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節 測量電阻學習目標1.知道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伏安法)測量電阻的實驗原理2.會同時使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導體的電阻3.理解滑動變阻器在電路中的作用4.了解燈絲電阻的特性。重點難點重點:利用電流表、電壓表測量小燈泡的電阻。難點:設計實驗電路圖和實驗操作步驟。導學過程一、測量定值電阻的阻值1.實驗原理:根據歐姆定律的變形公式 ,如果用電壓表測出電阻兩端的 ,用電流表測出通過電阻的 ,代入公式即可求出 。2.實驗器材:電源、開關、 、 、 、待測電阻和導線。3.設計實驗:在下面的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連接起來。4.進行實驗(1)連接電路時,連接時開關要處于 狀態;并將滑片P滑到阻值 (選填“最大”或“最小”)的一端,作用是 。(2)實驗步驟:①按電路圖連接好電路。②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定值電阻兩端的電壓分別為2.5V、2V、1.5V,讀出電流表的值,填入下表。③根據記錄的數據算出三次電阻R。④計算出三次電阻的平均值。5.為了減小實驗的誤差,我們實驗時采用了 的方法,請根據測量的情況設計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次數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123電阻的平均值R′=(R1+R2+R3)/3?6.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二、測量小燈泡的電阻1.實驗原理: 。2.實驗器材:電源、開關、 、 、 、小燈泡和導線。3.設計實驗:在下面的方框內畫出實驗電路圖,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將實物圖連接起來。4.進行實驗①按電路圖連接好電路。②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使小燈泡兩端的電壓分別為0.5V、1V、1.5V、2V、2.5V,讀出電流表的值,填入下表。③根據記錄的數據算出小燈泡的電阻R。④分析數據,得到的結論是 。5.請根據測量的情況設計出記錄實驗數據的表格。次數 電壓/V 電流/A 電阻/Ω123456.在此實驗中, (填能/不能)計算電阻的平均值,原因是 。7.多次實驗的目的是 。我來闖關1.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下列注意事項中不正確的是( )A.連接電路時,開關應斷開B.在無法估計被測電壓、電流的大小時,可用試觸法選取合適的量程C.將變阻器連入電路時,滑片應放到使電路中電流最大的位置D.電壓表應該與待測電阻并聯2.在“伏安法測定值電阻的阻值”的實驗中,為了使被測電阻阻值測得更準確些,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在可能的情況下,加在電阻兩端的電壓要盡量大一些B.通過電阻的電流盡量大一些C.取測得的平均值作為待測電阻的阻值D.以上辦法都可以3.如圖所示的電路中,電源兩端的電壓保持不變,當開關S閉合后,燈L不發光,電壓表指針有明顯偏轉.若電路中只有一處故障,對于此電路可能故障的判斷,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A.燈L短路 B.燈L斷路C.滑動變阻器R2斷路 D.定值電阻R1斷路4.現有兩個阻值不等的未知電阻R1和R2,為了比較它們的阻值大小,小明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四種電路,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②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5.小剛在“測量導體電阻”的實驗中,電流表與電壓表的示數如圖所示,電壓表的讀數為_____V,電流表的讀數為_____A,電阻R的電阻值為_____Ω。6.下列圖象中,能正確描述小燈泡U﹣I關系的是( )A. B. C. D.7.小華同學在伏安法測電阻的實驗中:(1)在連接電路時,開關S應處于_____狀態,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應放在電阻_____的位置;(2)小華同學連接了如圖甲所示的電路,閉合開關,電流表_____示數,電壓表_____示數;(兩空均選填“有”或“無”)(3)他仔細檢查電路。發現有一根導線連接錯誤。請你在答圖甲中錯誤的導線上畫“×”,并用筆畫線代替導線畫出正確的一根連接導線;(4)正確連接電路后,閉合開關,調節滑動變阻器滑片P,當電壓表的示數為2V時,觀察到電流表示數如圖乙所示,他記下數據并算出電阻R的阻值為_____Ω;(5)同組小麗同學繼續向_____(選填“A”或“B”)端移動滑片P,適當增大電阻R兩端的電壓,并進行了多次測量計算電阻的平均值從而減小實驗誤差;(6)如圖所示的實驗電路圖,能夠測出定值電阻Rx阻值的電路是_____。(多選題。全部選對得分,否則不得分)我的收獲答案:導學過程一、1. 電壓 電流 電阻 2.電流表 電壓表 滑動變阻器 3.如圖所示4.斷開 最大 保護電路 5.多次測量求平均值 6.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二、1. 2.電流表 電壓表 滑動變阻器 3.如圖所示4.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6.不能 燈絲的電阻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7.改變電路中的電流和電壓我來闖關1.C 2.C 3.B 4.D 5.1.1 0.2 5.5 6.D 7.(1)斷開 B (2)無 有 (3)如圖所示 (4)10 (5)A (6)ACD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