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 5 課時 影長的四季變化一、知識解讀1. 日影變化與太陽在 有關。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 低, 高, 低。2. 陽光下,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低,物體的影子 ,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高,物體的影子 。3. 古人觀測發現: 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 , 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 。從夏至到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 ;從冬至到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 。 和 ,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 。4. 圭表是中國古代測量正午時分 的天文儀器。5. 根據圭表上面的日影長度,就能確定 和 。6. 太陽仰角: 與觀察者所在 之間的夾角。二、實驗重現實驗: 制作簡易圭表觀察測量四季的影長1. 實驗 : 觀察日影隨四季變化時方向和長度的變化。2. 實驗 : 長尺、筆、紙、剪刀、手電筒、標有四個節氣的紙片等。3. 實驗 :(1) 利用尺子、筆、紙等制作一個圭面刻度,然后在圭面上立表。(2) 查閱當地一年四季(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正午時分太陽的高度。(3) 根據同一地點正午時分的太陽高度的數據,將標有四個節氣的紙片讓組內同學擺在相應的高度。(4) 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在不同高度照向圭表,觀察影子的長度變化并記錄。4. 實驗 :(1) 用手電筒照射圭表,手電筒在不同高度時,影子長度會發生變化。(2) 手電筒高度低時,影子長;手電筒高度高時,影子短;手電筒高度適中時,影子長度適中。5. 實驗 :(1) 日影的四季變化與太陽高度變化有關。(2) 同一地點,冬至時,正午太陽高度低,物體的影子長;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高, 物體的影子短;春分和秋分時,正午太陽高度適中,物體的影子長度也適中。指點迷津問題: 一天中影子長度變化的規律是怎樣的 2/ 2第 5 課時 影長的四季變化一、知識解讀1. 日影變化與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有關。一天中,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是上午低, 中午高,下午低。2. 陽光下,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低,物體的影子長,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高,物體的影子短。3. 古人觀測發現: 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短,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長。從夏至到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逐漸變長;從冬至到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逐漸變短。春分和秋分,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一樣長。4. 圭表是中國古代測量正午時分日影長度的天文儀器。5. 根據圭表上面的日影長度,就能確定四季和二十四節氣。6. 太陽仰角: 太陽入射光線與觀察者所在地平線之間的夾角。二、實驗重現實驗: 制作簡易圭表觀察測量四季的影長1. 實驗目的: 觀察日影隨四季變化時方向和長度的變化。2. 實驗器材: 長尺、筆、紙、剪刀、手電筒、標有四個節氣的紙片等。3. 實驗步驟:(1) 利用尺子、筆、紙等制作一個圭面刻度,然后在圭面上立表。(2) 查閱當地一年四季(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正午時分太陽的高度。(3) 根據同一地點正午時分的太陽高度的數據,將標有四個節氣的紙片讓組內同學擺在相應的高度。(4) 用手電筒模擬太陽在不同高度照向圭表,觀察影子的長度變化并記錄。4. 實驗現象:(1) 用手電筒照射圭表,手電筒在不同高度時,影子長度會發生變化。(2) 手電筒高度低時,影子長;手電筒高度高時,影子短;手電筒高度適中時,影子長度適中。5. 實驗結論:(1) 日影的四季變化與太陽高度變化有關。(2) 同一地點,冬至時,正午太陽高度低,物體的影子長;夏至時,正午太陽高度高, 物體的影子短;春分和秋分時,正午太陽高度適中,物體的影子長度也適中。指點迷津問題: 一天中影子長度變化的規律是怎樣的 一天中陽光下物體影子的方向是隨著太陽位置的變化而變化的,影子總是和太陽所在的方向相反。影子的長短是隨著太陽在天空中的位置變化而變化的,太陽位置最高時(正午) 影子最短,太陽位置最低時(清晨和傍晚) 影子最長。同時在實驗中也發現,影子逐漸變短的是上午,影子最短的是正午,影子逐漸變長的是下午。2/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 5 課時 影長的四季變化 (答案版).docx 第 5 課時 影長的四季變化(原卷板).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