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39張PPT)第1章 物質及其變化第3節 常見的酸學習目標1.能說出酸的通性。2.知道濃鹽酸、濃硫酸的特性,認識物質的性質決定其用途。3.能利用酸的化學性質辨別酸。4.知道使用酸時的注意事項,能舉例說明酸在生活中的用途和對人類的影響。知識點1 鹽酸 重點鹽酸是氯化氫氣體的水溶液,學名氫氯酸。1.濃鹽酸的物理性質標簽 名稱 鹽酸 圖片化學式 密度 質量分數 相對分子質量 36.5 試劑 狀態 液態顏色 無色(工業鹽酸中含有 ,呈黃色) 揮發性 打開鹽酸試劑瓶(臉不要正對瓶口上方) 瓶口有白霧,氯化氫氣體揮發,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結合,形成小液滴 扇聞,有刺激性氣味 特別提醒鹽酸的揮發性(1)鹽酸具有揮發性,濃度越大、溫度越高,揮發性越強。(2)如果濃鹽酸敞口放置,揮發出溶質 ,會導致溶液質量和溶質質量分數都減小,因此濃鹽酸要密封保存。2.稀鹽酸的化學性質與鹽酸反應的物質 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與指示劑作用 石蕊試液、酚酞試液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與某些鹽反應 雞蛋殼(主要成分是碳酸鈣) 產生大量氣泡,生成的氣體能使燃著的火柴熄滅 CaCO3+2HClCaCl2+H2O+CO2↑硝酸銀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HCl+AgNO3AgCl↓+HNO3與金屬氧化物反應 氧化銅 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CuO+2HClCuCl2+H2O生銹的鐵釘(鐵銹的主要成分是) 紅棕色的鐵銹逐漸變少甚至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Fe2O3+6HCl2FeCl3+3H2O與鹽酸反應的物質 反應現象 化學方程式與部分金屬反應 鐵釘 有氣泡產生,溶液由無色變為淺綠色 與堿反應 氫氧化銅 藍色的氫氧化銅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Cu(OH)2+2HClCuCl2+2H2O拓展:鹽由金屬陽離子(或銨根離子)和酸根陰離子構成的化合物稱為鹽,如 、 、 、 、 、 、 等。3.教材第12頁探究:在鹽酸除鐵銹的實驗中,氣體是由什么反應生成的提出問題 在鹽酸除鐵銹的實驗中,我們可以看到鐵釘表面有氣泡生成,而鹽酸與氧化鐵反應時是沒有氣體生成的,這是否意味著鹽酸能繼續與金屬鐵反應生成氣體呢?建立假設 鹽酸能繼續與金屬鐵反應生成氣體設計實驗 因為鹽酸溶液中既有氯化氫,又有水,因此要驗證氣體是由什么生成的,應設置水與鐵反應、稀鹽酸與鐵反應的對照實驗,實驗設計如圖所示現象與結果分析 鐵與稀鹽酸反應有氣泡產生,收集氣體,在導管口點燃,觀察到倒扣的燒杯壁上有水珠產生。蒸餾水中加入鐵,無現象。該實驗說明產生的氣體是氫氣,氫氣是由鹽酸與鐵反應生成的交流與 探討 對照實驗的設計思路:對照實驗和自己要做的實驗相比,只有一個變化的量。對照實驗的作用:既可排除無關變量的影響,又可增加實驗結果的可信度和說服力4.氯離子的檢驗依據 (1) 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2)檢驗氯離子時,加入稀硝酸可防止某些酸根離子的干擾,如 ,它能和 反應生成沉淀,但這些沉淀都能被稀硝酸溶解,因此 溶液可用于檢驗氯離子的存在操作 先向待測液中加入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證明溶液中含有 化學方程式 拓展培優鑒別稀鹽酸和水方法 現象用酸堿指示劑(紫色石蕊試液)或 試紙鑒別 水為中性,紫色石蕊試液不變色;稀鹽酸為酸性,紫色石蕊試液變紅(注意:是紫色石蕊試液變色,而不是鹽酸變色)用活潑金屬(如鎂、鋅等)或碳酸鈉、碳酸鈣等鑒別 水與金屬單質、碳酸鈉、碳酸鈣均不反應,稀鹽酸能與金屬、碳酸鈉、碳酸鈣反應,有氣泡產生用生銹的鐵釘鑒別 水不能除鐵銹;稀鹽酸能把鐵釘上的鐵銹除掉5.鹽酸的用途(1)鹽酸是重要化工產品,用于金屬表面除銹、制造藥物(如鹽酸麻黃素、氯化鋅)等。(2)人體胃液中含有鹽酸,可幫助消化。科學與生活除水垢的方法生活中,燒開水的水壺用的時間長了往往會產生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鈣、氫氧化鎂,它們可以和酸發生化學反應,在水壺里倒一些食醋(主要成分是醋酸,醋酸是一種有機酸),在火上溫熱一下,水垢便可除去。典例1 (原創題)科學社團的成員想利用科學知識使如圖所示裝置中的氣球明顯鼓起來,則使用的固體和液體可以是( )C①鐵和稀鹽酸 ②石灰石和稀鹽酸 ③氧化鐵和稀鹽酸 ④氧化銅和稀鹽酸A.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③④[解析] 要使氣球鼓起來,必須使瓶內氣體壓強增大,氣體增多或氣體溫度升高都可達到這種效果。鐵和稀鹽酸反應會生成氫氣,石灰石和稀鹽酸反應會生成二氧化碳氣體,都能使氣球明顯鼓起來;氧化鐵、氧化銅與稀鹽酸雖然能發生反應,但不生成氣體也不能使氣體的溫度明顯升高,都不能使氣球明顯鼓起來。知識點2 硫酸() 重點1.稀硫酸的化學性質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實驗結論① 將稀硫酸滴入盛有鋅粒的試管中 有氣泡產生,鋅粒的體積逐漸變小,直至消失,試管中溶液溫度上升 Zn+H2SO4ZnSO4+H2↑ 稀硫酸能和某些金屬反應產生氫氣② 將稀硫酸滴入盛有氧化鐵粉末的試管中 紅棕色的氧化鐵粉末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黃色 Fe2O3+3H2SO4 Fe2(SO4)3+3H2O 稀硫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實驗 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化學方程式 實驗結論③ 將稀硫酸滴入盛有氧化銅粉末的試管中 黑色的氧化銅粉末逐漸消失,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H2SO4+CuO CuSO4+H2O 稀硫酸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④ 將稀硫酸滴入盛有氫氧化銅的試管中 藍色的氫氧化銅固體逐漸溶解,溶液由無色變為藍色 Cu(OH)2+H2SO4 CuSO4+2H2O 稀硫酸能與堿反應⑤ 將稀硫酸滴入盛有氯化鋇溶液的試管中 有白色沉淀產生 H2SO4+BaCl22.硫酸根離子的檢驗方法依據 (1) 是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2)在檢驗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時,當用 溶液作為檢驗試劑時,若溶液中含有 也會出現同樣的現象,因為 會和 結合生成不溶于酸的 白色沉淀,為排除 的干擾,可用 溶液代替 溶液,因此可用 溶液檢驗硫酸根離子的存在操作 先向待測液中加入 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消失,證明溶液中含有 化學方程式 特別提醒溶液的顏色鐵單質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后鐵元素為 價,生成的 或 溶液均為淺綠色;而 與稀鹽酸或稀硫酸反應后鐵元素為 價,生成的 或 溶液均為黃色。3.濃硫酸(1)濃硫酸的物理性質濃硫酸是無色、黏稠、油狀的液體,難揮發,密度比水大。(2)濃硫酸的稀釋濃硫酸是油狀的,向濃硫酸中加水,可類比向沸油中加水,無明顯現象,向水中加濃硫酸,可類比向水中加沸油,液滴四濺。實驗操作實驗現象 燒杯壁發熱,沒有液滴四濺 液滴四濺原因分析 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 由于水的密度較小,水會浮在濃硫酸上面,溶解時放出的熱能使水立刻沸騰,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飛濺(3)濃硫酸的三大特性辨析比較敞口放置在空氣中的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比較物質 濃鹽酸 濃硫酸性質 揮發性 吸水性不同點 溶質質量 減小 不變溶劑質量 不變 增大溶液質量 減小 增大相同點 溶質質量分數 減小 變化類型 物理變化 4.硫酸的用途(1)硫酸是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產化肥、農藥、火藥、染料以及冶煉金屬、精煉石油和金屬除銹等。(2)濃硫酸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劑。典例2 (2022·寧波期中)下列有關濃硫酸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CA.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在實驗室中常用做干燥劑B.濃硫酸具有脫水性,能使紙張、布料、皮膚等脫水炭化變黑C.稀釋濃硫酸時,一定要把水沿量筒內壁慢慢倒入濃硫酸中,并不斷攪拌D.不慎將濃硫酸濺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水沖洗,然后涂上 的碳酸氫鈉溶液[解析] 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沿燒杯(不能在量筒內進行)內壁緩緩地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使熱量及時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知識點3 酸的通性 重點酸的通性 反應情況 示例能使指示劑變色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不能使無色酚酞試液變色 ——能與堿反應 酸 堿 鹽 水 能與某些金屬氧化物反應 酸 金屬氧化物 鹽 水 酸的通性 反應情況 示例能與活潑金屬反應 酸 活潑金屬 鹽 氫氣 與某些鹽反應 酸 鹽 新酸 新鹽 稀鹽酸、稀硫酸以及其他的酸溶液中都含有氫離子 ,且 要參與反應,所以它們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這就是酸的通性。注意 由于酸根離子不同,不同的酸也有各自的特性,如稀硫酸與 溶液的反應、稀鹽酸與 溶液的反應。典例3 (2022·溫州期中)在①氧化鐵、②金屬鋅、③氫氧化銅、④氯化鋇溶液這四種物質中,與稀硫酸、稀鹽酸都發生反應且反應中表現了“酸的通性”的是( )B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解析] 氯化鋇溶液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鹽酸,與稀鹽酸不反應,不能體現出酸的通性,氯化鋇溶液與稀硫酸的反應體現了酸中陰離子的性質。題型 1 鹽酸和硫酸的區別角度1 濃鹽酸和濃硫酸的性質比較 ★★典例4 下列有關酸的說法錯誤的是( )AA.濃硫酸要密封保存,這與濃硫酸的揮發性有關B.濃硫酸、濃鹽酸都具有強烈的腐蝕性C.打開盛濃鹽酸的試劑瓶,空氣中會形成白霧D.濃鹽酸和濃硫酸敞口放置,溶質質量分數均減小[解析] 濃硫酸沒有揮發性,濃硫酸要密封保存是因其有吸水性。歸納總結濃鹽酸和濃硫酸性質的比較(1)“兩同”:①都是無色液體;②都具有腐蝕性。(2)“四不同”:①氣味不同,濃鹽酸有刺激性氣味,濃硫酸沒有;②濃鹽酸易揮發,濃硫酸不易揮發;③濃硫酸具有吸水性、脫水性,濃鹽酸沒有;④濃硫酸溶于水放出的熱量較多。角度2 稀鹽酸和稀硫酸的鑒別 ★★★典例5 為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小強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在每組的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放稀鹽酸和稀硫酸,向同組的兩支試管中各加入同種物質。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A.&1& B.&2& C.&3& D.&4&[解析]選項 分析 結論A 稀鹽酸和稀硫酸均能與鐵發生反應生成氫氣,均有氣泡產生,現象相同 不符合題意B 稀鹽酸和稀硫酸均能與碳酸鈉溶液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現象相同 不符合題意C 稀鹽酸和稀硫酸均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色,現象相同 不符合題意D 稀鹽酸與氯化鋇溶液不反應;稀硫酸與氯化鋇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白色沉淀,現象不同 符合題意方法點撥:鑒別物質時的判斷依據(1)所選試劑能與待鑒別的兩種物質都反應且現象不同;(2)所選試劑只能與待鑒別的兩種物質之一反應并出現明顯的現象。角度2 稀鹽酸和稀硫酸的鑒別 ★★★典例5 為區別稀鹽酸和稀硫酸,小強同學設計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在每組的兩支試管中分別盛放稀鹽酸和稀硫酸,向同組的兩支試管中各加入同種物質。其中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 )DA.&1& B.&2& C.&3& D.&4&題型 2 酸的化學性質 ★★★典例6 小紅在復習硫酸和鹽酸的性質時歸納出硫酸和鹽酸的五條化學性質(如圖所示,連線表示相互反應)。(1) 為了驗證性質①,小紅將紫色石蕊試液滴加到稀硫酸和鹽酸溶液中,溶液都變 ____色。紅(2) 它們都能除鐵銹,寫出鹽酸與鐵銹主要成分反應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打開兩瓶分別盛有濃硫酸和濃鹽酸的試劑瓶,瓶口出現白霧的是盛有_________的試劑瓶。濃鹽酸[解析] 打開兩瓶分別盛有濃硫酸和濃鹽酸的試劑瓶時,盛有濃硫酸的試劑瓶無明顯現象,盛有濃鹽酸的試劑瓶口出現白霧,這是因為濃鹽酸揮發出的氯化氫在瓶口處與水蒸氣結合成了鹽酸小液滴。(4) 請寫出把硫酸轉變為鹽酸的化學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為了驗證性質⑤,可選用的物質是________(填一種即可)。碳酸鈉[解析] 為了驗證性質⑤,可選用的鹽可以是碳酸鈉,因為碳酸鈉能和稀鹽酸、稀硫酸發生化學反應。(6) 鎂和鋅可以用來驗證酸的性質②,小紅要探究鎂和鋅與硫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相同)的量是______(填序號)。ABDA.兩種金屬的形狀 B.硫酸的質量分數C.反應容器的大小 D.反應初始溫度[解析] 控制變量法就是創設相同的外部條件,因此探究鎂和鋅與鹽酸反應的快慢,需要控制不變的條件就是對反應速度可能有影響的因素,分析知四個因素中只有容器的大小對反應速度無影響。故選 。歸納總結酸與物質反應的現象特征題型 3 酸的通性 ★★★★典例7 詩句“梅子留酸軟齒牙”中的“梅子”含有較多的檸檬酸,檸檬酸具有酸的通性。小華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驗證檸檬酸的某些性質,其中沒有現象的是( )CA.&5& B.&6& C.&7& D.&8&[解析] 鎂能與檸檬酸反應生成氫氣,有氣泡產生,氧化鐵能與檸檬酸反應生成鹽和水,會觀察到固體溶解,溶液變為黃色,碳酸鈉能與檸檬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有氣泡產生,氣球膨脹,均不符合題意;二氧化碳不能與檸檬酸反應,無明顯現象,故C選項符合題意。歸納總結酸的通性(1)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2)酸 堿 鹽 水;(3)酸 某些金屬 鹽 氫氣;(4)酸 金屬氧化物 鹽 水;(5)酸 鹽 新酸 新鹽。題型 4 從離子角度認識物質的化學性質 ★★★★典例8 (2023·麗水期末)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根據鹽酸的電離方程式 ,我們知道稀鹽酸中有 分子、 、 三種粒子。到底是哪一種粒子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的呢?小科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請回答下列問題。(1) 往三支試管中分別滴入2滴紫色石蕊試液后,乙試管中的溶液將變為____色。紅(2) 分析現象可得出結論: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色的是鹽酸中的____。[解析] 因為稀鹽酸中含有三種粒子 、 、 ,探究誰使指示劑變色需要逐一去驗證這三種粒子。得出結論:鹽酸中 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