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探索物質的變化第一節 物質的變化模塊一:知識點總結一、物質是在不斷變化著的二、探究物質變化的方法通過觀察和實驗等來尋找物質變化的證據。物理 化學變化 沒有新物質產生,只有形態、狀態的改變 新物質的產生實質 分子間的距離發生改變 構成物質的分子的原子重新組合,形成新的分子性質 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 顏色;氣味;軟硬;物質的溶解性;液體的沸點;晶體的熔點 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 酸堿性;可燃性三物質變化的證據:生成沉淀、顏色改變、氣體產生、溫度變化、性質變化、發光發熱、PH變化、狀態變化等。四、物質變化規律的應用――根據物質的變化規律,我們可以推測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尋找未知物質、建立物質變化模型等。模塊二:隨堂練習1、下列變化是化學變化的是( )A.分離液態空氣法得到氮氣和氧氣 B.干冰升華制造舞臺效應C.海水曬鹽 D.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2.下列用途是利用物質的物理性質的是 ( )A.除鐵銹時用鹽酸 B.選種時用食鹽水C、做饅頭時用到小蘇打 D.中和酸性土壤時用熟石灰3.下列生產工藝(或方法)中,沒有化學變化發生的是( )A.糯米釀酒 B.紡紗織布 C.高爐煉鐵 D.聯合制堿4. “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區分”是中考經常考查的一個重要知識點,以下有關區分二者的依據的說 法中, 你認可的是( )①是否生成其他物質 ②是否有明顯的現象 ③構成物質的分子是否發生改變 ④是否放出熱量A.①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5.央視 3 · 15 晚會曝光辣條食品問題后,食品安全再次引起人們的高度關注。下列有關加工食品的做法中涉及到化學變化的是( )A.用小蘇打制作饅頭 B.用毛發水、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C.用工業石蠟等涂抹在蘋果表面給蘋果“保鮮” D.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6、2015 年 4 月 13 日, 西昌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堆放在倉庫中濃度為 21%的過氧乙酸消毒液發生 泄漏. 經查閱資料可知: 過氧乙酸(化學式為 C2H4O3)是無色液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易溶于水、 乙醇等.易揮發,與其他酸有相似的化學性質,溫度稍高即分解為乙酸、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1) 過氧乙酸的物理性質有: (寫出兩條即可);(2) 乙酸和過氧乙酸都是無色液體, 且有強烈刺激性氣味.要把兩種液體區別開來,可采用的方法 是:7、閱讀下列文字, 并回答問題: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成氣體,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酒精易燃燒, 常作 酒精燈或內燃機的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一邊氣化,一邊燃燒生成水 和二氧化碳.(1) 酒精的物理性質有___ _____;(2) 酒精的化學性質有__ __;(3) 酒精發生的物理變化有__ ______;(4) 酒精發生的化學變化有___ _____.8、中國航天追夢人榮獲 “2021 年度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從 1970 年中國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 “東方紅一號”,到今天,中國人探索太空的腳步,從近地走向深空, 從無人走向有人,從月球走向 火星。偏二甲肼常用作火箭常規推進劑, 它的化學式為(CH3 ) 2NNH2 ,它的性質有:①是一種無色液體, 密度比水小;②能和四氧化二氮反應,兩者接觸即自動起火;③沸點為63℃ ; ④易溶于水。(1) 偏二甲肼由 種元素組成。(2) 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質有: 。(填數字)(3) 12kg 偏二甲肼中含有多少kg 的氮元素。模塊三:鞏固提高1.下列質量增加的變化有一種與其它三種存在本質的區別,這種變化是( )A.長期放置在空氣中的氫氧化鈉質量增加 B.長期敞口放置的濃硫酸質量增加C.久置的生石灰質量增加 D.久置的鐵釘生銹質量增加2.將“A.物理性質、B.化學性質、C.物理變化、D.化學變化”的字母代號填入下面的空格中。酒精是一種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 ,酒精易揮發 。酒精易燃燒 ,可以作燃料,是一種綠色能源。當點燃酒精燈時,酒精在燈芯上汽化 ,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3.白色的硫酸銅固體中加入水,可以看到固體變成 色。利用這一性質,我們可以用白色硫酸銅固體來檢驗 的存在。4.通常狀況下,①水是一種無色、無味的透明液體;②在 101 千帕、4℃時水的密度最大,約為 1 克/厘米3;③在此壓強下,將水加熱到 100℃就可以使其變成水蒸氣;④在通電條件下,水能分解生成氫氣和氧氣。請回答下列問題:水的物理性質有: (填序號,下同)。(2)水的化學性質有: 。(3)上述敘述中,屬于物理變化的有答案及解析隨堂練習1.【答案】D【解析】A.分離液態空氣法得到氮氣和氧氣, 沒有新物質生成,只是狀態改變,屬于物理變化, 故 A 不合題意;B.干冰升華制造舞臺效應,干冰由固態變成氣體發生物態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 B 不合題意;C.海水曬鹽時,海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發生汽化,食鹽則結晶析出,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 故 C 不合題意;D.用澄清石灰水檢驗二氧化碳氣體,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水,屬于化學變化, 故 D 符合題意。2.B【解析】根據物理性質化學性質定義分析,物理性質是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 質是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A. 除鐵銹時用鹽酸是利用鹽酸與金屬氧化物發生化學反應, 屬于化學性質,不符合題意; B、 選種時用食鹽水是利用食鹽水密度大,屬于物理性質,符合題意;C、 做饅頭時用到小蘇打是利用小蘇打受熱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利用了化學性質, 不符合題意;D、 中和酸性土壤時用熟石灰是利用氫氧化鈣與土壤中酸性物質發生化學反應,利用了化學性質,不 符合題意;故選 B。3.B 【解析】 紡紗織布沒有新物質生成。4.C【解析】根據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特點分析,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而 一些特殊現象不能判斷變化的類別。①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所以是否生成其他物質是判斷化學變化與物理 變化的方法,正確; ②有些化學變化也沒有明顯現象,錯誤; ③構成物質的分子改變則一定發生化學 變化, 不變則發生的是物理變化,正確; ④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都可能會放出熱量,錯誤;故答案為: C。5.A【解析】根據化學變化物理變化的特點分析, 化學變化有新物質生成, 物理變化沒有新物質生成,判 斷變化種類就是看變化后有沒有新物質生成。A.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 能與面中的酸類物質或受熱分解都產生新物質二氧化碳,涉及到化學變 化,符合題意;B、 用毛發水、醬色、水、鹽等兌制成“假醬油” 只是物質間混合, 不涉及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C、 用工業石蠟等涂抹在蘋果表面給蘋果“保鮮” 沒有新物質生成, 不涉及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 D、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摻和成“假奶粉” 只是物質的混合, 不涉及化學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 A.6. (1) 無色、液體(2) 分別取少量液體分別于兩只試管中, 加熱,將帶火星木條伸入試管中, 若帶火星的木條復燃,則 該試管中液體為過氧乙酸【解析】(1)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如物質的色、態、味、溶解性等 是物理性質;(2)根據二者性質的不同來分析.能夠從題給的信息中獲取對解題有幫助的信息, 然后利用獲取的信息結合具體的問題進行分析解答,這是我們在學習中要著重培養的能解: (1)根據題給的信息可以知道過氧乙酸是無色液體, 易溶于水,有強烈的刺激性氣味等屬于物理性質; (2) 因為過氧乙酸在微熱的條件下會分解出氧氣, 故可用帶火星的木條來進行鑒別.7. 【答案】 (1) 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 易揮發成氣體, 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 (2) 易燃燒(3)酒精在燈芯上氣化(4)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解析】(1)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揮發性、水溶性、溶解能力等方面的性質不需要通過化學變 化表現出來,屬于物質的物理性質. 故填: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 能與水以任意 比例互溶, 并能溶解碘、酚酞等多種物質.(2)酒精容易燃燒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出來, 屬于物質的化學性質.故填: 易燃燒. (3)酒精汽化時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故填: 汽化.(4)酒 精燃燒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屬于化學變化. 故填: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為:(1)無色透明、具有特殊氣味的液體,易揮發成氣體,能與水以任意比互溶,(2)易燃燒 (3) 酒精在燈芯上氣化 (4) 酒精燃燒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物理性質是指物質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化學性質是指物質在化學變化中表現出來的性質。8.(1)三 (2) 5.6 (3) ①③④【解析】(1)根據物質的元素組成進行分析;根據化學式(CH3 )2NNH2 可知, 偏二甲肼由 C、H、N 共三種元素組成;根據元素質量等于物質質量乘以元素的質量分數進行分析; 12kg 偏二甲肼中氮元素的質量為: 12kg××100%=5.6kg;(3) 根據物理性質是指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能表現出來的性質。偏二甲肼的物理性質有: ①是一種無色液體, 密度比水小;③沸點為63℃ ;④易溶于水。鞏固提高1. A;A;B;C;D 藍 水4.(1) ①② (2) ④ (3)③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