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高中歷史《中外歷史綱要(下)》同步學案(時空坐標+思維導圖+知識梳理+重難突破+模擬測試)(學生版+教師版)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兩課時)(一)學 生 版【時空坐標】【思維導圖】【知識梳理】 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1.背景(1)國際局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盡管發生了冷戰和多次局部戰爭,但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2)國際維和:從1948年聯合國開始實施維持和平行動以來,對控制局部戰爭擴大、解決地區沖突發揮了有效作用。(3)世界發展: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獲得了驚人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各國和整個世界的面貌。(4)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二戰后亞非地區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5)聯系加強: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之間相互依存日益緊密。2.時代主題(1)內涵: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是指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2)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二、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1)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2)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2.和平與安全問題(1)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發生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至今沒有解決、2011年發生的敘利亞內戰造成了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等。(2)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安全威脅持續蔓延。(3)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三、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背景(1)原有體制: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2)國際共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2.全球治理的新現象(1)全球層面:1999年組成的二十國集團正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2)地區層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在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2015年成立的新開發銀行,是金磚國家合作共贏、維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平臺。3.中國方案(1)基本內容①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②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2)人類命運共同體①思想來源:是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是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②建設措施: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2014年11月,中國設立絲路基金;2015年12月,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簡稱“亞投行”。③歷史意義: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是中國以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重難突破】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1)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汲取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實現了理論的堅持和繼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自由人聯合體”理想,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合”思想,將實現全人類的幸福作為終極目標。(2)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提取人類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倡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秉持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倡導多種文明和諧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是各國人民共有精神家園的最大公約數。(3)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超越“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倡導全球新型文明觀。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質特征之一,“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鑒,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牢固紐帶。(4)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為塑造大國形象持續提供議題、設置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積極把握世界未來發展趨勢,主動設置“和平發展、共同繁榮”議題,易理解、可接受,融通了中外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的原因(1)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給人類留下深重災難和沉痛教訓,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十分強烈,對霸權主義和世界大戰形成越來越大的遏制力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2)世界經濟的發展加深了各國利益的相互交織和相互依賴,冷戰結束后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使世界各種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對霸權主義政策的牽制力量在增加,成為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3)核武器等毀滅世界的戰爭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為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4)廣大發展中國家力量的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5)生存與發展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首要任務,繼續發展和保持優勢也是發達國家面臨的問題。對內圖穩,對外思和,是多數國家的政策取向,對抑制戰爭起到積極作用。【模擬測試】1.(2023·浙江溫州·三模)中國“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4個國家200座城市,開行列數從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載貨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點樞紐間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基本實現雙向均衡。“中歐班列”的發展變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帶一路”倡議及實施B.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D.中國高鐵積極“走出去”2.(2023·北京懷柔·三模)漫畫名為《G7國家上了美國的賊船》,該漫畫意在說明( )A.二戰后,美國引領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新經濟增長B.美國在兩極格局之下占據資本主義陣營經濟的主導C.美國加強對其他六國的經濟管制D.美國試圖在經濟組織中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戰略意圖3.(2023·遼寧大連·模擬預測)下圖是1990-2017年四個經濟體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變化圖。這一變化( )A.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體系 B.反映出西方國家實力衰退C.說明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 D.起因于國際政治格局變動4.(2023·江蘇徐州·模擬預測)下圖是關于全球跨境貿易與投資年均增速(%)的統計,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 B.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C.西方發達國家需求萎縮 D.國際金融危機沉重打擊5.(2023·天津河北·二模)下圖反映了21世紀初我國研發投入及強度趨勢。此舉主要是為了( )A.激發創新活力 B.貫徹落實“雙百”方針C.促進教育發展 D.推進“一帶一路”建設6.(2023·天津南開·二模)下表是部分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的徽標,其所體現的相同主題是( )A.世界經濟全球化 B.維護地區和平穩定C.世界文明多樣化 D.合作共贏共促發展7.(2023·河北·模擬預測)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一些國家的高科技企業進行所謂的審查并施加限制,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由如圖可知,這一做法使得( )A.經濟問題陷入政治操弄 B.逆全球化趨勢成為主流國際趨勢C.跨國公司逐漸失去活力 D.單邊主義成為美國主要外交政策8.(2023秋·陜西西安·期末)表2是一些學者對 1901年以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獲獎演說進行研究的結果。由此可見A.獲獎演說體現了人類普遍的價值追求 B.設立該獎項有效阻止了戰爭爆發C.正義、自由和寬容是當今的時代主題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受到了遏制9.(2023·湖北·聯考模擬預測)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據此可知,中國2002年 江澤民 全球環境基金第2屆成員國大會 《采取積極行動共創美好家園》2012年 胡錦濤 G20峰會 《穩重求進共促發展》2021年 習近平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團結合作抗議,引領經濟復蘇》A.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B.主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努力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改革 D.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10.(2023·山東·一模)漫畫《大西洋伙伴排座次》,該漫畫反映了( )A.國際政治格局出現了根本性變動 B.經濟區域集團化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C.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出現分化 D.擺脫美國控制是西歐聯合的根本原因11.(2023·四川綿陽·模擬預測)2022年7月,拜登表示將與中東“合作”,然而在該月,美在敘利亞的非法駐軍四次使用油罐車將其偷盜的敘利亞石油運往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此事引起了國際上的激烈討論,下圖為網友對此事的“銳評”。這說明( )A.冷戰思維阻礙國際合作 B.逆全球化影響地區穩定C.國際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D.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強12.(2023·浙江金華·模擬預測)如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據此可知,中國( )時間 領導人 會議 所作講話2002年 江澤民 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國大會 《采取積極行動共創美好家園》2012年 胡錦濤 G20峰會 《穩中求進共促發展》2021年 習近平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團結合作抗疫引領經濟復蘇》A.積極主動與各國發展經貿關系 B.主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努力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改革 D.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模擬測試】答案與解析1.【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2012年以來的中國。根據材料“一改往日搭載貨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點樞紐間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基本實現雙向均衡”及所學可知,2013年中國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一帶一路”建設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潮流的倡議,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中歐班列”的發展變化正是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及實施,A項正確;中國在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不涉及歐洲國家,排除C項;中國高鐵積極“走出去”,屬于技術創新發展的影響,并不是“中歐班列”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2.【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現代(美國)。題干漫畫中,象征美國的大章魚把G7國家掌握在觸手中,諷刺美國意圖在G7國家中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戰略意圖,D項正確;漫畫名為《G7國家上了美國的賊船》,諷刺美國意圖為了自己的利益綁架其他G7國家,而非肯定美國引領經濟增長或體現美國的經濟實力,排除A項、B項;材料體現美國圖謀操控G7國家,但不能直接看出經濟管制,排除C項。故選D項。3.【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今(世界)。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1990年至2017年四大經濟體GDP占全球GDP比例變化中,發展中國家代表,金磚五國、中國所占的比例上升,發達國家代表,七國集團、美國所占的比例下降,有利于改變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體系,A項正確;材料放映的是四個經濟體GDP占全球GDP的比例,不能反映西方國家實力衰退,排除B項;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材料沒有體現全球之間的聯系,不能反映全球化趨勢,排除C項;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蘇聯解體雖然有關系,但國際政治格局變動并非最主要原因,排除D項。4.【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8——2017年(世界)。根據材料“全球跨境貿易與投資年均增速(%)的統計”可知,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與1998——2007年數據相比較,2008年——2017年的全球跨境貿易與投資年均增速下降劇烈,尤其是跨境直接投資,呈負增長狀態,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全球數據,而非只有資本主義國家,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增速,而非具體數據,無法判定是否是動力不足,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判定西方發達國家需求是否萎縮,排除C項。故選D項。5.【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1世紀初(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21世紀初我國保持持續的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主要是為了激發創新活力,A項正確;據所學知識,“雙百”方針指的是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貫徹落實“雙百”方針有利于科研創新,但它不是研發投入加大的主要目的,排除B項;材料是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不是發展教育,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一帶一路”是與其他國家發展關系,材料是發展國內科技創新,所以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6.【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特點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01—2019年(世界)。結合所學知識,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都體現了國家之間關系密切,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共同發展,D項正確;2012年里約熱內盧可持續發展會議的目的是促進地球可持續發展,沒有體現了經濟發展的全球化,排除A項;能有效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組織是上海合作組織,排除B項;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體現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排除C項。故選D項。7.【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美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顯示美國借審查的名義嚴格限制技術流動,反映的是美國通過政治職權對中國等國家的科技與經濟發展進行打壓,政治手段延伸到經濟領域,A項正確;如今逆全球化是局部現象,并非國際主流,逆全球化趨勢成為主流國際趨勢的說法也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體現美國對外商投資交易進行審查,對跨國貿易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的大小不得而知,"失去活力"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可體現美國的單邊主義,但材料看不出單邊主義是美國的主要外交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8.【答案】A【詳解】從演說的內容來看,主要涉及的和平、希望、安全、正義等內容,說明的是對全人類共同價值觀的追求,A正確;當今世界仍然是局部戰爭不斷,B排除;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C排除;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并未受到有效遏制,D排除。故選A。9.【答案】D【詳解】考查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全球政治經濟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環境問題上,貢獻了中國智慧,積極推進全球治理的建設,D項正確;材料未反映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排除A項;材料凸顯了應對全球問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且中國也不能“主導”國際政治秩序,排除B項;傳統國際組織改革材料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0.【答案】C【詳解】由材料英國、法國、西德的座位緊靠在一起,但各國觀點不同,并且和美國保持一定距離,說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出現分化,C項正確;“國際格局出現根本性變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強調歐洲走向聯合的開始,而非快速發展的趨勢,排除B項;西歐聯合的根本原因在于發展經濟,排除D項。故選C項。11.【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美在敘利亞非法駐軍,且偷盜敘利亞石油,反映了美國推行強權政治,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強權政治,沒有體現冷戰思維,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多極化趨勢,排除D項。故選C項。12.【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結合表格可以看出中國從2002—2021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全球的治理出謀劃策,發揮中國負責任大國的作用,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中國參與全球的治理建設,未涉及同各國的經貿情況,排除A項;“主導”表述錯誤,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還未建立,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變革,排除C項。故選D項。( 二)教師版第23課 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時代潮流(兩課時)【時空坐標】【思維導圖】【知識梳理】 一、和平與發展的時代主題1.背景(1)國際局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盡管發生了冷戰和多次局部戰爭,但沒有發生過新的世界大戰。(2)國際維和:從1948年聯合國開始實施維持和平行動以來,對控制局部戰爭擴大、解決地區沖突發揮了有效作用。(3)世界發展:世界范圍內的經濟、政治、社會、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獲得了驚人的發展,極大地改變了各國和整個世界的面貌。(4)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二戰后亞非地區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紛紛獲得獨立,經過幾十年的和平發展,發展中國家在世界經濟、政治生活中正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5)聯系加強:世界多極化繼續發展,經濟全球化不可逆轉,全球和區域合作方興未艾,各國之間相互依存日益緊密。2.時代主題(1)內涵: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和平是指世界的總體和平,發展是指世界的繁榮與發展。(2)關系:和平是發展的前提,發展是和平的保障,兩者相輔相成。二、人類發展面臨的問題1.發展問題(1)世界經濟增長的動力依然不足,發達經濟體需求萎縮、經濟復蘇乏力對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影響巨大。(2)南北差距和貧富分化日益嚴重。2.和平與安全問題(1)地區熱點問題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后發生的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的爭端至今沒有解決、2011年發生的敘利亞內戰造成了大規模人道主義災難等。(2)核擴散、恐怖主義、網絡安全、重大傳染性疾病、跨國刑事犯罪、生態環境惡化、氣候變化等安全威脅持續蔓延。(3)海洋權益和極地資源爭奪等日趨激烈。(4)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依然存在。三、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全球共同發展1.背景(1)原有體制: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世界銀行、世界貿易組織等,仍然發揮著全球治理的作用。(2)國際共識:改革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加強國際協調,已經成為國際社會共同關心和正在解決的問題。2.全球治理的新現象(1)全球層面:1999年組成的二十國集團正在促進世界經濟增長、協調各國宏觀經濟政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改革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2)地區層面:2001年成立的上海合作組織,正在有效維護歐亞地區的安全;2009年首次召開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2015年成立的新開發銀行,是金磚國家合作共贏、維護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的平臺。3.中國方案(1)基本內容①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系:高舉和平、發展、合作、共贏的旗幟,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基礎上發展同各國的友好合作,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②倡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進一步促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2)人類命運共同體①思想來源:是基于中國對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大勢的準確把握,是源自中華文明“以和為貴”“協和萬邦”的和平思想與和諧理念。②建設措施:2013年,中國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合作倡議;2014年11月,中國設立絲路基金;2015年12月,中國倡議設立的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正式成立,簡稱“亞投行”。③歷史意義:是中國為推動世界和平與可持續發展給出的一個可供選擇的、理性可行的行動方案,是為了推動國際秩序和國際體系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是中國以自己的發展惠及世界。【重難突破】一、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時代意義(1)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汲取馬克思主義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思想,實現了理論的堅持和繼承。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繼承馬克思主義“自由人聯合體”理想,汲取了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和合”思想,將實現全人類的幸福作為終極目標。(2)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提取人類價值認同的最大公約數,倡導建立公平合理的新型國際關系。秉持和而不同的價值觀,倡導多種文明和諧發展,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價值觀基礎,是各國人民共有精神家園的最大公約數。(3)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超越“文明沖突論”“文明優越論”,倡導全球新型文明觀。文化多樣性是世界文明的本質特征之一,“物之不齊,物之情也”。文明的交流互鑒,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牢固紐帶。(4)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有利于提升中國的國際話語權,為塑造大國形象持續提供議題、設置空間。人類命運共同體思想積極把握世界未來發展趨勢,主動設置“和平發展、共同繁榮”議題,易理解、可接受,融通了中外新概念、新范疇、新表述,為解決人類問題貢獻中國智慧和中國方案。二、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的原因(1)兩次世界大戰的浩劫給人類留下深重災難和沉痛教訓,世界各國人民對和平的追求十分強烈,對霸權主義和世界大戰形成越來越大的遏制力量,通過和平方式解決國際爭端越來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2)世界經濟的發展加深了各國利益的相互交織和相互依賴,冷戰結束后多極化趨勢的加強使世界各種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對霸權主義政策的牽制力量在增加,成為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3)核武器等毀滅世界的戰爭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為制約戰爭的一個重要因素。(4)廣大發展中國家力量的發展,對世界和平與發展起著不可低估的作用。(5)生存與發展是廣大發展中國家的首要任務,繼續發展和保持優勢也是發達國家面臨的問題。對內圖穩,對外思和,是多數國家的政策取向,對抑制戰爭起到積極作用。【模擬測試】1.(2023·浙江溫州·三模)中國“中歐班列”通達歐洲24個國家200座城市,開行列數從2012年的42列增加到2021年的15183列,一改往日搭載貨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點樞紐間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基本實現雙向均衡。“中歐班列”的發展變化主要得益于( )A.“一帶一路”倡議及實施B.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C.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D.中國高鐵積極“走出去”【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時空是2012年以來的中國。根據材料“一改往日搭載貨物‘去多回少’的局面,重點樞紐間去程和回程開行數量基本實現雙向均衡”及所學可知,2013年中國先后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大倡議。“一帶一路”建設是順應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文化多樣化、社會信息化潮流的倡議,旨在促進經濟要素有序自由流動、資源高效配置和市場深度融合,推動沿線各國實現經濟政策協調,開展更大范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共同打造開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區域經濟合作架構。“中歐班列”的發展變化正是得益于“一帶一路”倡議及實施,A項正確;中國在1971年恢復聯合國合法席位以來,積極參與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不符合題意,排除B項;“金磚國家的合作機制”不涉及歐洲國家,排除C項;中國高鐵積極“走出去”,屬于技術創新發展的影響,并不是“中歐班列”發展變化的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2.(2023·北京懷柔·三模)漫畫名為《G7國家上了美國的賊船》,該漫畫意在說明( )A.二戰后,美國引領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實現了新經濟增長B.美國在兩極格局之下占據資本主義陣營經濟的主導C.美國加強對其他六國的經濟管制D.美國試圖在經濟組織中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戰略意圖【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主題干設問詞可知是本質題。時空是現代(美國)。題干漫畫中,象征美國的大章魚把G7國家掌握在觸手中,諷刺美國意圖在G7國家中推行符合自身利益的戰略意圖,D項正確;漫畫名為《G7國家上了美國的賊船》,諷刺美國意圖為了自己的利益綁架其他G7國家,而非肯定美國引領經濟增長或體現美國的經濟實力,排除A項、B項;材料體現美國圖謀操控G7國家,但不能直接看出經濟管制,排除C項。故選D項。3.(2023·遼寧大連·模擬預測)下圖是1990-2017年四個經濟體GDP占全球GDP的比例變化圖。這一變化( )A.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體系 B.反映出西方國家實力衰退C.說明全球化趨勢不可逆轉 D.起因于國際政治格局變動【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當今(世界)。據本題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結論是:1990年至2017年四大經濟體GDP占全球GDP比例變化中,發展中國家代表,金磚五國、中國所占的比例上升,發達國家代表,七國集團、美國所占的比例下降,有利于改變不合理、不公正的國際政治經濟舊秩序,有利于改善全球治理體系,A項正確;材料放映的是四個經濟體GDP占全球GDP的比例,不能反映西方國家實力衰退,排除B項;全球化是指全球聯系不斷增強,人類生活在全球規模的基礎上發展及全球意識的崛起,材料沒有體現全球之間的聯系,不能反映全球化趨勢,排除C項;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速度與蘇聯解體雖然有關系,但國際政治格局變動并非最主要原因,排除D項。故選A項。4.(2023·江蘇徐州·模擬預測)下圖是關于全球跨境貿易與投資年均增速(%)的統計,導致其變化的主要原因是( )A.資本主義基本矛盾激化 B.世界經濟增長動力不足C.西方發達國家需求萎縮 D.國際金融危機沉重打擊【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原因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1998——2017年(世界)。根據材料“全球跨境貿易與投資年均增速(%)的統計”可知,受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與1998——2007年數據相比較,2008年——2017年的全球跨境貿易與投資年均增速下降劇烈,尤其是跨境直接投資,呈負增長狀態,D項正確;材料描述的是全球數據,而非只有資本主義國家,排除A項;材料體現的是增速,而非具體數據,無法判定是否是動力不足,排除B項;材料中無法判定西方發達國家需求是否萎縮,排除C項。故選D項。5.(2023·天津河北·二模)下圖反映了21世紀初我國研發投入及強度趨勢。此舉主要是為了( )A.激發創新活力 B.貫徹落實“雙百”方針C.促進教育發展 D.推進“一帶一路”建設【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目的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1世紀初(中國)。據本題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結論:21世紀初我國保持持續的高強度的研發投入,主要是為了激發創新活力,A項正確;據所學知識,“雙百”方針指的是藝術上不同的形式和風格可以自由發展,科學上不同的學派可以自由爭論,貫徹落實“雙百”方針有利于科研創新,但它不是研發投入加大的主要目的,排除B項;材料是研發投入力度不斷加大,不是發展教育,排除C項;據所學知識,“一帶一路”是與其他國家發展關系,材料是發展國內科技創新,所以與材料無關,排除D項。故選A項。6.(2023·天津南開·二模)下表是部分國際會議和國際組織的徽標,其所體現的相同主題是( )A.世界經濟全球化 B.維護地區和平穩定C.世界文明多樣化 D.合作共贏共促發展【答案】D【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特點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2001—2019年(世界)。結合所學知識,上海合作組織、可持續發展會議、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亞洲文明對話大會等都體現了國家之間關系密切,在合作共贏中促進共同發展,D項正確;2012年里約熱內盧可持續發展會議的目的是促進地球可持續發展,沒有體現了經濟發展的全球化,排除A項;能有效維護地區和平穩定的組織是上海合作組織,排除B項;亞洲文明對話大會體現了世界文明的多樣性,排除C項。故選D項。7.(2023·河北·模擬預測)美國以國家安全為由對一些國家的高科技企業進行所謂的審查并施加限制,一大批高新技術企業被列入“實體清單”。由如圖可知,這一做法使得( )A.經濟問題陷入政治操弄 B.逆全球化趨勢成為主流國際趨勢C.跨國公司逐漸失去活力 D.單邊主義成為美國主要外交政策【答案】A【詳解】本題是單類型單項選擇題。據本題主題干的設問詞,可知這是影響題。據本題時間信息可知準確時空是:現代(美國)。根據材料可知,材料顯示美國借審查的名義嚴格限制技術流動,反映的是美國通過政治職權對中國等國家的科技與經濟發展進行打壓,政治手段延伸到經濟領域,A項正確;如今逆全球化是局部現象,并非國際主流,逆全球化趨勢成為主流國際趨勢的說法也與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項;材料體現美國對外商投資交易進行審查,對跨國貿易有一定影響,但影響程度的大小不得而知,"失去活力"的說法過于絕對,排除C項;材料可體現美國的單邊主義,但材料看不出單邊主義是美國的主要外交政策,排除D項。故選A項。8.(2023秋·陜西西安·期末)表2是一些學者對 1901年以來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的獲獎演說進行研究的結果。由此可見A.獲獎演說體現了人類普遍的價值追求 B.設立該獎項有效阻止了戰爭爆發C.正義、自由和寬容是當今的時代主題 D.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受到了遏制【答案】A【詳解】從演說的內容來看,主要涉及的和平、希望、安全、正義等內容,說明的是對全人類共同價值觀的追求,A正確;當今世界仍然是局部戰爭不斷,B排除;和平與發展是當今時代的主題,C排除;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并未受到有效遏制,D排除。故選A。9.(2023·湖北·聯考模擬預測)下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據此可知,中國2002年 江澤民 全球環境基金第2屆成員國大會 《采取積極行動共創美好家園》2012年 胡錦濤 G20峰會 《穩重求進共促發展》2021年 習近平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團結合作抗議,引領經濟復蘇》A.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 B.主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努力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改革 D.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答案】D【詳解】考查中國國際影響力的提升。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推進全球政治經濟民主化、法制化以及改善全球環境問題上,貢獻了中國智慧,積極推進全球治理的建設,D項正確;材料未反映出充分發揮社會主義政治制度的優越性,排除A項;材料凸顯了應對全球問題國際合作的重要性,未反映出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且中國也不能“主導”國際政治秩序,排除B項;傳統國際組織改革材料無法體現,排除C項。故選D項。10.(2023·山東·一模)漫畫《大西洋伙伴排座次》,該漫畫反映了( )A.國際政治格局出現了根本性變動 B.經濟區域集團化呈現快速發展的趨勢C.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出現分化 D.擺脫美國控制是西歐聯合的根本原因【答案】C【詳解】由材料英國、法國、西德的座位緊靠在一起,但各國觀點不同,并且和美國保持一定距離,說明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出現分化,C項正確;“國際格局出現根本性變動”表述過于絕對,排除A項;材料強調歐洲走向聯合的開始,而非快速發展的趨勢,排除B項;西歐聯合的根本原因在于發展經濟,排除D項。故選C項。11.(2023·四川綿陽·模擬預測)2022年7月,拜登表示將與中東“合作”,然而在該月,美在敘利亞的非法駐軍四次使用油罐車將其偷盜的敘利亞石油運往美軍在伊拉克的軍事基地。此事引起了國際上的激烈討論,下圖為網友對此事的“銳評”。這說明( )A.冷戰思維阻礙國際合作 B.逆全球化影響地區穩定C.國際強權政治依然存在 D.世界多極化的趨勢加強【答案】C【詳解】根據材料可知美在敘利亞非法駐軍,且偷盜敘利亞石油,反映了美國推行強權政治,C項正確;材料反映的是強權政治,沒有體現冷戰思維,排除A項;材料未涉及逆全球化,排除B項;材料未體現多極化趨勢,排除D項。故選C項。12.(2023·浙江金華·模擬預測)如表反映了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據此可知,中國( )時間 領導人 會議 所作講話2002年 江澤民 全球環境基金第二屆成員國大會 《采取積極行動共創美好家園》2012年 胡錦濤 G20峰會 《穩中求進共促發展》2021年 習近平 亞太經合組織領導人非正式會議 《團結合作抗疫引領經濟復蘇》A.積極主動與各國發展經貿關系 B.主導建立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C.努力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改革 D.積極參與全球治理體系的建設【答案】D【詳解】依據材料“2002—2021年中國參與的部分國際會議情況”,結合表格可以看出中國從2002—2021年積極參與國際事務,為全球的治理出謀劃策,發揮中國負責任大國的作用,D項正確;材料涉及的是中國參與全球的治理建設,未涉及同各國的經貿情況,排除A項;“主導”表述錯誤,國際政治經濟新秩序還未建立,排除B項;材料未涉及推動傳統國際組織的變革,排除C項。故選D項。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