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3 課時 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一、知識解讀1. 古代天文學家 在《天文學大成》中提出了“ ”理論。2. 波蘭天文學家 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 ”理論。3. “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對比:學說名稱 地心說 日心說天文學家 托勒密 哥白尼示意圖地球與太陽的相對運動狀態 地球不動,太陽繞地球轉 太陽不動,地球繞太陽轉, 同時地球自轉能否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能 能4. 1851 年,法國物理學家 在巴黎先賢祠懸掛一枚擺錘,證實了 。5. 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衛星以木星為中心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旋轉, 否定了 的說法。二、實驗重現實驗: 晝夜交替現象的再模擬實驗1. 實驗 : 完善對晝夜交替現象產生原因的解釋。2. 實驗 : 地球模型、鐵絲、手電筒、反光的小圓片、記錄紙等。3. 實驗 :(1) 用一根鐵絲貫穿地球模型的南北,當作“地軸”。(2) 在地球模型的幾塊大陸上,分別貼上幾個反光的小圓片,代表地球上的觀察點。(3) 用較強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時讓地球繞地軸自轉。(4) 觀察地球模型上的小圓片有無迎來亮和暗的變化,并記錄。自轉半周前 自轉半周后4. 實驗 :(1) 通過轉動地球模型,我們發現向光的一面貼有小圓片的地方會變亮,代表這里是白晝;小圓片被慢慢轉到背光的一面,貼有小圓片的地方會變暗,代表這里是黑夜。(2) 幾個小圓片迎來白天或黑夜的時間有早有遲。5. 實驗 :地球自轉會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地球上不同地區迎來白天或黑夜的時間不一樣, 有早有遲。指點迷津問題: 通過再次做晝夜交替現象的模擬實驗,你有什么新發現 2/ 2第 3 課時 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一、知識解讀1. 古代天文學家托勒密在《天文學大成》中提出了“地心說”理論。2. 波蘭天文學家哥白尼在《天體運行論》中提出了“日心說”理論。3. “地心說”和“日心說”的對比:學說名稱 地心說 日心說天文學家 托勒密 哥白尼示意圖地球與太陽的相對運動狀態 地球不動,太陽繞地球轉 太陽不動,地球繞太陽轉, 同時地球自轉能否出現晝夜交替現象 能 能4. 1851 年,法國物理學家萊昂·傅科在巴黎先賢祠懸掛一枚擺錘,證實了地球的自轉。5. 伽利略用自制的望遠鏡觀察到木星的衛星以木星為中心旋轉而不是圍繞地球旋轉, 否定了地球是宇宙中心的說法。二、實驗重現實驗: 晝夜交替現象的再模擬實驗1. 實驗目的: 完善對晝夜交替現象產生原因的解釋。2. 實驗器材: 地球模型、鐵絲、手電筒、反光的小圓片、記錄紙等。3. 實驗步驟:(1) 用一根鐵絲貫穿地球模型的南北,當作“地軸”。(2) 在地球模型的幾塊大陸上,分別貼上幾個反光的小圓片,代表地球上的觀察點。(3) 用較強的光源照射地球模型,同時讓地球繞地軸自轉。(4) 觀察地球模型上的小圓片有無迎來亮和暗的變化,并記錄。自轉半周前 自轉半周后4. 實驗現象:(1) 通過轉動地球模型,我們發現向光的一面貼有小圓片的地方會變亮,代表這里是白晝;小圓片被慢慢轉到背光的一面,貼有小圓片的地方會變暗,代表這里是黑夜。(2) 幾個小圓片迎來白天或黑夜的時間有早有遲。5. 實驗結論:地球自轉會產生晝夜交替現象,地球上不同地區迎來白天或黑夜的時間不一樣, 有早有遲。指點迷津問題: 通過再次做晝夜交替現象的模擬實驗,你有什么新發現 通過再次做晝夜交替現象的模擬實驗,我們發現了“日心說”解釋晝夜交替現象的證據: 地球自轉可以導致晝夜交替現象的發生。在沒有新證據的情況下,很難分清到底哪種觀點才是晝夜交替現象形成的真實原因。所以,我們要將目前得出的結論都暫時保留。2/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 3 課時 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 (答案版).docx 第 3 課時 人類認識地球運動的歷史(原卷板).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