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5張PPT)霧和云冀人版五年級下冊教學課件目錄新課導入新課教學課堂小結典型習題課外延伸010203040501新課導入新課導入01想一想像煙不是煙,布滿天地間,太陽一出來,趕快都逃散。猜謎語霧新課導入01想一想在春、秋季節的早晨,或者是雨后的早晨,打開窗戶,眼前會白茫茫一片,什么都看不清,人們常說這是起霧了。但是太陽出來后,霧就會消失了。新課導入01想一想那么霧是怎么形成的呢 02新課教學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1探究霧的形成請問你什么時候看過霧,在霧中行走是什么樣的感受呢 霧的出現以春季三四月份,秋季九到十月份居多,置身于霧中,我們會感覺到又冷有濕。在霧中穿行之后,發絲、眉毛上會出現一些小水珠。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根據生活經驗,你認為霧的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我認為需要足夠的水汽和比較低的溫度。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假設:霧是水蒸氣遇到溫度比較低的空氣凝結成小水珠懸浮于空氣中形成的。那么霧是不是我們猜想的那樣是蒸氣遇到溫度比較低的空氣凝結成小水珠懸浮于空氣中形成的呢 有什么方法能夠幫助我們驗證呢 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設計實驗來驗證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你可以參考這個思路進行思考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霧的形成條件水蒸氣(足夠的)冷空氣溫水冷物體加熱冷水保溫杯里的溫水……冰塊雪糕……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讓我們采用組合法設計實驗模型,并記錄下來。實驗材料:廣口瓶、燒杯、酒精燈、鐵架臺、石棉網、冰塊、冰袋、溫水、冷水等實驗方法:1.往廣口瓶里裝入半瓶溫水。2.將一個冰袋先放在瓶口上方約5厘米處,再慢慢移近瓶口。3.觀察實驗現象,完成實驗報告。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實驗有什么發現,說明了什么 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實驗現象:冰袋接近瓶口時,會看到冰袋周圍有白氣,把冰袋移開,白氣也慢慢散去。實驗說明:廣口瓶里的溫水蒸發出水蒸氣,水蒸氣在瓶口遇到冰袋周圍的冷空氣時,會凝聚成許許多多的小水珠,這些小水珠匯集在一起,漂浮在空氣中,就形成了霧。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我們常常看到天空中有時白云朵朵,有時烏云密布。你知道云是怎么形成的嗎 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新課教學02探索與發現思考云和霧出現的高度有什么不同 如果水蒸氣升到高空會怎樣 科學家發現海拔每升高1000米,氣溫會降低6攝氏度。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讓我們對云的形成做出假設,并參考活動1的方法進行探究。材料:帶蓋的玻璃瓶、1杯熱開水、藍色食用色素(可不用)、氣溶膠發膠、3-5塊冰塊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實驗步驟:1.將一杯熱開水倒入玻璃瓶中。提示:水倒入瓶子之前,先加入食用色素攪拌讓水成為藍色。加食用色素的目的是為了方便把云和水區分開來,另外使水看起來像天空,不過不加也可以。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實驗步驟:2.加入氣溶膠發膠。3.立即蓋上蓋子。4.把3-5塊冰塊放在瓶蓋上。5.觀察瓶子頂部你將會看到云的形成。6.云形成后取下蓋子,你將會看到云的形成。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云形成的科學原理:水蒸發上升形成水蒸氣,水分子聚集于空氣中的灰塵、污垢和其他顆粒周圍就形成水滴或冰晶等微小顆粒,這就是云的產生。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云形成的科學原理:實驗中瓶里的溫水使瓶內空氣升溫,于是就在瓶里出現了水的蒸發,這些潮濕的水蒸氣會從水面上升至瓶子的頂部,當它到達瓶子頂部時,遇到了冰塊,溫暖潮濕的空氣就開始冷卻下來,然后冷卻的空氣中的水蒸氣就凝結于氣溶膠發膠顆粒上,這就是瓶里的云的來源。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水蒸氣 冷空氣(高空) 云地 面水蒸氣冷空氣新課教學02實驗驗證交流:與其他組交流自己組的探究結果。經過評價和反思,我們得出的結論是什么呢 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會形成霧;在高空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云。03典型習題典型習題03填空題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__________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會形成______;在高空遇____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______。水蒸氣霧冷云04課堂小結課堂小結04通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們知道了霧和云是怎么形成的。地球上的水在太陽的照射下,不斷地從水面、陸地和植物表面蒸發,變成水蒸氣升到空中。在低空遇冷就會形成霧;在高空遇冷就會變成小水滴或小冰晶,當達到一定數量時便形成云。05課外延伸課外延伸05設計除霧方法大霧天氣,能見度低,會影響車船行駛、飛機升降,容易造成交通事故,如何進行除霧呢 請你根據霧的成因,大膽想象,設計一種除霧方法吧!課外延伸05設計除霧方法針對霧形成的過程,我們可以進行人工消霧。所謂人工消霧就是指用人工影響的方式消除局部區域的霧滴以提高能見度的方法。一般采用三種方法:一是加熱法。對小范圍霧區采取一定措施,加熱空氣使霧滴蒸發而消失。二是吸濕法。播撒鹽、尿素等吸濕物質顆粒作為催化劑,產生大量凝結核,使霧滴在凝結核上凝結成大水滴形成降雨或降雪,從而達到消除的目的。課外延伸05設計除霧方法三是人工攪動混合法。用直升飛機在霧區頂部緩慢飛行,把霧頂以上干燥空氣驅趕下來與霧中空氣混合,促使霧滴蒸發消失。2002年12月,陜西就曾通過播撒液態二氧化碳來改變霧的存在形式,使其變成雪后降落。經過現場勘察,在第一次作業20分鐘后,距離作業現場下風方1.2千米處開始降雪,降雪時間持續約3小時。降雪后有效區域內能見度由原來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冀人版五年級上冊謝謝觀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