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1課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知識梳理】(一)二次革命1.根本原因:袁世凱為了建立獨裁統治,一再破壞_____________。2.導火線:1913年春___________被袁世凱派人暗殺。3.經過:袁世凱以武力鎮壓國民黨,并派兵南下。________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___________。結果失敗。(二)袁世凱復辟帝制1.對內專制獨裁:(1)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2)下令解散___________;(3)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____________,改責任內閣制為__________;(4)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____________,可指定____________。2.對外出賣國家利益: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____________的大部分內容。(1)承認日本繼承德國在山東的一切特權;(2)進一步擴大日本在“南滿”和蒙古的權益;(3)規定中國沿海港灣、島嶼不得租借或割讓他國;(4)聘用日本人為顧問等。(5)影響:是滅亡中國的賣國條約,損害了中國的主權,加速了袁世凱政府的倒臺,助長了日本的侵略氣焰。3.復辟:1915年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_____________________,準備在元旦舉行登基大典。(三)護國戰爭1.原因:反對袁世凱獨裁統治、復辟帝制,維護________________。2.經過:孫中山發表____________,1915年底,________、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北上討袁,____________爆發。3.結果:1916年3月,袁世凱被迫取消帝制,6月死去,護國戰爭結束。(四)軍閥割據派系 主要人物 控制地區直系 馮國璋、曹錕 ____________、江西、湖北晥系 ____________ 北京政府;安徽、浙江、山東、福建奉系 張作霖 ____________滇系 唐繼堯 ____________、貴州桂系 陸榮廷 廣東、____________影響:這些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鞏固政權,不惜出賣____________,依附____________。大小軍閥____________,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1.護法運動(1)原因:繼任的北洋統治者拒絕恢復《中華民國臨時約法》和國會,孫中山為了維護共和制度,掀起了________________。(2)結果:失敗一、選擇題【二次革命】1.辛亥革命后,時人悲憤地感嘆道:“無量頭顱無量血,可憐購得假共和”說明辛亥革命A.終結了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 B.模仿西方民主制度模式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C.并沒有實現中國人民要求獨立、民主的迫切愿望 D.為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創造了條件2.“作民權保障,誰非后死者:為憲法流血,公真第一人”,這是孫中山為誰作的挽聯A.蔡鍔 B.黃興 C.宋教仁 D.陳天華3.“前年殺吳祿貞,去年殺張振武,今年又殺宋教仁;你說是應桂馨,他說是洪述組,我卻說是袁世凱。”這幅挽聯中提及的事件最終引發了A.護國運動 B.武昌起義 C.戊戌政變 D.“二次革命”4.如圖形勢示意圖反映的史實是A.武昌起義 B.五四運動 C.二次革命 D.秋收起義【袁世凱復辟帝制】1.“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在耶?”這是1915年底一篇宣言中的內容,是針對A.慈禧 B.溥儀 C.段祺瑞 D.袁世凱2.導致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的最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運動的開展 B.北洋軍閥分裂C.民主共和成為時代潮流 D.袁世凱失去帝國主義的支持3.20世紀初,袁世凱祭孔祭天,大搞尊孔復古逆流,導致各種反動思想言論甚囂塵上,造成了中國歷史的倒退。袁世凱此舉的目的在于A.為復辟帝制作輿論準備 B.更好弘揚中華傳統文化C.恢復儒家思想的主導地位 D.開辟教育興國大好局面4.袁世凱竊取辛亥革命果實后,公然復辟帝制,其中直接暴露想當皇帝野心的是A.強迫國會選舉為正式大總統 B.解散國民黨和國會C.頒布《中華民國約法》 D.修改《總統選舉法》5.下列袁世凱獨裁活動按時間順序排列正確的一組是①鎮壓“二次革命” ②派人刺殺宋教仁 ③強迫國會選舉其為正式大總統 ④廢除《臨時約法》A.①②④③ B.③①②④ C.②①③④ D.④①②③6.識讀下圖,約法二取代約法一說明了A.中國反帝反封建的任務已經全部完成 B.袁世凱的權力得到了約法的嚴格約束C.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準備復辟帝制 D.近代中國民主與法制取得了重大成就7.某同學搜集了下側的研究材料,據此可以判斷他的研究主題是◇破壞責任內閣制,武力鎮壓國民黨 ◇鎮壓二次革命,解散國會◇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 ◇改中華民國為中華帝國,恢復帝制A.袁世凱逐步走向專制獨裁 B.北洋政府投靠帝國主義C.袁世凱逼迫宣統帝退位結束帝制 D.北洋軍閥的分裂與割據8.史學家陳旭麓說:革命過后的社會民眾心理“呼喚一個能迅速結束動亂、穩定政局的人物……。”他還說:“袁世凱是選舉出來的,于法有據。”陳旭麓的觀點A.是不符合當時歷史真實的 B.認為當時民眾缺乏民主意識C.認為袁世凱做皇帝有法律依據 D.認為袁世凱掌權是時代產物9.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鬧劇僅僅維持了83天就在四面楚歌中失敗了,袁世凱去世后,有文人立即寫了一副“袁世凱千古,中國人民萬歲”的挽聯來表達“袁世凱對不起中國人民”的意思。這充分說明了A.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 B.清朝統治的腐朽沒落C.民主共和觀念深入人心 D.革命黨人實力強大10.如圖是《民權畫報》于1916年1月13日刊登的一幅諷刺漫畫,畫中一只猿猴(獨裁者)手持民國五色旗,在地球上繞圈子跑動。該漫畫A.繼承傳統文人畫基本風格 B.反映中國人走向世界決心C.反映中國人具有全球史觀 D.諷刺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護國戰爭】1.“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兩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在孫中山這篇《討袁檄文》號召下,1915年底,蔡鍔在云南宣告獨立,起兵北上討袁,史稱A.北伐戰爭 B.二次革命 C.護國戰爭 D.護法戰爭2.觀察下圖,該戰爭形勢圖所示的是A.廣州起義 B.武昌起義 C.二次革命 D.護國戰爭3.蔡鍔在反對袁世凱復辟帝制的過程中,發動護國戰爭,因功勛卓著被稱為A.再造民國第一人 B.立憲第一人 C.洋務第一人 D.睜眼看世界第一人【軍閥割據】1.《申報》曾對時局發出過這樣的評述: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是A.軍閥割據混戰 B.武昌起義爆發 C.列強掀起瓜分中國狂潮 D.黃花崗起義2.《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的出現A.說明清政府中央集權被削弱 B.引發二次革命C.為此后的國家統一奠定基礎 D.與帝國主義國家的支持有關3.桂系軍閥的首領是( )A.曹錕 B.段祺瑞 C.陸榮廷 D.張作霖4.下列軍閥與其所控制的地區搭配錯誤的是A.直系軍閥——江蘇、江西、湖北 B.奉系軍閥——東北C.皖系軍閥——安徽、浙江、福建 D.滇系軍閥——廣東、廣西5.北洋軍閥的割據對中國社會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如下表所示,這反映出北洋軍閥割據A.給中國帶來巨大的破壞 B.加速了袁世凱政府的倒臺C.推動社會的變化與進步 D.使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6.歷史課上,老師給出了如圖所示的結構圖,這反映出民國初年A.專制獨裁從未改變 B.軍閥割據貫穿始終 C.法制觀念深入人心 D.民主進程艱難曲折7.下圖所示內容反映了A.西方侵略者掀起瓜分中國的狂潮 B.清政府成為西方統治中國的工具C.日本成為在中國獲利最多的國家 D.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局面8.下表是北洋軍閥主要派系簡表,此表中反映的實質問題是派系 代表人物 靠山 控制范圍皖系 段祺瑞 日本 安徽、浙江、福建、山東等直系 馮國璋、曹錕 美 江蘇、江西、湖北等省奉系 張作霖 日本 盤踞東北A.軍閥的靠山均為日本人 B.帝國主義是中國直接統治者C.軍閥力量超過帝國主義 D.中外反動勢力的相互勾結9.孫中山在《國民黨改組問題》(1924年1月)中說道:“這十三年來,政治上、社會上種種黑暗腐敗,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甚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來中國政治、社會黑暗腐敗的主要原因是A.孫中山繼續革命 B.袁世凱實行獨裁專制統治C.日本提出“二十一條 ” D.北洋軍閥的割據混戰10.有人說,“北洋軍閥政府統治時期,中國并非黑暗一片,中國社會還在進步。”下列不能證實這一觀點的是A.中國民族工業出現了短暫的春天 B.中國出現了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運動C.中國社會穩定,民主政治進一步發展 D.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各種因素不斷11.下圖是1918 年沈伯塵針對時弊創作的漫畫,該作品A.揭露了晚清政府的腐敗 B.描繪了二次革命的過程C.反映了軍閥割據的危害 D.說明了北伐戰爭的局限二、綜合題1.仔細閱讀下列圖片,并回答問題。(1)圖1再現了哪一歷史事件?該事件發生于哪一年?這一事件有何影響?(2)圖1事件后,袁世凱為了破壞責任內閣制;采取了哪一行動?為此革命黨人進行了哪一場斗爭?(3)圖2中的中心人物是誰?這幅圖反映了哪一史實?為此革命黨人又發起了哪一場戰爭?(4)兩幅圖片中的這位中心人物最終失敗的結局說明了什么?參考答案【知識梳理】(一)責任內閣制;宋教仁;孫中山;“二次革命”;(二)國民黨;《中華民國約法》;總統制;無限期連任;繼承人;“二十一條”;“中華帝國洪憲元年”;(三)共和制度;《討袁檄文》;蔡鍔;護國戰爭;(四)江蘇;段祺瑞;東北;云南;廣西;國家利益;帝國主義;連年混戰;護法運動;一、選擇題【二次革命】1—4 C C D C【袁世凱復辟帝制】1—5 D C A D C 6—7 C A D C D【護國戰爭】1—3 C D A【軍閥割據】1—5 A D C D A 6—11 D D D D C C二、綜合題1.(1)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1912年;標志著辛亥革命的果實被袁世凱所竊取。(2)刺殺宋教仁。孫中山興師討袁,發起“二次革命”。(3)袁世凱;袁世凱復辟帝制;護國戰爭。(4)袁世凱的獨裁統治和復辟帝制的失敗,表明獨載專制不得人心,民主共和的思想已經深入人心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