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溫馨提示:圖片放大更清晰喲!1.化石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遺物或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化石等。大自然中的化石,舉例:2.恐龍化石、蕨類植物化石、腳印化石、小昆蟲化石、三葉蟲化石、蜻蜓化石、羽毛化石等。3.化石的形成與發現在漫長的地質年代里,地球上曾經生活過無數的生物,這些生物的遺體、遺物或遺跡,被當時的泥沙掩埋起來。在隨后的歲月中,生物的有機質被分解,遺體、遺物的堅硬部分和痕跡被沉積物包裹,并被礦物化。由于地殼運動的作用,已經形成的化石有些上升到接近地表的地方,隨著巖石的侵蝕或坍塌,化石便暴露出來。4.仔細觀察下面兩種恐龍的頭骨化石圖片,猜一猜哪種是食肉恐龍,哪種是食草恐龍?左邊的恐龍頭骨化石的牙齒平齊,適合切斷植物,這是食草恐龍的頭骨化石。右邊的恐龍頭骨化石的牙齒尖銳鋒利,適合撕咬動物,這是食肉恐龍的頭骨化石。5.仔細觀察恐龍蛋化石圖片,說說你有什么發現。恐龍蛋圓圓的。恐龍蛋是一窩一窩的。恐龍蛋里有恐龍胚胎。小恐龍出殼與小雞出殼很像。6.觀察兩種恐龍的足跡化石圖片,判斷哪種是二足行走恐龍,哪種是四足行走恐龍。左圖為二足行走恐龍的足跡化石,右圖為四足行走恐龍的足跡化石。判斷依據是左圖上足跡基本上呈一條直線,足跡間隔較大,右圖上足跡分布比較緊密,而且呈兩條直線。7.小盜龍、猛犸象、魚龍、大地懶都是已滅絕的生物,現在看不到它們了。現在還生活在地球上的與小盜龍相似的生物是鳥,與猛犸象相似的生物是大象,與魚龍相似的生物是海豚,與大地懶相似的生物是樹懶。8.現代馬是怎樣進化而來的 現在的馬是由始祖馬進化而來的,5,000萬年前出現了始祖馬,經過進化,到了3,500萬年前,進化成了漸新馬,漸新馬經過2,000萬年的進化,進化成了中新馬,到了100萬年之前,中新馬進化成了現代馬。馬的進化過程:始祖馬———→漸新馬———→中新馬———→現代馬(5000萬年前) (3500萬年前) (1500萬年前) (100萬年前)始祖馬經過近5,000萬年的進化,終于進化成了現代馬。9.現代馬和始祖馬有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大的不同之處。大家想一想,馬在進化的過程中,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在進化過程中,馬的體形越來越大,馬的趾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始祖馬前足4趾,后足3趾。現代馬前后足都只有中趾著地,便于飛快奔跑。10.現在的蟑螂、銀杏、鱟與化石中的蟑螂、銀杏、鱟相比沒有太大變化,它們被稱為活化石。因為這些動植物在千百萬年的進化過程中,仍然保留了過去原始的特性,外形上沒有太大變化。11.被稱為“活化石”的動物還有國寶大熊貓、中華鱘等等,植物還有水杉、香果樹等等。1.據媒體報道,四川樂山一餐廳的地面巖石中發現了恐龍的足跡,這屬于恐龍的( )。A.遺體化石 B.遺物化石 C.遺跡化石 D.遺址化石2.在越新近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 )。A.數量越多 B.越簡單、越低等 C.數量越少 D.越復雜、越高等3.化石一般存在于( )中。A.火山石 B.沉積巖 C.變質巖 D.巖漿巖4.研究地球上生物進化的直接證據是( )。A.比較解剖 B.細胞研究 C.進化樹 D.化石5.在遠古生物中,有些生物已經滅絕,有些生物的形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而有些幾乎沒有變化,比如( )。A.恐龍 B.蟑螂 C.馬 D.猛犸象1.古生物學家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現,一些生物與它們的祖先相比沒有什么太大的變化,稱它們為______。2.科學家們通過對動物化石的研究發現,______(選填“魚類”“爬行動物”或“哺乳動物”)的化石在比較古老的地層中就出現了,越是高等的動物,一般出現在較______(選填“遠”或“近”)的地層中,越是低等的動物一般出現在較______(選填“遠”或“近”)的地層中。3.《物種起源》的作者是____________,該書于1859年出版,并提出了生物進化是____________的結果。4.___________是保存在地層中的古生物遺體或古生物活動所留下的遺跡,如骨骼、外殼、葉子、腳印化石等。5.“__________”是指一些延續了上千萬年的古老生物,同時代的其他生物早已滅絕,只有它們存活下來,適應了現代的環境。1.通過對化石的研究發現,恐龍等爬行動物出現的時間比哺乳動物晚。( )2.銀杏樹被稱為“活化石”是因為銀杏與某種化石相似。( )3.恐龍腳印不是化石。( )4.化石就是古生物的骨骼。( )5.海洋生物化石出現在高山上是人為的。( )已滅絕的古生物與相似的現代生物連線。小盜龍 樹懶猛犸象 海豚魚龍 大象大地懶 鳥化石是如何證明大陸漂移說的? 參考答案1.C2.D3.B4.D5.B1.活化石2. 魚類 近 遠3. 達爾文 自然選擇4.化石5.活化石×××××大西洋兩岸的古老生物化石相吻合可以證明大陸漂移說。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