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5講 聲音的特征 2023-2024學年暑假銜接教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5講 聲音的特征 2023-2024學年暑假銜接教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5講 聲音的特征
掌握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并能正確判斷物體音調的高低;
掌握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并能正確判讀響度的大小;
掌握影響音色的因素并能判讀物體音色的差異;
掌握聲音的三要素并能正確區分。
知識點一、音調
1.樂音:悅耳的聲音叫做樂音。
2.音調:物理學中用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
3.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高,音調就高,聽起來尖細;頻率低,音調就低,聽起來低沉。
【例1】如圖所示,七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擊它們,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水瓶琴”發聲時,聲音是由______(選填“瓶內空氣”或“瓶壁和水”)振動產生的,最右邊水瓶發出聲音的音調最______。
【答案】 瓶壁和水 高
【詳解】[1]敲擊瓶子時,振動發聲的物體是瓶子(包括瓶內的水)。
[2]由圖知,從左往右瓶內水的質量逐漸減小,從左往右敲擊瓶子時瓶子振動越來越快(即振動頻率越來越高),因此聲音的音調會變高,則最右邊水瓶發出聲音的音調最高。
[變式1]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1(do)”、“2(re)”、“3(mi)”、“4(fa)”四個音調,你覺得聲源是___________,則吹出“2”聲的瓶子序號是___________。如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發出“do”(1)、“re”(2)、“mi”(3)、“fa”(4)四個音調,則瓶子排列順序是___________。
【答案】 瓶內空氣柱 乙 丁、甲、乙、丙
【詳解】[1]用嘴貼著瓶口吹氣時,是由于空氣柱的振動發聲的,不是因為瓶內的水柱,所以聲源為瓶內空氣柱。
[2]“1(do)”、“2(re)”、“3(mi)”、“4(fa)”四個音調,發音的頻率變高,音調是越來越大,空氣柱振動的速度越來越快,空氣柱是越來越小,所以四個音調對應的圖應該是丙、乙、甲、丁,則吹出“2”聲的瓶子序號是乙。
[3]瓶子重量從大到小依次是丁、甲、乙、丙,所以筷子敲打瓶子時,丙振動的最快,發出的音調最高,丁振動最慢,發出聲音音調最低。發出聲音的音調由低到高的排列順序是:丁、甲、乙、丙,對應“do”(1)、“re”(2)、“mi”(3)、“fa”(4)四個音調。
[變式2]如圖在八個瓶中裝有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發現從左至右聲音的音調逐漸___________,發聲體是___________。如果從左至右依次吹響八個瓶子可以發現聲音的音調逐漸___________。
【答案】 降低 瓶子和水 升高
【詳解】[1][2]當敲擊時,是瓶子和水振動發聲,水量越少,瓶子和水越容易振動,頻率越大,音調越高,因此從左至右聲音的音調逐漸降低。
[3]如果從左至右依次吹響八個瓶子時,是空氣柱振動發聲,空氣柱越短,振動越快,頻率越高,因此音調逐漸升高。
知識點二、響度
1.響度: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大小叫做響度。
2.振幅:振動的幅度叫做振幅。
3.影響響度的因素:(1)聲源的振幅;(2)人到聲源的距離。
知識詮釋:
1.實驗證明發聲源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變大,聲音的響度增大。
2.聲音在介質中傳播能量會衰減,傳播距離越遠,聲音的能量減小得越多,響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聲音的音調并不改變,也就是說介質不會改變聲音的頻率,不能說距離遠了,聽不清楚了,是因為音調變低了。
【例2】下列關于聲音“高”“低”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B.“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男低音”中的“低”是指聲音的響度小 D.“低聲細語”中的“低”是指聲音的音調低
【答案】B
【詳解】A.“引吭高歌”中“高”是指聲音的響度大,故A錯誤;
B.“曲高和寡”意思是曲調越高深,能跟著唱的人就越少;“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故B正確;
C.“男低音”中“低”是指聲音的音調低,故C錯誤;
D.“低聲細語”中“低”是指聲音的響度小,故D錯誤。
故選B。
[變式]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是指要控制聲音的( )
A.音色 B.響度 C.音調 D.頻率
【答案】B
【詳解】輕聲是指聲音小,因為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所以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是指要控制聲音的響度。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知識點三、音色
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個物體特有的聲音特色。如: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同一樂曲時,它們的波形不同。
2.影響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和形狀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3.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稱為樂音的三個特征。
知識詮釋:
1.有經驗的工人師傅可以通過聽聲音來辨別機器運轉情況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聲源音色不同。
2.同一個人的音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起居、健康、訓練等因素而變化。
角度1:音色的理解與判斷
【例3】“五一”聯歡會期間,小王在演出前調節了二胡弦的松緊程度。他是在調(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答案】A
【詳解】A.弦的松緊程度決定著振動的頻率,頻率決定聲音的音調,因此小王在演出前調節了二胡弦的松緊程度,他是在調音調。故A符合題意;
BD.用力大小能改變弦偏離原位置的大小,改變的是振幅,響度的影響因素是振幅。故BD不符合題意;
C.音色的影響因素是材料和結構,改變松緊時,沒有改變弦的材料和結構,沒有改變音色。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A。
[變式1]物體的______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不同發聲體的結構和材料不同,發出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也就不同。
【答案】 振幅 音色
【詳解】[1]響度的影響因素是振幅和距離發聲體遠近,物體振動的振幅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
[2]聲音的特點和品質叫音色,不同發聲體的結構和材料不同,發出聲音的音色也就不同。
[變式2]好的音響設備,不僅能起到“擴音”,即增大聲音的______的作用,而且應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保真”是較好地保持原聲的______。
【答案】 響度 音色
【詳解】[1]“擴音”可使聲音的振幅增大,振幅越大響度越大,即增大聲音的響度。
[2]“保真度”是為了能分辨得出是什么物體發出的聲音,區別發聲體的是什么物體,主要是根據音色的特征。
角度2:波形圖比較三要素
【例4】圖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與甲音調相同的是___________,與甲響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選填“甲”、“乙”、“丙”)。
【答案】 乙 丙
【詳解】[1]音調與振動的頻率有關,甲和乙兩圖中,相同時間物體振動的次數相同,即振動的頻率相同,故音調相同。
[2]響度與振動的振幅有關,甲和丙的振幅相同,故響度相同。
[變式1]如圖是甲、乙、丙三種聲音在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圖,甲和丙___________相同(選填“音調”或“響度”),甲、乙、丙中響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音調最高的是___________。
【答案】 響度 乙 丙
【詳解】[1]由圖可知,甲和丙波形的振幅相同、波形相同,因此它們的響度、音色相同。
[2]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響度最大的是乙。
[3]甲、乙、丙中,甲和乙振動的頻率相同,因此甲和乙的音調相同;丙在相同時間內振動的頻率大,所以丙的音調高。
[變式2]仔細觀察如圖所示的兩個波形圖,指出圖中______音調較高,______響度較大。若波形圖顯示振動的時間是,則乙振動的頻率為______Hz。
【答案】 甲 甲 5
【詳解】[1]音調跟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根據甲、乙可以看出甲的振動頻率快,故音調高的是甲波形圖。
[2]響度跟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根據甲、乙可以看出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故響度較大的是甲波形圖。
[3]乙振動的頻率為
一、單選題
1.看電視時,調節音量的大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頻率
【答案】C
【詳解】調節音量時,喇叭的振幅發生改變,所以發出聲音的響度發生改變,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2.2022年3月23日,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進行了第二次“天宮授課”,聽眾能夠區分出他們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  )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振幅
【答案】B
【詳解】AD.響度是指聲音的大小,與聲源的振幅有關,振幅越大,響度越大,故AD不符合題意;
B.音色是取決于發聲體本身的一種特性,可以用于區分或辨別發聲體;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進行了第二次“天宮授課”,聽眾能夠區分出他們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音色,故B符合題意;
C.音調是指聲音的高低,與聲源的振動頻率有關,故C不符合題意。
故選B。
3.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聲音在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動發聲
C.只要物體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
D.“暮鼓晨鐘”里的鐘聲和鼓聲是人們依據音色進行分辨的
【答案】C
【詳解】A.聲音傳播的速度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都有關,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s,故A正確,不符合題意;
B.一切發聲的物體都在振動,演奏吉他時是琴弦振動發聲,故B正確,不符合題意;
C.物體振動的頻率只有在人的聽覺頻率范圍內,人才能聽見,故C錯誤,符合題意;
D.不同樂器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所以“暮鼓晨鐘”里的鐘聲和鼓聲是人們依據音色進行分辨的,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
故選C。
4.二胡樂師演奏時,按“1”、“5”兩個音階時,他的手移動方向是(  )
A.向下移動 B.向上移動 C.由緊按弦到松按弦 D.由小弦換到老弦
【答案】A
【詳解】二胡樂師演奏時,按“1”、“5”兩個音階時,手會向下移動,即此時振動的弦變短,在相同力的作用下,振動變快,音調變高,故A符合題意,BCD不符合題意。
故選A。
5.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C.“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音調來判斷
【答案】C
【詳解】A.物體的振幅越大,說明聲音的響度越大,故A錯誤;
B.真空不能傳聲,聲音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為340m/s,故B錯誤;
C.聲音可以在固體中傳播,所以說“隔墻有耳”,故C正確;
D.不同人發出的聲音音色不同,“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人的音色來判斷,故D錯誤。
故選C。
6.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減少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使其振幅與前一次大致相同,聽到的聲音(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變高 D.音調變低
【答案】C
【詳解】將一把鋼尺緊緊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適當的長度,撥動鋼尺,就可聽到鋼尺振動發出的聲音;保持鋼尺振動的幅度大致相同,減少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則鋼尺振動得越快,因此聽得聲音的音調變高,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
故選C。
7.如圖所示,2021年11月7日,我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著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地面指揮中心頓時掌聲雷鳴,“掌聲雷鳴”是指聲音的(  )
A.音調高 B.響度大 C.音色美 D.傳播速度快
【答案】B
【詳解】聲音的特征有:音調、響度、音色。音調是聲音的高低,與振動頻率有關;響度是聲音的大小,與振動幅度有關;音色是聲音的特色,與發聲體材料和結構有關;聲音的傳播需要介質,真空不能傳聲,聲音的傳播速度與介質種類和溫度有關。“掌聲雷鳴”是指聲音很響亮,即聲音的響度大,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
故選B。
8.在黨的“二十大”上,人們能辨別出習主席的講話聲是根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答案】C
【詳解】不同人發出聲音的音色不同,故我們能夠辨別出習近平主席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音色判斷的,故ABD不符合題意,C符合題意。
故選C。
9.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描述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說話,音調要放低些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頻率高
C.“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不同人的聲音,其音色不同
D.“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描述聲音的響度大
【答案】C
【詳解】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指讓人們的說話聲要小些,即響度要小一些,故A錯誤
B.“高聲語”是指大聲說話,即響度大,不是音調高,故B錯誤;
C.不同的人說話時,在音調和響度都差不多的情況下,其音色是不同的,所以“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音色不同, 故C正確;
D.“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描述聲音遇到障礙物會被反射,不是描述的響度大。故D錯誤。
故選C。
二、填空題
10.當馬幫在山間行走時,叮叮當當的鈴聲傳出山外,故有“山間鈴響馬幫來”的美談。鈴聲是鈴芯擊打鈴殼使其______而發聲;人們是根據聲音的______來辨別出鈴聲而不是其它物體發出的聲音。
【答案】 振動 音色
【詳解】[1]聲音由物體的振動產生,鈴聲是鈴芯擊打鈴殼使其振動而發聲。
[2]音色是由發聲體本身決定的一個特性。人們根據鈴聲與其它物體發出的音色不同來辨別。
11.某種蒼蠅在飛行時4s內翅膀振動1400次,則頻率是______,而蝴蝶的振動頻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動______次,人類能聽到的是______發出的聲音。
【答案】 350Hz 8 蒼蠅
【詳解】[1]某種蒼蠅在飛行時4s內翅膀振動1400次,則頻率是
[2]每秒鐘振動的次數為頻率,蝴蝶的振動頻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動8次。
[3]因人能聽到的聲音頻率范圍是20Hz~20000Hz,所以人類能聽到的是蒼蠅發出的聲音。
12.小紅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和小號的聲音,原因是提琴聲和小號聲的______不同。音樂會上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時聲音的______高;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______;而光速比聲速快得多,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______。
【答案】 音色 音調 340m/s 3×108m/s
【詳解】[1]小紅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和小號的聲音,原因是提琴聲和小號聲的音色不同。
[2]音樂會上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時聲音的音調高。
[3]聲速與介質的種類和溫度有關,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340m/s。
[4]而光速比聲速快得多,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3×108m/s。
13.如圖是“錄制合成”的聲音波形圖,由圖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選填“音調”或“響度”)。若甲每分鐘振動120次,則甲的頻率是______Hz。
【答案】 響度 音調 2
【詳解】[1][2][3]由圖可知,甲和丙的振幅相同,響度相同;甲和丁相同時間內振動的次數相同,振動的頻率相同,音調相同;甲每分鐘振動120次,則甲的頻率為
三、簡答題
14.小紅用水壺向暖水瓶中灌注熱水,小剛在一旁提醒她:“聽,水快滿了”,說話間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滿了,小紅疑惑的問小剛:你是怎么聽出來的。請你幫助小紅解釋其中的奧秘。
【答案】見解析
【詳解】音調是由振動頻率決定的,水越多,瓶內的空氣柱越短,空氣振動頻率越高,音調越來越高,就是憑借這一點,知道水快滿了的。
15.楊詩文同學的聲音是60dB,頻率為500Hz,吳宇航同學的聲音是40dB,頻率為100Hz。請回答下列問題:
(1)誰的聲音音調高?為什么?
(2)如果他們兩個人站在樓道一側的同一地點同時向站在樓道另一側的同學喊話,誰的聲音先傳到另一側同學的耳朵?為什么?
【答案】見解析
【詳解】(1)楊詩文同學頻率為500Hz,吳宇航同學的頻率為100Hz,由于聲音的頻率越大,音調越高,所以楊詩文的音調高。
(2)同時到達,因為兩位同學的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相同,又因為兩位同學與樓道另一側的同學之間距離相同,所以兩位同學的聲音同時傳到另一側同學的耳朵。
16.某同學用5只粗細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實驗,如圖,用嘴分別對著5只瓶口吹氣,發現瓶子越高,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此現象,你認為:
(1)嘴對5只瓶口吹氣,5只小瓶均發出聲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小瓶產生不同音調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見解析;(2)見解析
【詳解】(1)用嘴對著瓶口吹氣,5只小瓶均發出聲音的原因是瓶內的空氣柱振動。
(2)每只瓶子產生的聲音不同,是因為空氣柱的長短不同,振動的頻率不同,所以音調不同。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5講 聲音的特征
掌握影響音調高低的因素并能正確判斷物體音調的高低;
掌握影響響度大小的因素并能正確判讀響度的大小;
掌握影響音色的因素并能判讀物體音色的差異;
掌握聲音的三要素并能正確區分。
知識點一、音調
1.樂音:悅耳的聲音叫做樂音。
2.音調:物理學中用音調表示聲音的高低。
3.音調與頻率的關系:音調與發聲體振動的頻率有關。頻率高,音調就高,聽起來尖細;頻率低,音調就低,聽起來低沉。
【例1】如圖所示,七個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仔細調節水的高度后,用相同的力敲擊它們,可以發出不同的聲音。“水瓶琴”發聲時,聲音是由______(選填“瓶內空氣”或“瓶壁和水”)振動產生的,最右邊水瓶發出聲音的音調最______。
[變式1]如圖所示,四個相同玻璃瓶里裝水,水面高度不同,用嘴貼著瓶口吹氣,如果能分別吹出“1(do)”、“2(re)”、“3(mi)”、“4(fa)”四個音調,你覺得聲源是___________,則吹出“2”聲的瓶子序號是___________。如用筷子敲打瓶子如果能發出“do”(1)、“re”(2)、“mi”(3)、“fa”(4)四個音調,則瓶子排列順序是___________。
[變式2]如圖在八個瓶中裝有不同深度的水,用一根細棒依次敲打瓶子,可以發現從左至右聲音的音調逐漸___________,發聲體是___________。如果從左至右依次吹響八個瓶子可以發現聲音的音調逐漸___________。
知識點二、響度
1.響度:物理學中,把聲音的大小叫做響度。
2.振幅:振動的幅度叫做振幅。
3.影響響度的因素:(1)聲源的振幅;(2)人到聲源的距離。
知識詮釋:
1.實驗證明發聲源的振幅越大,聲音的響度越大,例如,用力地敲鼓,鼓面振幅變大,聲音的響度增大。
2.聲音在介質中傳播能量會衰減,傳播距離越遠,聲音的能量減小得越多,響度越小。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聲音的音調并不改變,也就是說介質不會改變聲音的頻率,不能說距離遠了,聽不清楚了,是因為音調變低了。
【例2】下列關于聲音“高”“低”的解釋正確的是(  )
A.“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B.“曲高和寡”中的“高”是指聲音的音調高
C.“男低音”中的“低”是指聲音的響度小 D.“低聲細語”中的“低”是指聲音的音調低
[變式]在公共場所交談要輕聲,是指要控制聲音的( )
A.音色 B.響度 C.音調 D.頻率
知識點三、音色
1.音色:音色也叫音品,它反映了每個物體特有的聲音特色。如:用不同的樂器演奏同一樂曲時,它們的波形不同。
2.影響音色的因素:音色是由發聲體的材料和形狀的不同等因素造成的。
3.樂音的三個特征:音調、響度和音色,稱為樂音的三個特征。
知識詮釋:
1.有經驗的工人師傅可以通過聽聲音來辨別機器運轉情況是否良好。就是利用了不同的聲源音色不同。
2.同一個人的音色會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飲食、起居、健康、訓練等因素而變化。
角度1:音色的理解與判斷
【例3】“五一”聯歡會期間,小王在演出前調節了二胡弦的松緊程度。他是在調(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振幅
[變式1]物體的______越大,產生聲音的響度越大;不同發聲體的結構和材料不同,發出聲音的______(選填“音調”、“響度”或“音色”)也就不同。
[變式2]好的音響設備,不僅能起到“擴音”,即增大聲音的______的作用,而且應有較高的“保真度”,從聲學上講,“保真”是較好地保持原聲的______。
角度2:波形圖比較三要素
【例4】圖是幾種聲音輸入到示波器上時顯示的波形,其中與甲音調相同的是___________,與甲響度相同的是___________(選填“甲”、“乙”、“丙”)。
[變式1]如圖是甲、乙、丙三種聲音在示波器上顯示的波形圖,甲和丙___________相同(選填“音調”或“響度”),甲、乙、丙中響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音調最高的是___________。
[變式2]仔細觀察如圖所示的兩個波形圖,指出圖中______音調較高,______響度較大。若波形圖顯示振動的時間是,則乙振動的頻率為______Hz。
一、單選題
1.看電視時,調節音量的大小是為了改變聲音的(  )
A.音色 B.音調 C.響度 D.頻率
2.2022年3月23日,翟志剛、王亞平和葉光富進行了第二次“天宮授課”,聽眾能夠區分出他們的聲音,是根據聲音的(  )
A.響度 B.音色 C.音調 D.振幅
3.下列關于聲現象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
A.聲音在的空氣中傳播速度約為340m/s
B.吉他依靠琴弦的振動發聲
C.只要物體振動,人就能聽到聲音
D.“暮鼓晨鐘”里的鐘聲和鼓聲是人們依據音色進行分辨的
4.二胡樂師演奏時,按“1”、“5”兩個音階時,他的手移動方向是(  )
A.向下移動 B.向上移動 C.由緊按弦到松按弦 D.由小弦換到老弦
5.關于聲現象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物體的振幅越大音調越高
B.聲音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340m/s
C.“隔墻有耳”說明固體也能傳聲
D.“聞其聲而知其人”主要根據音調來判斷
6.如圖所示,將一把鋼尺緊按在桌面邊緣,一端伸出桌邊。撥動鋼尺,聽它振動發出的聲音;減少鋼尺伸出桌邊的長度,撥動鋼尺使其振幅與前一次大致相同,聽到的聲音(  )
A.響度變大 B.響度變小 C.音調變高 D.音調變低
7.如圖所示,2021年11月7日,我國航天員翟志剛、王亞平身著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天服,先后從“天和”核心艙節點艙成功出艙,地面指揮中心頓時掌聲雷鳴,“掌聲雷鳴”是指聲音的(  )
A.音調高 B.響度大 C.音色美 D.傳播速度快
8.在黨的“二十大”上,人們能辨別出習主席的講話聲是根據聲音的(  )
A.音調 B.響度 C.音色 D.頻率
9.下列關于聲現象的描述及其解釋正確的是(  )
A.“公共場所不要大聲喧嘩”是要求人們在公共場所說話,音調要放低些
B.“不敢高聲語,恐驚天上人”中的“高”指聲音的頻率高
C.“聞其聲知其人”的依據是不同人的聲音,其音色不同
D.“余音繞梁,三日不絕”是描述聲音的響度大
二、填空題
10.當馬幫在山間行走時,叮叮當當的鈴聲傳出山外,故有“山間鈴響馬幫來”的美談。鈴聲是鈴芯擊打鈴殼使其______而發聲;人們是根據聲音的______來辨別出鈴聲而不是其它物體發出的聲音。
11.某種蒼蠅在飛行時4s內翅膀振動1400次,則頻率是______,而蝴蝶的振動頻率是8Hz,即它每秒振動______次,人類能聽到的是______發出的聲音。
12.小紅能清楚地分辨出提琴和小號的聲音,原因是提琴聲和小號聲的______不同。音樂會上男低音獨唱時由女高音輕聲伴唱,女高音歌唱家演唱時聲音的______高;聲音在15℃的空氣中傳播的速度為______;而光速比聲速快得多,在真空中光的傳播速度為______。
13.如圖是“錄制合成”的聲音波形圖,由圖可知,甲和丙的______相同,甲和丁的______相同(選填“音調”或“響度”)。若甲每分鐘振動120次,則甲的頻率是______Hz。
三、簡答題
14.小紅用水壺向暖水瓶中灌注熱水,小剛在一旁提醒她:“聽,水快滿了”,說話間暖水瓶中的水真的滿了,小紅疑惑的問小剛:你是怎么聽出來的。請你幫助小紅解釋其中的奧秘。
15.楊詩文同學的聲音是60dB,頻率為500Hz,吳宇航同學的聲音是40dB,頻率為100Hz。請回答下列問題:
(1)誰的聲音音調高?為什么?
(2)如果他們兩個人站在樓道一側的同一地點同時向站在樓道另一側的同學喊話,誰的聲音先傳到另一側同學的耳朵?為什么?
16.某同學用5只粗細相同而高矮不同的瓶子做如下實驗,如圖,用嘴分別對著5只瓶口吹氣,發現瓶子越高,發出聲音的音調越低。此現象,你認為:
(1)嘴對5只瓶口吹氣,5只小瓶均發出聲音的原因是什么?
(2)5只小瓶產生不同音調的原因是什么?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竹溪县| 康马县| 息烽县| 罗城| 同德县| 平塘县| 文昌市| 黄浦区| 泗洪县| 酉阳| 咸丰县| 清涧县| 宣化县| 图们市| 三原县| 庄河市| 泉州市| 东港市| 文昌市| 县级市| 冕宁县| 平远县| 甘洛县| 神农架林区| 乌苏市| 南投县| 达州市| 丘北县| 靖宇县| 永康市| 新乐市| 莱西市| 九龙城区| 鱼台县| 南江县| 潮安县| 新沂市| 南城县| 垣曲县| 都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