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2023浙教版科學小升初暑期“快人一步”培優講義(四):溫度的測量【word,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2023浙教版科學小升初暑期“快人一步”培優講義(四):溫度的測量【word,含答案】

資源簡介

一、溫度的測量
(一)溫度
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物體較熱,我們說它溫度高;物體較冷,我們說它溫度低。溫度相同的物體,冷熱程度相同,例如0攝氏度的水和0攝氏度的冰相比,溫度相同,冷熱程度相同。
(二)溫度計
(1)原理: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以水銀溫度計為例,當溫度計玻璃泡內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受冷時,水銀柱會下降,觀察液柱的長短變化就可以知道溫度的高低。這里采用轉換的科學思想,溫度的變化通過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體現。
(2)構造: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個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裝有適量的水銀或酒精,外殼上刻有刻度。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學思想,內徑越細,溫度變化越明顯。
(3)常用液體溫度計的種類: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常用的制造溫度計的液體有水銀、煤油、酒精等。
(三)溫度的單位:攝氏度( ℃ )
溫度的單位“攝氏度”不能分開讀,例如20攝氏度不能讀作“攝氏20度”,而應讀作“20攝氏度”;單位符號書寫時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圓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開或者放錯位置。零攝氏度以下,
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
例如,人體的正常體溫記作“37℃",讀作“37攝氏度”,我國北方漠河的最低氣溫可達“-52.3℃",讀作“負52.3攝氏度”或者“零下52.3攝氏度”
(四)溫度計的刻度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部大氣壓不變,在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
(五)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使用溫度計前的幾點注意
①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指最高待測物體的溫度超出這一范圍,使用溫度計之前要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并判斷是否適合測待測物體的溫度。
②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
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溫度計的準確程度。一般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1攝氏度,所以準確度不高,體溫計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準確度較高。使用溫度計前要認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準確讀數。
(2)使用溫度計測溫度時的正確方法:選對、放對、讀對、記對。
選對 選擇測量范圍合適的溫度計,防止被測物體溫度過高時,液柱將溫度計脹裂。若無法估計被測物體的溫度,則應先用測量范圍較大的溫度計測量,然后再挑選合適的溫度計,并使其最小刻度能符合實驗準確度
放對 玻璃泡與被測物體充分接觸,不能碰到容器底和壁;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 玻璃泡碰到杯壁 玻璃泡未全部浸入 玻璃泡碰到杯底
示數穩定后讀數,不能將溫度計從被測物體中拿出來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計內的液面相平,如圖所示
讀對 記對記錄數值和單位,0攝氏度以下時,不要忘記負號
【能力拓展】
(1)攝氏度是溫度的常用單位,不是國際單位制中的單位,在國際上采用熱力學溫度,它的單位是開爾文,簡稱開,符號是K。熱力學溫度(T)與攝氏溫度(t)的換算關系為T=t+273.15開。
(2)圖為伽利略制造的第一個溫度計,它可以測量氣體的溫度。
工作原理:若外部大氣壓不變,在氣溫發生變化時,球形容器內氣體質量不變,體積隨之發生變化,使玻璃管內液面上升或下降,從而測量出氣溫的高低。
當氣溫升高,球形容器內氣體體積膨脹,玻璃管內液面下降,反之升高。故溫度計的刻度值上小下大。
(3)A:溫度計插入待測液體后,測溫物質與待測液體進行熱傳遞,最后達到熱平衡,測溫物質的體積不再變化,這時才能反映出待測液體的溫度。
讀數時溫度計不能離開被測液體,因為離開被測液體溫度計玻璃泡就與空氣接觸,立即發生熱傳遞,液柱長度就會發生變化。
B:溫度計的刻度間隔較小,估讀不太準確,在現階段未做特別說明的情況下,可以不用估讀到最小刻度下一位。
C:溫度計的示數代表玻璃泡內的液體的實時溫度,當示數穩定時,說明內外溫度相等,此時讀數才是待測物體的準確溫度。
D:不能將溫度計當成攪拌器使用,以免碰壞玻璃泡。實驗完畢應把溫度計外壁用軟布擦干凈并小心放于盒內,防止磕碰。因水銀蒸氣有毒,對已損壞的水銀溫度計必須及時將水銀放入密閉的容器中封存,不能任其流失造成危害。
二、體溫計
(一)體溫計的構造特點
①有較大的玻璃泡,溫度的微小變就能使水銀柱長度顯著變化。(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測量范圍為35攝氏度--42攝氏度)
②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彎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收縮,水銀柱斷開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內的水銀柱不能自動落回到35攝氏度以下,測量前要用手捏緊體溫計的上部,用力甩幾下,使體溫計內的水銀柱回落到35攝氏度以下)
(二)測量體溫的方法
口測法:將消毒過的體溫計置于舌下,緊閉口唇(用鼻呼吸),放置5分鐘后讀數。此法測體溫較可靠,但對嬰幼兒及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
肛測法:受測者取側臥位,將溫度計頭涂以潤滑劑,徐徐插人肛門,深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為止,放置5分鐘后讀數。此法多用于小孩子及神志不清者,最好由醫護人員執行。
腋測法:將腋窩汗液擦干,把體溫計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將體溫計夾緊,放置3~ 5分鐘后讀數。腋測法較安全方便,不易發生交叉感染,廣為采用。
(三)其他溫度計
液體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非常有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溫度的方法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常用溫度計除了液體溫度計以外,還有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等。色帶溫度計能方便地跟蹤動物的體溫變化;衛星能遙感測出海水0.1攝氏度的變化;天文學中常用光譜分析的方法研究恒星的溫度。
【能力拓展】
(1)體溫計內徑比普通溫度計更細,改變相同溫度時,液柱變化更明顯,因此,最小刻度更小。
(2)由于水銀柱更細,水銀柱不易看清,因此水銀溫度計截面形狀如圖所示。
弧形表面利于放大水銀柱,白底更易看清水銀柱,便于讀數,因此從A面來看。
(3)體溫計與常用溫度計的區別
儀器 體溫計 常用溫度計
用途 測人的體溫 測物體溫度
測量范圍 35攝氏度~ 42攝氏度,范圍小 零下幾攝氏度至110攝氏度左右,范圍大
最小刻度 0.1攝氏度 1攝氏度
構造 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特別細的彎曲的玻璃管 內徑細而均勻的玻璃管,下端是玻璃泡
使用方法 能離開人體讀數,溫度降低時,玻璃管內液體不能自動回落,使用前要用力甩幾下 不能離開被測物體讀數,溫度降低時,玻璃管內液體自動退回玻璃泡
例1、一支體溫計的示數是37.2℃,某粗心護士忘了甩體溫計,先后測甲、乙兩個人的體溫,他們的真實體溫分別是36.5℃,38.8℃,經測量溫度計的讀數為( )
A.甲的讀數是36.5℃,乙的讀數是38.8℃ B.甲的讀數是37.2℃,乙的讀數是38.8℃
C.甲的讀數是36.5℃,乙的讀數是36.6℃ D.以上讀數都不對
例2、疫情期間,我們每天都要測量體溫。用體溫計測得小柯的體溫為 37.3℃后,忘記把水銀甩回玻璃泡就去測量小妍和小麗的體溫,如果小妍和小麗的實際體溫為 37.1℃和 38.4℃, 那么兩次測量結果應該是( )
A.37.3℃和 37.4℃ B.37.1℃和 38.4℃
C.37.1℃和 37.3℃ D.37.3℃和 38.4℃
例3、一支溫度計的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個標準大氣壓下,將它放在沸水中,示數為95℃,放入冰水混合物中,示數為5℃,把溫度計懸掛在教室的墻上,其示數為32℃,則教室內的實際溫度是( )
A.30℃ B.32℃ C.37°C D.27℃
例4、該體溫計的測量范圍為________。如圖所示,該體溫計的示數為________。
例5、
(1)如圖甲是某地室外氣溫,其示數為________。該水銀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如圖乙是氣體溫度計的示意圖,A、B 兩處對應的溫度的關系是:A 處________B 處。(填“<”、“=“或“>”)
例6、學習了溫度計的知識后,小明同學用溫度計測量燒杯中液體溫度,
(1)其中操作正確的是圖1中的________.圖2所示的是用該溫度計測得的液體的溫度,示數為________ 。
(2)小明同學又嘗試自制了一支氣體溫度計(如圖甲所示)。瓶中裝的是空氣,裝置不漏氣,玻璃管中間封有一段紅色液柱。
此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3)小明把該溫度計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標出紅色液柱右側到達的位置分別為A和B,如圖乙所示(右邊裝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測出溫度計上AB段長度為________cm;再用該溫度計測室內溫度,液柱右側正好移動到C處,則此時室內的溫度為多少?請列式計算________c。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導致示數不夠精確。對此請你提出一條提高測量精確度的建議________.
1.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位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讀數為38.4℃。該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依次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甲為38.4°C,乙為38.4℃,丙為39.6℃,則( )
A.甲、乙肯定正確,丙也可能正確
B.乙、丙肯定正確,甲也可能正確
C.只有丙的正確
D.丙肯定正確,甲和乙也可能正確
2.某同學將示數為37℃的體溫計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測得結果是( )
A.體溫計的示數下降為32℃ B.溫度太低,超出測量范圍,體溫計損壞
C.體溫計的示數依仍是37℃ D.體溫計的示數降到35℃以下,無法讀數
3.有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溫度計,將它插在冰水混合物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 4 厘米,將它插在標準大氣壓下的沸水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 24 厘米。當將此溫度計插在某液體中時,水銀柱的長度為 17 厘米,則此液體的溫度是多少?( )
A.60℃ B.65℃ C.50℃ D.40℃
4.曉利選用水銀溫度計測量熱水溫度:
(1)水銀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制成的.
(2)當把水銀溫度計放入熱水中,發現溫度計的水銀液面慢慢升高.此時,溫度計內水銀的:①體積,②質量,③密度:沒有發生變化的是________ (選填序號).
(3)一支溫度計刻度均勻,但示數不準,在一標準大氣壓下,它測得沸水溫度是95 C;測冰水混合物溫度為15 C,現用它來測某液體溫度,讀數是29 C,該液體的真正溫度是________ C
5.秋冬交季,流感高峰時期,醫務室校醫每天為同學進行體溫監測。
(1)校醫正確使用體溫計,測得小金體溫如圖所示,為________℃,后兩位同學未甩此體溫計直接測量,小林為38.6℃,小麗也為38.6℃,由此可知小林與小麗中一定發高燒,需要及時治療的是________。
(2)小愛在測量體溫后仔細觀察該體溫計的結構,她的想法正確的是__________。
A.體溫計能準確到0.1℃
B.體溫計形狀接近三棱柱形,主要目的為美觀
C.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間
D.用體溫計也可以測量冰水的溫度
1.如圖所示伽利略溫度計(燒瓶內有空氣,細管中有液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若氣溫下降,氣體縮小,液體下降
B.若氣溫升高,液體膨脹,液體上升
C.若氣溫升高,氣體膨脹,液體上升
D.A 和 B 兩點的值,B 點的溫度值要高點
2.“納米管溫度計”被認定為世界上最小的溫度計。研究人員在碳上納米管中充入液態的金屬鎵,當溫度變化時,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金屬鎵液柱的變化就能讀取溫度值。這種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 30~490℃,可用于檢測電子線路、測定毛細血管的溫度等。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碳納米管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B.碳納米管的體積在 30~490℃的范圍內變化很小
C.金屬鎵的體積在 30~490℃的范圍內變化可忽略不計
D.該溫度計雖然很小,但其量程卻比體溫計大
3.小麗想測量一杯水的溫度,她得到的是-支沒有刻度的溫度計,于是她想了一個辦法:先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冰水混合物中一段時間后,在對應的液柱上端處做了一個記號A,然后在1標準大氣壓下,把溫度計的玻璃泡浸在沸水中一段時間后,也在對應的液柱上端做好記號B,用刻度尺測得兩標記間的距離是40cm。然后她用此溫度計來測量一杯水的溫度,發現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A點24cm,則這杯水的溫度是( )
A.20℃ B.30°C C.40℃ D.60℃
4.溫度計是根據液體________原理制成的,圖1中的溫度為________ ℃。要看清體溫計中液柱的位置就應沿圖2中________(填字母)的方向觀察。
5.如圖甲所示是人們常用的體溫計,這種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________的性質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氣體溫度計(如圖乙所示)是根據氣體的這種性質制成的。球形容器內是空氣,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小明同學仿照實驗室使用的液體溫度計的原理,設計而成的一個簡易的氣體溫度計,燒瓶中裝的是氣體,瓶塞密封不漏氣,瓶塞上面細彎管中有一段液柱。若周圍溫度升高時,液柱將向哪邊移動________(填“左”、“右”);為了提高此溫度計的靈敏度,便于讀數,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請寫出其中一種: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例1、B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依靠重力流回液泡。當測量的體溫高于它現在的示數時,水銀柱會上升,測得的溫度是準確的;當測量的體積低于或等于它現在的示數時,水銀柱保持不變,測得的溫度是錯誤的,據此分析判斷。
甲的體溫36.5℃<37.2℃,因此體溫計的示數保持不變,還是37.2℃;乙的體溫38.8℃>37.2℃,因此體溫計的示數會上升,顯示為38.8℃,故B正確,而A、C、D錯誤。例2、D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依靠重力流回液泡。當溫度增大時,水銀柱會上升,此時示數是準確的;當溫度等于或低于現在的示數時,溫度計的示數保持不變,據此分析判斷。
小妍的實際體溫37.1℃<37.3℃,因此水銀柱不會下降,仍然顯示37.3℃;小麗的體溫38.4℃>37.3℃,因此水銀柱會上升,顯示38.4℃,故D正確,而A、B、C錯誤。
例3、A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那么溫度的變化量和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實際溫度為t,顯示溫度為t’,二者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據此計算。
當溫度計的顯示溫度為32℃時,根據得到: ; 解得:t=30℃。
例4、35℃~42℃;38.1℃
【解析】根據圖片找到體溫計上的最小刻度和最大刻度,從而確定體溫計的測量范圍。弄清體溫計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液面的位置讀出示數。
(1)根據圖片可知,該體溫計的最小刻度為35℃,最大刻度為42℃,那么它的測量范圍為35℃~42℃;
(2)該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那么示數為38.1℃。
例5、(1)-24℃;液體的熱脹冷縮(2)>
【解析】(1)首先根據甲圖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再根據刻度增大的方向確定實際溫度在0℃以上還是以下,最后根據液面的位置讀出示數。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當外界溫度升高時,燒瓶內的氣體體積膨脹,壓強增大,于是液柱向左移動;當外界溫度下降時,燒瓶內的氣體體積收縮,壓強減小,于是液柱向右移動,據此分析判斷。
【解答】(1)根據圖甲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刻度向下增大,那么實際溫度在0℃以下,因此它的示數為:-24℃。該水銀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當液柱在A處時,燒瓶內氣體體積膨脹程度肯定大于液柱在B點時,即A點時對應的溫度肯定高于B點,即A處>B處。
例6、(1)D;-4℃
(2)氣體的熱脹冷縮
(3)4.00;22.5℃
(4)玻璃管變細或燒瓶變大
【解析】(1)根據溫度計的使用規范分析判斷。根據圖2確定溫度計的分度值,根據刻度增大的方向確定實際溫度在0℃以上還是以下,最后根據液面位置讀出示數;
(2)當溫度升高時,瓶內氣體體積膨脹,于是紅色液柱向左移動;當溫度降低時,瓶內氣體體積縮小,于是紅色液柱向右移動,據此分析工作原理;
(3)根據圖乙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準確值+估讀值記錄測量結果。從圖片中讀出C處的刻度,然后計算出BC的長度,最后根據“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列式計算,即。
(4)根據公式V=Sh分析改進精確度的措施。
【解答】(1)圖A溫度計液泡碰了燒杯底部,圖B中溫度計液泡碰了燒杯側壁,圖C中溫度計的液泡沒有與液體接觸,故A、B、C錯誤,而D正確。
故選D。
根據圖2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2℃,刻度值向下增大,那么實際溫度在0℃以下,那么示數為:-4℃。
(2)此溫度計是根據氣體熱脹冷縮的原理制成的。
(3)根據圖乙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那么AB的長度為:8.00cm-4.00cm=4.00cm,BC的長度為:7.00cm-4.00cm=3.00cm。
根據公式得到:;
解得:t=47.5℃。
(4)使用中發現玻璃管中液柱移動不明顯,即液柱的長度h變化較小,根據公式V=Sh可知,
①減小玻璃管的橫截面積S,從而增大液柱長度h;
②增大燒瓶的容積,即增大里面氣體的體積。
1.D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回液泡,則它的示數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據此分析解答。
原來體溫計的示數為38.4℃,甲和乙的示數還是38.4℃,沒有變化,那么它們的體溫可能低于或等于38.4℃;而丙的示數為39.6℃>38.4℃,即示數上升,那么丙的體溫肯定正確。
故D正確,而A、B、C錯誤。
2.C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當外界溫度下降時,水銀柱不能在自身重力作用下流回液泡,因此體溫計的示數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據此分析判斷。
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37℃,那么體溫計的水銀柱不能下降,仍然顯示37℃,故C正確,而A、B、D錯誤。
3.B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都是均勻的,那么水銀柱的長度變化與溫度變化成正比。設物體的實際溫度為t,水銀柱的長度為L,那么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據此分析解答即可。
當水銀柱的長度L=17cm時,根據公式得到: ; 解得:t=65℃。
4.(1)熱脹冷縮 (2)② (3)17.5
【解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根據質量的特性分析;
(3)溫度計上的刻度是均勻的,因此溫度的變化量與刻度的變化量成正比。設實際溫度為t,顯示溫度為t',那么它們之間存在這樣的關系:,據此計算即可。
【解答】(1)水銀溫度計的工作原理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
(2)質量是物質的一種屬性,不隨物體形狀、狀態、位置和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因此水銀的質量不變。液面升高時,水銀的體積增大,根據可知,水銀的密度減小,故選②。
(3)當顯示溫度為29℃時,根據得到: ; 解得:t=17.5℃。
5.(1)36.6;小林 (2)A,C
【解析】(1)弄清體溫計的分度值,根據水銀柱的位置讀出示數。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自己流回液泡,即體溫計的示數要么上升,要么不變,據此判斷。
(2)根據體溫計的結構和實驗過程分析判斷。
【解答】(1)體溫計的分度值為0.1℃,根據圖片可知,小金的體溫為36.6℃。因為38.6℃大于36.6℃,所以測量體溫計的示數上升,那么測量小林的體溫是準確的;在測量小麗的體溫時,示數仍然為38.6℃,即沒有上升,那么小麗的體溫可能低于38.6℃,也可能等于38.6℃,即需要及時治療的是小林。
(2)A.體溫計上1℃之間分為10個刻度,那么能準確到0.1℃,故A正確;
B.體溫計形狀接近三棱柱形,相當于放大鏡,可以將水銀柱放大,便于讀數,故B錯誤;
C.體溫計的刻度一般在35℃-42℃之間,故C正確;
D.冰水的溫度為100℃,遠遠高于體溫計的最大測量值,故D錯誤。
1.D
【解析】(1)質量一定的氣體,溫度升高,體積膨脹,氣壓增大;溫度降低,體積縮小,壓強減小;
(2)當細管中的水柱保持靜止時,瓶內氣壓、水柱壓強和外面的大氣壓強相互平衡,即p大氣=p內+p水,據此分析解答。
【解答】如果氣溫升高,那么瓶內氣體體積膨脹,壓強p內增大,根據p大氣=p內+p水可知,水柱的壓強肯定減小,因此水柱的高度減小,即此時液體下降,故A、B、C錯誤;
B點瓶內氣體的體積大于A點,根據“熱脹冷縮”的規律可知,B點的溫度值比A點要高,故D正確。
2.C
【解析】(1)液體溫度計是利用液體熱脹冷縮的規律工作的;
(2)在測量溫度時,裝液體的玻璃管應該體積變化應該很小,而里面的液體體積應該有明顯變化,這樣才能減小測量誤差,得到準確溫度;
(3)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之間。
【解答】A.“碳納米管溫度計”是液體溫度計,所有液體溫度計的測溫原理都是:利用液體的熱脹冷縮原理,故A正確不合題意;
B.這種溫度計測量的范圍為從30℃到490℃,此范圍內納米管的熱脹冷縮要很小才能不影響測量結果,故B正確不合題意;
C.金屬鎵的體積在30℃到490℃之間隨溫度變化很小,但我們還要通過通過電子顯微鏡觀察它液柱的變化讀取數值,絕對不能忽略不計,故C錯誤符合題意;
D.“納米管溫度計”的量程是30℃~490℃,而體溫計的量程是35℃~42℃,所以它的量程比體溫計大得多,故D正確不合題意。
3.D
【解析】溫度計上的刻度線是均勻的,因此水銀柱變化的長度與溫度的變化成正比。冰水混合物的溫度為0℃,而沸水的溫度為100℃。設溫度為t,水銀柱的長度為x,那么存在這樣的關系:,即,據此計算即可。
當液柱所處的位置距離A點為24cm時,根據得到: ; 解得:t=60℃。
4.熱脹冷縮;-15;A
【解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弄清溫度計的分度值,再根據液面的位置讀數;
(3)根據凸透鏡的放大作用分析。
【解答】(1)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熱脹冷縮原理制成的;
(2)根據圖片可知,溫度計的分度值為1℃,那么示數為-15℃;
(3)當沿圖2中A的方向觀察時,溫度計的中間比邊緣厚,相當于一個凸透鏡,我們可以看到水銀柱放大的像,看起來非常清晰。
5.熱脹冷縮;左;玻璃管細一些
【解析】(1)根據液體溫度計的工作原理解答;
(2)當周圍溫度升高時,瓶內的氣體體積膨脹,壓強增大,液柱向左移動;當周圍溫度降低時,瓶內的氣體體積縮小,壓強減小,液柱向右移動。
(3)如果要提供溫度計的靈敏度,即升高相同的溫度時,液柱移動更大的距離,根據公式V=SL分析改進措施。
【解答】(1)如圖甲所示是人們常用的體溫計,這種體溫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2)若周圍溫度升高時,液柱將向左移動;
(3)根據公式V=SL可知,①當氣體的體積相同時,橫截面積越小,L越大,因此可以將玻璃管更細一些;
②當橫截面積相同時,氣體的體積越大,L越大,因此可以將燒瓶的體積變得更大一些。
2023浙教版科學小升初暑期“快人一步”培優講義(四)
溫度的測量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新县| 娄底市| 百色市| 通榆县| 扶余县| 景德镇市| 阳朔县| 镇雄县| 云浮市| 菏泽市| 扎兰屯市| 交城县| 策勒县| 浠水县| 大港区| 松滋市| 安泽县| 湛江市| 潼关县| 莱芜市| 醴陵市| 县级市| 商南县| 杂多县| 灵武市| 林西县| 太谷县| 房山区| 加查县| 南漳县| 冀州市| 昂仁县| 南城县| 阳城县| 荥经县| 保定市| 武宁县| 平原县| 衡阳县| 炎陵县| 禹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