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6張PPT)第三單元 勇?lián)鐣熑?br/>第六課 責任與角色同在第一課時 我對誰負責 誰對我負責課標要求(2022年版) 素養(yǎng)目標 知識目標理解不同的社會角色,形成親社會的行為 責任意識:自覺分擔家庭責任,體會敬業(yè)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較強的責任感 1.了解責任的含義及其來源2.知道不同的角色承擔不同的責任一、我的角色 我的責任1.責任的含義、來源是什么?(1)責任是一個人______應該做的事情。(2)責任來自對___________、職業(yè)要求、__________、__________等。分內他人的承諾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定2.責任與角色的關系是什么?(1)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________角色。(2)隨著時代發(fā)展和所處環(huán)境的變化,我們會不斷______自己的角色,調節(jié)角色行為。(3)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________責任。(4)只有人人認識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擔應盡的責任,才能構建各盡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諧相處的社會。不同的變換相應的二、責任你我他1.對自己負責:作為社會的一員,我們每個人首先要____________。2.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__________承擔著責任。3.對他人負責:我們應該__________,主動關心、______和服務他人,在辛苦付出中體驗對他人負責的快樂和幸福。4.只有人人具有責任心,自覺履行____________,我們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對自己負責幸福生活學會感恩幫助應盡的責任1.責任來自對他人的承諾、職業(yè)要求、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定等。(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責任是社會對成年人提出的要求,我們青少年長大以后才會有責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責任是社會對每個人提出的要求,我們都要承擔責任,不分年齡。3.只有父母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角色不同,責任不同。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 責任的含義及來源1.榮登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好人榜”的朱聯(lián)明扎根大山深處,在偏遠山區(qū)教學點工作,一干就是30多年。他一人一校,獨自守護山區(qū)小學,把青春奉獻給鄉(xiāng)村教育,用知識點亮山里學生娃的夢想。朱聯(lián)明履行的責任來自( )A.職業(yè)要求 B.道德規(guī)范C.對他人的承諾 D.傳統(tǒng)習俗A2.某學習小組對“責任的來源”進行探究分析,小組成員列舉了以下幾個生活中的小事。你認為其中責任的來源體現(xiàn)“對他人的承諾”的是( )A.在超市挑選完商品后,小強自覺排隊掃碼付款B.周末在家休息時,小樂主動幫媽媽擇菜洗碗C.周一至周五,張老師為學生講授語文知識D.按照之前的約定,小美與同伴一起參加公益活動D 每一種角色都承擔相應的責任3.每一份職業(yè),都有一份責任。醫(yī)生救死扶傷、教師教書育人、人民子弟兵保家衛(wèi)國……由此推知,下列選項中職業(yè)與責任相匹配的有( )①公交司機見義勇為 ②公務員為人民服務③交通警察嚴格執(zhí)法 ④環(huán)衛(wèi)工人拾金不昧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C 托爾斯泰說過:一個人若沒有熱情,他將一事無成,而熱情的基點正是責任心。 在社會生活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承擔著相應的責任。結合責任與角色的相關知識回答:遇到以下情景,你會怎么做?理由是什么? 【情境一】 媽媽下班回家有點晚,做飯的時候,要求你幫忙洗菜。(1)你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 【情境二】 你的同學小華迷上了網(wǎng)絡游戲,上課經(jīng)常打瞌睡,無心學習。老師批評教育他,他說學不學習是自己的事,與他人無關。(2)你會:__________________理由:作為子女,孝敬父母是我們的責任。作為學生,遵守學校紀律,認真學習是我們的責任。幫媽媽洗菜,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勸小華認真學習。 (難度指數(shù):★)1.我們享受的美好生活,無不受惠于他人對我們所負的責任。這句話給你的啟示是( )A.承擔責任是成年人的事,與青少年無關B.學會感恩,主動關心、幫助和服務他人C.現(xiàn)在的我們只需好好享受,等長大了再回報D.只回報對我們好的人就可以了B2.題2圖蘊含的道理有( )①一定要把每一件事做到完美 ②我們要認真扮演每個角色③角色不一樣,責任也不一樣 ④每個人都承擔著不同責任A.①②③ B.①③④C.①②④ D.②③④D3.(2022 綏化中考)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作為學生,應承擔的主要責任是( )A.多做公益 B.沉迷網(wǎng)絡C.認真學習 D.多做家務C4.歌德說:“游戲人生將一事無成,不能主宰自己將永遠是一個奴隸。”這句話啟示我們青少年要( )A.對自己負責 B.對他人負責C.對社會負責 D.對國家負責A5.人的一生會扮演不同的角色,承擔各種責任。在不同的社會關系中,我們會有不同的身份;身份不同,我們承擔的責任也會不一樣。下列對“社會關系”“角色”“責任”三個概念間關系表述正確的是( )A.在家庭中,我們是子女,都要承擔敬重長輩的責任B.在社會上,我們是同學,相互之間要團結友愛互助C.在學校里,我們是同事,必須遵守公德與維護秩序D.在單位里,大家是公民,我們要遵守單位管理規(guī)定A (難度指數(shù):★★)6.(2023 惠州期末)鐘南山院士說:怎樣才能做到“珍惜生命,好好活著”?我經(jīng)常強調一個概念,最好的醫(yī)生是自己。決定人一輩子生活質量和壽命的是生活方式。在健康生活方式的養(yǎng)成過程中,最好的“健康導師”和“健康監(jiān)督員”,就是我們自己和家人。從責任角度看,這句話強調( )①自己要對自己負責 ②奉法者強則國強 ③家人要對我們負責 ④國家要對我們負責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③④C7.2022年11月9日是第31個全國消防日。據(jù)共青團中央發(fā)布,2022年已有十余位消防英雄犧牲,他們平均年齡不到27歲。他們在危難時刻,選擇“逆行”,以生命守護生命。這些消防英雄用實際行動讓我們明白( )A.很多人在為我們的成長和幸福生活承擔著責任B.良好的社會秩序只能靠消防員犧牲生命去守護C.在社會生活中,我們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角色D.消防員工作很危險,我們最好不要去做消防員A8.下列對題8圖理解正確的有( )①作為子女,沒有履行自己應盡的責任②一味縱容溺愛孩子,會導致孩子責任心缺失③人物扮演的角色和責任相符④母親較好地承擔了教育子女的責任A.①② B.①④C.①③ D.②③A9.(2023 南開一模)“踢貓效應”描繪的是一種典型的壞情緒的傳染。人的不滿情緒和糟糕心情,一般會沿著等級和強弱組成的社會關系鏈條依次傳遞。由金字塔尖一直擴散到最底層,無處發(fā)泄的最弱小的那一個元素,則成為最終的受害者。“踢貓效應”警示我們應該( )①心向陽光,負面情緒害人害己 ②調節(jié)情緒,己所不欲勿施于人③崇德向善,尊重是交往的起點 ④有責任心,對自己和他人負責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①③④B (難度指數(shù):★★★)10.(新考法)以下是小麗和小菲分享的自己曾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扮演的角色 完成的任務 主要收獲站崗員 在天安門廣場人民英雄紀念碑前,站“首都少年先鋒”崗 感受到軍人吃苦耐勞的精神品質,增強了愛國熱情,堅定了自身克服困難的決心博覽會志愿者 引導參觀者文明參觀,提醒大家分類投倒垃圾,保護環(huán)境 能傳遞愛心和傳播文明,真正參與到公共生活,提高了自己與他人溝通的能力從她們的分享中,可以看出( )①在社會生活中,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要承擔相應的責任②參加志愿活動在服務奉獻社會中,自身能力也得以提升③作為專業(yè)工作者,他們的角色不會發(fā)生變化④作為社會一員首先要學會對他人負責,做負責任的公民A.①② B.②③C.①④ D.③④A11.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0分) 下面是某校八年級(1)班道德與法治課“新聞評論”環(huán)節(jié),請你參與其中。 吃完早餐,小林背起書包,有禮貌地與媽媽道別,此時公交車來了,小林在公交站臺上,與其他人一起有序排隊上車。(1)根據(jù)情境及表格的要求提示,完成①②的內容。(4分)小林扮演的角色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林承擔的責任來源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學生、子女、社會成員(2分)公民身份、道德規(guī)范、法律規(guī)定(2分) 進入校園后,小林放下書包就到校門口值班。他看到經(jīng)常遲到的小剛又來晚了,對小剛提出了批評。小剛卻在小林面前埋怨道:“這是我媽媽的錯,都怪她早上給我準備的早餐太遲了,碰巧我的鬧鐘昨天又壞了,否則我是不會遲到的!”(2)責任與角色同在。結合上述材料,小林會運用哪些所學知識給小剛提出意見?(6分)你要對自己負責。只有對自己負責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潛能得到充分挖掘和發(fā)揮,才有資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擔起時代和國家賦予的使命。(6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