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常見的堿模塊一:知識點總結一、堿的涵義:堿是電離時產生的陰離子全部是OH-的化合物。堿的通性:1)堿性物質能使紫色石蕊變藍,無色酚酞變紅.2)堿跟酸作用生成鹽和水,這種反應也叫中和反應。NaOH+HCl=NaCl+H2O3)非金屬氧化物+堿反應=鹽+水:CO2+2NaOH=Na2CO3+H2O4)鹽+堿=另一種堿+另一種鹽:Na2CO3+Ca(OH)2=CaCO3↓+2NaOH以上堿的化學性質要注意:1) 只有可溶性堿才能滿足以上四條性質,難溶性堿只能滿足第2條2) 第4條參加反應的鹽和堿必需都是可溶性的。二、堿的個性:1、氫氧化鈉(化學式:NaOH ) 俗名:燒堿、火堿和苛性鈉NaOH是一種白色固體,NaOH暴露在空氣中易潮解。極易溶于水、溶解時放出大量的熱。具有強烈的腐蝕性 ,能溶解有機物,使用時必須十分小心。堿的水溶液有滑膩感。2、氫氧化鈣:(化學式:Ca(OH)2) 俗名:熟石灰、消石灰、石灰漿、石灰乳Ca(OH)2是一種白色粉末固體,微溶于水,它的水溶液俗稱石灰水.Ca(OH)2也具有一定的腐蝕性.Ca(OH)2具有堿的共性模塊二:隨堂練習1.下列物質中,不屬于堿的是 ( )A.Na2CO3 B.Ba(OH)2 C.Ca(OH)2 D.Fe(OH)32.氫氧化鈉溶液和氫氧化鈣溶液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其本質原因是 ( )A.都能與指示劑作用 B.都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C.都能電離出金屬陽離子 D.都含有氫元素和氧元素3.在滴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水中,分別加入下列物質,充分攪拌后靜置,溶液中石蕊仍為紫色的是 ( )A.KOH B.Cu(OH)2 C.Ba(OH)2 D.Ca(OH)24.下列有關熟石灰的說法錯誤的是 ( )A.熟石灰又稱消石灰 B.熟石灰是白色粉末狀固體,微溶于水C.熟石灰的溶解度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D.熟石灰對皮膚、衣服等有腐蝕作用5.用石灰漿抹墻,墻面逐漸變硬的原因是( )A.石灰漿跟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鈣 B.石灰漿跟水反應生成碳酸鈣C.石灰漿變成生石灰 D.石灰漿跟空氣中的二氧化碳反應生成碳酸鈣6.堿石灰是由氫氧化鈉和氧化鈣等組成的混合物,常用作某些氣體的干燥劑。下列氣體能用它干燥的( )A.H2 B.SO2 C.HCl D.CO27.下列實驗現象與事實不相符的是( )A.加熱飽和石灰水,出現白色沉淀 B.氨水中滴加幾滴石蕊試液,溶液呈藍色C.稀硫酸加入少量鐵粉,溶液逐漸變成黃色 D.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硫酸銅溶液,生成藍色沉淀8.邏輯推理是學習化學常用的思維方法,下列推理正確的( )A.催化劑在化學反應前后質量不變,則反應前后質量不變的都是催化劑B.化學反應通常伴隨著能量變化,則人類利用的能量都是由化學反應提供的C.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一定是單質D.堿溶液成堿性,呈堿性的溶液一定是堿溶液9.將下列試劑分別滴入氫氧化鈉溶液、飽和石灰水和稀硫酸中,能產生三種不同現象的是( )A.硫酸鈉溶 B.氯化鈉溶液 C.紫色石蕊試劑 D.碳酸鈉溶液10.小黎同學為了進一步加深對“堿的化學性質”的理解,特邀你協助完成下列活動與探究。(1)如圖Ⅰ,在白色點滴板上進行實驗。請將實驗現象填入下表。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 氫氧化鈣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試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滴加無色酚酞試液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2)回憶檢驗二氧化碳氣體時所發生的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3)二氧化硫與氫氧化鈉的反應與(2)中的反應類似,寫出這一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___ _。 (4)如圖Ⅱ所示,在燒杯中加入10 mL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試液,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鹽酸,并不斷攪拌,至溶液顏色恰好變成________________色為止。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 (5)根據上面的實驗和討論,試歸納出氫氧化鈉、氫氧化鈣有哪些相似的化學性質:① ; ② 。 11.為驗證Ba(OH)2的化學性質,某同學做了如圖所示的四個實驗。(1)實驗一中能夠觀察到的明顯現象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實驗四中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 (3)實驗結束后,將實驗一和實驗四兩支試管中的物質倒入同一燒杯中,充分混合后得到無色溶液,則溶液中(除酚酞外)一定含有的溶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模塊三:鞏固提高1.在許多實驗中能看到明顯的現象,下列實驗現象描述正確的是( )A.鐵銹與稀鹽酸反應溶液變成淺綠色 B.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硫酸銅溶液,產生藍色沉淀C.打開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的瓶蓋,瓶口出現白煙 D.將氧化銅加入稀硫酸中,產生氣泡同時溶液變藍色2.不能與燒堿溶液反應的是 ( )A.CuO B.CO2 C.CuSO4 D.HCl3.向酸性氯化鐵溶液中逐滴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下列圖像中能正確表示滴入氫氧化鈉溶液的質量(m)與所得沉淀質量(Q)的關系的是( )A. B. C. D.4.實驗室中部分變質的NaOH樣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過量的稀硫酸,下列圖像中正確反應其中變化的( )5.取實驗室中部分變質的氫氧化鈉樣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稀鹽酸,繪制出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與加入鹽酸的質量關系如圖所示,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OA段沒有發生任何化學反應B.A點對應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氯化鈉C.B點表示加入的鹽酸與原溶液中的溶質恰好完全反應D.C點對應溶液的pH=76.盛有飽和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在空氣中放置一段較長時間,該溶液中的( )A.氧氧化鈉的質量減小 B.氧氧化鈉的質量保持不變C.氧氧化鈉的質量分數增大 D.氧氧化鈉的質量分數保持不變7.小陽把自制的一種黃色花汁,分別滴加到下列不同的試劑中,并記錄觀察到的現象如下表所示:試劑 稀鹽酸 食醋 蔗糖水 蒸餾水 肥皂水 燒堿溶液 石灰水顏色 紅 紅 黃 黃 綠 綠 綠請分析上表,并回答下列問題:(1)該花汁 (填“可以”或“不可以”)作酸堿指示劑。(2)請你猜想一下,往該黃色花汁滴入食鹽水,觀察到的現象是 。(3)石灰水暴露于空氣中易變質,寫出變質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8.某錐形瓶內盛有鹽酸和氯化銅的混合溶液100g,向其中加入溶質質量分數為10%的氫氧化鈉溶液,錐形瓶內溶液質量m1與加入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m2的變化關系如圖所示。(1)反應至A點時,溶液中的溶質有 ,此時所加NaOH溶液的質量為 g。(2)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質量為多少g?(3)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多少?答案隨堂練習1.A 2.B 3.B 4.C 5.D 6.A 7.C 8.C 9.D10.(1)溶液變藍、 溶液變藍 溶液變紅、 溶液變紅(2)CO2+Ca(OH)2=CaCO3↓+H2O (3)SO2+2NaOH=Na2SO3+H2O(4)無 NaOH+HCl=NaCl+H2(5)都能使指示劑變色 都能和某些非金屬氧化物反應11.溶液變為紅色 氯化鋇(或BaCl2鞏固提高1.B 2.A 3.D 5.C 6.C7.(1)可以 (2)溶液呈黃色(或不變色) (3)Ca(OH)2+CO2=CaCO3↓+H2O8.(1)CuCl2 和NaCl;40g(2)反應至B點,與氯化銅反應的氫氧化鈉溶液質量為200g-40g=160g,解:設生成沉淀質量為x,2NaOH+CuCl2=2NaCl+Cu(OH)2↓80 98160g×10% X80:98=(160g×10%):xx=19.6g則 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的質量為 100g+200g-19.6g=280.4g。由鈉元素反應前后不變可知,生成氯化鈉質量為=29.25g,則反應至B點時,錐形瓶內溶液中NaCl的質量分數為10.4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