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班別 姓名 學號 【考點】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的起源、意識的生理基礎、意識的內容與形式)2、意識的能動作用(意識能動性的特點、意識能動性的表現)3、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辯證的唯物論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事情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強調客觀實際時使用)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重視意識的能動作用,自覺樹立正確的意識,克服錯誤的意識。(強調意識的作用時使用)3、規律是客觀的,要求我們必須遵循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不能違背規律.4、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和利用規律,為人類造福.【考點知識梳理】一、意識的本質1、意識的起源——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1)意識是 長期發展的產物。(2)意識一開始就是 的產物,是 的產物。2、意識的生理基礎——是 的機能。(1) 是高度發達的物質系統,是意識活動的物質器官。(2)意識是 特有的機能。3、意識的形成: 通過 的環節進入 ,并在 中加工改造的結果,意識是 對 的反映。4、意識的內容——是對 的主觀反映 。意識的形式是 的,但意識的內容是 的。不管是正確的意識還是錯誤的意識,都是 對 的反映,都是 通過 的環節進入 ,并在 中加工改造的結果。【特別提醒】:正確的意識是對客觀事物正確的反映,錯誤意識是對客觀事物的錯誤或歪曲的反映。5、意識的本質: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結論:物質世界是先于人的意識而存在的,________是本原的,________是派生的,物質決定意識。【易錯點判斷】1、物質的唯一特性是客觀實在性;意識是大腦的機能。( )2、有了人腦就一定有意識。( )3、任何意識都是對人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 )4、意識的形式和內容都是客觀的。( )二、意識的能動作用1、意識活動的特點(1)意識活動具有________。(2)意識活動具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意識的能動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意識對客觀存在的反映,是一個積極能動的過程。人們認識世界的活動具有________、自覺選擇性和______________。(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 作用:人們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世界,即通過________把意識中的東西變成________的東西,創造出沒有人的參與永遠也不可能出現的東西。意識對于人體生理活動具有 和 。意識活動依賴于人體的生理過程,又對生理活動有著能動的 。________的精神,可以催人向上,使人奮進;________的精神,則會使人悲觀、消沉,喪失斗志。結論:意識具有能動性,它是對物質的能動的 ,又對物質具有能動的 。【易錯點判斷】1、意識推動客觀事物的發展。( )2、意識能改造客觀世界。( )三、客觀規律與意識的能動作用1.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關系: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是辯證統一的:尊重客觀規律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 和 。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一方面,規律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它既不能被創造,也不能被消滅,必須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另一方面,由于人具有主觀能動性,人們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認識并利用規律,達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區分】意識的反作用、意識的能動作用、主觀能動性1、意識的反作用:在實踐活動中意識總是指揮人們使用一種物質的東西作用于另一種物質的東西,引起物質具體形態的變化。例如: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2、意識的能動作用: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具有的積極主動自覺的反映。(包括:能動的反映和能動的反作用)3、主觀能動性:又叫自覺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和活動。(包括:想、做、精神狀態)四、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方法論)1、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的含義:我們做事情要尊重物質運動的 ,從 出發,經過調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 ,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2、為什么要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哲學依據:物質決定意識,物質運動是有規律的。這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3、如何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1)要求我們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不斷解放思想,與時俱進,以求真務實的精神探求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用科學的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2)要求我們把發揮主觀能動性和尊重客觀規律結合起來,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3)既要反對夸大意識能動作用的 ,又要反對片面強調客觀條件,安于現狀、因循守舊、無所作為的思想。【易錯點判斷】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做到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2、規律是否發生作用關鍵是要發揮的主觀能動性。( )【考點過關訓練】1、(2013廣東六校聯考)魯迅說:‘天才們無論怎樣說大話,歸根結底,還是不能憑空創造。描神畫鬼,毫無對證,本可以專靠了神思,所謂‘天馬行空’似的揮寫了,然而他們寫出來的,也不過是三只眼,長頸子,就是在常見的人體上,增加了眼睛一只,增長了頸子二三尺而已”這表明A.一切要從實際出發 B.人具有主觀能動性C.任何觀念都是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D.事物之間是普遍聯系的2、(2013廣東六校聯考)2012年網絡熱詞盛行,如“經濟適用男” “hold住”、“最炫民族風”、“祭不起”等。網絡熱詞均是“背后的故事”連接著社會熱點事件。這表明? A.意識是自然界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B.意識是社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C.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反映 D.意識是人腦的機能3、(2013廣東十校聯考)高三學子在經歷高考的過程中,都會面臨不同的心理壓力,或多或少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此時,不能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和缺陷,否則會產生消極情緒。我們要善于挖掘自身優勢和潛力,積極體驗成功。這告訴我們①意識具有自覺選擇性 ②意識具有主動創造性③人們能夠在意識的指導下改造客觀世界 ④意識對人體的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A.②④ B.①② C.③④ D.①④4、(2013韶關一模)‘你幸福嗎?”、“航母style”、“打鐵還須自身硬”、“釣魚島是中國的”等2012年網絡語的出現和流行,反映出的哲學道理是①物質和意識不可分離 ②物質決定意識,意識是對物質的反映 ③認識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④認識隨著客觀實際的變化而變化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3茂名二模)2012年諾貝爾文學獲獎者莫言認為,文學跟別的東西不一樣,文學的選擇性很強,同樣一部小說,每個讀者都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評判一個作家最好的辦法不是聽別人說這個作家怎么樣,而是找這個作家的書讀一兩本,你自己肯定會得出結論。由莫言的觀點可以看出①人的認識都是對客觀對象的主觀映像 ②意識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與歷史的統一③思維可以擺脫客觀對象的原貌實現創新 ④對一個對象可以產生多種不同的認識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6、(2013深圳二模)針對當前中小企業面臨的困難,中央政府出臺“營改增”,暫免征收中微企業22項收費等“放水養魚”的政策.“放水養魚"的政策是為了A. 體現物質決定意識.一切從實際出發 B.發揮意識的能動作用,推動企業的發展 C. 尊重客觀規律,反對工作中的唯心主義 D.堅持唯物辯證法,保持政策的發展性7、現在的星空,“昨夜星辰”又添新客,人造地球衛星、空間站、太空探測器等“人造星辰”悠然轉動運行;現在的地面,人工湖、人工林已不罕見,可謂莽原纏玉帶,高峽出平湖,荒山披綠裝,沙漠變良田。這些事實說明( )A.人的意識能夠直接改變客觀事物 B.人的意識能夠與任何事物相互作用C.人的意識能夠指導實踐引起客觀事物的變化 D.人的意識能夠使客觀世界按照人的任何意志發生變化8、(2013湛江調研)“鐵人”王進喜說:“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上。”這句話的合理內涵A.可以根據人的需要隨心所欲發揮主觀能動性 B.人們的認識水平制約著實踐水平的提高C.要把高度的革命熱情同嚴謹踏實的科學態度結合起來 D.人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是無限的9、(2013新課標)2012年,科學家根據植物的光合作用原理,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樹葉”。這片“樹葉”能夠釋放出制作燃料電池的氫,它的誕生對于人類開發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義。“人造樹葉”的成功研制佐證了①人的意識只有反映了事物本質才具有能動性、創造性②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并根據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識能夠創造出自然界所沒有的客觀事物 ④人能夠通過實踐將觀念中改造的對象變成現實的東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10、(2013山東卷)身體每況愈下的病人看著窗外的一棵樹,樹葉在秋風中一片一片地掉落下來。她說:“當樹葉全部掉光時,我也就要死了。”一位老畫家得知后,畫了一片青翠的樹葉掛在樹枝上。看著這片始終沒有掉落的綠,病人竟奇跡般地活了下來。故事蘊含的哲理是( )A.精神的力量可以派生出物質的力量 B.意識對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控作用C.實踐活動可以割斷不利于人的聯系 D.意識對改造客觀世界具有指導作用 【實中 高三文】CCDCC BCCC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