高原 B.盆地 C.丘陵 D.山地
(例題4圖) (例題5圖)
例題5、某中學地理夏令營在如圖區域開展了一次活動。讀圖,完成下列要求:
(1)輔導員介紹當地地形:圖示區域地形是________(選填:平原、丘陵、高原);張莊位于________
(地形部位),王莊位于________(地形部位);
(2)住宿地選擇:看不到水庫景區的村莊是________;可能受山洪影響的村莊是________;
(3)考察引水路線:B、C兩條引水線路中,能自流灌溉的是________線路。
三、隨堂練習:
1、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海拔約為8848米,世界陸地最低處死海低于海平原約400米,兩地的相對高度是(  )
A.9248米 B.8448米 C.8852米 D.9048米
2、等高線從低處往高處凸出的地方是 (  )
A.鞍部 B.峭壁 C.山脊 D.山谷
3、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
A.平原海拔多在200米以下 B.丘陵是指海拔200米以上的高地
C. 山地是指海拔500米以上起伏很大的高地 D. 高原是指海拔500米以上頂面平緩的高地
4、在等高線地形圖上,位于兩個山頂之間的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脊 B.山谷 C.鞍部 D.盆地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反映的地形是(  )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盆地
6、當幾條等高線重合成一條線時,則表示的地形是(  )
A.盆地 B.山頂 C.山脊 D.陡崖
7、如圖為等高線地形圖,A處表示的地形為    ,B、H兩處坡度較陡的是   處。
(第7題圖) (第8題圖)
8、某同學的家鄉在山區,地處亞熱帶,氣溫隨海拔高低的增加而降低,海拔高低每升高100米,氣溫降低0.6℃。如圖是該地區的等高線圖。根據此等高線的分布特點,箭頭所指的甲地的地形部位為   ;當A地的氣溫為36℃時,B地的氣溫為   ℃
四、課后鞏固:
1、下圖各等高線圖所反映的地形為山谷的是(單位:米)(  )。
A. B. C. D.
2、構成我國地形分布骨架的是(  )
A.河流 B.山脈 C.高原 D.盆地
3、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起伏大的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丘陵
4、下圖中,甲部位表示的地形是(  )
A.山頂 B.山谷 C.山脊 D.鞍部
(第4題圖) (第5題圖)
5、如圖所示為等高線地形圖,不能在圖中找到的地形部位是(  )。
A.山峰 B.山谷 C.鞍部 D.山脊
6、下列關于地形類型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平原與高原的共同特點是地面起伏較小
B.山地與丘陵的共同特點是海拔多在500米以上
C.盆地四周多被山地或高原環繞,中部一定是平原
D.相對高度小,而絕對高度大的地形是平原
7、在等高線圖中,說法錯誤的是 (  )
A.等高線重疊部分表示峭壁 B.等高線凸向高處的地方是山谷
C.同一條等高線上的兩點,海拔肯定相同 D.等高線凸向低處的地方是山頂
8、珠穆朗瑪峰的海拔為8848m,太平洋馬里亞納海溝的海拔為-11034m,它們兩者的相對高度為(  )
A.2186m B.8848m C.11034m D.19882m
9、小華同學從下邊的地形等高線圖中得到以下信息,其中正確的是 (  )
A.CB比DB坡度更陡 B.A處比B處海拔高
C.E處是山脊 D.B、D兩地的相對高度是200米
(第9題圖) (第10題圖) (第11題圖)
10、讀某地各點的海拔圖(單位:米),請回答下列問題:
(1)嘗試繪制等高線:首先經過地形測量獲得各點的海拔;把海拔相同的點用光滑的曲線連接起來,最后在每條等高線上標出海拔。
(2)根據等高線,判斷這個地形是   ,理由是   。
11、讀某地等高線地形圖,據圖寫出以下序號所代表的地形部位。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⑦________
12、讀“等高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A表示的地形是  ,B表示的地形是   ,C表示的地形是  ,G表示的地形是  。
(2)B、H兩點中坡度較陡的是   ,判斷理由是   。
(3)CD、EF兩處中易形成小河的是   ,若在此處形成小河,則小河的流向是從  流向   。
(4)如果進行攀巖運動適合在   處。
(第12題圖) (第13題圖)
13、讀“我國東南某地區等高線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圖中數字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①________,③________。
(2)河流C、D中水能資源較豐富的是 ,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要在圖中小河上修筑一座水庫大壩,建在____(填“C”“D”或“E”)處最合適。
參考答案:
一、知識點梳理:
知識點1、
1、山地 高原 盆地 丘陵 平原
2、
知識點2、
1、等高線地形圖 2、不同高度的等高線 同一個平面 起伏
3、
二、例題講解:
例題1、C
解析:浙江地形自西南向東北呈階梯狀傾斜,西南以山地為主,中部以丘陵為主,東北部是低平的沖積平原。
例題2、D
解析:等高線的凸向低處的地方是山脊,不是山頂,山頂是該地最高的地方。其他說法均正確。
例題3、C
解析:由圖可知,A為山頂,B為鞍部,C為山谷,D為山脊。
例題4、B
解析:從圖中可以看出發,李村所處的地形部位特點是:四周高,中間低,是盆地。
例題5、(1)丘陵;山脊;鞍部(2)李莊;劉莊(3)B
解析:(1)由圖可知,該地區的海拔高度在300--420米左右,且向內增大;所以該地區的地形是丘陵;張莊處于閉合等高線向海拔高度小處凸出,所以張莊位于山脊;王莊處在兩個閉合等高線向內增大的中間,屬于鞍部; (2)李莊處于海拔相對高度較高處的被側面,所以無法觀察水庫;可能受山洪影響的地方是可能形成河流的區域,由圖可知,劉莊處于山谷地區,所以容易受山洪影響;(3)由圖可知,B處的海拔高度是300米,C處的海拔高度是320-340米,而飲水處的海拔高度是300-320米處,所以能自流灌溉的是B線路。
三、隨堂練習:
1、A 2、D 3、B 4、C 5、C 6、D 7、鞍部;B 8、山頂;32.4
四、課后鞏固:
1、B 2、B 3、C 4、C 5、C 6、A 7、D 8、D 9、A
10、
11、山脊 山谷 山頂 鞍部 峭壁 12、(1)鞍部;山谷;山脊;陡崖(2)B;B處等高線密集,表示坡陡 (3)EF;西北;東南(4)G
13、(1)鞍部 峭壁 (2) C 落差大、水流急、水量大、水能資源豐富 (3)E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浙教版七上科學3.7地形和地形圖(1)教學設計
課題 3.7地形和地表圖(1) 單元 三 學科 科學 年級 七上
教材分析 《地形和地形圖》選自浙教版七上第三章第7節,第三章主要探討屬于地球科學領域內與人類活動關系較為密切的自然現象的發生、發展、變化的規律和原因。而本節內容為相對獨立又有關聯的兩部分:地形類型及外力作用對地形的影響,簡單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繪制。本節內容擬用2課時完成教學。第1課時時地形的類型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等高線地形圖),第2課時為地形的變化。本課時為第1課時:地形的類型、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等高線地形圖)。教材對地形類型的內容作了簡化處理,要求學生能夠通過圖片判斷五類地形,教學時結合本地實際地形特點展開,加深學生對家鄉的了解,引導學生從對家鄉主要地形特征的感性認識入手能對五類地形特征作定性描述。而等高線地形圖是在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的地圖之一,教材從用圖的角度幫助學生確定地表形態特征與等高線分布特點的關系和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方法。
學習目標 科學觀念:能辨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能說明各類地形的基本特征;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理,能判讀等高線地形圖;科學思維:能辨識地形類型,判讀等高線地形圖;探究實踐:通過圖片等,認識陸地地形,并學會辨識地形類型;學習模仿繪制地形圖;態度責任:培養讀圖、用圖、繪圖能力;并養成細心、認真的習慣;樹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諧的科學發展觀。
重點 等高線地形圖上認識五種陸地地形;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
難點 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和計算問題。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設計意圖
導入新課 1、地球構造理論按發展先后依次為: 、 和 ; 2、全球由 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 上,相互不斷地發生 和 。 3、地球表面的海洋、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板塊的碰撞和張 裂是引起 變化的主要原因。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 ,板塊的張裂形成了 和 ,如東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導入新課
講授新課 地球的陸地表面有的雄偉高大、錯落有致;有的廣闊平坦、起伏和緩;還有的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形態各異。一、地形的類型 1、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成的各種形態。 2、陸地的地形: 陸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種類型。 3、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 (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也稱為絕對高度,簡稱為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海拔的起點是某海平面。(2)相對高度: 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海拔)之差。即地面某點到另一點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3)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比較:活動:讀圖: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4、各種陸地的地形特征: (1)山地: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對高度超過200米。 (2)高原: 高原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頂面平坦寬廣。 (3)丘陵: 丘陵海拔一般在 200~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較緩,相對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 (4)平原: 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 (5)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平。 (6)五種陸地地形的比較: 根據各種陸地地形的基本特征,說一說你家鄉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1、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用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附視頻)2、等高線地形圖的功能: 等高線地形圖是一種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用等高線在地形圖上表示地貌,不僅能正確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山脈走向、山體形狀、坡度大小和山谷寬窄深淺等,而且能清楚顯示一定地區的山勢總貌。 3、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附視頻) 4、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等高線的特點: ①同圖等距; ②同線等距; ③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 ④除了陡崖,等高線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密集表示坡陡。(2)等高線的數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勢起伏的狀況。從等高線的疏密狀況,可以判斷地面的高低起伏。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線的形態也不一樣。 A.坡度的識別: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 B.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的識別: 等高線向高處凹入,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 兩山峰之間的低地為鞍部;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 歸納記憶:活動:仔細觀察并判讀地形圖: A表示 ; CD表示 ; EF表示 ; G表示 ; B的坡度比H ; 甲乙兩山的相對高度為 ; 圖中所示的陸地地形類型為 。 [參考: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陡 170米 山地] 各種地形是學生生活中經常碰到的,但具體的類型分屬于不是很清楚。五種類型的陸地地形與海拔高度有關,故先介紹海拔和相對高度,以助學生理解各種陸地地形的類型由高到低依次介紹:山地特征及圖片有助于學生直觀感知和理解高原特征及圖片,使學生糾正“高”的不足認識,知道高原是整體高但頂部還是平的。丘陵有起伏但起伏不大有小山包等平原的特征主要是“平”,但也有一定的起伏盆地如“盆”周圍高中間低的特殊地形,表格形式比較有助于記憶討論有助于了解本地的基本地形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是本課時的難點內容之一,為突破難點,老師要充分利用多媒體手段,將“立體”的地形轉化為平面的圖形。先知道原理,再學習繪制可降低難度視頻可利于學生模仿、學習等高線的特征也是繪制的基本要素,為判讀地形圖打基礎指導判讀方法,加強學生的有效記憶。學法指導,幫助對比記憶活動,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糾正思維的偏差,形成科學思維,從而內化知識點。
課堂練習 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的地形是( C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2、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 A.圖中A—D為山脊B.圖中B—D為山谷C.圖中C點的海拔是400米D.從A處爬到山頂D處比從B處爬到山頂D處容易 3、下列關于等高線地形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B ) A.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高度不一定相同 B.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 C.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會交叉 D.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不一定相同 4、下列等高線圖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C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頂 B.山脊、山頂、山谷、盆地C.山谷、盆地、山脊、山頂 D.山谷、山頂、山脊、盆地 5、讀我省某丘陵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A、B兩地高度,較高的是   地。(2)某同學欲攀登B高地,有CB .DB兩條登山路線,其中坡度較緩的是   路線。判斷理由是:   。[參考:(1)B(2)DB;DB處等高線比CB間稀疏,坡度平緩]6、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 (1)圖中A地位于D地的方向判斷正確的是( ) A.北方 B.西北方 C.南方 D.東南方(2)對圖中山體部位判斷正確的是( ) A.A地為鞍部 B.B地為陡崖 C.C地位于山脊 D.D地位于山谷 及時訓練,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新知識。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題,便于及時糾正、修補。
課堂小結 幫助學生掌握重點,更加容易的學習。
板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共36張PPT)
第三章 人類的家園--地球
浙教版七年級上冊
第7節 地形和地形圖
---地形的類型、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教學目標
科學觀念:能辨別五種主要的地形類型;能說明各類地形的基本
特征;理解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原理,能判讀等高線地形圖;
科學思維:能辨識地形類型,判讀等高線地形圖;
探究實踐:通過圖片等,認識陸地地形,并學會辨識地形類型;
學習模仿繪制地形圖;
態度責任:培養讀圖、用圖、繪圖能力;并養成細心、認真的習
慣;樹立因地制宜、人地和諧的科學發展觀。
復習導入
1、地球構造理論按發展先后依次為: 、 和

2、全球由 大板塊組成。這些板塊“漂浮”在 上,相互不斷地發生 和 。
3、地球表面的海洋、陸地處在不斷的運動和變化之中,板塊的碰撞和張 裂是引起 變化的主要原因。板塊的碰撞形成了巨大的 ,板塊的張裂形成了 和 ,如東非大裂谷和大西洋。
大陸漂移說 海底擴張說
板塊構造說

軟流層
碰撞 張裂
海陸
山脈
裂谷 海洋
新知導入
地球的陸地表面有的雄偉高大、錯落有致;有的廣闊平坦、起伏和緩;還有的四周群山環抱、中間低平,形態各異。
新知講解
一、地形的類型
1、地形:
地球表面高低起伏,形成的各種形態。
2、陸地的地形:
陸地地形主要有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五種類型。
新知講解
3、海拔高度和相對高度:
(1)海拔高度:
海拔高度也稱為絕對高度,簡稱為海拔,是指地面某個地點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離。
海拔的起點是某海平面。
甲地的海拔: ;
乙地的海拔: 。
1500米
500米
新知講解
(2)相對高度:
相對高度是指兩個地點的絕對高度(海拔)之差。即地面某點到另一點的垂直距離。
相對高度的起點是不固定的。
相對高度
海拔
海拔
新知講解
(3)海拔和相對高度的比較:
活動:
讀圖: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不同地形類型各有什么特點?
四周高,中間低平
地勢低平
起伏不大,坡度和緩
高而平坦,但周圍陡峭
新知講解
4、各種陸地的地形特征:
(1)山地:
山地海拔一般在500米以上,并且相對高度超過200米。
新知講解
(2)高原:
高原海拔一般在 500 米以上,頂面平坦寬廣。
青藏高原
黃土高原
新知講解
(3)丘陵:
丘陵海拔一般在 200~500 米,地面起伏和坡度都較緩,相對高度一般在 100 米以下。
新知講解
(4)平原:
平原海拔一般在 200 米以下,地面廣闊平坦,起伏很小。
新知講解
(5)盆地:
盆地四周高,中間低平。
新知講解
(6)五種陸地地形的比較:
思考討論
根據各種陸地地形的基本特征,說一說你家鄉的主要地形是什么?
新知講解
二、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
1、等高線地形圖:
等高線地形圖實際上是將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投影到同一個平面上,用來表示起伏的地形。
視頻:
等高線地形圖
(點擊圖片播放)
新知講解
2、等高線地形圖的功能:
等高線地形圖是一種能表示地形起伏的地圖。用等高線在地形圖上表示地貌,不僅能正確反映地面的高低起伏、山脈走向、山體形狀、坡度大小和山谷寬窄深淺等,而且能清楚顯示一定地區的山勢總貌。
新知講解
3、等高線地形圖的繪制:
(點擊圖片播放)
新知講解
4、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1)等高線的特點:
①同圖等距;
②同線等距;
③等高線均為閉合曲線;
④除了陡崖,等高線不相交、不重合;
⑤等高線稀疏表示坡緩,密集表示坡陡。
新知講解
(2)等高線的數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勢起伏的狀況。從等高線的疏密狀況,可以判斷地面的高低起伏。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線的形態也不一樣。
A.坡度的識別:
等高線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線越疏,坡度越緩。
新知講解
B.山谷、山脊、陡崖、鞍部的識別:
等高線向高處凹入,為山谷;等高線向低處凸出為山脊;
兩山峰之間的低地為鞍部;等高線重合處為陡崖。
歸納記憶
地形圖上等高線,
等高線上海拔同;
同圖等距不能忘,
稀緩密陡重合崖;
高凸山谷低山脊,
兩山之間是鞍部;
山谷之中有河流,
肚大口小建水庫。
活動:
仔細觀察并判讀地形圖:
A表示 ;
CD表示 ;
EF表示 ;
G表示 ;
B的坡度比H ;
甲乙兩山的相對高度為 ;
圖中所示的陸地地形類型為 。
鞍部
山脊
山谷
陡崖
170米
山地

課堂練習
1、海拔在500米以上,相對高度較大,坡度較陡,峰巒高聳,溝谷幽深的地形是(  )
A.平原 B.高原 C.山地 D.盆地
C
課堂練習
2、讀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判斷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圖中A—D為山脊
B.圖中B—D為山谷
C.圖中C點的海拔是400米
D.從A處爬到山頂D處比從B處爬到山頂D處容易
A
課堂練習
3、下列關于等高線地形圖的敘述,正確的是(  )
A.同一條等高線上,各點高度不一定相同
B.等高線密集的地方坡陡
C.不同高度的等高線會交叉
D.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的高度差不一定相同
B
課堂練習
4、下列等高線圖表示的地形部位名稱依次是(  )
A.山脊、盆地、山谷、山頂 B.山脊、山頂、山谷、盆地
C.山谷、盆地、山脊、山頂 D.山谷、山頂、山脊、盆地
C
課堂練習
5、讀我省某丘陵的等高線地形圖(單位:米),回答下列問題。
(1)比較A、B兩地高度,較高的是   地。
(2)某同學欲攀登B高地,有CB、DB兩條登山路線,其中坡度較緩的是  路線。判斷理由是  。
B
DB DB處等高線比CB間稀疏,坡平緩
課堂練習
6、下圖為某地等高線地形圖。

(1)圖中A地位于D地的方向判斷正確的是( )
A.北方 B.西北方 C.南方 D.東南方
(2)對圖中山體部位判斷正確的是( )
A.A地為鞍部 B.B地為陡崖
C.C地位于山脊 D.D地位于山谷
B
B
課堂總結
1、地形的類型:山地、高原、盆地、丘陵和平原等;
2、等高線地形圖表示地形的起伏,等高線的數值可以表示海拔和地勢起伏的狀況。從等高線的疏密狀況,可以判斷地面的高低起伏。等高線密集,坡度較陡;等高線稀疏,坡度較緩。山地的不同部位,等高線的形態也不一樣。
板書設計
3.7地形和地形圖(1)
--地形類型、等高線地形圖
1、海拔以海平面為起算點,相對高度以某地為起算點;
2、陸地地形:山地、高原、丘陵、平原和盆地
3、等高線地形圖:表示海拔、地形起伏情況
同線等高,同圖等距,稀緩密陡重合崖;
高凸山谷低山脊,兩山之間是鞍部。
作業布置
1、復習本課時主要內容;
2、完成作業本中相應練習;
3、完成學案中“課后鞏固”;
4、預習“地形的變化”。
謝謝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
兼職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track id="r4fhd"></track>

    <pre id="r4fhd"><abbr id="r4fhd"><code id="r4fhd"></code></abbr></pre>
      <ul id="r4fhd"></ul>

        <menu id="r4fhd"></menu>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绵阳市| 泰安市| 汽车| 安乡县| 桦南县| 江陵县| 习水县| 新安县| 灵川县| 晋江市| 建水县| 开平市| 德令哈市| 札达县| 运城市| 高邮市| 南宁市| 库尔勒市| 永丰县| 郧西县| 桑植县| 波密县| 海口市| 景泰县| 云林县| 英吉沙县| 中西区| 张家港市| 塔河县| 房山区| 仁怀市| 上虞市| 日土县| 灌南县| 岑巩县| 巍山| 高碑店市| 修武县| 梁平县| 隆子县| 日喀则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