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別 姓名 學號 【考點】1、哲學基本問題(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思維和存在的關系成為哲學基本問題的根據)2、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的特點)3、唯心主義及其形態(主觀唯心主義、客觀唯心主義)【考點知識梳理】1、哲學的基本問題 (1)哲學的基本問題:是__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簡單地說,就是______和________的關系問題。【易錯易混點判斷】 哲學的基本問題在現實生活中表現為主觀與客觀的關系。( ) 2、哲學的基本問題是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問題。( )2.哲學的基本問題包括兩個方面的內容(1)一是思維和存在何者為 的問題,這是劃分 和 的唯一標準。凡認為存在決定思維的,就是________;凡認為思維決定存在的,就是 。(2)二是思維和存在有沒有________的問題,即思維能否________存在的問題。對這個問題的不同回答,把一切哲學區分為 和 。凡肯定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觀點,就是 ;凡否定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觀點,就是 。【易錯易混點判斷】 1、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根本分歧,是圍繞哲學基本問題展開的。( )2、哲學的基本派別是辯證法、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3、對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的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可知論和不可知的標準。( )哲學基本問題的內容可采用圖示法理解:3.為什么說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成為哲學基本問題?(1)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人們在______和______活動中遇到和無法回避的基本問題。無論是認識世界還是改造世界都要解決一個共同的問題,即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從社會實踐來看)(2)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是一切______都不能回避、必須回答的問題。對這一問題的不同回答決定著各種哲學的________和______,決定著它們對其他哲學問題的回答。(從哲學自身派別來看)4、哲學的基本派別: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1)唯物主義及其形態唯物主義的根本觀點: 是本原, 是派生的,先有 后有 , 決定 ①古代樸素唯物主義A積極意義:古代樸素唯物主義,否認世界是______創造的,認為世界是 的。B缺陷: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本質上是正確的,但是,這些觀點只是一種可貴的猜測,沒有科學依據;它把物質歸結為____________________,這就把復雜問題簡單化了。C例如:水是萬物的本源。 氣者,理之依也。 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②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A積極意義: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物質歸結為自然科學意義上的______,認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豐富和發展了唯物主義。B缺陷: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把______的屬性等同于物質的屬性,并把世界的一切運動都歸結為機械運動,因而具有________、__________和歷史觀上的________等局限性。C例如:世界的本原是原子。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正確地揭示了__________的基本規律,反映了____________的客觀要求,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它是現時代的思想智慧,是無產階級的 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我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偉大思想武器。【易錯提醒】并非凡是唯物主義都是科學的。古代樸素唯物主義與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雖然都堅持世界的本質是物質的,但二者都有一定的局限性,都是不徹底的、不科學的,只有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才正確揭示了物質世界的基本規律,反映了社會歷史發展的客觀要求,因而是科學的世界觀和方法論。(2)唯心主義及其形態唯心主義的根本觀點: 是本原, 依賴 , 決定 。①主觀唯心主義,把人的________(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覺、經驗、心靈等)夸大為唯一的實在,當成本原的東西,認為客觀事物以至整個世界,都依賴于人的________。例如:物是觀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心外無物、我思故我在②客觀唯心主義,把________(如上帝、理念、絕對精神等)看作是世界的________和本原,認為現實的物質世界只是客觀精神的外化和表現。例如:理生萬物。 中外“神創論。 道生萬物。【易錯提醒】唯心主義,就其總體上和根本上來說都是錯誤的。但也有其合理成分,那就是看到和肯定了人的意識的巨大能動性和對物質的反作用。其錯誤在于把這種能動性和反作用過分夸大了。【考點過關訓練】1、恩格斯說:全部哲學,特別是近代哲學的重大的基本問題是( )A.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系 B.思維和存在的關系問題C.思維與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 D.思維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思維2、孟子和老子都是春秋戰國時期我國著名的思想家,孟子提出了“萬物皆備于我”的思想,老子提出了“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思想。這兩種思想的共同點是( )A.都承認客觀事物及其整個世界依賴于人的主觀精神B.都承認客觀精神是世界的主宰和本原C.都否認思維決定存在 D.都否認存在決定思維3、從下圖漫畫可以看出( )①兩者的觀點反映了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②甲的觀點是唯物辯證法的,乙的觀點是形而上學的③甲的觀點是唯物主義的,乙的觀點是唯心主義的④兩者的根本分歧在于物質與意識誰決定誰的問題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4、(2013江門一模)中國式過馬路,是指部分中國人集體闖紅燈的一種現象,即湊夠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紅綠燈無關。有人表示:“斑馬線存在與否,取決于大家的目的。”與此觀點相通的是 A.子不語怪力亂神 B.未有此氣,先有此理 C.形者神之質,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5、 (2013惠州二調)有人說“那座山在那里,即使你沒有來到這個世界上,山還在那里,實實在在存在”;拜恩的吸引力法則認為“我們現在的一切,都是過去思想的結果”。這兩個觀點分別屬于A.客觀唯心主義和主觀唯心主義 B.可知論和不可知論C. 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 D. 辯證法和形而上學6、(2013廣東六校聯考)埃及胡夫金字塔有一段令人生畏的銘文:“不論是誰騷擾了法老的安寧,死神之翼將在他的頭上降臨。”令人生畏的銘文從哲學上看屬于( )A.古代樸素唯物主義 B.近代機械唯物主義C.主觀唯心主義 D.客觀唯心主義7、(2012汕頭二模)一些刑偵人員在辦案過程中,先確定嫌疑人有罪,然后把嫌疑人作案的過程和可能出現的罪證構想出來,再去查找人證物證,結果屢屢破案但也會辦錯案,這稱為“疑罪從有”。“疑罪從有”思想在哲學上屬于A.主觀唯心主義 B.客觀唯心主義 C.樸素唯物主義 D.機械唯物主義8、(2009年廣東卷)唯物主義的發展形成了三種基本形態,唯物主義都認為A.物質可歸結為某種具體事物 B.物質與運動不可分C.先有物質后有意識 D.意識反作用于物質9、(2009廣東卷) “我看到蘋果的顏色和形狀,嗅到它的氣味,摸到它的光滑,嘗到它的滋味,就形成對蘋果的認識,所以蘋果的存在就是我的感覺的相加。”這種觀點屬于認識論上的A.客觀唯心主義 B.主觀唯心主義 C.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辯證唯物主義10、(2010山東卷)有一首英語兒歌這樣唱道“告訴我為什么星辰閃耀,告訴我為什么常春藤纏繞……因為上帝創造星辰閃耀,因為上帝創造常春藤纏繞……”美國一位著名科普作家這樣改動了歌詞:“核聚變讓星辰閃耀,向性運動讓常春藤纏繞……”這一改動反映了①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區別 ②直接聯系與間接聯系的區別③科學精神與宗教精神的區別 ④可知論與不可知論的區別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11、(2011上海卷)我國古代哲學思想中有“天地成于元氣,萬物乘于天地”的說法,認為“元氣”是構成天地萬物的本原。這種哲學觀點屬于A. 樸素唯物主義 B. 主觀主義 C. 形而上學唯物主義 D. 辯證唯物主義12、(2012天津卷)有一種雷人的“樓盤文化”:挨著臭水溝叫水岸風光;旁邊有小土包叫依山而居;周圍有荒草地叫無限綠意;弄個噴水池叫英倫風情。這種現象反映了A、人的主觀隨意性 B、實踐和認識具有統一性C、真理的條件性 D、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13、(2013福建卷)以下選項能夠正確反映唯物主義三種基本形態演進順序的是①存在就是被感知 ②人是機器,思想是人腦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④物質是標志客觀實在的哲學范疇A.③→④→② B.②→③→④ C.③→②→④ D.②→①→③14、(2013天津卷)近年來,人類對物質世界的探索不斷取得新的進展,2012年3月,大亞灣中微子實驗國際合作組織宣布發現了一中新的中微子振蕩,有助于破解反物質消失之謎,2013年3月,清華大學和中國科學院聯合宣布首次在實驗上觀測到量子反常霍爾效應,被譽為“一個諾貝爾獎級別的發現”。科學家的這些發現再次證明A.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 B.存在就是被感知C.具體科學是哲學的基礎 D.哲學源于對世界的驚異15、(2013重慶卷)1937年日本發動全面侵華戰爭,中國軍民奮起抗戰、隨著雙方力量的此消彼長,1945年中國取得抗戰全面勝利。1972年中日建立外史交關系。1995年日本首相村山富市發表談話,承認侵略并道歉。2013年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提出,“侵略”的定義在學術界或國際上都沒有定論,在國與國的關系中,從不同角度看這一問題的結論也不同.安倍晉三的言淪旨在為日本的侵略歷史翻案,體現了其( )A.否認歷史客觀性的唯心主義觀點 B.歷史認識中的主現能動性思想C.關于真理的具體性、條件性思想 D.英雄創造歷史的唯意志主義觀點第2課BDDDC DACBA AACAA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