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試卷歷史本試題卷由選擇題、材料解析題、簡答題和探究題四部分組成,共6頁。考試時量90分鐘,滿分100分。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滿分50分,每小題2分。每小題所列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據考證,周武王滅商后,封舜的后代媯滿于陳,媯滿死后被謚為陳胡公.其后代便以“陳”為姓氏。 陳姓源流反映了西周時期一項重要的政治制度。這項制度是A郡縣制 B行省制 C宗法制 D九品中正制某歷史學習興趣小組在探討中國古代小農經濟的基本特點時,形成了如下一些觀點,你認為錯誤的是A以一家一戶為單位 B農業和家庭手工業相結合C經濟上自給自足 D生產的產品大部分投放市場商鞅變法規定:制止棄農經商,未經允許從商者罰作奴隸。此規定體現的經濟政策是A海禁政策 B 閉關鎖國 C重農抑商 D土地國有 明太祖朱元璋曾在8天內,平均每天批閱奏章兩百多件,處理國事四百多件,為減輕負擔,他設置了A御史大夫 B中書省 C殿閣大學士 D軍機處明確規定中國割香港島給英國的不平等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 C《天津條約》 D《辛丑條約》慈禧太后一直被認為是晚清封建頑固派的最高代表,可她支持洋務運動,這是因為洋務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主張有利于 A廢除封建制度 B 維護清朝統治 C 推行君主立憲 D 促進民主共和有同學收集了一些研究性學習素材,其中涉及“張謇”“短暫的春天”“國民經濟建設運動”“軍管理”“《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等內容。他探究的主題應該是 A近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曲折發展 B近代中國經濟結構的變動 C近代中國思想解放潮流 D近代中國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8.1905年,中國人自己攝制的電影首映成功。這部影片不論對中國電影史,還是中國京劇史來講,都是彌足珍貴的資料,它是 A《定軍山》 B《歌女紅牡丹》 C《漁光曲》 D《風云兒女》9陳獨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寫到:”國人而欲脫蒙昧時代……當以科學與人權并重。”以此文的發表為開端的運動是 A太平天國運動 B義和團運動 C新文化運動 D維新變法運動10.為集中全力糾正博古等人的“左傾”軍事路線錯誤,會議委托張聞天起草《中央關于反對敵人五次“圍剿”的總結的決議》這次會議應該是 A八七會議 B中共三大 C 中共七大 D 遵義會議11.1958年8月13日,《人民日報》社論寫到:“這又一次生動地證明:“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解放了的人民可以創造出史無前例的奇跡來······”。對這段社論認識不正確的是 A 忽視了客觀經濟規律 B 夸大了人的主觀能動性 C帶有主觀臆斷性 D重視按客觀經濟規律辦事12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實際相結合的第一次歷史性飛躍的理論成果是 A三民主義 B毛澤東思想 C鄧小平理論 D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下圖是新中國歷史上長期使用的票證,關于它們的表述正確的是 A是全國流通的貨幣 B是計劃經濟體制的產物 C至今仍在流通使用 D是市場經濟發展結果14.20世紀80年代,鄧小平提出“三個面向”的教育指導方針,其內容不包括 A面向現代化 B面向世界 C面向未來 D面向社會 下列我國外交活動中,不屬于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的是 A積極開展以聯合國為中心的多邊外交 B積極參與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外交活動 C積極發展與周邊國家的睦鄰友好關系 D參加萬隆會議,提出“求同存異”方針16.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確立的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是 A實現國家工業化 B完成三大改造 C實行單一的公有制 D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這次改革基本鏟除了舊氏族貴族的政治特權,公民參政權空前擴大,雅典的民族政治確立起來。這次改革是 A克利斯提尼改革 B梭輪改革 C伯利克里改革 D馬丁路德改革著有《理想國》,鼓勵人們獨立思考,為理性主義發展奠定基礎的古代希臘思想家的是 A普羅泰戈拉 B蘇格拉底 C柏拉圖 D亞里斯多德公元前5世紀中期,羅馬成文法誕生。其中第十一表規定:“禁止貴族與平民通婚”。該法是 A《十二銅表法》 B 公民法 C萬民法 D《民法大全》20.1497年,一位航海家率船隊從里斯本出發,繞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達印度。這位航海家是 A迪亞士 B達·迦馬 C哥倫布 D 麥哲倫第二次工業革命中,即解決了交通工具的發動機問題,又推動了石油開采業發展的重大發明是 A珍妮機 B蒸汽機 C騾機 D內燃機十九世紀,世界文學和美術領域都涌現出一批現實主義作品。其中包括(《人間喜劇》 (《伏爾加河上的纖夫》 (《格爾尼卡》 A(( B(( C(( D (((它奉行非集團、不結盟的政策,把反對美蘇兩個超級大國的霸權主義作為重要任務,將建立國際經濟新秩序作為行動綱領。“它”是 A歐洲共同體 B不結盟運動 C世界貿易組織 D 世界銀行當今世界,歐盟已經成為國際舞臺上一支不可輕視的力量,日本、俄羅斯和中國等多個政治力量也在不斷地發展壯大。這表明世界格局 A一歐洲為中心 B單極化趨勢加強 C一亞洲為中心 D多極化趨勢加強下列有關“經濟全球化”影響的表述,正確的是A有百害無一利 B是一把雙刃劍 C導致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差距消失 D發展中國家成為經濟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二、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其中26題14分,27題16分)26 (14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漢初仿秦實行郡縣制,同時又分封諸侯王。后來,諸侯王勢力逐漸強大,對朝廷構成威脅。漢景帝采納謀臣晁錯的建議,削減諸侯國勢力。公元前154年,吳王劉濞聯絡六個諸侯國,以“誅晁錯、清君側”為名,起兵叛亂。“七國之亂”震驚朝廷。 ----摘編自人教版《歷史·必修一》材料二 其后更用主父偃謀,令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漢為定制封號,轍別屬漢郡。漢有厚恩,而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漢書》卷53《中山靖王傳》材料三 《春秋》大一統者,天地之常經,古今之通誼也......臣愚以為諸不在六藝之科孔子之術者,皆絕其道,勿使并進。邪辟之說滅息,然后統紀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從矣。——《漢書·董仲舒傳》材料四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一國則受命于君。 -----------------《春秋繁露·為人者天》請回答:根據材料一,漢初分封諸侯王給西漢統治造成了什么影響?2分根據材料二,指出漢武帝針對王國問題采取的措施。2分 請結合所學知識分析這一措施的作用,2分根據材料三四,概括董仲舒的思想主張。6分綜合上述分析,指出董仲舒的思想主張深受漢武帝賞識的原因。2分27 (16分)在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資本主義的經濟理論和政策也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世界主要資本主義國家1932年比1929年工業生產下降比例表國家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工業生產下降比例40.2%20%31.9%37.4%33.2%------------依據人教版《教師教學用書·歷史必修二》第222頁制作材料二 國會的政策是:要清除妨礙州際貿易和國外貿易自由流通、勢將減少州際貿易和國內外貿易額的障礙;要通過發展產業組織,促進各同業團體之間的合作行動,以提供普通福利;要在適當的政府制裁和監督下,引導和維護勞資雙方的聯合行動;·······要減少失業和救濟失業;·······,并要在其他方面復興產業和保存自然資源。--《全國工業復興法》1933年6月15日材料三 1936年凱恩斯的《就業、利息和貨幣通論》出版。他主張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干預,采取措施增加公共開支,降低利率,刺激投資和消費,以提高有效需求,實現充分就業------摘編自人教版《歷史》必修3請回答(1)材料一反映的經濟危機首先開始于哪個國家?2分據此材料概括這次經濟危機的主要特點6分根據材料二,指出羅斯福新政的特點。2分你認為這些舉措對美國有何意義?2分材料三反映了哪一經濟學理論2分 這一理論對二戰后資本主義經濟發展有何積極影響?2分簡答題10分近代以來,一大批中外杰出的科學家經過不懈努力,取得了重大科研成果,為人類社會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請回答指出牛頓的物理學方面的主要成就.2分發現電磁感應現象的科學家是誰?2分其發現有何意義?2分袁隆平的主要成就是什么?2分其成就有助于解決什么問題?2分探究題(10分)29 日本帝國主義是近代中國最兇惡的敵人。近代時期,它發動了兩次大規模的侵華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和全面侵華戰爭。請回答甲午中日戰爭后,日本強迫清政府簽訂了哪一不平等條約?2分這一條約對中國社會性質產生了什么影響?2分日本侵略者在全面侵華戰爭期間,對中國人民犯下了無數滔天罪行。請舉出其中兩例4分(3)當前,日本存在一種否定侵華歷史的現象,我們應該如何對待?2分2014年湖南省普通高中學業水平考試歷史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一、選擇題(本大題共25小題,滿分50分,每小題2分) 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CDCCABAACDDBB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DDDACABDABDB材料解析題(本大題共2小題,滿分30分,其中26題14分,27題16分)(1)影響:嚴重威脅中央集權。(2分)措施:頒布“推恩令”。(2分) 作用:削弱了國王勢力,加強了中央集權。(2分)思想主張:“春秋大一統”;(2分)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2分)“君權神授”。(2分)原因:適應了漢武帝鞏固君權、加強中央集權的需要。(2分)(1)國家:美國(2分)特點:時間長;范圍廣;破壞性大。(每點2分,共6分)特點:國家干預經濟。(2分)意義:有利于緩解美國的經濟危機和社會危機。(2分。其它言之成理、依之有據的答案可酌情給分)理論:凱恩斯主義。(2分)影響: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出現了“黃金時期”。(2分。其它言之成理的答案酌情給分)簡答題(10分)28(1)成就:提出了物體運動三大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形成了經典力學體系。(2分。其它符合史實的答案亦可給分)科學家:法拉第。(2分)意義:為發電機的研制奠定了理論基礎。(2分)成就:選育出雜交水稻新品種(或南優2號。)(2分) 有助于解決未來世界性饑餓問題(或世界性糧食問題)。(2分)探究題(10分)(1)條約:《馬關條約》。(2分)影響:使中國社會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2分) (2)罪行:南京大屠殺;潘家峪慘案;成立731部隊,用中國活人做試驗等。(任寫兩 項可得4分。其它符合史實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3)如何對待:牢記歷史,勿忘國恥;發憤圖強,振興中華;提高警惕,杜絕歷史悲劇重演等。(任寫一點可得2分。其它符合史實的答案可酌情給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