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課 財富之源1.2學習目標:明白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基礎,懂得創造財富需要艱苦的勞動,懂得創造財富還需要智慧和開拓精神,知道創造財富中的智慧和開拓精神指的是什么。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五課第1、2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29-32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莊家漢所說的“財寶”是什么?這個故事蘊含著什么道理?2、教材p30上的“南泥灣八路軍開荒”、“農民致富女狀元陳云蓮”兩則事件向我們什么了什么?3、教材P31思考題:猶太人變廢為寶的故事說明了什么?溫州人為何能成為全國創業的典范?4、如何正確理解財富來自智慧與開拓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莊稼漢所說的“財寶”是“勤勞的品質”,這個故事要告訴我們“辛勤的勞動是創造財富的基礎”。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兩則事件向我們說明了勤勞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是革命年代,還是建設時期,中華民族都是靠勤勞的品質創造了奇跡。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猶太人變廢為寶的故事說明了創造財富不僅需要勤勞,還需要有智慧的頭腦和開拓創新的膽識與勇氣。溫州人正是靠著他們的勤勞、智慧與開拓精神,才創造出了今天的財富,成為全國的創業典范。思考題4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1)要創造財富,必須有發現財富的慧眼、敢于創新的頭腦、敢于冒險和開拓的膽識與勇氣。(2)在當今經濟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要想發展經濟、創造更加豐富的財富,必須要有開拓進取的精神。(3)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地超越原有的發展水平,為國家和社會創造更多財富,才能為個人、企業創造更多的生存和發展機會。四、當堂背誦:思考題1、4五、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六、教學反思:第十三課時第九課 共享陽光1、2學習目標:了解我國政府以及民間組織和機構在扶貧濟困、幫助社會弱勢群體方面所做的努力。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九課第1、2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60-65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我國政府在幫助、扶持社會弱勢群體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我國政府在促進社會公平與正義方面做的努力) 2、在我國,有哪些扶貧濟困的社會組織?國際社會有何行動?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1)我國政府重視社會保障體系的建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為弱勢群體提供了制度性支持。比如實施低保制度。(2)實施大規模扶貧開發。(3)發展教育事業,促進教育公平。⑷保障農民工權益的權益。⑸通過法律援助,為經濟困難或特殊案件的當事人提供減免費用的法律服務。⑹幫助殘疾人康復、入學和就業,對艾滋病患者或感染者實施救治和關懷政策。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春蕾計劃”、“中國扶貧基金會”、 “中國紅十字總會”、“中華慈善總會” 、“中國福利會”等;聯合國創建了聯合國難民署,成立了聯合國兒童基金會等。(至少記住三個)當堂背誦:思考題1、2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教學反思:第九課時第六課 財富中的法與德2.3學習目標:進一步了解“財富中的德”的含義;知道我國的富民政策以及“富而思源”、“富而思進”的含義及其原因。明白當今時代還是要倡導大家“勤儉節約,文明消費”的原因。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六課第2、3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40-44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我國倡導什么富民政策 2、為什么要富而思源,富而思進 3、為什么要勤儉節約、文明消費?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允許和鼓勵一部分地區、一部分人先富起來,帶動和幫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這是我國倡導的富民政策。(2)改革開放以來,很多人依靠良好的環境,走上了富裕的道路。⑶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回報社會,表現出“富而思源”的高尚境界。⑷當個人占有的資源遠遠大于社會平均占有量的時候,個人的社會責任就應增強。⑸富而思源,先富起來的人應擔負起更大的社會責任,不僅體現了個人品質,也是社會進步的需要。⑹人生的意義在于不斷創造。只有在新的起點上與時俱進,才能走出更寬更廣的道路。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1)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勤儉節約是治國安邦之道;勤儉節約是現代企業家取得成就的法寶;勤儉節約是做人的美德。 (2)歷史教訓告訴我們,即使國家足夠發達了,生活真正富足了,也要勤儉節約。在富裕的年代,更要用勤儉節約的習慣培養我們的品德。(3)作為中學生,如果能夠勤儉節約,則有利于未來的成長;相反,如果從小就追求奢華,則不利于國家、家庭和個人的發展。當堂背誦:思考題1、3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教學反思:第十一課時第八課 日月無私照1學習目標:讓學生懂得人與人之間是平等的,人格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人們的生存條件、社會地位之所以有差別,就主要在于人際遇不同,懂得平等社會的建立需要大家的努力,需要每個人都做出自己的貢獻,讓學生了解平等社會的美好。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八課第1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52-54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如何理解平等的真諦?2、維護和實現社會平等涵義是什么?有何意義?3、蔣聰伶和史蒂芬·霍金的事例向我們說明了什么?二、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為基礎,體現為人格和各項基本權利的平等。⑵人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都享有平等的政治、法律權利和人格尊嚴。⑶每個人都應當享有被尊重的權利。人人都平等地享有生存權和發展權,都平等地擁有政治、經濟、文化等各方面的權利。⑷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使他們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是一個合理社會和社會成員的道德責任和義務,只有維護這些權利,才能保證社會的公平與正義。⑸一些處境不利的人,用自己的奮斗詮釋了平等的真諦,捍衛了生命的尊嚴。思考題2 X k b 1 . c o m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維護社會所有成員特別是社會中處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嚴和基本生存條件,使社會每一個成員享有均等的發展機會,獲得平等參與社會的能力,這是一個合理社會的道德責任和道德義務,也是每一個社會成員的責任和義務。只有維護這些權利,才能保證社會的公平和正義。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說明了一些身處逆境的人,可以用自己的奮斗詮釋平等的真諦,捍衛生命的尊嚴,贏得世人的尊重。當堂背誦:思考題1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教學反思:第六課 財富中的法與德 1學習目標:1、知道什么是財富中的“法”,懂得合法致富的必要性;知道什么是財富中的“義”,明白“君子愛財,取之有道”的道理。2、知道稅收的含義、作用及其特點。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六課第1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37-39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為什么要合法致富?2、“法”與“義”(德)的關系?3、稅收的含義、稅收的作用、稅收的特點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獲得財富必須符合法律的規定,必須走合法的生財之道。⑵一切經濟活動都必須在國家法律的框架之中。⑶只有每個人都知法、懂法,用法律規范自己的經濟行為,才能使社會穩定、和諧,才能平等地為每個社會成員創設財富的機會,使每個人都能從中獲得利益。⑷任何違法行為都會破壞經濟秩序,阻礙經濟發展,損害國家、社會和他人的利益,自己也必將受到法律的制裁。⑸因此,每個人要想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就首先必須做到遵紀守法。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義”與“法”是緊密聯系的。⑵見利不能忘義,“義”是我們心中的“法”。⑶法律對人的約束是外在的;“義”對人的約束是內在的,才是最有效的。⑷見利忘義在任何時候都是不可取的。在追求利益的時候應將“義”放在重要位置,符合“義”的利益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稅收的含義:稅收是國家為實現其職能,按照法律規定,強制地、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基本形式。 稅收的作用:⑴依法納稅是公民的基本義務。⑵國以稅為本。①國家鋪鐵路、架橋梁等離不開稅收;②國防、教育等各項公共事業的發展都需要稅收;③公務員、教師等從事公共事業工作的人員的工資來源于稅收。⑶稅收是國家和地方財政收擴的基本形式。稅收的特點:稅收具有強制性、無償性和固定性。當堂背誦:思考題2、3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X|k |b| 1 . c|o |m教學反思:第十課時第七課 關注弱勢群體1、2學習目標:1、了解“弱勢群體”的概念及其特征;了解我國弱勢群體的主要類型及其生存狀況。2、進一步了解“弱勢群體”,特別是了解兒童中的弱勢群體及其生活狀況,懂得貧困等對兒童身心健康和成長的影響。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七課第1、2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46-51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弱勢群體的含義與特征是什么?2、我國,弱勢群體包括哪些類型?其主體是哪兩類?3、我國存在弱勢群體的原因?4、在我們同齡人中也有弱勢群體,他們的生活狀況怎樣?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弱勢群體的含義:弱勢群體,是指依靠自身的力量或能力無法保持個人及其家庭成員最基本的生活水準、需要國家和社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社會群體。 弱勢群體的特征:(1)弱勢群體是其個人及家庭生活達不到社會認可的最基本標準的群體。(2)弱勢群體依靠自己的力量無法改變目前的弱勢地位。(3)要改變弱勢群體的生存狀況,需要國家和社會力量給予幫助或支持。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在我國,弱勢群體包括農村貧困人口、城市下崗失業人員、進城務工的農民工、殘疾人以及遭遇災禍的人群等。弱勢群體的主體是農村貧困人口和處于最低生活保障線的城市居民 。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我國生產力水平較低,制度建設不完善。⑵我國人口眾多,經濟、社會發展不平衡。⑶受歷史、自然等諸多因素的影響,地區之間、城鄉之間的發展水平存在較大的差距,一些人在生存和發展方面還有較大的困難。思考題4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在我們同齡人中也有弱勢群體: (1)我們的一些同齡人,還生活在艱苦的環境中。(2)在世界其他國家,也有許多少年兒童生活在困境中。疾病、失學、貧窮、戰火等是導致他們困境的原因。當堂背誦:思考題1、2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教學反思:第七課時第五課 財富之源3.4學習目標:理解科學技術在發展生產力、創造財富中的重要作用。掌握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有哪些,知道如何才能保證這些源泉充分涌流。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五課第3、4部分:(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33—36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科學技術在發展生產力、創造財富有何重要作用?2、創造財富的源泉有哪些?3、怎樣才能讓一切創造社會財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新|課|標|第|一|網 ( http: / / www.xkb1.com /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和重要標志是。科技進步和科技創新是發展生產力的決定性因素。在現代社會,依靠科技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是創造財富的重要途徑。舉例: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創造財富的源泉有:勞動、智慧與開拓精神、科技、資本和管理。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1)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經濟制度。形成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制度。 (2)建立健全合理收入分配制度。確立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的原則,完善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當堂背誦:思考題2、3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教學反思:第十二課時第八課 日月無私照2學習目標:1、讓學生了解黨和政府在保障人民權利方面所做的努力。2、知道人與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學會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體、智能等方面的差異而自傲或自卑。學習過程和指導:揭示目標并自學指導:導入:同學們,我們今天一起學習第八課第2節:(板書課題)本節課的學習目標是:(出示學習目標,學生朗讀)學習目標的實現離不開大家認真、細致的自學,請同學們根據自學指導認真自學。出示自學指導:(屏幕顯示自學指導及目標思考題)自學指導:請大家認真默讀教材P55-58的內容,思考下列問題,找出答案。8分鐘后比誰能正確回答。1、簡述中國共產黨在實現社會平等道路上所做出的努力和成就。2、我國社會存在不平等現象的原因有哪些?3、如何正確認識我國富民政策中的平等內涵?(如何理解“平等不等于平均”?)4、如何正確認識我國社會中存在的不平等現象? 5、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們應該怎樣正確處理效率和公平的關系 (P57辯論題)學生自學,教師巡視。學生進行緊張的自學,教師行間巡視,并注意糾正學生的不良習慣做適當點撥。學生討論、回答思考題,教師點撥、更正和補充。方法:學生舉手回答,當出現個別不會的,讓會的幫助不會的,當出現多數不會的,學生討論,教師點撥。思考題1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國,為人民當家作主提供了政治保證。⑵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通過政治制度、憲法、法律等手段維護公民的各項權利,使全體人民都能夠表達自身意愿,維護自身權益。思考題2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我國生產力發展水平還比較落后、制度建沒還不夠完善。⑵受到自然和歷史等方面條件的限制。⑶社會資源的分配上還存在地區之間、群體之間、個人之間的不均衡。⑷社會轉型而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衡,造成勞動者收入差別過大。思考題3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平等不等于平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鼓勵一部分人通過誠實勞動、合法經營先富起來,并帶動和幫助其他相對落后的個人和地區,攜手共進小康社會,實現共同富裕。 ⑵這不僅體現了一個健全社會應具有的平等內涵,也反映了一個社會不斷發展的效率要求,二者的統一構成了現代文明社會前進的基石。思考題4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平等是我們追求的目標,但平等總要受到—定 歷史條件的制約。⑵任何社會都存在—些不平等的現象。⑶我國仍是人均收入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城鄉之間、地區之間、社會成員之間發展不平衡的問題還相當突出。⑷提高弱勢群體的生活水平,從根本上改變貧困地區的落后面貌,任重而道遠。 思考題5教師問:會的請舉手?指名回答。學生回答,教師歸納:⑴在分配中要堅持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⑵既要提倡奉獻精神,又要落實分配政策。⑶既要反對平均主義,又要防止收入差距懸殊。⑷鼓勵—部分地區和一部分人先富起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四、當堂背誦:思考題2、3、4五、當堂作業:(屏幕顯示習題)六、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七課 關注弱勢群體1、2.doc 第九課 共享陽光1、2.doc 第五課 財富之源3.4.doc 第五課財富之源1、2.doc 第八課 日月無私照1.doc 第八課 日月無私照2.doc 第六課 財富中的法與德 1..doc 第六課 財富中的法與德2.3.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