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當環境溫度低于0℃,水的溫度下降到0℃時,開始結冰,從液體狀態變成固體狀態。水在結冰過程中,要向周圍放出熱量。水結成冰后,體積變大。在碎冰里加入食鹽可以制造更低溫度。冰和水是同種物質,冰是固態的水。凝結是指氣體遇冷而變成液體的過程。如:空氣中的水蒸氣冷卻變成看得見的水滴。凝固是指溫度降低時,物質由液態變為固態的過程。如:水結冰。選擇題1.( )的變化會使水的狀態發生變化。A.溫度 B.質量 C.體積2.冰凍礦泉水放在桌上一段時間,變成了一瓶冰水混合物,此時礦泉水的溫度可能是( )。A.5℃ B.0℃ C.-5℃3.在做水結冰實驗時,下圖橡皮筋代表水面位置,當試管中的水結冰后,冰面位置( )。A.比橡皮筋低 B.比橡皮筋高 C.跟橡皮筋持平4.水結成冰( )。A.產生了新物質 B.沒有發生任何變化 C.只有形態發生變化5.冬天的自來水管容易被凍裂,這個現象說明水結冰后( )。A.體積會變大 B.質量會變大 C.體積會變小二、填空題1.水蒸氣凝結成小水珠要向周圍環境 熱量,水結冰要向周圍 熱量。(吸收/釋放)2.當水的溫度下降到 ℃,水開始結冰,由 狀態變成 狀態。3.在做水結冰實驗時,往水中加入較多的 ,可以制造更低的溫度。三、判斷題1.冰是固態的水,雪也是固態的水。( )2.在寒冷的冬天,河水比海水更容易結冰。( )3.冰塊會浮在水面上。( )4.水結成冰以后,就變成了兩種不同的物質。( )5.將一杯水放入冰箱的冷藏室,水的溫度會一直降低。( )四、綜合題小魚同學在做“水結冰”實驗時,記錄了試管內水的溫度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下表所示:實驗前,小魚同學用紅筆在試管上標出了水面的位置,完全結冰后試管內的冰面( )。在標記上方 B.在標記下方 C.仍在標記處通過實驗可以發現:當水的溫度降到 時,水開始結冰,在結冰過程中水的溫度 ,水完全結冰后,溫度會 。(3)觀察表格內的數據,可以發現:試管里的水結冰之前溫度下降的速度( )。A.均勻 B.先快后慢 C.先慢后快參考答案選擇題1.A 2.B 3.B 4.C 5.A二、填空題1.釋放 吸收 2.0 液體 固體 3.食鹽三、判斷題1.√ 2.√ 3.√ 4. 5. 四、綜合題(1)A(2)0℃ 不變 下降(3)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