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講 汽化與液化掌握液化和汽化兩種物態變化;掌握汽化的兩種方式;掌握液化的兩種方式;知識點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知識詮釋:1、汽化與液化互為逆過程,汽化吸熱,液化放熱。如下圖所示:2、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與沸騰。如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變干是蒸發,水燒開后繼續加熱,水變成水蒸氣,這屬于沸騰。知識點二、沸騰1.沸騰: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2.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秒表(2)實驗裝置:(3)實驗步驟:①按裝置圖安裝實驗儀器;②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并觀察;③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 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的沸騰現象。④完成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4)水沸騰時的現象:劇烈的汽化現象,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雖繼續加熱,它的溫度不變。3.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4.液體沸騰的條件:(1)溫度達到沸點;(2)繼續吸收熱量知識詮釋:液體沸騰需要一定的溫度,標準大氣壓下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液體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沸騰后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液體的沸點還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液體的沸點越高,高壓鍋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實驗過程中為了縮短時間采取的措施有:可在燒杯口加蓋,防止熱量損失,沸騰后再拿掉,防止氣壓對沸點的影響;還可以直加熱熱水,水量選擇適當。知識點三、蒸發1.蒸發: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較緩慢的汽化現象。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3.液體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溫度計的度數變小,這是因為酒精蒸發吸熱。知識詮釋:1、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2、蒸發和沸騰的異同:汽化方式 異同點 蒸發 沸騰不同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 只在沸點時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相同點 都屬于汽化現象,都是吸熱過程知識點四、液化1、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所有氣體都可液化)(2)壓縮體積2、液化的好處: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3、液化放熱:水蒸氣的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液化的時候要放出部分熱。知識詮釋:1、“人造雨”的實驗中,從水壺口溢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勺子,水蒸氣可以液化成小水滴,說明降低溫度能使氣體液化。2、注射器中的乙醚蒸氣,推動活塞,減小乙醚蒸氣的體積,注射器內有液態乙醚出現,說明壓縮體積也能實現液化。角度1:汽化概念及其理解【例1】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淡化方法。地面上挖一坑,往坑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1)陽光使池內海水的溫度______,加快______,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遇到較冷的塑料膜,在塑料膜上______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變式1]人們高溫作業時大汗淋漓,這是人體自我保護的生理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汗液蒸發時吸熱,對體表有降溫作用B.汗液蒸發時吸熱,對體表有升溫作用C.汗液蒸發時放熱,對體表有降溫作用D.汗液蒸發時放熱,對體表有升溫作用[變式2]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吸熱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汽化現象D.沸騰比蒸發現象更劇烈角度2:液化概念及其理解【例2】冰箱工作時,冷藏室內壁有時會出現很多小水珠,冷凍室內則有霜出現,為了不影響制冷效果,需要定期除霜。小水珠是冷藏室內的水蒸氣__________形成的;除霜過程是__________過程。(均填物態變化名稱)[變式1]如題圖所示是電冰箱的工作原理圖,制冷劑在電動壓縮機的驅使下, 在密封的管道內循環流動,將冰箱內的熱量帶到冰箱外,達到制冷的目的。電冰箱正常工作時制冷劑會在冷凝器里發生___________,在冷凍室里(內含蒸發器)發生___________(前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達到搬運熱量的目的;制冷物質被壓縮機壓縮后進入冷凝器時發生的物態變化要___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變式2]如圖所示,解放軍冬訓時,從士兵們口中呼出的“白氣”其實是水蒸氣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蒸發是液體在______(選填“一定”或“任何”)溫度下可進行的緩慢的汽化現象。角度3:生活中的液化、汽化現象【例3】2022年夏秋之際,我省大部分地區久旱無雨,人們常在室內或院子里灑水,這樣既能使空氣濕潤,又能降溫,但過一會兒地面上的水就不見了。地面變干的主要原因是水發生了 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變式1]如圖所示,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比賽場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態二氧化碳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變式2]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選填“壓縮體積”或“增大體積”),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角度4:探究影響汽化快慢的因素【例4】為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1)通過_________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2)通過_________兩圖的對比,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3)通過AB兩圖的對比,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________有關。(4)生活中液體蒸發的現象,曬衣服時要將衣服展開并放在陽光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變式1]小明探究影響蒸發情況的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a和b溫度計的示數,發現b溫度計示數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a溫度計示數,原因是酒精蒸發時會向溫度計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2)比較b和c溫度計的示數,可以得出∶蒸發快慢與________有關,從分子熱運動的角度來看,空氣流動促進了酒精分子向空氣擴散。(3)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實驗,發現在相同溫度但天氣不同的情況下,三根溫度計示數在雨天時差別不大,在晴天時差別卻很大。請根據小明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合理的新猜想∶蒸發的快慢還可能與____________有關。[變式2]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提出問題】液體蒸發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如圖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如下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的 _________ 高低、液體的 ____________ 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勇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快慢與 _________ 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_________ 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分析結論】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____________ (填“有關”或“無關”).【交流評估】本實驗采用了一種很重要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法.一、單選題1.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醫護人員會遇到護目鏡“起霧”的現象。護目鏡內側產生“霧氣”現象屬于(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2.在觀察水沸騰的實驗中,不同時間觀察到水中氣泡產生情況如圖.其中表示水沸騰現象的是( )A. B. C. D.3.小華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到酒精中消毒,取出溫度計后迅速用電風扇不停地吹,會發現溫度計的示數( )A.一直降低 B.一直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4.下列做法不可以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A.雨后,將籃球場上的積水掃開 B.夏季,人們穿著短袖短褲C.將新鮮的水果放入保鮮袋中 D.洗發后,用熱吹風吹干頭發5.如圖所示,是某游泳愛好者在夏天游泳上岸后,站立在陽光中還“瑟瑟發抖”的情境示意圖,分析其原因是( )A.凝固放熱 B.汽化吸熱 C.液化吸熱 D.熔化吸熱6.冬天浴室里,有甲、乙兩根并行排列的水管,甲的表面有很多小水珠,乙則沒有。根據這個現象可以判斷出( )A.甲管裝有熱水,乙管裝有冷水B.甲管裝有冷水,乙管裝有熱水C.甲管、乙管都裝有熱水D.甲管、乙管都裝有冷水7.如圖所示,這是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罐裝液化石油氣。使石油氣液化貯存在鋼罐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溫度 B.提高溫度 C.壓縮體積 D.增大體積8.大年初一早上,小明打開家里的暖水瓶的瓶蓋,瓶口不冒“白氣”,小明懷疑是暖水瓶不保溫,于是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小明倒了一碗嘗嘗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節(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分析與論證二、多選題9.對于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汽化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都是由液態變為氣態B.都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C.蒸發是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D.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10.下列關于沸騰和蒸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B.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不變C.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D.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三、填空題11.小剛吃冰糕時,把冰糕放在碗里,發現碗中的水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冰糕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他用手一摸碗壁,發現碗“漏水”了,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在碗壁上發生的___________(填一種物態變化)現象,過幾個小時后,碗壁上的水消失了,原因是水發生了___________現象。12.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溫度計,把甲溫度計放在電風扇下吹一會兒,發現示數___________(選填“變小”、“變大”、“不變”),把乙溫度計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來,發現它的示數___________(選填“變小”、“變大”、“不變”),這說明___________。13.用嘴吹氣能使開水變涼,這是利用吹氣加快水的蒸發,而水在蒸發過程中要 ___________,從而使水的溫度下降;冬天對著手哈氣使手變暖,是因為哈出的水蒸氣在手附近 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要放熱,使手的溫度升高。14.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長征火箭是以氫、氧作為燃料的。為了減小火箭的體積,采用先降溫再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氣態氫、氧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后儲存在燃料室中。四、簡答題15.現在吉林省進入深秋了,同學們早上跑步時嘴里會呼出白氣,請說明這“白氣”是如何形成的?16.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后,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為什么?17.欣賞如圖所示的漫畫,回答下面的問題:小朋友誤認為冒煙的冰棒就像冒著“白氣”的開水一樣很燙,故不要“冒煙”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請解釋冰棒為什么會“冒煙”。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10講 汽化與液化掌握液化和汽化兩種物態變化;掌握汽化的兩種方式;掌握液化的兩種方式;知識點一、汽化和液化1.汽化:物質從液態變為氣態的過程叫汽化。2.液化:物質從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知識詮釋:1、汽化與液化互為逆過程,汽化吸熱,液化放熱。如下圖所示:2、汽化有兩種方式,蒸發與沸騰。如晾在陽光下的濕衣服變干是蒸發,水燒開后繼續加熱,水變成水蒸氣,這屬于沸騰。知識點二、沸騰1.沸騰:沸騰是在一定溫度下,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2.觀察水沸騰時的現象,探究水沸騰時溫度變化的特點(1)實驗器材:鐵架臺、酒精燈、火柴、石棉網、燒杯、中心有孔的紙板、溫度計、水、秒表(2)實驗裝置:(3)實驗步驟:①按裝置圖安裝實驗儀器;②用酒精燈給水加熱并觀察;③當水溫接近90℃時每隔1min 記錄一次溫度,并觀察水的沸騰現象。④完成水沸騰時溫度和時間關系的曲線。(4)水沸騰時的現象:劇烈的汽化現象,大量的氣泡上升、變大,到水面破裂,里面的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雖繼續加熱,它的溫度不變。3.沸點:液體沸騰時的溫度。4.液體沸騰的條件:(1)溫度達到沸點;(2)繼續吸收熱量知識詮釋:液體沸騰需要一定的溫度,標準大氣壓下不同的液體沸點不同。液體沸騰前吸收熱量溫度升高,沸騰后吸收熱量溫度保持不變。液體的沸點還與大氣壓有關,氣壓越高液體的沸點越高,高壓鍋就是利用了這一原理。實驗過程中為了縮短時間采取的措施有:可在燒杯口加蓋,防止熱量損失,沸騰后再拿掉,防止氣壓對沸點的影響;還可以直加熱熱水,水量選擇適當。知識點三、蒸發1.蒸發:蒸發是液體在任何溫度下都能發生的,并且只在液體表面發生的較緩慢的汽化現象。 2.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液體表面空氣流動的快慢。3.液體蒸發吸熱,有致冷作用:把酒精反復涂在溫度計的玻璃泡上,用扇子扇,溫度計的度數變小,這是因為酒精蒸發吸熱。知識詮釋:1、汽化的兩種方式是蒸發和沸騰;2、蒸發和沸騰的異同:汽化方式 異同點 蒸發 沸騰不同點 發生部位 液體表面 液體表面和內部同時發生溫度條件 任何溫度 只在沸點時劇烈程度 緩慢 劇烈相同點 都屬于汽化現象,都是吸熱過程知識點四、液化1、液化的方法:(1)降低溫度(所有氣體都可液化)(2)壓縮體積2、液化的好處:體積縮小,便于儲存和運輸。3、液化放熱:水蒸氣的燙傷往往比開水燙傷更嚴重,這是因為水蒸氣液化的時候要放出部分熱。知識詮釋:1、“人造雨”的實驗中,從水壺口溢出的水蒸氣遇到冷的勺子,水蒸氣可以液化成小水滴,說明降低溫度能使氣體液化。2、注射器中的乙醚蒸氣,推動活塞,減小乙醚蒸氣的體積,注射器內有液態乙醚出現,說明壓縮體積也能實現液化。角度1:汽化概念及其理解【例1】假如你身處偏遠海島,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辦?小明為你提供一種簡便的淡化方法。地面上挖一坑,往坑內灌海水,按圖所示完成設備的安裝,即可收集淡水。則:(1)陽光使池內海水的溫度______,加快______,形成水蒸氣;(2)水蒸氣遇到較冷的塑料膜,在塑料膜上______形成小水滴;(3)塑料膜表面結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處后滴入水桶中,得到淡水。【答案】 升高 蒸發 液化【詳解】(1)[1][2]溫度越高,水蒸發的越快,陽光照射使池內海水溫度升高,加快了水的蒸發,形成水蒸氣。(2)[3]水蒸氣遇冷會放熱液化,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冷在塑料膜上液化,形成小水滴。[變式1]人們高溫作業時大汗淋漓,這是人體自我保護的生理現象。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汗液蒸發時吸熱,對體表有降溫作用B.汗液蒸發時吸熱,對體表有升溫作用C.汗液蒸發時放熱,對體表有降溫作用D.汗液蒸發時放熱,對體表有升溫作用【答案】A【詳解】液體溫度高有利于蒸發,蒸發具有吸熱致冷的作用,汗液蒸發時吸熱,對體表有降溫作用。故BCD錯誤,A正確。故選A。[變式2]下列關于蒸發和沸騰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吸熱B.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C.蒸發和沸騰都屬于汽化現象D.沸騰比蒸發現象更劇烈【答案】B【詳解】AC.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都需要吸收熱量,故AC正確,不符合題意;B.沸騰只有達到沸點才能進行,故B錯誤,符合題意;D.沸騰在達到沸點后才進行的劇烈的汽化現象,所以比蒸發更劇烈,故D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B。角度2:液化概念及其理解【例2】冰箱工作時,冷藏室內壁有時會出現很多小水珠,冷凍室內則有霜出現,為了不影響制冷效果,需要定期除霜。小水珠是冷藏室內的水蒸氣__________形成的;除霜過程是__________過程。(均填物態變化名稱)【答案】 液化 熔化【詳解】[1]冷藏室內壁有時出現小水珠,是水蒸氣遇冷液化形成的。[2]霜是固態的,除霜時,即使霜熔化為液態。[變式1]如題圖所示是電冰箱的工作原理圖,制冷劑在電動壓縮機的驅使下, 在密封的管道內循環流動,將冰箱內的熱量帶到冰箱外,達到制冷的目的。電冰箱正常工作時制冷劑會在冷凝器里發生___________,在冷凍室里(內含蒸發器)發生___________(前兩空均填物態變化名稱),達到搬運熱量的目的;制冷物質被壓縮機壓縮后進入冷凝器時發生的物態變化要___________(選填“吸熱”或“放熱”)。【答案】 液化 汽化 放熱【詳解】[1][2][3]制冷劑在電動壓縮機的驅使下,在密封的管道內循環流動,制冷劑在冷凝器里被壓縮,放出熱量,由氣態變為液態,即發生液化現象,液化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法來實現的,這一過程要放熱;制冷劑在冷凍室里吸收熱量,由液態變為氣態,即發生汽化現象,達到搬運熱量的目的。[變式2]如圖所示,解放軍冬訓時,從士兵們口中呼出的“白氣”其實是水蒸氣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后液化形成的小水珠。蒸發是液體在______(選填“一定”或“任何”)溫度下可進行的緩慢的汽化現象。【答案】 放出 任何【詳解】[1]從士兵們口中呼出的“白氣”其實是水蒸氣遇冷放熱液化形成的小水珠。[2]蒸發是液體表面進行的緩慢地汽化現象,在任何溫度下都可進行。角度3:生活中的液化、汽化現象【例3】2022年夏秋之際,我省大部分地區久旱無雨,人們常在室內或院子里灑水,這樣既能使空氣濕潤,又能降溫,但過一會兒地面上的水就不見了。地面變干的主要原因是水發生了 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答案】汽化【詳解】水由液態變成氣態的過程,是汽化現象,要吸熱。所以,地面變干的主要原因是水發生了汽化現象。[變式1]如圖所示,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比賽場地的冰面是采用世界上最先進環保的二氧化碳制冰技術,其原理主要是利用液態二氧化碳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時要吸收大量的熱量,可以制冷使水凝固成冰。【答案】汽化【詳解】液態變氣態叫汽化,要吸熱,液態二氧化碳汽化時,吸收大量的熱量,使水凝固成冰。[變式2]如圖是一款療傷噴霧劑,醫學上針對外傷的疼痛常用“冷療法”治療。噴霧劑使用的材料是氯乙烷,它的裝瓶是采用_________的方法(選填“壓縮體積”或“增大體積”),使其在常溫下液化,這一過程要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答案】 壓縮體積 放出【詳解】[1]使氣態物質液化的兩種方式:壓縮體積和降低溫度。瓶裝噴霧劑是通過壓縮體積的方式使物質液化的。[2]物質由氣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叫液化,液化過程要放出熱量。角度4:探究影響汽化快慢的因素【例4】為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小凡同學在4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質量相同的水,進行如圖所示的實驗探究:(1)通過_________兩圖的對比,可以得出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有關。(2)通過_________兩圖的對比,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3)通過AB兩圖的對比,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________有關。(4)生活中液體蒸發的現象,曬衣服時要將衣服展開并放在陽光下,其目的是__________。【答案】 A、C A、D 液體的表面積 加快水分蒸發【詳解】(1)[1]要研究水蒸發快慢與水的溫度是否有關,需控制水的表面積及表面上的空氣流動速度相同,水的溫度不同,由圖可知符合條件的是A和C。(2)[2]要研究液體蒸發快慢跟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是否有關,需控制液體的溫度及表面積的大小相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不同,符合條件的是A和D。(3)[3]通過AB兩圖的對比,可以知道兩圖的液體的溫度,液體表面空氣流動都相同,液體表面積不同,故可以研究液體蒸發快慢跟液體表面積的大小是否有關。(4)[4]曬衣服時為何需要將衣服展開并放在陽光下,原因有兩個,一是展開是為了增大液體的表面積;二是陽光下是為了提高液體的溫度,都能加快液體的蒸發。[變式1]小明探究影響蒸發情況的實驗,如圖所示,請回答下列問題。(1)比較a和b溫度計的示數,發現b溫度計示數__________(選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a溫度計示數,原因是酒精蒸發時會向溫度計___________(選填“吸收”或“放出”)熱量。(2)比較b和c溫度計的示數,可以得出∶蒸發快慢與________有關,從分子熱運動的角度來看,空氣流動促進了酒精分子向空氣擴散。(3)小明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實驗,發現在相同溫度但天氣不同的情況下,三根溫度計示數在雨天時差別不大,在晴天時差別卻很大。請根據小明觀察到的現象,提出合理的新猜想∶蒸發的快慢還可能與____________有關。【答案】 小于 吸收 液體表面空氣流速 空氣濕度【詳解】(1)[1][2]溫度計a和溫度計b的不同之處是溫度計b蘸了酒精,酒精蒸發需要吸收溫度計的熱量,導致溫度計b的示數小于溫度計a的示數。(2)[3]通過b、c溫度計的示數可以看出,c的示數低,b、c溫度計的主要區別在于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不同,因此可得出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表面空氣流速有關。(3)[4]該同學用水代替酒精多次實驗, 發現在相同溫度但天氣不同的情況下,三根溫度計示數在雨天時差別不大,在晴天時差別卻很大,說明液體蒸發的快慢可能與空氣濕度有關。[變式2]探究影響液體蒸發快慢的因素【提出問題】液體蒸發快慢跟哪些因素有關?【猜想與假設】通過觀察如圖和聯系生活實際進行如下猜想:液體蒸發快慢可能跟液體的 _________ 高低、液體的 ____________ 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設計與進行實驗】小勇同學進行了如下實驗:如圖所示,在兩塊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別滴一滴質量相等的酒精,通過觀察圖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發快慢與 _________ 是否有關.此實驗過程中需控制酒精的 _________ 和其表面上方空氣流動快慢相同.【分析結論】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____________ (填“有關”或“無關”).【交流評估】本實驗采用了一種很重要的研究方法,這種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 法.【答案】 溫度 表面積 液體表面積的大小 溫度 有關 控制變量【詳解】通過觀察如圖和聯系生活實際可知,液體蒸發的快慢與液體溫度高低、液體表面積大小和液體表面空氣流動快慢有關;兩玻璃板上的液滴表面積大小不同,所以是研究蒸發快慢和液體表面積的關系,根據控制變量法的思想,需要控制溫度和空氣流動快慢相同;玻璃板上的酒精在溫度和空氣流動快慢相同,表面積不同時,經過一段時間后,兩玻璃板上剩下的酒精明顯不同,故液體蒸發快慢與液體表面的大小有關;被研究問題與多個因素有關,要采用控制變量法來研究,即控制不研究的因素保持一定;一、單選題1.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醫護人員會遇到護目鏡“起霧”的現象。護目鏡內側產生“霧氣”現象屬于( )A.汽化 B.液化 C.熔化 D.凝固【答案】B【詳解】護目鏡內側產生“霧氣”是口中呼出的溫度較高的水蒸氣遇到溫度較低的護目鏡的鏡片液化形成的小水滴,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2.在觀察水沸騰的實驗中,不同時間觀察到水中氣泡產生情況如圖.其中表示水沸騰現象的是( )A. B. C. D.【答案】D【詳解】水在沸騰過程中有大量氣泡產生,并且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到最后破裂。故選D。【點睛】要解決此題需要掌握水沸騰時和沸騰前的現象:沸騰前氣泡在上升過程中氣泡逐漸減小;沸騰時氣泡在上升過程中體積逐漸增大.3.小華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到酒精中消毒,取出溫度計后迅速用電風扇不停地吹,會發現溫度計的示數( )A.一直降低 B.一直升高C.先升高后降低 D.先降低后升高【答案】D【詳解】將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入酒精中,取出后迅速用電風扇不停地吹,加快酒精蒸發,因為酒精蒸發時要從溫度計及周圍吸收熱量,所以看到溫度計的示數降低了,當酒精全部蒸發后,溫度計又上升到室溫,故ABC不符合題意,D符合題意。故選D。4.下列做法不可以加快液體蒸發的是( )A.雨后,將籃球場上的積水掃開 B.夏季,人們穿著短袖短褲C.將新鮮的水果放入保鮮袋中 D.洗發后,用熱吹風吹干頭發【答案】C【詳解】A.雨后,將籃球場上的積水掃開,可以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了液體的蒸發,故A不符合題意;B.夏季,人們穿著短袖短褲,可以增大液體的表面積,加快了汗液的蒸發,故B不符合題意;C.將新鮮的水果放入保鮮袋中,既減少液體上方的空氣流動,又減小了液體的表面積,所以會使蒸發減慢,故C符合題意;D.用熱吹風吹干濕頭發,即加快了液體表面的空氣流速,又使液體表面的溫度升高,使蒸發加快,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C。5.如圖所示,是某游泳愛好者在夏天游泳上岸后,站立在陽光中還“瑟瑟發抖”的情境示意圖,分析其原因是( )A.凝固放熱 B.汽化吸熱 C.液化吸熱 D.熔化吸熱【答案】B【詳解】人上岸后,身體表面的水蒸發,水在蒸發的過程中要從人體吸熱,使人感覺到冷,這是汽化現象。故選B。6.冬天浴室里,有甲、乙兩根并行排列的水管,甲的表面有很多小水珠,乙則沒有。根據這個現象可以判斷出( )A.甲管裝有熱水,乙管裝有冷水B.甲管裝有冷水,乙管裝有熱水C.甲管、乙管都裝有熱水D.甲管、乙管都裝有冷水【答案】B【詳解】水蒸氣遇到熱水管不易液化,遇到冷水管放熱發生液化現象,故甲為冷水管,乙為熱水管,故ACD不符合題意,B符合題意。故選B。7.如圖所示,這是很多家庭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罐裝液化石油氣。使石油氣液化貯存在鋼罐里所采用的方法是( )A.降低溫度 B.提高溫度 C.壓縮體積 D.增大體積【答案】C【詳解】日常生活中用的液化石油氣,因為是在常溫下使用的,不可能采用降低溫度的方法使其液化,所以采用壓縮體積的方法使它液化之后貯存在鋼罐中,故C符合題意。故選C。8.大年初一早上,小明打開家里的暖水瓶的瓶蓋,瓶口不冒“白氣”,小明懷疑是暖水瓶不保溫,于是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小明倒了一碗嘗嘗屬于科學探究中的哪個環節( )A.提出問題 B.猜想與假設C.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 D.分析與論證【答案】C【詳解】小明在家中發現暖水瓶的瓶蓋打開不冒“白氣”,小明問自己為什么?這是提出問題;想到可能是暖水瓶不保溫,這是猜想;倒了一碗嘗嘗發現“燙”,這是進行實驗與收集證據。故C符合題意,ABD不符合題意。故選C。二、多選題9.對于蒸發和沸騰這兩種汽化方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都是由液態變為氣態B.都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C.蒸發是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D.蒸發不需要吸熱,沸騰需要吸熱【答案】AC【詳解】A.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都是由液態變為氣態,故A正確;B.沸騰時溫度要達到沸點,需要在一定溫度下進行,而蒸發是一種緩慢的汽化現象,在任何溫度下都可以發生,故B錯誤;C.蒸發是在液體表面進行,沸騰在液體內部和表面同時進行,故C正確;D.蒸發和沸騰需要吸熱,故D錯誤。故選AC。10.下列關于沸騰和蒸發的說法正確的是( )A.蒸發和沸騰都可以在任何溫度下進行B.蒸發的快慢與溫度無關,沸騰時溫度不變C.蒸發和沸騰都需要吸收熱量D.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答案】CD【詳解】A.蒸發可在任何溫度下進行,沸騰需要在特定的溫度下才會發生,故A錯誤;B.影響蒸發快慢的因素有: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等,所以蒸發的快慢與溫度有關,沸騰過程中的規律是雖然繼續吸熱但溫度保持不變,故B錯誤;CD.蒸發和沸騰都是汽化現象,都需要從外界吸收熱量,故CD正確。故選CD。三、填空題11.小剛吃冰糕時,把冰糕放在碗里,發現碗中的水越來越多,在這個過程中冰糕發生的物態變化是___________;他用手一摸碗壁,發現碗“漏水”了,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在碗壁上發生的___________(填一種物態變化)現象,過幾個小時后,碗壁上的水消失了,原因是水發生了___________現象。【答案】 熔化 液化 汽化【詳解】[1]冰糕化成水是由固態變成液態的過程,屬于熔化現象。[2]碗壁“漏水”,這是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在碗壁上凝成的小水滴,是液化現象。[3]過幾個小時后,碗壁上的水消失了,原因是水發生了汽化,由液態的水變成了水蒸氣。12.甲、乙兩支完全相同的溫度計,把甲溫度計放在電風扇下吹一會兒,發現示數___________(選填“變小”、“變大”、“不變”),把乙溫度計在酒精里蘸一下,再拿出來,發現它的示數___________(選填“變小”、“變大”、“不變”),這說明___________。【答案】 不變 變小 酒精蒸發吸熱【詳解】[1]把甲溫度計放在電風扇下吹一會兒,并沒有液體發生蒸發,所以溫度不變,即溫度計示數不變。[2][3]把乙溫度計在酒精里蘸一下拿出來,乙溫度計表面有酒精,酒精易蒸發,而蒸發需要吸熱,導致溫度計的示數變小。13.用嘴吹氣能使開水變涼,這是利用吹氣加快水的蒸發,而水在蒸發過程中要 ___________,從而使水的溫度下降;冬天對著手哈氣使手變暖,是因為哈出的水蒸氣在手附近 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要放熱,使手的溫度升高。【答案】 吸熱 液化【詳解】[1]蒸發快慢的影響因素:液體的溫度、液體的表面積、液體表面上空氣流動速度,所以,用嘴吹氣能使開水變涼,這是利用水在溫度相同,表面積相同時,加快水表面的空氣流動速度,加快蒸發,蒸發過程中要吸熱,水容易涼。[2]液化是放熱的,汽化是吸熱的,所以,冬天對著手哈氣使手變暖,是因為哈出的水蒸氣液化,液化是放熱的,使手的溫度升高。14.2022年6月5日10時44分,長征二號F遙十四運載火箭點火升空,搭載神舟十四號載人飛船將陳冬、劉洋、蔡旭哲3名航天員順利送入太空。長征火箭是以氫、氧作為燃料的。為了減小火箭的體積,采用先降溫再___________的方法使氣態氫、氧___________(填物態變化名稱)后儲存在燃料室中。【答案】 壓縮體積 液化【詳解】[1][2]使氣體體積減小有兩種方法:降低溫度和壓縮體積,而降溫和壓縮體積可以使氣態的氫和氧發生液化變成液態,便于儲存。四、簡答題15.現在吉林省進入深秋了,同學們早上跑步時嘴里會呼出白氣,請說明這“白氣”是如何形成的?【答案】見解析【詳解】吉林省進入深秋了,戶外溫度很低,人通過呼吸呼出的水蒸氣遇冷發生液化現象,變成小水珠,形成“白氣”。16.在北方的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后,鏡片上會出現一層小水珠,為什么?【答案】見解析【詳解】冬天,戴眼鏡的人從室外走進暖和的室內后,屋子里的水蒸氣遇到冷鏡片液化成小水珠附著在鏡片上。17.欣賞如圖所示的漫畫,回答下面的問題:小朋友誤認為冒煙的冰棒就像冒著“白氣”的開水一樣很燙,故不要“冒煙”的,其實這種想法是錯誤的,請解釋冰棒為什么會“冒煙”。【答案】見解析【詳解】冰棒周圍“冒煙”是由于空氣中的水蒸氣遇冷液化為小水珠。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10講 汽化與液化 2023-2024學年暑假銜接教材(原卷版).docx 第10講 汽化與液化 2023-2024學年暑假銜接教材(解析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