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本資料來自于資源最齊全的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九年級第二單元第五課第二節 獨具特色的民族區域自治主備: 時間:【學習目標】情感態度價值觀增強 維護民族團結的意識,自覺維護我國的民族政策,尊重各民族風俗 習慣,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能力提高與其他民族同學交往的能力。知識知道我國的新型民族關系,了解民族團結的重要性,懂得民族區域自治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民族政策,也是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學習重、難點】民族區域自治。【課前預習】自主預習,自主探究【教師準備】搜集資料進行學案的設計和課件制作。【學生預習】依據學習目標,閱讀教材58-62,提取有效信息:1.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各族人民結成了怎樣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2.我國處理社會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的原則社什么?3.說說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重要意義都有哪些?4.少數民族地區要發展需要哪些因素?5.建國50多年國家長期穩定和繁榮昌盛的重要原因是什么?6.我國為什么要實行民族區域自治制度?7.說說你將怎樣以實際行動來維護民族團結?【課堂探究】一、小組合作 探究解惑:(15分鐘)新知初探:1、閱讀P58圖片以及文字資料,同學間交流:(1)中央政府向西藏自治區贈送民族團結寶鼎,象征著什么意義?(2)你對我國各個民族之間的關系是怎樣理解的?2、引導學生結合所學地理知識,分析我國東 ( http: / / www.21cnjy.com )、西部地區人口資源分布和經濟發展狀況,討論幫助少數民族地區發展經濟的措施及主要工程(如:青藏鐵路;西氣東輸;西電東送)。21世紀教育網版權所有3、小組交流:回顧歷史上及新中國成立以來,為民族發展、民族團結做出貢獻的人物及其事跡,選出代表發言。(如孔繁森等)4、閱讀P61相關材料,引導學生分析:在工作時間和節假日的規定上,為什么西藏自治區能夠作出與國務院不同的規定?交流討論:以小組為單位,選派代表向全班作交流發言。解疑釋疑:小組內還有哪些疑問沒有解決,我們一起來共同探究:疑問:解答:二、問題展示 點撥升華:(7分鐘)材料: 新疆7.5事件發生后,陳廣元大阿訇 ( http: / / www.21cnjy.com )表示:“伊斯蘭教是和平的宗教,穆斯林是崇尚和諧、追求團結的人們。7.5嚴重暴力犯罪事件的組織者、參與者不能代表伊斯蘭教,更不是穆斯林所為,他們是挑起事端、制造混亂、搞分裂破壞國家的發展,他們的所為與民族、宗教問題無關。”21教育網你怎樣看待西藏、新疆等地分裂分子屢屢制造的打砸搶燒事件?我們應怎樣以實際行動維護民族團結?課堂練習:(15分鐘)1、在我國,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①符合民情、順應民意 ②保證了各民 ( http: / / www.21cnjy.com )族享有獨立設立自治機關,行使自治權的權力③維護了國家主權統一,保障了少數民族管理本民族地區事物的權利 ④調動了各民族人民的積極性,促進國家富強和民族繁榮21·cn·jy·com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西藏和平解放50多年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中央對西藏的建設投資和財政補貼累計500億元,中央、國家機關及各地的援藏建設項目、物資和資金達70多億元。這充分說明 www.21-cn-jy.com ①加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是中華 ( http: / / www.21cnjy.com )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國各民族之間經濟上的差別已不存在 ③維護民族團結對實現各民族共同繁榮具有重大意義 ④我國的社會主義新型民族關系正不斷鞏固和發展2·1·c·n·j·y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3、我國東部地區發展的較快,比較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裕;西部地區發展的較慢,比較貧困。黨和政府決定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以加快西部的發展,東部地區也從資金、技術、人才等方面對西部大力支持,這充分體現了社會主義的根本目的。 21cnjy.com 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幾個問題:(1)這種觀點對嗎?為什么? (2)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體現了“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中的哪一點? (3)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體現了我國新型民族關系中的哪個原則? (4)為鞏固新型民族關系,你認為青少年應該怎樣做? 4、材料:我國第一個省級民族自治 ( http: / / www.21cnjy.com )區――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多年來,內蒙古大草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曾經封閉落后的貧困之地,從年人均收入不足百元變成人均GDP列于全國前十名、經濟增長5年位居全國第一的富裕文明之鄉。【來源:21·世紀·教育·網】內蒙古自治區60多年來發生翻天覆地的歷史變化的原因有哪些?(至少回答三點)課堂小結:(3分鐘)1、 通過本課的學習,我知道了:2、 疑惑:21世紀教育網 -- 中國最大型、最專業的中小學教育資源門戶網站。 版權所有@21世紀教育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