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學年第一學期九年級科學教學計劃 一、指導思想面向全體學生關注每個學生的情感激發他們學習科學的興趣,?幫助他們建立學習的成就感和自信心,?使他們在學習過程中發展綜合運用能力,提高人文素養,增強實踐實驗能力和培養創新精神。 《科學》是一門綜合理科課程。科學課程通過科學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體驗科學探究活動的過程和方法發展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態度、情感與價值觀、養成學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解決個人在生活中遇到的問題?為終身奠定基礎。 二、班級學生情況分析 ? 本學期我擔任九年級(1)和(14)班的科學教學工作。上個學期的學習情況及多次的考試成績來看(1)班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的還不夠。這個班的男生多雖然很聰明,但是很愛偷懶,學習科學也有較濃厚的興趣上課紀律也較好。所以總體表現還不錯,但是個別學生的學習態度有些問題,需要特別關注,督促其認真學習。(14)班的學生對基本的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對于部分知識點少數同學理解不透。往往對具體的問題束手無策,有待進一步提高實驗動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強于女孩的現象。女生動手操作能力待進一步提高。且學生的的基礎參差較大。 學生學習態度及習慣分析 ,大部分同學能及時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上課認真,發言積極,課后能即使反饋課堂中不能弄清的問題。學習自覺性教強,但也有個別同學的依賴性較強。學習的目的性不明確,作業敷衍之事時有發生,對科學缺乏興趣。 基于這班學生的這種學習狀況,我想我的教學仍然以基礎知識為主,加強引導和注意鼓勵相結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結合。而這個學期的科學知識較上個學期相比又明顯困難了一些要想讓我的教學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須做到提高學生動手意識地同時,提高學生等的動手能力將抽象的內容具體化、實際化、生活化。 全冊教材基本內容說明 教材的概貌 九年級上共4章?“物質及其變化”?“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能量的轉化與守恒”?“代謝與平衡”。這4章以“轉化和平衡”這一統一的科學概念進行整合。第1、2兩章的教學內容密切相關。它們與八年級下教科書中的“模型、符號的建立與作用”?“空氣與生命”共同構成了化學部分的基礎知識體系。 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是在八年級下冊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構成、元素與元素符號、化學式、相對分子量的計算、化學反應與化學方程式計算的基礎上?遵循質量守恒定律來理解物質變化的原理。這一章學習了一種常用的科學方法?即對一類物質中的典型物質進行分析?用對比實驗的方法尋找物質的特性?從物質的變化中歸納其性質?從物質的性質推測其用途。這是帶有普遍性的科學方法?為下一步學習物質分類打下基礎。 第2章“物質轉化與材料利用”?通過學習物質的組成來給物質分類。在系統了解各大類物質的性質之后?通過化學反應?就可以使物質發生轉化?產生新的、人類所需要的物質。或者通過轉化?使對人類有害的物質變成無害或有用的物質?讓學生了解新材料的使用對社會進步所產生的影響。 第3章“能量的轉化與守恒”?現代科學把物質、能量、信息作為三個并列的基本概念?可見能量并不局限于傳統的物理學范疇。雖然能量這一章內容比較側重于機械能、電能、內能、功和功率的計算等?但作為綜合性的課程?特別要強調的是能量不局限于物理學范疇?它與生命科學、宇宙和地球科學、環境科學均有密切的相關性。能量的內容會涉及到力的運動?需要用到有關力的測量和單位、力的方向等知識?由于七年級下學習“運動和力”時考慮到學生的可接受性?盡可能降低難度?所以在學習能量這一章時?還應回顧和重溫有關力的知識。電能和電功率的計算也是本章的重要內容?與八年級上“電路探秘”、八年級下“電和磁”這兩章內容有關?一些計算題要用到電流、電壓、電阻等相關知識及歐姆定律?因此?在學習相關內容時要復習一下前面的知識。 “代謝和平衡”?學習生命活動中生物與環境之間物質和能量的交換?生物體內物質和能量的轉化和平衡。以新陳代謝為中心?以人為實例?學習消化系統、循環系統、泌尿系統的結構和功能?這里有必要回顧和復習八年級下第2章“空氣與生命”中的呼吸系統結構與功能。 ?二?教材的重點和難點 重點、難點? 重點?了解酸和堿的主要性質?舉例說明酸和堿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和對人類的影響?會測定溶液的酸堿性?了解強酸?強堿的使用注意事項?了解某些重要的鹽的性質?了解置換反應和中和反應的特點?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通過典型金屬和酸以及某些鹽的反應?了解常見金屬的主要性質和用途?探究和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會區別無機物和有機物?知道自然界中的碳?氧?氮循環。 難點?了解常見酸堿鹽的典型反應及其化學方程式?了解置換反應和中和反應的特點、理解中和反應的實質?探究和認識金屬活動性順序。 第二章重點、難點? 重點?物質的分類方法?物質轉化的規律?材料的發展和利用對人類文明的促進作用。了解對生命活動具有重大意義的有機物(如葡萄糖?脂肪?蛋白質等)? 難點?對物質分類方法的系統掌握?尋找物質轉化的規律?運用物質轉化規律指導材料的發展何利用?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法。 第三章重點、難點? 重點?自然界能量轉化的普遍意義?能量轉化的量度?功、功率?電能及其轉化?電功率、焦耳定律?能的轉化和守恒。 難點?自然界能量轉化的普遍意義?功的概念的內涵及外延?能量在轉化和在轉移中的守恒?能量轉化和轉移的方向性。 第四章重點、難點? 重點?體內物質的運輸、能量的獲得、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難點?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學期教學總目標 ?一?思想品德方面 加強學習目的性的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變被動為主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吃苦耐勞的意志品質?對基礎較為薄弱的學生?課外注意適當的個別輔導?找原因和差距.消除因學習而造成的心理壓力?對于有余力的學生?加強學習方法的引導和課外的知識輔導?使之更上一層樓。結合學科內容?有針對性地進行愛國主義思想教育和辨證唯物主義教育。 ?二?知識技能方面 以落實教學課程標準為重點?加強基礎知識學習?大面積提高教學質量?防止兩極分化?同時進一步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使學生逐步學會科學方法以及獨立思考?刻苦專研的好習慣. ?三?學習常規、習慣方面 課前預習?明確難點 2、獨立思考?勤動腦筋?勤動手?勤作筆記 3、定期進行章節檢測及時反饋情況?及時強化?鞏固. 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課堂效率的措施? 1、認真學習教學大綱?以教學大綱為準繩。面向全體同學?同時促進個別同學優勢的提高?在抓好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基本技能的發展和提高。 2、認真學習和領會新課改理念下的教學?做好資源共享?在保證課堂教學質量的同時?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 3、抓好課堂40分鐘的教學?做到嚴肅、活潑、緊張的學習氛圍 ?二?培優補差的措施? 1、面向全體同學?以目標抓優生?以情感促差生?以競爭促中等學生。 2、與中差生做好溝通工作?認真開展他們的思想工作?改變他們厭學到好學軌道上來。 3、因人設題?因題選人?做到全體同學都有發言的機會?同時肯定優生?鼓勵中差生?達到促進師生關系和諧的發展。 ?三?其他措施? 1、定期進行知識落實的檢測?及時反饋學生的掌握情況?進行補漏工作 2、進行章節知識的回顧?對已學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之做到系統化?便于學生的掌握和鞏固提高。 教學進度調整原則? 1、循序漸進?根據不同階段學生的掌握情況來調整教學計劃?中考涉及到的內容在上課時、練習和平時測試時充分強化。 2、重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重視實驗工具使用、實驗方法和過程教學?切實提高學生的實驗技能。五、教學進度總體安排?見附表? 附表? 教學進度 周次 起 訖 日 期 教 學 內 容 課時19月1日—9月7日1.1物質的變化1.2物質的酸堿性29月8日—9月14日1.3常見的酸 1.4常見的堿39月15日—9月21日1.5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 1.6幾種重要的鹽 49月22日—9月28日9月22日—9月28日 第一章復習、測驗 2.1金屬材料59月29日—10月5日國慶節放假 610月6日—10月12日 2.2金屬的化學性質 2.3有機物和有機合成材料710月13日—10月19日 2.4物質的分類 2.5物質的轉化 810月20日—10月26日 2.6材料的利用與發展 第二章復習、測驗 910月27日—11月2日3.1---3.5復習1011月3日—11月9日期中復習1111月10日—11月16日期中評估3.6電能1211月17日—11月23日 3.6電能3.7核能 1311月24日—11月30日3.8能量的轉化與守恒 第三章復習、測驗1412月1日—12月7日4.1食物與營養 4.2食物的消化與吸收1512月8日—12月14日 4.3體內物質的運輸 4.4能量的獲得 1612月15日—12月21日4.5體內物質的動態平衡 第四章復習、測驗 1712月22日—12月28日九年級下冊 1818 12月29日—1月4日九年級下冊19 1月5日—1月11日九年級下冊201月12日—1月18日九年級下冊211月19日—1月25日九年級下冊22 1月26日—2月1日 期末復習 232月2日—2月8日 期末考試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