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測量平均速度【學習目標】1.知道測量平均速度需要的測量工具; 2.知道實驗的注意事項3.知道實驗的測量原理;4.會計算小車的平均速度。【相關回顧】求平均速度的計算公式是 __________,這也是本次實驗的實驗原理。【預習任務一】觀察課本第23頁圖1.4-1,完成下面填空:實驗中實驗儀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預習任務二】閱讀課本第23頁實驗內容,完成下列問題:1.組裝實驗儀器時長木板的一端要用木塊墊起,以至于小車能自己往下運動,墊起時應讓木板傾斜的角度較_______,這樣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應該讓小車從斜面頂部由__________開始往下運動。3.實驗時要先測出小車運動的距離s和小車運動的時間t,再根據公式___________計算小車運動的平均速度;因此,除了【預習任務一】中填寫的實驗儀器外,我們還需要的測量工具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合作探究】思考1:下車前半程的速度大還是小車后半程的速度大?提示:小車從斜面上自由下滑,下滑的速度會______________,因此______半程的速度大。思考2:若小車已經開始下滑(或過了A點)才計時,對實驗結果有什么影響?提示:小車已經開始下滑才計時,會導致測量的時間偏______,根據公式_____________,發現速度V會偏_______。【筆記總結】1.該實驗的實驗原理是:2.該實驗所需的測量儀器有:3.木板的傾斜角度應較_____,目的是:4.遲開始計時和早開始計時分別對實驗結果產生怎樣的影響?【實踐練習】1.如下圖甲所示,用刻度尺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該物體的長度是 __ _ cm;如圖乙所示,圖中機械停表的示數是 s。2.在圖所示的斜面上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讓小車從斜面的A點由靜止開始下滑,分別測小車到達B點和C點的時間,即可測不同階段的平均速度。(1)該實驗的的測量原理是___________。(2)圖中AB段的路程SAB= ______ cm,如果測得時問tAB=1.6s.則AB段的平均速度VAB= ______ cm/s。(3)圖中BC段的路程SBC= ______ cm,如果測得時問tBC=1s.則BC段的平均速度VBC= ______ m/s。(4)在測量小車到達B點的時間時,如果小車過了B點才停止計時,測似AB段的平均速度VAB會偏______.VAB______VAC ; VAB______VBC(填“> , <或 =”)3.某物理興趣小組利用帶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車和數值鐘“測量小車的平均速度”,如圖,圖中顯示的是他們測量過程中的小車在甲、乙、丙三個位置及其對應時間的情形,顯示時間的格式是“時:分:秒”(1)請你根據圖示完成下面表格: 小車由甲至乙 小車由甲至丙路程S/m _____ 0.9時間t/s 2 ______ 平均速度v/(m/s) _____ ______ (2)該實驗所用的斜面坡度應 (選“大”或“小”)些較好;(3)該實驗所用的測量工具是 _ 和 _____ 。4.一輛大型運輸車長22m,勻速通過長278m的山洞時,所用時間為30s.它以同樣速度通過一座橋時,所用時間為24s.求:(1)運輸車的速度; (2)橋的長度.5.一天小明他上學去時,以1m/s的速度走了6min,后來感覺時間不夠為了不遲到,他又以1.5m/s的速度走了4min,求:(1) 他家離學校多遠?(2)他上學走路的平均速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