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課 中學時代1.中學時代對我們的成長有什么意義?(如何認識中學時代?)(1) 帶進一個別樣的天地,富有挑戰的課程、新奇的實驗器材……(2) 中學時代是人生發展的一個新階段,為我們的一生奠定重要基礎。(3) 中學時代見證著一個人從少年到青年的生命進階。身心不斷發展,自我意識逐步覺醒,思維水平和理解能力不斷提高,生活體驗日漸豐富。2.中學生活給我們提供哪些機會(成長的禮物)?(1) 新的機會和可能。如集體生活,新的課程,豐富的社團活動,各種各樣的社會實踐。(2)新的目標和挑戰,激發著我們的潛能,激勵著我們不斷實現自我超越。(3)重塑自我,能堅持,有韌性,會合作,敢于表達,超越自我。3.面對中學生活中的機遇和挑戰,我們怎么辦?★珍惜當下,把握機遇,從現在做起,從點滴做起,為美好明天付出不懈的努力。4.少年為什么要有夢想?(夢想的作用?)★(1) 編織人生夢想,是青少年時期的重要生命主題。激發我們生命的熱情和勇氣,有夢想就有希望。(2) 少年的夢想,是人類天真無邪、美麗可愛的愿望。有夢想才有方向和動力,才能不斷的進步和發展。5.少年的夢想有什么特點?★(1) 少年的夢想,與個人的人生目標緊密相連。(2) 少年的夢想,與時代的脈搏緊密相連,與中國夢密不可分。6.怎樣才能實現夢想?★(1) 實現夢想,不應止于心動,更要付諸行動。(2) 努力,是夢想與現實之間的橋梁。所以我們需要立志,需要堅持,需要方法。7.青少年如何努力?(1)需要立志,立早志,立大志,立長志。(2)需要堅持,堅持就有機會離夢想更近一步。(3)需要方法,分清輕重緩急,勞逸結合,每天進步一點點,學思結合,珍視團隊合作。第二課 學習新天地1.如何正確認識學習?(1)中學階段,學習是我們的重要任務。初中階段的學習,包括知識的獲取,還包括能力的培養以及如何做人。(2)時時處處都可以學習,學習不僅僅局限在學校,我們可以從一切經歷中學習。學習沒有終點。我們終生都需要學習。(3) 學習表現為接受、掌握、探究、發現、體驗、感悟。(4) 學習需要自覺、主動的態度。(5) 學習伴隨我們的成長。2.我們為什么要學習?(學習的作用、意義)★(1)學習讓我們能夠生存,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打開生命的視窗,拓展新通道,改變思維方式和行為,帶來更多選擇。(2)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3)學習給生命添加養料,可以幫助他人,服務社會,為幸福生活奠基。3.為什么說學習是苦樂交織的?(對學習苦與樂的認識、理解)(1)學習中有快樂。對某方面的知識有強烈的興趣時,自己解決某個問題時,學習中找到志趣相投的同伴時,發現自己的潛能時,我們都可以體會到學習帶來的快樂。(2)學習中也有辛苦。學習過程中需要集中注意力、耗費精力,遇到困難和阻撓時需要調節不良情緒等,這些都需要我們憑借堅強的意志作出努力。(3)經歷學習的辛苦,收獲學習成果時,享受學習的美好。4.怎樣學會學習?★(1)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2)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如掌握基本的學習策略,合理安排學習時間,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3)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如:合作學習、探究學習、自主學習等第三課 發現自己1.為什么要正確認識自己?(自知者明、人貴自知)(1)促進自我發展。增強信心,更好地發展自己的能力。 (2)促進與他人的交往。理解、寬容和善待他人,與他人積極互動。2.我們可以通過哪些途徑認識自己?(如何認識自己?)★(1)通過自我評價來認識自己。(方法:自我觀察和分析、與他人比較等)(2)通過他人的評價認識自己。(方法:用心聆聽、勇于面對、平靜拒絕)3.自我評價的作用(原因) (1)幫助我們接受自己,不驕傲也不自卑。(2)幫助我們調節和控制自己的行為。4.他人評價的作用(原因) 認識自己的一面鏡子。有助于形成對自己更為客觀、完整、清晰的認識。5.怎樣對待他人評價 (1)正確對待他人評價。掌握用心聆聽,勇于面對、平靜拒絕等方法。(2)重視他人的態度與評價,但也要客觀冷靜分析,既不能盲從,也不能忽視。用理性的心態面對他人的評價。6.怎樣接納自己 ★(1)需要接納自己的全部。既接納自己的優點,也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既接納自己的性格,也接納自己的身材、相貌。既接納自己的現在,也接納自己的過去。(2)需要樂觀的心態,更需要勇氣和智慧。7.如何做更好的自己?(如何飛得更高)★(1)接納與欣賞自己。 (2)揚長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優點和長處。 (3)主動改正缺點。(4)不斷激發自己的潛能。如珍視自己的興趣愛好,發現他人對自己的需要,積極合作。(5)在和他人共同生活中不斷成長,更在為他人、為社會帶來福祉的過程中實現。第四課 友誼與成長同行1.交友的變化?①伙伴、同學、朋友成為我們生命中越來越重要的部分②朋友圈變大了,交往內容更豐富了,交往更加深入,朋友關系更加密切。2. 友誼的力量/朋友的作用?(交友的意義)(1)對我們的言談舉止、興趣愛好甚至性格等產生很大影響。(2)真誠友善的朋友能見證我們的成長歷程。(3)朋友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經驗,友誼讓我們更深刻地體悟生命的美好。3.友誼的特質有哪些?(如何正確認識友誼?)①友誼是一種親密的關系。②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③友誼是一種心靈的相遇。4.友誼的澄清有哪些?澄清對友誼認識的誤區(1)友誼不是一成不變的。要學會接受一段友誼的淡出,坦然接受新的友誼。(2)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關鍵是我們對待競爭的態度。在競爭中坦然接受并欣賞朋友的成就,做到自我反省和激勵,我們會收獲更多。(3)友誼不能沒有原則。友誼需要信任和忠誠,但這并不等于不加分辨地為朋友做任何事。要遵守道德與法律。(4)友誼可以帶來快樂,也會帶來困擾和煩惱。要多交益友、諍友(能指出對方缺點的朋友),不交損友。 第五課 交友的智慧1.我們如何建立友誼?(1)建立友誼,需要開放自己。(2)建立友誼,需要持續的行動。(3)需要掌握具體的交友方法。2.有助于建立友誼的方法有哪些?①面帶微笑。②記住對方的名字。③真誠夸贊。④尋找共同之處。⑤做一個耐心的傾聽者。⑥要保持好奇。3.如何呵護友誼?(1)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2)呵護友誼,需要學會尊重對方。(3)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沖突。(4)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承受并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4.網上交往具有什么特點?網上交往具有虛擬、平等、自主等特點。5.網上交往有哪些利與弊?網上交往的影響?(1)利:①網絡超越時空限制,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拓展交往圈。②互聯網開辟了通往世界的又一個窗口。③網上交往可以滿足我們的一些心理需要,并且不必承擔現實交往中那么多的壓力和責任。(2)弊:①網絡有時卻關閉了與他人溝通的心靈之門。②虛擬的交往難以觸摸到生活中的真實。6.如何慎重結交網友?(網上交友需要注意哪些問題?)(1)需要考慮對自己學習和生活的影響,學會理性辨別、慎重選擇。(2)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3)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4)網上交往過程中藥遵守法律、法規。(5)要學會在現實中與同伴交往。7.網絡交往應如何加強自我保護?(補)(1)要遵守道德和法律(2)對陌生人的邀請,予以回絕;(3)對個人真實信息要注意保密。(4)要善于上網學習,不瀏覽不良信息或網站。(5)不沉溺網絡等。第六課 師生之間1、教師的作用/為什么要尊重教師(1)傳道受業解惑。(2)傳承文明。教師是人類文明的主要傳承者之一。(3)教書育人。教師是學習的指導者和成長的領路人。 2、新時代對教師的新要求?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實學識、有仁愛之心。3、為什么老師有不同的風格?年齡、學識、閱歷、性格、情感與思維方式存在差異,每位老師解決問題的方法和表達方式不同。4、怎樣與風格不同的老師相處?(1)承認老師的差別,接納并尊重老師的不同。(2)發現不同風格老師的優點。(3)了解老師教育行為的目的。(4)主動交往,拉近師生的距離。5、教學相長的含義/教與學的關系(1)教與學是師生相互陪伴、相互促進、共同成長的過程。(2)學生的學習離不開老師的引領和指導;(3)師生交流互動,也可以促進老師更好地“教”。 6、促進教學相長的方法/如何促進教學相長(1)保持主動參與、勤學好問的態度。(2)真誠恰當地向老師表達自己的觀點和見解。(3)于老師分享自己的學習感受、學習成果。(4)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7、為什么要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如何看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1)老師的表揚意味著肯定、鼓勵和期待,激勵我們更好地學習和發展。(2)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3)學會正確對待老師的表揚和批評,是我們成長的重要內容。8、如何正確對待老師的批評(1)老師的批評意味著關心、提醒和勸誡,幫助我們反省自己,改進不足。(2)把注意力放在老師批評的內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師的良苦用心。9、師生交往的良好狀態是怎樣的?學生樂于學習,老師寓教于樂,師生之間彼此尊重、相互關心、攜手共進。10、如何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①彼此尊重,是我們與老師建立良好關系的開始。②在平等相待、相互促進的師生交往中,我們可以和老師成為朋友。③主動關心老師、理解老師。親情之愛什么是家庭?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家的意義/如何理解家的意味(1)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2)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3)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3、為什么要孝親敬長?(1)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2)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4、如何孝親敬長?(1)盡孝在當下,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2)學會尊敬、傾聽和感恩。5、親情的特點/我們如何體味親情?(1)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2)每個家庭的表現不盡相同,但不能否認親情的存在。(3)家庭結構會變,但家中親情仍在,盡管它的表現形式可能會發生變化。6、親子沖突產生的原因(1)獨立意識的增強。(2)逆反心理的出現。(3)代溝的存在。7、如何化解親子沖突/如何加強與父母的溝通/與父母發生矛盾時該怎么辦(1)有效地化解沖突,既需要父母做出榜樣,也需要我們自己努力。(2)掌握互動溝通的技巧和應對沖突的智慧,選擇不傷害父母感情和不影響親子關系的做法。(3)接納父母的做法,理解父母行為中蘊含的愛。(4)讓父母了解我們的變化和需要,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表達我們的愛。8、現代家庭發生了怎體的變化/現代家庭的特點(1)結構、規模、觀念等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化。(2)家庭成員的交流、溝通方式發生了較大的變化。(3)家庭氛圍和家庭生活內容發生了變化,家庭氛圍越來越平等、民主。9、如何創建和諧家庭?(1)家庭成員之間相互信任、體諒和包容。(2) 尊重家庭成員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方式。(3) 積極參加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4)以良好心態面對家庭發生的變化。第八課 探問生命1、生命的特性/我們為什么要珍惜生命?(1)生命來之不易。 (2)生命是獨特的。 (3)生命是不可逆的。(4)生命是短暫的。 (5)生命發展是有自然規律的。2、如何正確認識和對待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如何正確看待死亡?(1)我們每個人都難以抗拒生命發展的自然規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歸宿。(2)它讓我們感激生命的獲得。(3)我們要從容面對生命的不可預知,更加熱愛生命,熱愛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奮斗和奉獻之中。3、如何理解生命有接續/(1)個人的生命雖然短暫,但一代又一代的個體生命實現了人類生命的接續。(2)生命的接續,使得每個人的生命不僅僅是“我”的生命,還是“我們”的生命。(3)在生命的接續中,人類生命不斷發展,人類的精神文明也不斷積累和豐富。4、生命的接續有什么意義(1)能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2)我們能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3)人類生命不斷發展,精神文明不斷積累和豐富。我們如何實現生命的接續 (1)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個位置,擔當一份使命。(2)我們要更好地認識和面對自己的生命.(3)在精神上不斷繼承人類的文明成果6、為什么要對生命有敬畏之情?/如何理解生命至上(1)生命是脆弱的、艱難的; (2)生命是堅強的、有力的。(3)生命是崇高的、神圣的。 (4)生命都是寶貴的,生命價值高于一切。(5)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7、怎樣理解生命是休戚與共的/如何做到敬畏生命?(1)珍惜自己的生命,關懷他人的生命,與他人共同生活。(2)不漠視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謹慎地對待生命關系,處理生命問題。(3)敬畏生命是內心自愿的選擇,與周圍的生命休戚與共。第九課 珍視生命1、如何愛護生命(1)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2)關注自己的內在感受,愛惜自己的身體。(3)增強安全意識、自我保護意識,提高安全防范能力,掌握—些基本的自救自護方法。2、為什么要養護精神?(1)每個人活著,除了要關注生理需要和身體健康,還要過精神生活,滿足精神需求。(2)精神風貌反映著我們的生命狀態,守護生命需要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3、我們如何養護精神家園?(1)我們的精神發育需要物質的支持,但不完全受物質生活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制約。(2)每個中國人的精神生命都流淌著民族文化的血脈,離不開優秀傳統文化的滋養。我們不能丟失優秀的民族文化,要在個人精神世界的充盈中發揚民族精神。4.怎樣守護生命?(1)首先要關注自己的身體。(2)關注并養護我們的精神。5、什么是挫折?努力的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失利和失敗。6、如何正確認識挫折?(1)消極影響:挫折會使我們產生負面情緒,容易消沉,甚至做出不恰當的行為。(2)積極影響:得意時,挫折會使我們更清醒,避免盲目樂觀、精神懈??;失意時,挫折會使我們獲得更加豐富的生活經驗。(3)面對挫折的正確態度:生活的道路并不總是平坦的,難免會遇到挫折。生活中的挫折是我們生命成長的一部分;我們需要及時調整自己,正確對待挫折。7、面對挫折,怎樣發掘生命的力量?(怎樣正確面對/戰勝挫折?)★★(1)需要發現、發掘自己的承受力、自我調節和自我修復能力。(2)培養自己面對困難的勇氣和堅強意志。(3)向他人尋求幫助,獲得他人的支持和鼓勵。第十課 綻放生命之花1、什么樣的生命才是有意義的?(怎樣的一生才是值得的?)★★(1)能夠活出自己的人生,自食其力,實現自我價值;(2)在看到別人的需要時付出自己的愛心,自愿承擔責任;(3)將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民族復興和人類命運結合起來。2、探索生命意義的原因(1)探索生命意義,是人類生命的原動力之一。 (2)生命是獨特的,生命意義是具體的。3、怎樣探索生命的意義?★(1)駕馭自己的生活,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 (2)建構自己,形成人們所說的“我的人生”。(3)生命的意義需要自己發現和創造。4、生命貧乏的表現(1)封閉自我 (2)缺乏生活目標5、充盈生命的做法(1)熱愛學習,樂于實踐,在探索中擴展生活的閱歷。(2)敞開胸懷,不斷嘗試與他人、與社會、與自然建立聯系,使生命得以滋養。(3)生命是一個逐漸豐富的過程。6、為什么要關切他人生命?(1)人與人在相互依存和彼此關切中感受溫暖,傳遞溫暖。生命拒絕冷漠。(2)用心對待自己和他人,不僅能將自己的生命照亮,而且可以溫暖他人、照亮他人,甚至溫暖世界、照亮世界。(3)有利于消融冷漠,共同營造一個互信、友善、和諧的社會。7、如何關切他人生命?(1)關切他人的生命,設身處地地思考并善待他人。(2)用真誠、熱情、給予去感動、改變他人。8、偉大人物之所以偉大的原因是什么?P118(1)創造出比自己有限的生命更長久的、不平凡的社會價值。(2)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9、如何看待生命的平凡與偉大?(1)每個生命都有自己獨特的使命。 (2)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3)平凡的生命也有自己的價值。 (4)生命雖然平凡,卻也時時創造偉大。10、我們如何在平凡中創造偉大?★★(1)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創造不平凡的社會價值,留下寶貴的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2)面對生活的艱難考驗,不放棄、不懈怠,為家庭和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3)將個體生命和他人的、集體的、民族的、國家的甚至人類的命運聯系在一起。11、怎樣活出生命的精彩?(怎樣實現生命的價值?) ★★(1)生命充滿色彩與活力,生命得到滋養而一點點充盈起來。(2)生命拒絕冷漠,關切他人的生命,傳遞溫暖,共建和諧社會(3)偉大在于創造和貢獻,平凡也能時時創造偉大。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