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電流的磁場學習目標1.了解奧斯特的發現及其意義,知道通電直導線周圍的磁場分布。2.知道通電螺線管周圍的磁場分布與條形磁鐵相似。3.會用安培定則判定相應磁體的磁極和通電螺線管的電流方向4.知道磁現象的電本質。重點難點重點:通過奧斯特實驗認識電流的磁效應;通電螺線管的磁場的特點。難點:通電螺線管的磁場極性與電流方向之間的關系。導學過程一、奧斯特的發現合作探究一: 將直導線與小磁針平行并放在小磁針的上方.觀察并記錄現象:當直導線通電時,小磁針發生 偏轉 ,斷電后小磁針轉回到 原位 ;改變電流的方向后,小磁針仍發生 偏轉 ,但是N極所指方向與1時 相反 。通過這些物理現象總結規律:①通電導線周圍存在 磁場 ;②磁場方向與電流方向 有關 .活動一:看書P111頁,討論后回答:因為它揭示了 電 現象和 磁 現象不是各自孤立的,而是緊密聯系的,從而說明表面上互不相關的自然現象之間是相互聯系的,這一發現,有力推動了電磁學的研究和發展。二、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合作探究二:在螺線管周圍放一小磁針,給螺線管通電,請同學們觀察小磁針的偏轉方向是否發生變化。通電前小磁針指 南北 方向,通電后小磁針發生 偏轉 ;通電螺線管的磁場與條形磁鐵的磁場 相似 。把通電螺線管看作一個磁體,它的兩端相當于條形磁體的兩個 磁極 ;改變電流方向,小磁針的指向 發生改變 ,說明通電螺線管兩端的極性與通電電流方向 有關 。活動二:看書P112-113頁內容,并完成下列問題:安培定則:用 右 手握住螺線管,讓四指彎向螺線管中 電流 的方向,則大拇指所指的那端就是螺線管的 N 極。三、物體磁性從哪里來活動三:看書P113頁內容并討論交流,完成下列問題:1.物質是由原子組成的,原子由帶正電的 原子核 和繞核旋轉的 電子 組成。電子繞核旋轉就形成 環形電流 。2.每個 原子 都可以看做是一個微型的小磁針。物體 磁化 的過程,實際上是物體內微型小磁針按順序“整隊”的過程。我來闖關1.下面各圖中小磁針的指向錯誤的是( D )A B C D 2.如圖所示,閉合開關S,A、B、C、D四個小磁針靜止時指向正確的是( C ) A. 小磁針A B. 小磁針B C. 小磁針C D. 小磁針D3.如圖所示,有兩個線圈套在光滑的支架上,當開關S閉合后,兩個線圈將( B )A. 因相互吸引而間距變小B. 因相互排斥而間距變大C. 因不發生相互作用所以間距不變D. 以上情況都可能發生4.如圖所示為四位同學判斷通電螺線管極性的做法,正確的是( A )A. B. C. D.5.如圖所示,已知通電螺線管兩端的磁極,則電源的左側為__-__極(選填“+”或“﹣”).6.如圖所示,根據通電螺線管的磁感線方向,請在對應的虛線框內標出電源的正負極和小磁針b端的極性.如圖所示:7.根據圖中處于平衡狀態的小磁針的極性判斷電源正、負極的位置.如圖所示我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