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比熱容學習目標1.知道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不同.2.知道比熱容是物質的一種屬性,理解比熱容的概念.3.了解生活中利用水的比熱容大的實例.4.能根據比熱容知識進行一些簡單的熱量計算。重點難點重點:比熱容的概念和熱量有關計算。難點:理解比熱容概念并能利用它解釋有關現象。導學過程一、物體的吸熱能力活動一:閱讀教材P13頁內容,思考并完成下列填空。物體由于吸收或放出熱量而使其溫度變化的過程,實質上是 內能 轉移的過程。討論交流:水吸熱的多少與哪些因素有關燒開一壺水和燒開半壺水, 燒開一壺水 需要的熱量多?你是怎樣比較吸收熱量的多少? 比較加熱時間 。我是通過保持 升高的溫度 不變,改變 質量 ,比較 加熱時間 。一壺水燒開和燒成溫水, 燒開 需要的熱量多?我是通過保持 質量 不變,改變 升高的溫度 ,比較 加熱時間 。交流結果:對同種物質的物體,吸收或放出熱量的多少,與物體 質量的大小 、 溫度變化的多少 有關。合作探究: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提出問題:那么,不同物質的物體,比如一杯水和一瓶沙子,在質量相等、溫度變化也相同的情況下,吸收的熱量是不是一樣多呢?猜想與假設: 不一樣 。(依據是 在同樣的太陽照射下,砂石燙腳,而海水卻涼 )設計實驗:實驗應采用什么方法? 控制變量法 、 轉換法 。怎樣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大小?①保持 質量、溫度的變化量 相同,改變物質的種類,比較加熱時間的多少。②保持 質量、加熱時間 相同,改變 物質的種類 ,比較溫度變化的多少。進行實驗:①比較加熱時間的多少:分別取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使它們升高的 溫度 相同,比較 加熱時間 。通過實驗發現, 水 加熱時間長。②比較溫度變化的多少:分別取質量相同的水和沙子,用同樣的酒精燈加熱,使它們加熱的 時間 相同,比較 升高的溫度 。通過實驗發現, 沙子 溫度變化的多。分析論證得出結論:物體吸熱量的多少與 質量 、 溫度的變化量 、 物質的種類 有關。二、比熱容活動二:閱讀教材P14-15頁內容,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不同種類物質的吸熱能力一般不同,物理學中用 比熱容 來描述物質的吸熱能力。2.定義:物體吸收的熱量Q吸 與m.Δt的比值,叫物質的比熱容。符號是 c 。3.比熱容的單位: J/(kg·℃) ,讀作 焦耳每千克攝氏度 。4.意義:比熱容是物質的 一種特性 。5閱讀課本P15頁“一些物質的比熱容”表可知:①影響物質比熱容的因素有: 物質的種類 和 物態 。② 水 的比熱容最大。③水的比熱容為C水= 4.2×103 J/(kg·℃) ,表示的物理意義是 1千克的水溫度升高1攝氏度,吸收的熱量是 4.2×103 焦 。④比熱容是物質本身的一種特性,與物體吸收(放出)熱量的多少、質量(體積)、溫度變化量無關討論交流:海陸風和陸海風對流是夏季海岸形成微風的原因。在炎熱的日光下,暖空氣從陸地上 升起 ,海洋上來的 冷空氣 進行補充,形成了吹向 海岸 的海陸風。三、熱量的計算活動二:閱讀教材P16頁內容,思考并回答下列問題:1. 吸熱公式:Q吸=__cm(t-t0)___。Q吸表示物體吸收的熱量, c 表示物體的比熱容,m表示物體的 質量 ,t表示物體吸收熱量后的溫度即 末溫 ,t0表示物體吸收熱量前的溫度即 初溫 。2. 放熱公式:Q放=___cm(t0-t)__。Q放表示物體放出的熱量,c 表示物體的 比熱容 , m 表示物體的質量,t0表示物體放出熱量前的溫度即初溫,t表示物體放出熱量后的溫度即末溫。3.在運用吸熱、放熱公式進行計算時要注意公式中的單位:Q放或Q吸的單位是 焦耳(J) ;c的單位是焦/(千克·攝氏度) [J/(kg·℃)] ;t,t0的單位是攝氏度(℃),m的單位是千克(kg),千萬記住單位一定要統一。我來闖關1. 用如圖所示的裝置,先后加熱初溫、質量均相同的水和煤油,比較兩種液體比熱容的大小,多次實驗表明:要讓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溫度,水需要的加熱時間更長。下列關于該實驗的操作及分析正確的是( B )A.水比煤油的比熱容小B.加熱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是為了使水和煤油受熱均勻C.實驗中可以不使用溫度計,讓水和煤油都沸騰后再比較加熱時間D.相同質量的水和煤油,若吸收相同熱量后,煤油比水的溫度變化量小2.由公式可知,關于同一種物質的比熱容,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吸收的熱量增大一倍,比熱容也增大一倍B.質量增大一倍,比熱容減至一半C.加熱前后的溫度差增大一倍,比熱容增大一倍D.無論質量多大,比熱容都不變3.水比熱容較大的性質,在日常生活、生產、技術中有著廣泛的應用.下列事例中哪個不是應用這一性質 ( D )A 北方冬天,用熱水循環來供暖B 初春傍晚,在秧田里灌水可防止秧苗凍壞C.用水來冷卻汽車的發動機D.夏天給教室灑水,感覺涼爽4.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一杯煤油用去一半,它的比熱容減為原來的二分之一B.吸收熱量多的物質,比熱容一定大C.高溫物體放出熱量一定多D.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吸收了相同的熱量,煤油升高的溫度大于水升高的溫度5.某同學在做“比較不同物質的吸熱能力”的實驗時,使用相同的電加熱器給水和煤油加熱,得到的實驗數據如表。物質 次數 質量m/kg 升高的溫度Δt/℃ 加熱的時間t/min水 1 0.1 10 22 0.2 10 4煤油 3 0.1 10 14 0.2 10 25 0.2 20 4(1)實驗中,記錄加熱時間的目的是 比較吸收的熱量 。(2)分析第1、2次或第3、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同種物質升高相同溫度時,吸收熱量的多少與物質的 質量 有關;分析第1、3次或第2、4次實驗數據,可以得出的初步結論是:升高相同的溫度時, 不同物質 吸收的熱量不同。如果加熱相同的時間,質量相同的水和煤油, 煤油 溫度升高的多。6.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質量為1 kg,初溫為80 ℃的水吸收1.26×105 J熱量后,其溫度升高到多少?[c水=4.2×103 J/(kg·℃)]解:水升高的溫度:Δt===30 ℃;水的末溫為t末= t初+Δt=80 ℃+30 ℃=110 ℃,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水的沸點為100 ℃,故水的溫度升高到100 ℃。我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