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初中科學七升八暑假預習11 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學案 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初中科學七升八暑假預習11 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學案 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預習11 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考點一、電阻不變,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考點精要: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①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R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R兩端的電壓;
②滑動電阻器R′的作用:改變電阻R兩端電壓。(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電阻最大的位置。)該實驗保持電阻R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電阻R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
結論:導體的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典型案例:小張同學在探究通過定值電阻R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關系時,連接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1)圖甲中有一處連接錯誤,請在錯誤導線上畫×并改正。
(2)將電路圖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如圖所示,你認為該電路還應改進的地方是________。
(3)改進后,小張同學通過實驗,得出如下數據,請你補全該表格。
U/V 1 1.5 2 2.5
I/A 0.2 0.3 ________ 0.5
實驗中我們應該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答案】(1)
(2)量程換成0-0.6A (3)0.4;尋找普遍規律
【解析】(1)注意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方法“一上一下”;
(2)在測量中,如果電流值太小,而電流表選擇的量程過大,那么電流表的指針偏轉幅度會很小,導致出現較大的測量誤差;
(3)當電阻相同時,電流與電壓成正比,據此計算出空白處電流值;通過變阻器不斷改變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從而得到多組測量數據,然后將計算出的電阻值相加求出平均數,這樣可以減小測量誤差。
【解答】(1)根據實物圖可知,滑動變阻器兩個接線柱全部接在上面,違反了“一上一下”的原則,因此只要將變阻器右邊的線頭拆下,接在下面的接線柱上即可,如下圖:
(2)根據電流表的圖片可知,此時它的指針偏轉角度很小,因此測量誤差較大,所以應該改進的地方為:將它的量程換成0~0.6A;
(3)根據電流與電壓成正比得到:;解得:I=0.4A;
實驗中我們應該多次實驗的目的是:尋找普遍規律。
變式1:(2023八上·青田期末)小紅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導體R的電阻大于導體L的電阻
B.若把R和L串聯,電路電流為0.1安時,電路中的總電阻為15歐
C.若把R和L并聯,電源電壓為2伏時,電路中的總電流為0.5安
D.導體R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答案】B
【解析】A.根據圖像可知,R的圖像為一條斜線,那么R的阻值一定。而L的圖像為一條曲線,則L的阻值不斷改變,因此無法比較二者阻值的大小,故A錯誤;
B.當電流為0.1A時,R的電壓為1V,L的電壓為0.5V,則總電壓為U總=U1+U2=1V+0.5V=1.5V:
總電阻為:,故B正確;
C.當電壓為2V時,通過R的電流為0.2A,通過L的電流為0.25A,那么并聯時的總電流為:I總=I1+I2=0.2A+0.25A=0.45A,故C錯誤;
D.電阻是導體的一種性質,只與材料、長度、橫截面積和溫度有關,與電壓和電流大小無關,故D錯誤。故選B。
變式2:(2022八上·定海期末)某科學興趣小組在測量小燈泡燈絲電阻時發現,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大,燈絲阻值也越大。據此進行如下研究:
【建立假設】①燈絲兩端電壓增大,電阻增大:②燈絲溫度升高,導致電阻增大:
【實驗方案】
①按圖連接好電路,將燈絲浸入裝滿純凈冷水的大燒杯中(如圖)。
②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記錄在表格中。
③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重復步驟②。
次數 1 2 3 4 5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1)實驗時將燈絲浸入純凈冷水中的目的是    。
(2)分析數據,可初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答案】(1)防止電阻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2)其他條件一定時,燈絲兩端電壓增大,電阻不變
【解析】(1)將燈絲浸入水中時,燈絲產生熱量會被水吸收,從而避免溫度對燈絲的電阻產生影響。
(2)根據表格數據分析燈絲電阻是否隨電壓的增大而增大。
【解答】(1)實驗時將燈絲浸入純凈冷水中的目的是:防止電阻大小隨溫度變化而改變。
(2)分析數據,可初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其他條件一定時,燈絲兩端電壓增大,電阻不變。
變式3:在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兩端電壓關系的活動中,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①按圖甲所示電路圖連接好電路;
②閉合開關,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記錄數據;
③對數據進行處理,并繪制成如圖乙所示的圖像。
實驗時要增大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向________ (選填“左”或“右”)移動。
【實驗結論】根據圖像,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
【實驗反思】某小組的同學在處理數據時發現,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這是一種巧合嗎 于是同學們想利用其他小組的實驗數據來進一步論證,并提出了以下兩種收
集數據的方案:
方案一:收集電阻值均為10Ω的幾個小組的數據;
方案二:收集電阻值不同的幾個小組的數據。
你認為方案________更合理。
【答案】左;當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二
【解析】【實驗結論】首先根據計算通過電阻的電流的大小變化,再根據“電流與電阻的反比關系”判斷變阻器的阻值變化,進而確定滑片的移動方向;
【實驗結論】如果兩個物理量的變化圖像為一條斜線,那么二者成正比例關系;如果兩個物理量的變化圖像為一條曲線,那么二者成反比關系;
【實驗反思】換用不同的燈泡來完成實驗,那么得到的結論更具有普遍意義,從而避免偶然性。
【解答】【實驗結論】定值電阻的阻值保持不變,根據公式可知,當它兩端的電壓增大時,通過電路的電流增大。根據“電流與電阻的反比關系”可知,變阻器的阻值變小,因此滑片向左移動;
【實驗結論】根據乙圖可知,電流和電壓的變化圖像為一條斜線,那么得到結論:當電阻一定時,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實驗反思】因為實驗二使用了不同的燈泡,所以結論會更客觀,因此我認為方案二更合理。
考點二、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考點精要: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①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R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R兩端的電壓;
②滑動電阻器R′的作用:保持電阻R兩端電壓不變。(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電阻最大的位置。)
③更換不同的電阻做實驗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改變電阻R,研究電流與這段導體的電阻之間的關系。
結論: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的電阻成反比。
典型案例:(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為4.5V,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50Ω 1A”。
(1)某同學想用該電路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請幫他把電路連接完整。
(2)以下是該同學的一些操作步驟:
①將阻值為10Ω的定值電阻R1接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當電壓表示數為2.0V時,讀出電流表示數并記錄;
②斷開開關,拆下R1,接上阻值為20Ω的定值電阻R2,   ,讀出電流表示數并記錄;
③斷開開關,拆下R2,接上阻值為30Ω的定值電阻R3,重復②的操作。
(3)實驗中需要對數據進行記錄和處理,下表是該同學設計的記錄表,請你完成第一行“”處填寫內容。 記錄表:恒定電壓(U=2V)時通過不同電阻的電流
實驗次數 電阻/歐 電流/安    
1 10    
2 20    
3 30    
【答案】(1)
(2)將滑動變阻器移到最大阻值處,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V
(3)電壓/V
【解析】(1)根據電壓表的使用方法分析解答。
(2)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需要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據此分析解答。
(3)根據實驗過程確定要記錄的物理量即可。
【解答】(1)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電壓表應該與定值電阻并聯。根據圖片可知,電壓表的“3”接線柱已經與定值電阻的右端相連,此時只需將定值電阻的左端與電壓表的“-”接線柱相連即可,如下圖所示:
(2)②斷開開關,拆下R1,接上阻值為20Ω的定值電阻R2,將滑動變阻器移到最大阻值處,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V,讀出電流表示數并記錄;
(3)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要保持定值電阻兩端電壓相等,再分別記錄電阻和對應的電流,因此表格空白處應該為“電壓/V”。
變式1:(2022八上·舟山月考)小樂利用如圖所示實物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電阻大小的關系”。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電壓恒為6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的四個定值電阻、規格分別為“2A 10Ω”、“1A 20Ω”和“1A
50Ω”的滑動變阻器、開關和導線若干。
  1 2 3 4
電阻/Ω 5 10 15 20
電流/A 0.40 0.20 0.13 0.10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一中電路連接完整(直接畫在答卷上);
(2)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發現電流表示數幾乎為零,電壓表有示數且不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樂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V,記下此時電流值。接著斷開開關,把R更換為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后,接著應進行的操作是   ,并記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4)實驗數據如上表所示,則小樂所選用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   。
【答案】(1)(2)燈泡斷路 (3)滑片應向左端移動 (4)1A 50Ω
【解析】(1)根據滑動變阻器和電流表的使用方法解答;
(2)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如果燈泡所在的位置發生斷路,那么電壓表就會串聯在電路中。由于它的內阻很大,因此通過電路的電流很小,因此電流表的示數幾乎為零。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因此電壓表幾乎分得全部電壓,即它的示數比較大。
(3)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據此分析更換后電壓表的示數變化,再根據U總=U+U變分析變阻器的電壓變化,最后再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確定變阻器的阻值變化,弄清滑片移動的方向。
(4)在探究過程中,要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不變,那么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也保持不變。根據歐姆定律和串聯電路的電壓規律計算出阻值為20Ω時變阻器的阻值即可。
【解答】(1)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大小的關系時,除了電壓表與定值電阻并聯外,其它的都是串聯。根據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可知,只需將變阻器左上角的接線柱與定值電阻的右端相接,再將定值電阻的左端與電流表的“-”接線柱相接即可,如下圖所示:
(2) 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發現電流表示數幾乎為零,電壓表有示數且不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燈泡斷路;
(3)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可知,當更換為10Ω的電阻后,電壓表的示數會變大,而變阻器兩端的電壓會減小。如果要使電壓表恢復原來的示數,那么變阻器的電壓要增大。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可知,此時變阻器的阻值要增大,即滑片應該向左移動。
(4)根據表格可知,電壓表的示數要保持:U=IR=0.4A×5Ω=2V;
則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變=U總-U=6V-2V=4V;
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
解得:R變=40Ω;
故選“1A 50Ω”的變阻器。
變式2:(2023八上·椒江期末)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4.5伏)、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歐2安)和開關各一個,5個定值電阻(5歐、10歐、15歐、20歐、25歐)及導線若干。
(1)【連接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實驗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c端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小)
(2)【進行實驗】
小科利用上述連接的電路進行實驗,請完善實驗步驟。
步驟1:將5歐電阻接入a、b間,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U0,記錄相應電流值;
步驟2:將5歐電阻替換為10歐,閉合開關,向    (選填“c”或“d”)端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0,記下相應的電流值;
(3)步驟3:依次替換15歐、20歐、2歐的電阻重復步驟2。
【分析數據】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I﹣R圖象,其中陰影面積的物理意義是    。
(4)【反思】小麗完成上述操作后又選了一個2歐的電阻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實驗不能正常進行,為完成此實驗,電路需要做出調整的是 ____。
A.增大電源電壓 B.增大電流表量程 C.換用阻值更大的滑動變阻器
【答案】(1)
(2)d (3)電阻為5Ω時的電壓大小 (4)B
【解析】(1)根據題目要求確定滑動變阻器的接線方法即可;
(2)在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需要控制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的規律分析變阻器的阻值變化即可。
(3)根據長方形的面積公式和歐姆定律分析解答;
(4)根據歐姆定律分析判斷即可。
【解答】(1)根據圖片可知,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c端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小,則接入的長度變短,因此應該將Pc接入電路,即應該選擇左下角的c接線柱,如下圖所示:
(2)在串聯電路中,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即。實驗中,兩個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則比值保持不變,那么當R0變大時,變阻器的阻值也要變大,也就是滑片向d端移動。
(3)根據圖乙可知,陰影部分為長方形,長為電流,寬為電阻,則陰影部分面積S=IR。根據U=IR可知,陰影部分的面積表示電阻為5Ω時的電壓大小。
(4)小麗完成上述操作后又選了一個2歐的電阻進行實驗,根據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可知,此時需要減小變阻器接入的阻值,故C錯誤;
兩個電阻的電壓應該保持不變,則總電壓保持不變,故A錯誤;
由于總電阻減小,因此總電流增大,那么應該增大電流表的量程,故B正確。
故選B。
變式3:(2023八上·嘉興期末)為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小明開展相關實驗。器材有:電源(恒為6V)、滑動變阻器(1A,50Ω)、電壓表、電流表(0~0.6A)、電阻(5Ω、10Ω、20Ω、25Ω各一個)、開關、導線若干。
(1)根據電路圖甲連接實物圖乙(要求滑片在最左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最大);
(2)接入5Ω電阻,閉合開關,再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達到設定值,讀出電流大小。依次更換不同電阻重復實驗,得到數據如下表,其中電流讀數有錯誤的組別是   。
組別 1 2 3 4
電阻/Ω 5 10 20 25
電流/A 0.5 0.25 0.20 0.1
(3)實驗結束后,為了得到更加可靠的普遍規律,小明又找來一個40Ω的電阻接入電路,但無論怎么移動滑片都無法使電壓表示數達到第二問中的設定值,以下方法中可以實現上述要求的是 。
A.換用60Ω的滑動變阻器 B.換用30Ω的滑動變阻器
C.換用5V的電源 D.換用9V的電源
【答案】(1) (2)3 (3)A;C
【解析】(1)根據電壓表和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解答;
(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必須控制電阻兩端的電壓相等,據此分析判斷;
(3)在實驗中,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不變,則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也不變。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得到:,據此計算出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和電源電壓的最大值即可。
【解答】(1)根據圖鎵可知,電壓表應該與定值電阻并聯,滑動變阻器應該與電阻和開關串聯。由于滑片在最左端時阻值最大,因此應該將右下角的接線柱接入,如下圖所示:
(2)根據U=IR可知,電阻兩端保持不變的電壓為2.5V,而第3組數據中電流與電阻的乘積為0.4V,因此錯誤的組別是③。
(3)當定值電阻的電壓為2.5V時,
變阻器兩端的電壓為:U變=U總-U=6V-2.5V=3.5V。
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得到:;

解得:R變=56Ω;
則換用60Ω的滑動變阻器,故選A;
如果變阻器的阻值不變,那么:;
解得:R變=40Ω<50Ω;
即換用5V的電源,故選C。
考點三、伏安法測電阻
考點精要:
(1)原理:R=U/I。
(2)電路圖:
①用電壓表測出電阻R兩端的電壓U;
②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R的電流I;
③計算出電阻的值R=U/I。
④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保護電路和得到多組數據,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典型案例:在測量阻值約為5Ω的定值電阻Rx的實驗中,小海用如圖甲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如圖甲所示,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驗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
(2)正確連接并操作,小海改變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兩次測得的電阻值分別為R1=5.1Ω,R2=5.3Ω。第三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5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R3=________Ω,實驗測得值應為Rx=________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若將圖甲中的電阻換為小燈泡,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時,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答案】(1)
(2)5;5.1 (3)變大
【解析】(1)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根據題目的要求確定下面選擇的接線柱;電壓表必須與被測的用電器并聯,據此連接實物圖即可;
(2)首先根據乙圖讀出電流表示數,然后根據計算出R3的阻值,最后求出三次結果的平均值;
(3)燈絲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隨溫度的降低而減小。
【解答】(1)根據甲圖可知,變阻器與定值電阻串聯,它上面的接線柱已經與電源負極連接。因為滑片向右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所以應該使用右下角的接線柱,即將右下角的接線柱與電阻R的左邊接線柱相連。電壓表與電阻R并聯,因為電源是兩節干電池,那么總電壓為3N。“-”接線柱與R左邊相連,那么“3”的接線柱應該與R的右邊相連,如下圖所示:
(2)根據乙圖可知,電壓表的讀數1.5V,而電阻大約在5Ω左右,所以電流表選擇量程0~0.6A,分度值為0.02A,此時電流表的讀數為0.3A,那么;實驗測得值。
(3)若將圖甲中的電阻換為小燈泡,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時,總電阻會變小,那么通過燈泡的電流會增大,燈絲溫度會升高,燈絲的電阻會變大,因此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將變大。
變式1:在“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下列注意事項錯誤的是(  )
A.連接電路時,先斷開開關
B.應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連線,開關應靠近電源的正極
C.在無法估計被測電阻大小時,電流表、電壓表應選用較大的量程
D.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時,滑片應放在變阻器阻值最大處
【答案】B
【解析】根據對“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過程、現象、結論的認識判斷。
【解答】A.連接電路時,先斷開開關,可以防止由于電路時通時斷造成用電器損壞,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連接電路時,可以從正極開始,也可以從負極開始,但是盡量按照一定的方向完成連接,這樣避免出現較多錯誤,故B錯誤符合題意;
C.在無法估計被測電阻大小時,電流表、電壓表應選用較大的量程,防止電表被燒壞,故C正確不合題意;
D.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時,滑片應放在變阻器阻值最大處,防止電流過大而燒壞用電器,故D正確不合題意。
變式2: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做“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電阻”的實驗,分別測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幾組示數并記錄下來,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如圖乙所示的U-I圖像,則被測電阻R1的阻值為   Ω。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   V。
【答案】8;1.6
【解析】(1)根據公式計算出被測電阻的阻值;
(2)根據圖丙確定電壓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據指針的位置讀出示數。
【解答】(1)根據乙圖可知,當電壓為2.4V時,通過電阻R1的電流為0.3A;
則被測電阻R1的阻值:;
(2)根據圖丙可知,電壓表選擇量程0~3V,分度值為0.1V,則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6V。
變式3:在“測定導體電阻”的實驗中,電源使用兩節新干電池,被測電阻的阻值約為5 Ω,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10 Ω 1.5 A”。
(1)圖甲是沒有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某次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數為   V。
(3)電路連接正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其中一組數據有拼湊的嫌疑,請指出并說明判斷依據:   
實驗序號 1 2 3 4
電壓 U/V 0.6 1.2 1.8 2.4
電流 I/A 0.12 0.24 0.36 0.48
【答案】(1)解:如圖所示
(2)1.5
(3)第1次實驗的電壓不可能低至0.6 V或第1次實驗的電流不可能低至0.12 A;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約為I===0.2 A,定值電阻兩端的最小電壓約為U小=IR=0.2 A×5 Ω=1 V
【解析】(1)根據實驗目的確定電路的串并聯關系以及電表所測的物理量,注意電表的量程和接線柱的選擇,還要注意變阻器接線“一上一下”。
(2)根據圖乙確定電壓表的量程和分度值,然后根據指針位置讀出示數;
(3)當變阻器的阻值最大時,電流表和電壓表的示數最小。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電路中的最小電流,并計算出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然后與表格進行比較即可。
【解答】(1)在測電阻的實驗中,除了電壓表與定值電阻并聯外,其它的元件都是串聯,即變阻器應該和開關串聯。根據“一上一下”原則可知,變阻器左上角的接線柱已經連接,此時只要從下面任選一個接線柱連接在開關右端即可,如下圖所示:
(2)根據圖乙可知,電壓表選擇量程0~3V,分度值為0.1V,那么電壓表的示數為1.5V;
(3)滑動變阻器阻值最大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最小,
電路中的最小電流約為:,此時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為:U=IR=0.2A×5Ω=1V。
那么依據是:第1次實驗的電壓不可能低至0.6 V或第1次實驗的電流不可能低至0.12 A。
1.小海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采用的器材有:電源(電壓3V不變)、標有“20Ω 1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三個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的定值電阻、開關及導線若干。
(1)小海將5Ω電阻接入電路中,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1V,記錄此時電流表示數;用10Ω電阻替換5Ω電阻接入電路,應向________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1V時再記錄此時電流表示數。
(2)他能否用15Ω電阻繼續完成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答案】(1)左
(2)不能;即使將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電壓表的示數也不能減小到1V
【解析】(1)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據此分析變阻器兩端的電阻變化,進而確定滑片的移動方向;
(2)將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定值電阻為15Ω時電壓表的示數,分析它是否等于1V即可。
【解答】(1)用10Ω電阻替換5Ω電阻接入電路,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可知,電壓表的示數會大于1V。如果要讓電壓表的示數減小恢復原來的示數1N,根據U總=U1+U2可知,變阻器兩端的電壓要變大。根據串聯電路的分壓規律可知,此時變阻器的阻值要增大,即滑片向左移動。
(2)當變阻器的阻值為20Ω時,定值電阻在阻值為15Ω時,
通過電路的電流為:;
此時電壓表的示數為:U=I總R=。
他不能用15Ω 的電阻繼續實驗,理由是:即使將變阻器的阻值調到最大,電壓表的示數也不能減小到1V。
2.(2021八上·溫州期中)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過程中,小明選擇了5歐、10歐、20歐、25歐四個定值電阻進行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最后記錄數據繪成如圖丙所示的坐標圖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乙中未完成的電路。(導線不能交叉)
(2)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沒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排除電路故障進行實驗 ,當完成5歐的電阻后,現將用10歐的電阻實驗,寫出他完成此次實驗的操作    。
【答案】(1)
(2)電阻斷路
(3)斷開開關,將5歐換成10歐,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2.5V,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解析】(1)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電源、開關、待測電阻、電流表串聯接入電路,電壓表并聯在待測電阻兩端,據此作出電路圖。
(2)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應保持電阻兩端電壓不變,更換電阻后,調節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阻值,使電阻兩端電壓保持不變,滑動變阻器與定值電阻串聯,根據串聯電路電壓特點、滑動變阻器阻值與定值電阻間的大小關系分析答題。
(3)排除電路故障進行實驗 ,操作步驟分析解答。
【解答】 (1)圖乙中未完成的電路 :
(2)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沒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電阻斷路 。
(3)排除電路故障進行實驗 ,當完成5歐的電阻后,現將用10歐的電阻實驗,寫出他完成此次實驗的操作斷開開關,將5歐換成10歐,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使電壓表示數為2.5V,記錄電流表的示數。
3.(2019八上·仙居期中)小敏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6V。改變電阻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保持R兩端的電壓不變,記下相應的4次實驗的電流和電阻值,描繪在乙圖中。
(1)實驗過程中,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眼睛應注視 (選填序號);
A.變阻器滑片 B.電壓表示數 C.電流表示數
(2)當把1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時,小敏同學發現無論怎么調節滑動變阻器都無法使電壓表示數達到預期電壓,則他所選擇的變阻器是________(選填序號);請你分析說明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
【答案】(1)B
(2)B;10Ω時,電路正常。說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大于等于20Ω。15Ω時,出現問題。說明滑動變阻器的最大阻值小于30Ω。綜上所述,選B
【解析】(1)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必須控制R兩端的電壓相等;因此換用不同的電阻后,需要調節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的示數恢復成原來的示數;
(2)根據乙圖確定電壓表的示數不變的值,然后根據歐姆定律計算出當R=15Ω時變阻器接入的電阻值,從而判斷選擇的哪個變阻器。
【解答】(1)實驗過程中,當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為了使電壓表的示數保持不變,所以眼睛要注視電壓表的示數,故選B;
(2)根據乙圖可知,當電阻R=10Ω時,電流為0.2A,那么電壓表保持不變的示數為:U=IR=0.2A×10Ω=2V;
那么變阻器的電壓為:U'=U總-U=6V-2V=4V;
此時變阻器的阻值為:;
因為此時電路正常,所以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該≥20Ω;
當R=15Ω時,根據串聯電路電壓與電阻成正比得到:;
解得:R'=30Ω;
因為此時電路不正常,所以變阻器的最大阻值應該<30Ω。
那么它所選擇的變阻器只能是B。
4.(2019八上·紹興期末)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電阻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25Ω。
(1)請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允許交叉)。
(2)實驗中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
(3)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電壓表示數不變,其可能原因是 。
A.R短路 B.R斷路
C.滑動變阻器短路 D.滑動變阻器斷路
(4)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
【答案】(1)如圖所示:
(2)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B
(4)35Ω
【解析】(1)根據電路圖,分別檢查各個電器元件的串并聯關系,將未連接的連好即可;
(2)如果兩個量變化的圖像是一條通過坐標原點的直線,那么它們成正比例關系;如果圖像是雙曲線,那么它們成反比例關系;
(3)依據選項中的故障推斷電壓表、電流表的示數變化,哪個與實際現象相符,哪個就是正確選項;
(4)在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要保持2.5V不變,因此接入定值電阻的阻值越大,滑動變阻器接入的阻值越大;定值電阻接入最大阻值25Ω,求出這時變阻器接入的阻值即可。
【解答】(1)與電路圖對比發現,電壓表與定值電阻之間缺一根線,定值電阻和滑動變阻器之間缺少一根線。將電壓表的“-”接線柱與定值電阻右邊的接線柱相連,將定值電阻右邊的接線柱用導線與滑動變阻器左上方的接線柱相連,如下圖:
(2)丙圖中,電流與電阻的圖像是一條雙曲線,因此它們成反比例關系,結論是:當電壓一定時,電流與電阻成反比;
(3)A.如果r短路,那么電壓表的示數應該是0,故A不合題意;
B.如果R斷路,電壓表串聯在電路里,它的示數接近電源電壓,且移動變阻器的滑片對它幾乎無影響,故B符合題意;
C.變阻器短路,電流表應該有示數,故C不合題意;
D.變阻器斷路,電路里就沒有電流,電壓表示數應該是0,故D不合題意。
故選B。
(4)定值電阻R與變阻器串聯,當定值電阻為25Ω時,通過電阻的電流是0.1A,
變阻器的電壓為:;
變阻器接入的電阻為:。
5.(2023八上·青田期末)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提供的器材如下:電源電壓恒為4.5伏,阻值為5歐、10歐、15歐、20歐和25歐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電壓表(0~3伏)、電流表(0~0.6安)、開關各1只,導線若干。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根據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完成圖乙的實物圖。(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導線不能交叉)
(2)電路連接完畢,小明閉合開關S,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電路故障是   。
(3)排除電路故障后,若保持滑片P位置不變,斷開開關,用15歐的定值電阻替換20歐的定值電阻,閉合開關后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P才能達到實驗要求。
(4)為完成整個實驗,實驗中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應該不小于    歐。
(5)根據實驗所得的五組數據繪制出I﹣R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答案】(1)
(2)定值電阻R斷路
(3)B
(4)20
(5)在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解析】(1)根據圖甲確定電器元件的串并聯關系,注意電表的量程和接線柱的選擇,根據題目描述推測變阻器的阻值變化,弄清選擇的接線柱即可。
(2)當定值電阻斷路時,電壓表串聯在電路中,此時電壓表測電源電壓,肯定有示數。由于電壓表的內阻很大,因此通過電流表的電流很小,則電流表的示數幾乎為零。
(3)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據此推測變阻器的阻值變化,弄清滑片的移動方向;
(4)根據丙圖確定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再根據計算出此時的總電阻,最后根據R滑=R總-R計算出變阻器的最小阻值即可。
(5)根據圖像的形狀,分析導體中的電流與電阻的數量關系。
【解答】(1)根據電路圖可知,電壓表應該與定值電阻并聯。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則變阻器的阻值增大,那么應該將左下角的接線柱與定值電阻串聯,如下圖所示:

(2)電路連接完畢,小明閉合開關S,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電路故障是:定值電阻R斷路。
(3)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時,要保持電壓表的示數不變,則變阻器兩端的電壓也不變,因此二者電壓的比值保持不變。在串聯電路中,電壓的分配與電阻成正比,即。當定值電阻變大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也要增大,即滑片向B端移動。
(4)根據圖像可知,通過電路的最小電流為0.1A,此時定值電阻的阻值為25Ω;
那么總電阻為:;
那么此時滑動變阻器的阻值為:R滑=R總-R=45Ω-25Ω=20Ω。
(5)根據圖片可知,通過導體的電流與電阻的變化圖像為一條雙曲線,那么得到結論:在導體兩端電壓一定時,導體中的電流與導體的電阻成反比。
課后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預習11 電流與電壓、電阻的關系
考點一、電阻不變,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考點精要:保持電阻不變,研究電流和電壓的關系。
①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R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R兩端的電壓;
②滑動電阻器R′的作用:改變電阻R兩端電壓。(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電阻最大的位置。)該實驗保持電阻R不變,改變電阻R兩端的電壓,研究電流與電阻R兩端電壓之間的關系。
結論:導體的電阻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兩端的電壓成正比。
典型案例:小張同學在探究通過定值電阻R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關系時,連接實驗電路如圖所示。
(1)圖甲中有一處連接錯誤,請在錯誤導線上畫×并改正。
(2)將電路圖連接正確后,閉合開關,電流表示數如圖所示,你認為該電路還應改進的地方是________。
(3)改進后,小張同學通過實驗,得出如下數據,請你補全該表格。
U/V 1 1.5 2 2.5
I/A 0.2 0.3 ________ 0.5
實驗中我們應該多次實驗的目的是________.
變式1:(2023八上·青田期末)小紅同學在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其兩端電壓的關系”時,將記錄的實驗數據通過整理作出了如圖所示的圖像,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導體R的電阻大于導體L的電阻
B.若把R和L串聯,電路電流為0.1安時,電路中的總電阻為15歐
C.若把R和L并聯,電源電壓為2伏時,電路中的總電流為0.5安
D.導體R的電阻與導體兩端的電壓成正比,與導體的電流成反比
變式2:(2022八上·定海期末)某科學興趣小組在測量小燈泡燈絲電阻時發現,小燈泡兩端的電壓越大,燈絲阻值也越大。據此進行如下研究:
【建立假設】①燈絲兩端電壓增大,電阻增大:②燈絲溫度升高,導致電阻增大:
【實驗方案】
①按圖連接好電路,將燈絲浸入裝滿純凈冷水的大燒杯中(如圖)。
②閉合開關S,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示數,記錄在表格中。
③多次改變滑動變阻器的阻值,重復步驟②。
次數 1 2 3 4 5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          
(1)實驗時將燈絲浸入純凈冷水中的目的是    。
(2)分析數據,可初步得到的實驗結論是    。
變式3:在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兩端電壓關系的活動中,同學們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實驗步驟】①按圖甲所示電路圖連接好電路;
②閉合開關,改變滑動變阻器滑片P的位置,讀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示數,并記錄數據;
③對數據進行處理,并繪制成如圖乙所示的圖像。
實驗時要增大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滑動變阻器滑片P應向________ (選填“左”或“右”)移動。
【實驗結論】根據圖像,可以得到的結論是________。
【實驗反思】某小組的同學在處理數據時發現,電壓與電流的比值恰好等于R的阻值,這是一種巧合嗎 于是同學們想利用其他小組的實驗數據來進一步論證,并提出了以下兩種收
集數據的方案:
方案一:收集電阻值均為10Ω的幾個小組的數據;
方案二:收集電阻值不同的幾個小組的數據。
你認為方案________更合理。
考點二、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考點精要:保持電壓不變,研究電流和電阻的關系。
①電流表測量通過電阻R的電流;電壓表測量電阻R兩端的電壓;
②滑動電阻器R′的作用:保持電阻R兩端電壓不變。(閉合開關前,滑動變阻器的滑片應移到電阻最大的位置。)
③更換不同的電阻做實驗保持電阻R兩端的電壓不變,改變電阻R,研究電流與這段導體的電阻之間的關系。
結論:導體兩端的電壓不變時,通過導體的電流和它的電阻成反比。
典型案例:(2022八上·定海期末)如圖所示電路中,電源電壓為4.5V,滑動變阻器的規格為“50Ω 1A”。
(1)某同學想用該電路研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請幫他把電路連接完整。
(2)以下是該同學的一些操作步驟:
①將阻值為10Ω的定值電阻R1接入電路,將滑動變阻器置于阻值最大的位置,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當電壓表示數為2.0V時,讀出電流表示數并記錄;
②斷開開關,拆下R1,接上阻值為20Ω的定值電阻R2,   ,讀出電流表示數并記錄;
③斷開開關,拆下R2,接上阻值為30Ω的定值電阻R3,重復②的操作。
(3)實驗中需要對數據進行記錄和處理,下表是該同學設計的記錄表,請你完成第一行“”處填寫內容。 記錄表:恒定電壓(U=2V)時通過不同電阻的電流
實驗次數 電阻/歐 電流/安    
1 10    
2 20    
3 30    
變式1:(2022八上·舟山月考)小樂利用如圖所示實物電路探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跟電阻大小的關系”。提供的實驗器材有:電壓恒為6V的電源、電流表、電壓表、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的四個定值電阻、規格分別為“2A 10Ω”、“1A 20Ω”和“1A
50Ω”的滑動變阻器、開關和導線若干。
  1 2 3 4
電阻/Ω 5 10 15 20
電流/A 0.40 0.20 0.13 0.10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一中電路連接完整(直接畫在答卷上);
(2)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發現電流表示數幾乎為零,電壓表有示數且不變,出現這種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排除故障后,小樂將5Ω的電阻接入電路,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2V,記下此時電流值。接著斷開開關,把R更換為10Ω的電阻接入電路,閉合開關后,接著應進行的操作是   ,并記下此時電流表的示數;
(4)實驗數據如上表所示,則小樂所選用的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   。
變式2:(2023八上·椒江期末)探究電流與電阻關系的實驗中,實驗器材有:電源(電壓恒為4.5伏)、電流表、電壓表、滑動變阻器(20歐2安)和開關各一個,5個定值電阻(5歐、10歐、15歐、20歐、25歐)及導線若干。
(1)【連接電路】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圖甲實驗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滑片P向c端滑動時,接入電路中的阻值變小)
(2)【進行實驗】
小科利用上述連接的電路進行實驗,請完善實驗步驟。
步驟1:將5歐電阻接入a、b間,閉合開關后,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U0,記錄相應電流值;
步驟2:將5歐電阻替換為10歐,閉合開關,向    (選填“c”或“d”)端移動滑片,使電壓表示數為U0,記下相應的電流值;
(3)步驟3:依次替換15歐、20歐、2歐的電阻重復步驟2。
【分析數據】圖乙是根據實驗數據畫出的I﹣R圖象,其中陰影面積的物理意義是    。
(4)【反思】小麗完成上述操作后又選了一個2歐的電阻進行實驗,結果發現實驗不能正常進行,為完成此實驗,電路需要做出調整的是 ____。
A.增大電源電壓 B.增大電流表量程 C.換用阻值更大的滑動變阻器
變式3:(2023八上·嘉興期末)為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小明開展相關實驗。器材有:電源(恒為6V)、滑動變阻器(1A,50Ω)、電壓表、電流表(0~0.6A)、電阻(5Ω、10Ω、20Ω、25Ω各一個)、開關、導線若干。
(1)根據電路圖甲連接實物圖乙(要求滑片在最左端時滑動變阻器接入阻值最大);
(2)接入5Ω電阻,閉合開關,再調節滑片使電壓表示數達到設定值,讀出電流大小。依次更換不同電阻重復實驗,得到數據如下表,其中電流讀數有錯誤的組別是   。
組別 1 2 3 4
電阻/Ω 5 10 20 25
電流/A 0.5 0.25 0.20 0.1
(3)實驗結束后,為了得到更加可靠的普遍規律,小明又找來一個40Ω的電阻接入電路,但無論怎么移動滑片都無法使電壓表示數達到第二問中的設定值,以下方法中可以實現上述要求的是 。
A.換用60Ω的滑動變阻器 B.換用30Ω的滑動變阻器
C.換用5V的電源 D.換用9V的電源
考點三、伏安法測電阻
考點精要:
(1)原理:R=U/I。
(2)電路圖:
①用電壓表測出電阻R兩端的電壓U;
②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R的電流I;
③計算出電阻的值R=U/I。
④滑動變阻器的作用保護電路和得到多組數據,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
典型案例:在測量阻值約為5Ω的定值電阻Rx的實驗中,小海用如圖甲所示的器材進行實驗,電源電壓保持不變。
(1)如圖甲所示,在圖中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驗電路連接完整,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動時連入電路的電阻變小。
(2)正確連接并操作,小海改變Rx兩端的電壓和電流。兩次測得的電阻值分別為R1=5.1Ω,R2=5.3Ω。第三次測量時,電壓表的示數為1.5V,電流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則R3=________Ω,實驗測得值應為Rx=________Ω(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3)若將圖甲中的電阻換為小燈泡,當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的電阻變小時,電壓表與電流表示數的比值將________(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變式1:在“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下列注意事項錯誤的是(  )
A.連接電路時,先斷開開關
B.應從電源的正極開始連線,開關應靠近電源的正極
C.在無法估計被測電阻大小時,電流表、電壓表應選用較大的量程
D.將滑動變阻器連入電路時,滑片應放在變阻器阻值最大處
變式2:小明同學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做“用電壓表和電流表測導體電阻”的實驗,分別測出電壓表和電流表的幾組示數并記錄下來,根據記錄的數據,作出了如圖乙所示的U-I圖像,則被測電阻R1的阻值為   Ω。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某一位置時,電壓表的指針位置如圖丙所示,則電壓表的示數為   V。
變式3:在“測定導體電阻”的實驗中,電源使用兩節新干電池,被測電阻的阻值約為5 Ω,滑動變阻器的規格是“10 Ω 1.5 A”。
(1)圖甲是沒有連接完整的實驗電路,請你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電路連接完整。
(2)某次實驗中,電壓表的示數如圖乙所示,讀數為   V。
(3)電路連接正確,實驗數據記錄如下表所示,其中一組數據有拼湊嫌疑,請指出并說明判斷依據:   
實驗序號 1 2 3 4
電壓 U/V 0.6 1.2 1.8 2.4
電流 I/A 0.12 0.24 0.36 0.48
1.小海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設計了如圖所示的電路圖。采用的器材有:電源(電壓3V不變)、標有“20Ω 1A”字樣的滑動變阻器、電流表、電壓表、三個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的定值電阻、開關及導線若干。
(1)小海將5Ω電阻接入電路中,移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電壓表的示數為1V,記錄此時電流表示數;用10Ω電阻替換5Ω電阻接入電路,應向________移動滑片P,使電壓表示數為1V時再記錄此時電流表示數。
(2)他能否用15Ω電阻繼續完成實驗?________(填“能”或“不能”),理由是________。
2.(2021八上·溫州期中)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過程中,小明選擇了5歐、10歐、20歐、25歐四個定值電阻進行實驗,電路圖如圖甲所示。最后記錄數據繪成如圖丙所示的坐標圖
(1)請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完成圖乙中未完成的電路。(導線不能交叉)
(2)連接好電路,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沒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電壓表示數始終接近電源電壓。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可能是   。
(3)排除電路故障進行實驗 ,當完成5歐的電阻后,現將用10歐的電阻實驗,寫出他完成此次實驗的操作    。
3.(2019八上·仙居期中)小敏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圖,研究通過導體的電流與導體電阻的關系,電源電壓恒為6V。改變電阻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保持R兩端的電壓不變,記下相應的4次實驗的電流和電阻值,描繪在乙圖中。
(1)實驗過程中,變阻器滑片向右移動時,眼睛應注視 (選填序號);
A.變阻器滑片 B.電壓表示數 C.電流表示數
(2)當把15Ω的電阻接入電路中時,小敏同學發現無論怎么調節滑動變阻器都無法使電壓表示數達到預期電壓,則他所選擇的變阻器是________(選填序號);請你分析說明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
A.10Ω 0.5A B.20Ω 1A C.50Ω 2A
4.(2019八上·紹興期末)小明利用如圖甲所示的電路探究電流跟電阻的關系。已知電源電壓為6V且保持不變,實驗用到的電阻阻值分別為5Ω、10Ω、15Ω、20Ω、25Ω。
(1)請根據圖甲將圖乙所示的實物電路連接完整(導線不允許交叉)。
(2)實驗中多次改變R的阻值,調節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電壓表示數保持不變,記下電流表的示數,得到如圖丙所示的電流I隨電阻R變化的圖像。由圖像可以得出結論:________;
(3)連接好電路后,閉合開關,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移動滑動變阻器滑片,電壓表示數不變,其可能原因是 。
A.R短路 B.R斷路
C.滑動變阻器短路 D.滑動變阻器斷路
(4)為完成整個實驗,應該選取最大阻值不小于________Ω的滑動變阻器。
5.(2023八上·青田期末)在“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的實驗中,提供的器材如下:電源電壓恒為4.5伏,阻值為5歐、10歐、15歐、20歐和25歐的定值電阻,滑動變阻器、電壓表(0~3伏)、電流表(0~0.6安)、開關各1只,導線若干。
(1)小明設計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電路,根據圖甲,用筆畫線代替導線連接完成圖乙的實物圖。(要求: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動時,電流表示數變小,導線不能交叉)
(2)電路連接完畢,小明閉合開關S,發現電流表無示數,電壓表有示數。則電路故障是   。
(3)排除電路故障后,若保持滑片P位置不變,斷開開關,用15歐的定值電阻替換20歐的定值電阻,閉合開關后應向    (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P才能達到實驗要求。
(4)為完成整個實驗,實驗中選擇的滑動變阻器最大阻值應該不小于    歐。
(5)根據實驗所得的五組數據繪制出I﹣R圖像,如圖丙所示,由圖像可以得出的結論是    。
課后練習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神池县| 山东| 浦江县| 高雄市| 读书| 海晏县| 民权县| 理塘县| 息烽县| 渝北区| 景德镇市| 建瓯市| 东乡| 盐亭县| 娱乐| 菏泽市| 崇州市| 永年县| 新安县| 文水县| 丰顺县| 若尔盖县| 澜沧| 永春县| 沈阳市| 静乐县| 喀喇沁旗| 同德县| 浮山县| 达孜县| 潮州市| 湘潭县| 深泽县| 西充县| 曲沃县| 民县| 会泽县| 日喀则市| 铜陵市| 辉县市| 新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