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 課時 不簡單的杠桿一、知識解讀1. 杠桿和斜面一樣,都是一種簡單機械。2.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即用力點:杠桿上用力的位置;支點: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阻力點: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3. 杠桿好比人類功能強大的機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樣增大了力的作用效果,有的像打撈網那樣擴展了力的作用范圍,有的像鋤頭那樣改變了力的作用方向。4. 生活中用到杠桿原理的工具有塔吊、桿秤、天平等。5. 支點離用力點遠、離阻力點近,這樣的杠桿可以省力;支點離用力點近、離阻力點遠, 這樣的杠桿費力;支點離用力點和阻力點的距離相等,這樣的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二、實驗重現實驗:利用木板撬和移動重物1. 實驗目的:用一塊小石塊和木板將大石塊從A 處撬到B 處。2. 實驗器材: 木板、一大一小兩塊石塊、有格子且標明起點A 和終點B 的寬紙帶、作為杠桿支點的方木塊等。3. 實驗步驟:(1)做杠桿: 把木板搭在方木塊上,一端放大石塊,另一端放小石塊;并在大石塊一端放置寬紙帶。(2)測試杠桿:①將方木塊放在靠近小石塊的位置,在另一端放大石塊,觀察大石塊能否被撬起。②將方木塊逐漸向大石塊一端移動,每次移動后都觀察大石塊能否被撬起。(3)記錄:記錄大石塊能否被撬起,以及被撬起后移動了多少距離。4. 實驗現象:杠桿模擬實驗記錄表任務目標 撬動的次數 畫出每次撬動時杠桿裝置的情況 大石塊能否被撬起 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把石塊從A 處撬到B 處 第1 次 否 0第2 次 否 0第3 次 否 0第4 次 能 1 格第5 次 能 2 格5. 實驗結論: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撬起大石塊,當支點逐漸靠近大石塊一端時,大石塊才能被撬起并移動位置,越靠近,大石塊移動的格數越多。說明杠桿中支點的位置可以改變杠桿的作用效果。指點迷津問題:為了更加順利地完成以上任務,有哪些小技巧 在實驗過程中,兩位同學要相互配合,小石塊盡量放在木板的最邊緣處,同時用手指不斷把方木塊往前推動,盡量靠近大石塊。2/ 2第3 課時 不簡單的杠桿一、知識解讀1. 杠桿和斜面一樣,都是一種 。2. 杠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即 :杠桿上用力的位置; :支撐著杠桿,使杠桿能圍繞著轉動; :杠桿克服阻力的位置。3. 杠桿好比人類功能強大的機械手臂,有的像撬棍那樣增大了 ,有的像打撈網那樣擴展了 ,有的像鋤頭那樣改變了 。4. 生活中用到杠桿原理的工具有 、 、 等。5. 支點離用力點遠、離阻力點近,這樣的杠桿可以 ;支點離用力點近、離阻力點遠, 這樣的杠桿 ;支點離用力點和阻力點的距離相等,這樣的杠桿 。二、實驗重現實驗:利用木板撬和移動重物1. 實驗 :用一塊小石塊和木板將大石塊從A 處撬到B 處。2. 實驗 : 木板、一大一小兩塊石塊、有格子且標明起點A 和終點B 的寬紙帶、作為杠桿支點的方木塊等。3. 實驗 :(1)做杠桿: 把木板搭在方木塊上,一端放大石塊,另一端放小石塊;并在大石塊一端放置寬紙帶。(2)測試杠桿:①將方木塊放在靠近小石塊的位置,在另一端放大石塊,觀察大石塊能否被撬起。②將方木塊逐漸向大石塊一端移動,每次移動后都觀察大石塊能否被撬起。(3)記錄:記錄大石塊能否被撬起,以及被撬起后移動了多少距離。4. 實驗 :杠桿模擬實驗記錄表任務目標 撬動的次數 畫出每次撬動時杠桿裝置的情況 大石塊能否被撬起 大石塊移動的距離(用格數標記)把石塊從A 處撬到B 處 第1 次 否 0第2 次 否 0第3 次 否 0第4 次 能 1 格第5 次 能 2 格5. 實驗 :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撬起大石塊,當支點逐漸靠近大石塊一端時,大石塊才能被撬起并移動位置,越靠近,大石塊移動的格數越多。說明杠桿中支點的位置可以改變杠桿的作用效果。指點迷津問題:為了更加順利地完成以上任務,有哪些小技巧 2/ 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3 課時 不簡單的杠桿 (答案版).docx 第3 課時 不簡單的杠桿(原卷版).docx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