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青島版科學六年級下冊知識點綜合復習一、填空1.眼睛是人體的(視覺器官)。耳朵是人體的聽覺器官,耳朵分為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2.皮膚里有些地方的神經分布多,所以敏感性強:有些地方的神經分布少,所以敏感性弱。手指尖、手背、手肘三個部位中,手指尖的神經分布最多。3.地球上存在多種多樣的植物。我們身邊的植物形態結構千變萬化,我們可以從植物的根、莖、葉、花、果實、種子等方面了解植物的特征,然后根據特征,按一定的標準將不同的植物進行分類。4.將特征不同的植物用一分為二的方法逐步對比排列,就是在進行二歧分類。5.水、食物、空氣等發生變化時,動物的行為會發生變化6.塞罕壩機械林場是世界上面積最大的人工林場,能為京津冀地區抵御風沙、凈化水質、緩解污染。7.噪聲、霧霾、污水等是影響人體健康的環境因素。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就是保護我們自己。8.煤被稱為“工業的糧食”,石油被稱為“工業的血液”,天然氣的用途十分廣泛。9.煤、石油和天然氣是重要的資源,也是目前人類利用規模最大的能源。能夠產生能量的物質屬于能源。10.煤、石油和天然氣是經過復雜、漫長的過程形成的。它們的形成與太陽能有關。11.煤、石油和天然氣是常見的能源,他們對人類的作用是 做飯時要使用天然氣、電等,汽車需要汽油,煉鋼需要焦炭。能源不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12.人們把煤、石油和天然氣等已被廣泛應用的能源稱為常規能源,常規能源之外新開發利用的能源稱為新能源。13.海洋是一個巨大的寶庫,蘊藏著豐富的資源。14.我們的衣食住行離不開資源,但有很多資源是有限的。15.秸稈回收后可以進用來做飼料、做堆肥、造紙、制造沼氣等。16.像秸稈這樣的植物資源屬于自然資源。自然資源是指自然界天然存在、未經人類加工的資源。17.人們常說, 垃圾是放錯地方的資源。18.實行垃圾分類,關乎廣大人民的群眾生活環境和節約使用資源,是社會文明水平的一個重要體現。生活垃圾一般分為四類:可回收物、廚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19.科學處理垃圾不僅可以減少污染,還可以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20.小球由于被舉高而具有勢能,由于運動而具有動能。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換。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21.騎自行車上坡時,動能轉換成勢能;下坡時勢能轉換成動能。22.我們的祖先在遠古時代發明了鉆木取火技術。.23.摩擦生熱的過程就是機械能轉換成熱能的過程。24.奔馳的汽車、燃燒的爐火等都具有能量。25.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能量有多種形式,并以不同的方式儲存、轉換。26.把生活中能量的各種表現形式及轉換進行匯總,總結出能量是一切活動的源泉,就是在概括。27.自然界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能量轉換。28.地球是一顆繞著太陽公轉的行星。29.地球是太陽系中的一員。太陽是太陽系的中心。太陽系中有八顆行星。30.距離太陽最遠的行星是海王星。31.水星離太陽最近。32.離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33.太陽系中,行星按距離太陽由近到遠的順序依次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34.根據太陽系中8顆行星的直徑和與太陽的距離,把它們按照一定比例縮小,以實物的形式展示出來,就是在建立模型。35.晴朗的夜晚,我們可以在天空中看到繁星點綴下有一條淡云薄霧般的白色光帶,人們稱它為銀河。36.銀河系是由恒星、星云、星團及其他星際物質組成的巨大的盤狀天體系統。37.太陽系位于銀河系的一條旋臂上,距銀河系中心約3萬光年。39.天文學上通常用光年作為距離單位。在太空中,光以每秒約30萬千米的速度傳播,1光年就是光在1年中所走的距離,約為9.5萬億千米。40.宇宙中有無數星系,銀河系只是其中一個。41.明朝初期的陶成道,是世界上第一個想到并利用火箭飛天的人,被稱為“世界航天第一人”。42.1961年4月12日,蘇聯宇航員加加林乘坐東方1號飛船進入太空,成為進入太空第一人。43.和平號空間站是蘇聯1976年2月17日完成建造的一個軌道空間站。它是首個可供人類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在軌運行15年。44.楊利偉是浩瀚太空迎來的第一位中國訪客。2020年7月23日我國成功發射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45.上海磁懸浮列車是運用“異極相吸”原理設計的。它利用安裝在列車兩側轉向架上的懸浮電磁鐵和鋪設在軌道上的磁鐵產生一種吸力使列車懸浮。46磁懸浮列車由于具有快速、低耗、環保、安全等優點,因此應用前景十分廣闊。47.電磁懸浮的應用。磁懸浮展架。磁懸浮洗衣機。磁懸浮軸承。磁懸浮風力發電機。48. 蒸汽機的發明引發了一場技術革命,大大提高了當時的生產力水平,推動世界進入“蒸汽時代”。49. 內燃機的出現為汽車、飛機的技術革新提供了條件。現在,內燃機.廣泛應用于工業、農業等領域,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50.重大的發明和技術會給人類社會發展帶來深遠的影響和變化,某些科技產品可能會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產生負面影響。二、選擇題1.下列不屬于電磁懸浮應用的是( 3)①磁懸浮洗衣機②磁懸浮風力發電機③和諧號動車組2.( 2 )最可能會對人類生活和環境產生負面影響。①智能分揀機器人②工業甲醛③高速列車3. (2 )的發明及改進推動世界進入了“蒸汽時代”。①內燃機 ②蒸汽機4.天文學上通常用光年做(2 )單位。①時間 ②距離 ③長度5.(①)是首個可供人類長期居住的空間研究中心。①和平號空間站 ②天空實驗號空間站6.嫦娥四號探測器是探測(1)的。①月球 ②火星 ③土星7.鉆木取火利用了(1)的原理。①摩擦生熱 ②熱脹冷縮8.下面屬于摩擦生熱的是(2)①煮飯的鍋里冒出熱氣②飛機降落時機輪與跑道擦出火花③鐵條加熱后變粗9.下列垃圾中,屬于有害垃圾的是( ( 2)①塑料 ②廢溫度計 ③廚余垃圾10.下列自然資源中,不可再生的是(2 )①動物資源 ②森林資源11. (①)是目前人類利用規模最大的能源。①常規能源 ②新能源12.舌頭是人體的(3)。①味覺器官②觸覺器官③嗅覺器官吃檸檬覺得酸,是2)受到了刺激。①嗅覺細胞 ②味覺細胞眼睛是人體的(2 ),我們應該愛護它。①聽覺器官 ②視覺器官15.為了保護耳朵,下列做法正確的是(2)①耳朵癢了,自己掏掏②耳朵不舒服 要及時就醫③聽見巨大響聲趕緊跑三、簡答1.怎樣保護我們的皮膚?答:(1)保持皮膚清潔。(2)勤換貼身衣物。(3)避免皮膚受到刺激。2.怎樣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答:凈化污水、旱廁改造、綠色出行、清潔供暖、修建隔音設施、植樹造林。3.如何合理利用煤、石油和天然氣?①改進工業技術合理開采和利用煤炭資源。②節約能源,不隨意浪費資源。③有計劃進行開采。4.人類開發了哪些新能源?答:地熱能、核能、風能、潮汐能、太讓能等。5.人們是怎樣利用海洋資源的?答:海水淡化 、海水養殖、潮汐發電。6.分類收集后的垃圾怎樣處理?可回收物——加工再利用;有害垃圾——專門機構處理;廚余垃圾——粉碎發酵做肥料其他垃圾——焚燒發電7.垃圾分類收集處理有什么好處?①可以減少土地資源消耗。②可以降低垃圾處理成本,提高經濟效益。四、實驗操作題1.【實驗名稱】眼睛成像的模擬實驗(近視眼形成原因實驗)【我的猜想】我認為近視眼的形成與晶狀體的凸度大小有關。【實驗材料】:兩個凸度不同的凸透鏡、紙屏、蠟燭。【實驗步驟】:(1)將蠟燭、凸透鏡、紙屏依次擺放在桌面高度相同的同一直線上,在紙屏上形成清晰的像。(2)把蠟燭挪到較遠的位置,紙屏上的像變得模糊,(3)換用凸度較小的凸透鏡后,在紙屏上又形成清晰的像。預判:如果凸度大,則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如果凸度小,則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實驗現象】:如果凸度大,能“看清”近處的物體;凸度小,能“看清”遠處的物體。【實驗結論】:晶狀體的凸度是靠牽引晶狀體的肌肉調節的。肌肉收縮,晶狀體的凸度變大,眼睛就可以看清近處的物體;肌肉舒張,晶狀體的凸度變小,眼睛就可以看清遠處的物體。健康的眼睛晶狀體調節力強,遠近物體都能看得清。如果長時間看近處的物體,牽引晶狀體的肌肉總是處在緊張狀態,就容易疲勞,調節能力會逐漸減弱,看遠處的物體就會模糊。【實驗名稱】模擬鼓膜振動的實驗(聽覺的形成實驗)【我的猜想】我認為聲音會引起鼓膜震動。【實驗材料】紙筒 橡皮膜 棉球【實驗方案】(1)對著紙筒小聲說話,觀察現象。(2)對著紙筒大聲說話,觀察現象。【實驗現象】對著紙筒說話時,棉球會被彈起;說話聲音越大,棉球被彈起越高。預判:如果對著紙筒說話,棉球被彈起,說明聲音會引起鼓膜振動【實驗結論】說明對著紙筒說話時,橡皮膜在振動;說話聲音越大,橡皮膜振動幅度越大。外界物體振動產生的聲波通過外耳道后,引起鼓膜振動,鼓膜的振動又通過聽小骨等傳給耳蝸,連接耳蝸的聽神經把信號傳給腦,我們就聽到聲音了。3.玻璃球擊穿蒙杯口紙實驗實驗目的:證明被舉高的玻璃小球具有能量,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換實驗器材:紙杯、沙子、宣紙、玻璃球、皮筋等我的猜想:我認為被舉高的小球具有能量,動能和勢能可以相互轉換。實驗過程:(1)在紙杯的底部放上一.些沙子,讓紙杯重心下移,防止紙杯歪倒。②在紙杯口蒙上一塊大于杯口面積的宣紙,用皮筋將蒙杯口的紙扎緊。③在距離紙杯口豎直向上方向約30 cm的位置將拿著的玻璃球自由下落,觀察玻璃球高度和速度的變化以及紙杯上宣紙的變化。預判:如果宣紙被玻璃球擊穿,說明玻璃球具有能量實驗結論:宣紙被玻璃球擊穿,說明玻璃球具有能量。玻璃球被舉高具有勢能,在下落過程中高度降低勢能減小,速度增加動能增大,勢能轉換為動能。4.摩擦生熱的實驗我的猜想:我認為摩擦會產生熱量,機械能轉化成熱能實驗材料:砂紙、鐵片、火柴、手鉆、木板實驗方案:兩手快速相互搓,感受溫度的變化用砂紙來回摩擦鐵片,感受溫度的變化擦燃火柴,火柴燃燒起來用手鉆鉆木板,感受木板和鉆頭的溫度預判:如果上述操作能使溫度升高,說明摩擦會產生熱量,機械能轉化成熱能我的發現:搓手后手變熱了,摩擦鐵片后,鐵片變熱了,鉆頭和木板變熱了。說明摩擦產生熱量,機械能可以轉化成熱能。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