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教科版小學科學六年級上冊 杠桿的科學 導學案【學習目標】1、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能找到杠桿這三個點。2、會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3、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重 點】認識杠桿的作用,了解杠桿的簡單原理。【難 點】利用杠桿尺進行研究時對數據的整理和分析。【教學準備】杠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杠桿類和非杠桿類工具3~5種。【教學過程】一、板書課題,出示目標杠桿能在生活中產生巨大的作用,那它究竟是如何工作的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探究杠桿的工作原理。學習目標1、認識理解杠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 ( http: / / www.21cnjy.com )阻力點,能找到杠桿這三個點。2、會用杠桿尺做實驗、收集并整理數據,分析認識杠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體會到收集數據的重要意義,并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二、自學指導請認真看P.4—6內容:1、思考什么是杠桿?杠桿的三個點在什么位置?2、四人小組合作,利用杠桿尺研究杠桿省力問題。3、討論思考研究杠桿省力問題需收集哪些數據?怎樣收集數據?填P6杠桿尺的記錄表。﹙對杠桿尺的構造、使用方法進行介紹。﹚21教育網三、學生自學1、學生按照自學指導分組看書,操作研究,教師巡視,個別指導。2、檢查自學效果﹙1﹚指名說一說:什么是杠桿?杠桿有哪三個點?﹙2﹚請兩名同學在投影上標出壓水井、蹺蹺板的三個點分別在什么位置。﹙3﹚分辨杠桿: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杠桿,哪些不是杠桿?并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21cnjy.com﹙4﹚以小組為主匯報:收集了哪些數據?怎樣收集數據?依據表中的數據說一說發現了什么規律?四、討論更正,合作探究1、學生自由更正。2、評講﹙1﹚一起評第一個問題。估計沒有錯誤。﹙2﹚一起評第二個問題 。估計沒有錯誤。﹙3﹚一起評第三個問題。估計錯把面杖當作杠桿。分析錯因:對杠桿的意義沒有理解﹙一根棍子工作時,如果能找到杠桿的三個點,我們把它看作杠桿,否則不是杠桿﹚。﹙4﹚一起評第四個問題。估計各小組在“怎樣收集數據?”這個問題上存在分歧。分析原因:有的小組實踐操作較為隨意,阻力點與用力點上的鉤碼個數,阻力點與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變化大。有的小組實踐操作先確定阻力點或用力點一個點不動,相對應點鉤碼個數也不變,變化另一點到支點的距離以及鉤碼個數。﹙解決:學生討論,選擇合理的數據收集方法。﹚五、課堂作業1、說一說剪刀、鑷子、筷子這幾種杠桿類工具的阻力點、用力點、支點分別在什么位置。2、阻力點離支點﹙ ﹚,用力點離支點﹙ ( http: / / www.21cnjy.com ) ﹚時,杠桿省力;阻力點離支點﹙ ﹚,離支點﹙ ﹚時,杠桿費力;阻力點與用力點離支點﹙ ﹚時,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21·cn·jy·com六、課堂小結1、這節課我們學會了什么?2、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數據的?哪種方法更合理?七、課后拓展閱讀P21資料庫“阿基米德撬地球的故事”、“身體上的杠桿”。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