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第2課時)有關不純物質的化學方程式計算:1.化學方程式中不管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代人參與計算的都應是純物質的質量。如果遇到不純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將不純物質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2.不純物質和純物質質量的換算。純物質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純度(物質的質量分數)=不純物質的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3.若不純物質為溶液,則其中溶質參與反應,m溶質=m溶藏×溶質質量分數。4.綜合計算題的常見類型(1)將溶液的相關計算與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結合的綜合計算。(2)將圖像、圖表、表格、實驗探究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綜合計算。5.對于反應所得溶液的質量有兩種求法:①溶液組成法: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十溶劑質量,其中溶質一定是溶解的,溶劑水根據不同的題目通常有兩種情況:原溶液中的水和化學反應生成的水。②質量守恒法:溶液質量=進入液體的固體質量(包括由于反應進入和直接溶入的)+液體質量-生成不溶物的質量一生成氣體的質量。典例精析例1、實驗室用廢鋅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0.4g氫氣,求需要含鋅80%的廢鋅片多少克 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多少克 變式1、10克含H2O234%的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條件下能產生多少克氧氣?例2、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三次實驗,其平均數據如下表。若樣品中的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解于水。請回答下列問題:物質的質量 平均值反應前:燒杯+鹽酸 230.0g石灰石樣品 8.0g反應后:燒杯+剩余物 235.8g(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2)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變式2、取100g的稀鹽酸(足量)加入盛有5g含有雜質的金屬鎂樣品的燒杯中,當金屬鎂與鹽酸完全反應后(雜質不參加反應,也不溶解于水),所得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為104.6g.請回答:(1)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參加反應金屬鎂的質量(X)的比例式為 ;(3)生成氯化鎂的質量為 ;(4)原金屬鎂樣品的純度(金屬鎂的質量分數)為 .實戰演練1、12g鎂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得到氧化鎂的質量為( )A.16g B.20g C.28g D.40g2、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氣體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3,現取12g該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點燃,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A.8g B.11g C.12g D.13.2g3、某同學將31.6g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剩余固體中錳、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55:60,則該同學制得氧氣的質量為( )A.6.4g B.3.2g C.1.6g D.0.8g4、把干燥、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g裝入大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得到21.4g固體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成氧氣的質量為9.6gB.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8.7gC.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14.9gD.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5、將某種天然氣水合物(CH4 nH2O)與一定量氧氣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引燃,反應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氣,反應前后質量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H4 nH2O O2 H2O CO2 CO反應前/g 37.2 16.0 0 0 0反應后/g 0 0 43.2 4.4 xA.該天然氣水合物的化學式中n=8B.該天然氣水合物為氧化物C.該天然氣水合物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4D.若將生成物恢復到常溫常壓下,則得到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8%6、測定硫酸銅晶體CuSO4 xH2O 中結晶水含量的數據如下表:質量瓷坩堝(m0) 35.0克瓷坩堝+硫酸銅晶體(m1) 60.0克瓷坩堝+無水硫酸銅粉末(m2) 51.0克(1)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 %(2)下列有關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實驗中,使結果偏小的是 .A、加熱時間過短,晶體沒有現象完全變成白色粉末B、固體冷卻時未放在干燥器中 C、加熱過程中有少量晶體濺出.7、取22.2g石灰石樣品,放入盛有126g稀鹽酸的燒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反應,也不溶解),燒杯內物質質量變為139.4g.則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 g,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8、(2023 南沙區開學)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試管內固體混合物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分析:(1)該反應開始的時間為 (填“t1”或“t2”)。(2)該反應結束時可收集到的氧氣質量為 g。(3)P點處固體成分是 (填化學式)。(4)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 g。(相對分子質量:KClO3-122.5)9、(2023 海口一模)將30g鎂和鐵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測得溶液質量增加了28g,將反應后溶液蒸干,得到固體的質量為 。10、某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請你結合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圖中能上下移動的粗銅絲有 的作用;(2)瓶中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會變成 色.(3)興趣小組對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進行探究,過程如下(假設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雜質不溶于水且不參加反應):【猜想】:反應后的溶液中可能還有鹽酸.【過程】:取樣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結論】:反應后的溶液中還有鹽酸.請你就上述的探究過程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11、將爐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赤銅礦(主要成分是Cu2O)和木炭混合加熱到8000℃左右,即可煉出像金子一樣的物質,該物質叫藥金.分析:藥金中不可能有金,理由是 ,藥金中不可能有大量炭,理由是 ,冶煉過程中會產生氣體,則該氣體主要是 .經測定,藥金的主要成分是銅和鋅,還含一些雜質(雜質不反應,不溶解),現要測定藥金中鋅的質量分數:方案一:如圖1:把ag樣品放入稀鹽酸中,至沒有氣泡產生后過濾、洗滌干燥濾渣,稱量濾渣,質量為bg,計算鋅的質量分數的公式為 ;方案二,如圖2把ag樣品放入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至沒有氣泡產生為止,溶液仍為紅色,稱得氣袋的質量為bg,減去原氣袋質量得到氫氣質量,則利用方程式,根據氫氣的質量可算出鋅的質量為cg,計算公式×100%,此方案是否嚴密,說說你的理由 .12、(2023春 定海區校級期中)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某學習小組取2.5g該樣品與0.8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t1時間后(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重復以上操作,依次稱得加熱時間t1、t2、t3、t4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數據如表所示:請仔細分析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加熱時間 t1 t2 t3 t4剩余固體質量/g 2.48 2.41 2.34 2.34(1)求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的質量。(2)求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13、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14、某同學去游玩時,取回了若干塊礦石樣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對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檢測:取這種石灰石樣品6g,把4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求:(1)m= g;(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3)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加入稀鹽酸的次序 1 2 3 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體的質量/g 4.0 m 0.6 0.615、某興趣小組取CaCO3和CaCl2的固體混合物7.5g,加入到盛有一定質量某濃度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氣體全部逸出后,所得不飽和溶液的質量為41.8g。燒杯及燒杯內物質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如表。反應時間 0 t2 t3 t4燒杯及燒杯內物質質量 64 62.9 61.8 61.8計算:(1)生成CO2的質量為 g。(2)求原固體混合物含CaCl2質量為多少?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第4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第2課時)有關不純物質的化學方程式計算:1.化學方程式中不管是反應物還是生成物,代人參與計算的都應是純物質的質量。如果遇到不純的反應物或生成物,應將不純物質換算成純物質的質量。2.不純物質和純物質質量的換算。純物質的質量=不純物質的質量×純度(物質的質量分數)=不純物質的質量×(1-雜質的質量分數)3.若不純物質為溶液,則其中溶質參與反應,m溶質=m溶藏×溶質質量分數。4.綜合計算題的常見類型(1)將溶液的相關計算與化學方程式的相關計算結合的綜合計算。(2)將圖像、圖表、表格、實驗探究與化學方程式相結合的綜合計算。5.對于反應所得溶液的質量有兩種求法:①溶液組成法:溶液質量=溶質質量十溶劑質量,其中溶質一定是溶解的,溶劑水根據不同的題目通常有兩種情況:原溶液中的水和化學反應生成的水。②質量守恒法:溶液質量=進入液體的固體質量(包括由于反應進入和直接溶入的)+液體質量-生成不溶物的質量一生成氣體的質量。典例精析例1、實驗室用廢鋅片與稀硫酸反應制取0.4g氫氣,求需要含鋅80%的廢鋅片多少克 需要溶質質量分數為19.6%的稀硫酸多少克 解:設消耗的鋅片的質量為x,消耗的稀硫酸的的質量為yZn+H2SO4 = ZnSO4 +H2↑65 98 2x×80% y×19.6% 0.4gX=16.25g,y=100g答:消耗的鋅片的質量為16.25g,消耗的稀硫酸的的質量為100g變式1、10克含H2O234%的雙氧水在二氧化錳的催化條件下能產生多少克氧氣?解:設可以得到氧氣的質量為x2H2O2 2H2O + O2↑68 3210g×34% x,x=1.6g答:得到氧氣的質量為1.6克例2、為測定某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某化學興趣小組做了三次實驗,其平均數據如下表。若樣品中的雜質不參與反應也不溶解于水。請回答下列問題:物質的質量 平均值反應前:燒杯+鹽酸 230.0g石灰石樣品 8.0g反應后:燒杯+剩余物 235.8g(1)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g。(2)計算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寫出必要的計算過程)【答案】(1)2.2;(2)62.5%。【解答】解:(1)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30.0g+8.0g-235.8g=2.2g。(2)設參加反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2.2g, x=5g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100%=62.5%。答: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62.5%。故答案為:(1)2.2;(2)62.5%。變式2、取100g的稀鹽酸(足量)加入盛有5g含有雜質的金屬鎂樣品的燒杯中,當金屬鎂與鹽酸完全反應后(雜質不參加反應,也不溶解于水),所得燒杯中物質總質量為104.6g.請回答:(1)寫出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2)參加反應金屬鎂的質量(X)的比例式為 ;(3)生成氯化鎂的質量為 ;(4)原金屬鎂樣品的純度(金屬鎂的質量分數)為 .【解答】解:(1)鎂和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鎂和氫氣,反應的方程式為:Mg+2HCl═MgCl2+H2↑;根據題意,生成H2的質量=(5g+100g)-104.6g=0.4g;設鎂條中鎂的質量為x;它生成氯化鎂質量為y;.Mg+2HCl═MgCl2+H2↑24 95 2x y 0.4g ,x=4.8g,y=19g原金屬鎂樣品的純度(金屬鎂的質量分數)為×100=96%答案:(1)Mg+2HCl═MgCl2+H2↑ (2)(3)19g (4)96%實戰演練1、12g鎂在足量的氧氣中完全燃燒,可得到氧化鎂的質量為( )A.16g B.20g C.28g D.40g【答案】B【解答】解:設生成氧化鎂的質量為x 2Mg+O22MgO 48 80 12g x ,x=20g故選:B。2、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氣體中,碳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3,現取12g該混合氣體在密閉容器中點燃,充分反應后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 )A.8g B.11g C.12g D.13.2g【答案】B【解答】:已知某CO和O2的混合氣體中,碳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為1:3,12g該混合氣體中碳元素的質量為12g×=3g,則混合氣體中一氧化碳氣體的質量為3g÷(×100%)=7g,氧氣的質量為12g-7g=5g,一氧化碳燃燒的化學方程式為2CO+O22CO2,參加反應的一氧化碳與氧氣的質量比為(28×2):32=56:32,7g一氧化碳完全燃燒消耗的氧氣的質量為4g;由質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7g+4g=11g。故選:B。3、某同學將31.6g高錳酸鉀裝入試管中加熱一段時間后,測得剩余固體中錳、氧兩種元素的質量比是55:60,則該同學制得氧氣的質量為( )A.6.4g B.3.2g C.1.6g D.0.8g【答案】D【解答】解:31.6g高錳酸鉀中鉀元素的質量為31.6g×=7.8g;高錳酸鉀中鉀元素、錳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39:55:(16×4)=39:55:64,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反應前后鉀、錳元素的質量比不變,則反應后鉀元素、錳元素、氧元素的質量比39:55:60,反應后鉀元素的質量不變,則反應后固體的質量為7.8g÷=30.8g,則該同學制得氧氣的質量為31.6g-30.8g=0.8g。故選:D。4、把干燥、純凈的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31g裝入大試管中,加熱制取氧氣。待反應完全后,將試管冷卻、稱量,得到21.4g固體物質,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生成氧氣的質量為9.6gB.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錳的質量為8.7gC.生成氯化鉀的質量為14.9gD.原混合物中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答案】B【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的氧氣的質量為31g-21.4g=9.6g設氯酸鉀的質量為x,生成的氯化鉀的質量為y2KClO32KCl+3O2↑245 149 96x y 9.6gx=24.5g,y=14.9g則二氧化錳的質量為31g-24.5g=6.5g或者21.4g-14.9g=6.5g故選:B。5、將某種天然氣水合物(CH4 nH2O)與一定量氧氣在密閉容器中用電火花引燃,反應后得到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水蒸氣,反應前后質量如表。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CH4 nH2O O2 H2O CO2 CO反應前/g 37.2 16.0 0 0 0反應后/g 0 0 43.2 4.4 xA.該天然氣水合物的化學式中n=8B.該天然氣水合物為氧化物C.該天然氣水合物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3:4D.若將生成物恢復到常溫常壓下,則得到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48%【答案】C【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x=37.2+16.0-43.2-4.4=5.6;則反應中O2、H2O、CO2、CO的分子個數比為:,反應的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3CH4 nH2O+5O2CO2+24H2O+2CO;A、綜上分析,根據氫原子個數可得:(4+2n)×3=24×2,解得:n=6,A錯誤;B、該天然氣水合物中含有C、H、O三種元素,不是氧化物,故B錯誤;C、該天然氣水合物中碳、氫元素質量比為:12:(1×16)=3:4,故C正確;D、4.4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與5.6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質量之和為:4.4g××100%+5.6g××100%=6.4g,則若將生成物恢復到常溫常壓下,得到氣體中氧元素的質量分數為×100%=64%,故D錯誤。故選:C。6、測定硫酸銅晶體CuSO4 xH2O 中結晶水含量的數據如下表:質量瓷坩堝(m0) 35.0克瓷坩堝+硫酸銅晶體(m1) 60.0克瓷坩堝+無水硫酸銅粉末(m2) 51.0克(1)根據實驗數據計算: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 %(2)下列有關測定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的實驗中,使結果偏小的是 .A、加熱時間過短,晶體沒有現象完全變成白色粉末B、固體冷卻時未放在干燥器中 C、加熱過程中有少量晶體濺出.【解答】解:(1)結晶水的質量=(瓷坩堝+硫酸銅晶體)-(瓷坩堝+無水硫酸銅粉末)=60.0g-51.0g=9g;由圖示數據可知,坩堝質量為19.13g,則硫酸銅晶體的質量=60.0g-35.0g=25.0g.因此硫酸銅晶體中結晶水含量=×100%=36%;(2)A.加熱時間過短,晶體沒有現象完全變成白色粉,會導致測定的硫酸銅的質量偏大,測定的水的質量偏小,故A正確;B.加熱后容器未放入干燥器內冷卻,會導致測定的硫酸銅的質量偏大,測定的水的質量偏小,故B正確;C.加熱過程中有少量晶體濺出,導致水的質量測定結果偏大,故C錯誤;故答案為:(1)36;(2)AB.7、取22.2g石灰石樣品,放入盛有126g稀鹽酸的燒杯中,石灰石中的碳酸鈣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雜質不反應,也不溶解),燒杯內物質質量變為139.4g.則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 g,反應后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 .【解答】解:生成二氧化碳的質量為22.2g+126g-139.4g=8.8g設石灰石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生成氯化鈣的質量為y.CaCO3+2HCl=CaCl2+H2O+CO2↑100 111 44x y 8.8g,x=20g y=22.2g所得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為:×100%≈16.2%故答案為:20;16.2%;8、(2023 南沙區開學)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a7ea1a56-13e9-4b57-9149-57de0a0d55da" \t "_blank )用氯酸鉀和二氧化錳的混合物制取氧氣,加熱一段時間后,停止加熱,試管內固體混合物的質量變化如圖所示。根據圖像分析:(1)該反應開始的時間為 (填“t1”或“t2”)。(2)該反應結束時可收集到的氧氣質量為 g。(3)P點處固體成分是 (填化學式)。(4)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 g。(相對分子質量:KClO3-122.5)【答案】(1)t1;(2)0.96;(3)KClO3、KCl、MnO2;(4)2.45。【解答】解:(1)由圖可知,混合物的質量在t1時開始減少,則該反應開始的時間為t1。(2)由圖可知,該反應結束時可收集到的氧氣質量為:4.00g-3.04g=0.96g。(3)由圖可知,該反應在t1時刻開始反應,在t2時刻結束反應,P點時氯酸鉀部分反應,則P點處固體成分有未反應的氯酸鉀,生成的氯化鉀以及催化劑二氧化錳,化學式為:KClO3、KCl、MnO2。(4)設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245 96x 0.96g,x=2.45g則參加反應的氯酸鉀的質量為2.45g。答案為:(1)t1;(2)0.96;(3)KClO3、KCl、MnO2;(4)2.45。9、(2023 海口一模) ( http: / / www.m / chemistry / report / detail / 98883acb-3266-4766-81e1-fcb2217bf265" \t "_blank )將30g鎂和鐵的混合物加到一定質量的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應,測得溶液質量增加了28g,將反應后溶液蒸干,得到固體的質量為 。【答案】126g。【解答】解: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得生成氫氣的質量為30g-28g=2g,硫酸中氫元素和硫酸根的質量比為2:96,則所用硫酸中含有硫酸根的質量為96g,鎂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鎂和氫氣,鐵和硫酸反應生成硫酸亞鐵和氫氣,則硫酸中硫酸根的質量等于反應生成的硫酸鎂和硫酸亞鐵中的硫酸根的質量,則反應后固體的質量等于硫酸根的質量和混合金屬的質量之和,為30g+96g=126g,故答案為:126g。10、某興趣小組用如圖裝置探究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質,請你結合實驗裝置圖回答問題.(1)圖中能上下移動的粗銅絲有 的作用;(2)瓶中浸有紫色石蕊試液的棉花會變成 色.(3)興趣小組對制取二氧化碳后剩余溶液的成分進行探究,過程如下(假設二氧化碳已完全放出,雜質不溶于水且不參加反應):【猜想】:反應后的溶液中可能還有鹽酸.【過程】:取樣于試管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再加入稀硝酸,沉淀不溶解.【結論】:反應后的溶液中還有鹽酸.請你就上述的探究過程的合理性進行評價并說明理由: .【解答】解:(1)將銅絲放下使內裝石灰石的尼龍布袋與稀鹽酸接觸,從而可以通過現象來判斷反應是否發生;石灰石與稀鹽酸接觸發生反應 CaCO3+2HCl=CaCl2+H2O+CO2↑,生成二氧化碳;(2)二氧化碳與水反應,生成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3)反應后的溶液中的氯化鈣和硝酸銀反應也可以產生白色沉淀,并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所以不能證明稀鹽酸的存在.故答案為:(1)隨時控制產生的二氧化碳的量(合理就給分)(2)紅(3)不合理,因為生成的氯化鈣也能與硝酸銀溶液產生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11、將爐甘石(主要成分是ZnCO3)、赤銅礦(主要成分是Cu2O)和木炭混合加熱到8000℃左右,即可煉出像金子一樣的物質,該物質叫藥金.分析:藥金中不可能有金,理由是 ,藥金中不可能有大量炭,理由是 ,冶煉過程中會產生氣體,則該氣體主要是 .經測定,藥金的主要成分是銅和鋅,還含一些雜質(雜質不反應,不溶解),現要測定藥金中鋅的質量分數:方案一:如圖1:把ag樣品放入稀鹽酸中,至沒有氣泡產生后過濾、洗滌干燥濾渣,稱量濾渣,質量為bg,計算鋅的質量分數的公式為 ;方案二,如圖2把ag樣品放入滴有石蕊的稀硫酸中,至沒有氣泡產生為止,溶液仍為紅色,稱得氣袋的質量為bg,減去原氣袋質量得到氫氣質量,則利用方程式,根據氫氣的質量可算出鋅的質量為cg,計算公式×100%,此方案是否嚴密,說說你的理由 .【解答】解:分析:由于化學反應中元素不變,原料中沒金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金;由于炭是黑色,炭多了藥金會變黑色,而且強度差;冶煉過程中碳酸鋅會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故填:化學反應中元素不變,原料中沒金元素,所以不可能生成金;CO2;方案一:藥金是鋅和銅的混合物,加入鹽酸則鋅反應剩余的是銅,故鋅的質量為(a-b)g,故鋅的質量分數為:×100%;方案二:由于氣袋在空氣中受到浮力,不能稱量,故該方案不嚴密,故填:不嚴密,因為氣袋在空氣中有浮力,不能稱量.12、(2023春 定海區校級期中) ( http: / / www.m / science / report / detail / 3e9dfe20-3f2f-4b7a-b053-f5266b61a47c" \t "_blank )為了測定實驗室中氯酸鉀樣品的純度,某學習小組取2.5g該樣品與0.8g二氧化錳混合。加熱該混合物t1時間后(假設雜質不參加反應),冷卻,稱量剩余固體質量,重復以上操作,依次稱得加熱時間t1、t2、t3、t4后剩余固體的質量,記錄數據如表所示:請仔細分析實驗數據,回答下列問題:加熱時間 t1 t2 t3 t4剩余固體質量/g 2.48 2.41 2.34 2.34(1)求完全反應后產生氧氣的質量。(2)求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答案】(1)0.96g。(2)98%。【解答】解:(1)根據質量守恒定律,生成氧氣的質量=2.5g+0.8g-2.34g=0.96g。(2)設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為x。2KClO32KCl+3O2↑245 96x 0.96g, x=2.45g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是×100%=98%。答:該樣品中氯酸鉀的質量分數是98%。故答案為:(1)0.96g。(2)98%。13、稱取12.5g石灰石(主要成分是CaCO3,雜質不參加反應)放入燒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鹽酸,二者恰好完全反應。反應結束后稱量燒杯中剩余物質的總質量為58.1g(不包括燒杯的質量,且氣體的溶解忽略不計)。試計算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解答】解:生成CO2的質量為:12.5g+50g-58.1g=4.4g,設石灰石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x 4.4g,x=10g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為:×100%=20%答:石灰石中雜質的質量分數為20%。14、某同學去游玩時,取回了若干塊礦石樣品,它采用了以下的方法對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進行檢測:取這種石灰石樣品6g,把40g稀鹽酸分四次加入,測量過程所得數據見下表(已知石灰石樣品中的雜質不溶于水,不與鹽酸反應)。求:(1)m= g;(2)樣品中碳酸鈣的質量分數為多少?(3)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多少?加入稀鹽酸的次序 1 2 3 4加入稀鹽酸的質量/g 10 10 10 10剩余固體的質量/g 4.0 m 0.6 0.6【答案】(1)2;(2)90%;(3)14.6%。【解答】解:(1)樣品是6g,加入第一個10g鹽酸的時候,剩余固體是4.0g,說明反應掉的碳酸鈣的質量為2.0g.根據后面的數據可知此時碳酸鈣應該有剩余,也就是10g鹽酸和2.0g碳酸鈣是恰好完全反應.所以第二次再加10g鹽酸,反應掉的碳酸鈣還可能是2.0g,即還剩余2.0g固體,根據后面的固體質量可知,第二次應該也是反應掉2.0g,剩余2g,即m=2.0g;(2)由于6g樣品剩余了0.6g不溶性物質,也就是碳酸鈣的質量為6g-0.6g=5.4g,所以樣品中CaCO3的質量分數×100%=90%;(3)10g鹽酸和2.0g碳酸鈣是恰好完全反應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732.0g 10gx,x=14.6%答:所用稀鹽酸的質量分數為14.6%。故答案為:(1)2;(2)90%;(3)14.6%。15、某興趣小組取CaCO3和CaCl2的固體混合物7.5g,加入到盛有一定質量某濃度稀鹽酸的燒杯中,恰好完全反應,氣體全部逸出后,所得不飽和溶液的質量為41.8g。燒杯及燒杯內物質質量隨反應時間變化如表。反應時間 0 t2 t3 t4燒杯及燒杯內物質質量 64 62.9 61.8 61.8計算:(1)生成CO2的質量為 g。(2)求原固體混合物含CaCl2質量為多少?【答案】(1)2.2;(2)2.5克。【解答】解:(1)分析表中數據,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CO2的質量為64g-61.8g=2.2g,故填:2.2;(2)設原混合物中碳酸鈣的質量為xCaCO3+2HCl═CaCl2+H2O+CO2↑100 44 x 2.2g ,x=5g原固體混合物含CaCl2質量為7.5g-5g=2.5g答:原混合固體中含CaCl2的質量為2.5克。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華師大第一章化學反應 第4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第2課時)(原卷版).docx 華師大第一章化學反應 第4節 根據化學方程式的簡單計算(第2課時)(解析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