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備考2024】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學案:03物質的長度,體積,溫度,密度(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備考2024】浙江省科學中考一輪復習學案:03物質的長度,體積,溫度,密度(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03物質的長度,體積,溫度,密度
【課程標準】
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體積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2.知道不同測量對象、測量工具需要達到的測量精度不同。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征,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3.知道固體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并進行正確讀數。
知道溫度的意義、單位,知道溫度計的構造、測量原理,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與溫度的記錄方法。
4、理解質量的概念,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5、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夠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夠解釋生活實際中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6、掌握密度的測量方法。
【思維導圖】
(
知識

逐點夯實
……
必備知識
系統梳理
基礎重落實
……
復習自修
)
長度的測量
1、測量的意義
測量是把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要測量物體的長度,要先規定長度的標準一長度單位,然后用合適的工具進行測量。
2、長度的單位
長度的常用單位是米( m )
測量較大的距離時一般用千米(km) ;測量較小的距離時-般用分米(dm)、厘米(cm)和毫米(mm);在研究微觀世界時,還會用到微米(μm)和納米(nm)等單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納米
進行長度單位換算時的正確步驟:數值不變,乘目標單位與原單位之間的進率, 將原單位改寫為寫為目標單位
3、長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直尺、卷尺。
(2)認識刻度尺
測量長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刻度尺前,首先應該弄清楚刻度尺的以下幾個定義
零刻度線:測量范圍的起點。
分度值(最小刻度):每一小格表示的量。
量程(測量范圍) :刻度尺一次能測出的最大長度。
單位:就是該刻度尺標注的單位。
刻度尺的使用:會選、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4、長度測量的方法:平移法;化曲為直法;化直為曲法;累積法。
5、長度估測和特殊測量
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測量時,人們還會用其他一些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例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常用聲吶來測量潛水艇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雷達用電磁波反射的原理測量飛機與雷達站之間的距離。另外精密的儀器還有螺旋測微器和游標卡尺等。
所謂誤差,是在正確操作的前提下,所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與錯誤不同,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減小。引起誤差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如測量工具不夠準確、測量方法不夠完善、人的眼睛不能估讀得非常準等,所以存在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造成的。
可以通過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來減小誤差,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我們做實驗時減小誤差采用的主要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應注意先將測量數據中的錯誤數據去掉,剩余的數據再求平均值,且求得的結果保留有效數字的位數應與測量值保持一致,并不是保留的位數越多越精確。
體積的測量
1、體積和容積
體積: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
容積: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2、體積的單位
常用單位:米3(m3)。
其他單位:分米3(dm3)、 厘米3(cm3)、 升(L)、 毫升( mL )。
單位換算: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3、液體體積的測量
(1)測量工具:量筒、量杯。
(2)正確使用量筒
使用前要“二看”:一看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是多少;二看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過程中要做到“五對”:選對、放對、注對、看對、記對。
固體體積的幾種測量方法
排水法:形狀不規則的較小固體(不溶于水、不吸水)
沉墜法;漂浮的固體
針壓法:漂浮的固體
溢水法:較大固體
5、面積的測量
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與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樣,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的。
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面積:
(1)測出每一方格的邊長,求出每方格的面積。
(2)數出不規則物體所上的方格數:占半格或半格以上的算一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積=每一方格的面積所占的總的方格數。
溫度的測量
1、溫度
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物體較熱,我們說它溫度高;物體較冷,我們說它溫度低。溫度相同的物體,冷熱程度相同,例如0攝氏度的水和0攝氏度的冰相比,溫度相同,冷熱程度相同。
2、溫度計
(1)原理: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以水銀溫度計為例,當溫度計玻璃泡內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受冷時,水銀柱會下降,觀察液柱的長短變化就可以知道溫度的高低。這里采用轉換的科學思想,溫度的變化通過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體現。
(2)構造: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個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裝有適量的水銀或酒精,外殼上刻有刻度。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學思想,內徑越細,溫度變化越明顯。
(3)常用液體溫度計的種類: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常用的制造溫度計的液體有水銀、煤油、酒精等。
3、溫度的單位:攝氏度( ℃ )
溫度的單位“攝氏度”不能分開讀,例如20攝氏度不能讀作“攝氏20度”,而應讀作“20攝氏度”;單位符號書寫時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圓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開或者放錯位置。零攝氏度以下,
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
4、溫度計的刻度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部大氣壓不變,在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
5、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使用溫度計前的幾點注意
①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指最高待測物體的溫度超出這一范圍,使用溫度計之前要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并判斷是否適合測待測物體的溫度。
②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
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溫度計的準確程度。一般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1攝氏度,所以準確度不高,體溫計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準確度較高。使用溫度計前要認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準確讀數。
(2)使用溫度計測溫度時的正確方法:選對、放對、讀對、記對。
6、體溫計
①體溫計的構造特點
①有較大的玻璃泡,溫度的微小變就能使水銀柱長度顯著變化。(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測量范圍為35攝氏度--42攝氏度)
②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彎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收縮,水銀柱斷開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內的水銀柱不能自動落回到35攝氏度以下,測量前要用手捏緊體溫計的上部,用力甩幾下,使體溫計內的水銀柱回落到35攝氏度以下)
②測量體溫的方法
口測法:將消毒過的體溫計置于舌下,緊閉口唇(用鼻呼吸),放置5分鐘后讀數。此法測體溫較可靠,但對嬰幼兒及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
肛測法:受測者取側臥位,將溫度計頭涂以潤滑劑,徐徐插人肛門,深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為止,放置5分鐘后讀數。此法多用于小孩子及神志不清者,最好由醫護人員執行。
腋測法:將腋窩汗液擦干,把體溫計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將體溫計夾緊,放置3~ 5分鐘后讀數。腋測法較安全方便,不易發生交叉感染,廣為采用。
③其他溫度計
液體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非常有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溫度的方法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常用溫度計除了液體溫度計以外,還有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等。色帶溫度計能方便地跟蹤動物的體溫變化;衛星能遙感測出海水0.1攝氏度的變化;天文學中常用光譜分析的方法研究恒星的溫度。
密度及其測量
1、密度
定義 在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單位 基本單位:千克每立方米,符號是kg/m3 常用單位:g/cm3 換算關系:1 g/cm3=103kg/m3
基本性質 屬性: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
可變性:同一種物質的密度會隨物體的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改變
幾種常見 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測量工具 天平、量筒
密度的應用 密度與溫度:溫度能夠改變物質的密度,常見物質受溫度影響的規律是熱脹冷縮,一般氣體受溫度影響最大,固體、液體受溫度影響最小
密度的應用:(1)鑒別物質 (2)判斷實心、空心
1)密度反映的是體積相同的物質質量不同這一特性。同一物質,在溫度、壓強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密度總是一定的。
2)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根據密度鑒別物質的種類。
運用公式ρ=m/V及其變形式進行計算應注意:①公式中物理量應針對同一物體;②統一公式中物體量的單位.;③當題中涉及幾種物質時,每個物理量應采用“腳標”的方式加以區分.
(2)密度的測量
①體積的測量
測量工具 量筒、量杯
量筒 單位 mL   1 mL=1cm3
量筒的 使用 看 量程和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臺上
讀 量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量筒中的液面是凸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凸面的頂部相平
②密度的測量
實驗原理 ρ=
測量工具 天平、量筒
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1 (2)向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液體,讀出體積V (3)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 (4)用公式ρ=計算出液體的密度
測量固體的密度的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量出固體的質量m (2)向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3)將固體全部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為V2 (4)用公式ρ=計算出固體的密度
測量固體的密度時,必須先測量固體的質量,然后再測量固體的體積,這樣就不會因為物體表面有液體殘留,造成所測質量偏大,所測密度偏大。
(2)測量液體密度時,若先測量空燒杯的質量,再測量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然后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會由于燒杯中的液體倒不盡,使得所測體積偏小,所測密度偏大,誤差較大。
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①、密度是物體的特征。油比水輕,說的是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油漂浮在水上。
②、不同物質,在體積一定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不同物質,在質量一定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
③、不同物質,質量相等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ρ甲>ρ乙,當甲、乙都是m時,V甲④、不同物質,體積相等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ρ甲>ρ乙,當甲乙兩物質體積都是V時,m甲>m乙)。如同一個瓶,裝滿水和裝滿油相比較,裝滿水的質量大。
⑤、氣體有充滿空間的特點,比如氧氣瓶內氧氣用掉一半,質量減小一半,體積不變,則密度減小一半。
三、密度公式的變形及應用
①、根據密度定義式ρ=m/V,結合數學思維進行靈活的公式變形,如m=ρV或V=m/ρ計算物質的密度、質量或者體積。
②、鑒別問題:根據物質的密度不同,通過測定物體密度,確定物體材料。
利用ρ=m/V可以求出物質的密度,再對照密度表可以鑒別物質,可用于鑒別物質是否純凈,物體是否空心等。
③、空心問題:通過比較物體密度、比較體積、比較質量三種方法判斷物體是實心還是空心。
a、如果m實>m物,則物體是空心的;
b、如果V實c、如果ρ實>ρ物,則物體是空心的。
4、利用密度計算體積或巧測密度
①無量筒,利用天平測容器的容積。
②利用天平、排水法測物質密度。
(
課堂

分類突破
……
精選考點
典例研析
技法重悟通
……
考點
演練
)
題型一長度
[典例1]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分別為:2.12cm、2.14cm、2.14cm、2.25cm。則測量結果應取( )
A.2.16cm B.2.13cm C.2.133cm D.2.1625cm
【答案】B
【解析】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時,測量結果略有差異,但相差不大,據此排除錯誤的數據,最后求出剩余數據的平均值即可。
比較可知,2.2cm明顯偏大,為錯誤數據,將其去掉。
那么測量結果為:。
【對點訓練1】刻度尺是常用的測量工具,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面四個測量數據中,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是 ;
A.0.00158 千米 B.5.0米
C.7.26分米 D.32毫米
(2)某同學用刻度尺測出一本書厚度為8.90厘米,這本書共有178頁。則每張紙的厚度為________
(3)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
【答案】(1)A (2)0.10cm (3)2.30cm
【解析】(1)長度測量結果的最后一位為估讀數字,而倒數第二位所在的單位就是刻度尺的最小刻度;
(2)課本上正反兩面都有頁碼,那么紙的張數是頁數的一半,然后根據計算每張紙的厚度即可。
(3)根據圖片確定刻度尺的分度值,然后根據測量結果=準確值+估讀值分別記錄兩個刻度值,最后將它們相減即可。
【解答】(1)A.0.00158 千米中,數字“5”所在的單位為dm,那么刻度尺的最小刻度為dm,故A符合題意;
B.5.0米中,數字“5” 所在的單位為m,那么最小刻度為m,故B不合題意;
C.7.26分米中, 數字“2” 所在的單位為cm,那么最小刻度為cm,故C不合題意;
D.32毫米中,數字“3” 所在的單位為cm,那么最小刻度為cm,故D不合題意。
故選A。
(2)這本書紙的張數為:178÷2=89頁,那么每張紙的厚度為:。
(3)刻度尺的分度值為0.1cm,那么被測物體的長度為:7.30cm-5.00cm=2.30cm。
題型二體積
[典例2]下列是用量筒測量小石塊體積的四個步驟,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
A.向量筒加水 B.舉起讀數 C.放入小石塊 D.俯視讀數
【答案】A
【解析】A.向量筒內加水時,量筒略微傾斜,試劑瓶口緊挨量筒口,故A正確;
B.讀取量筒的示數時,量筒要放在水平桌面上,故B錯誤;
C.直接將小石塊投入量筒中,很容易砸壞量筒,應該用細線懸吊著石塊浸入水中,故C錯誤;
D.讀取量筒內液體的體積時,視線應該與凹形液面的最低處相平,故D錯誤。
【對點訓練2】關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溫度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有“零刻度” B.測量的精確值都是由最小刻度決定的
C.刻度線都是均勻的 D.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確度越高
【答案】B
【解析】A.刻度尺和溫度計都有零刻度,而量筒和量杯都沒有零刻度,故A錯誤;
B.測量的精確值都是由最小刻度決定的,故B正確;
C.量杯上口大,下口小,因此刻度是不均勻的,故C錯誤;
D.量程決定測量工具測量的最大值,而精確度由分度值決定,故D錯誤。
題型三 溫度計
[典例3]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位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讀數為38.4℃。該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依次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甲為38.4°C,乙為38.4℃,丙為39.6℃,則( )
A.甲、乙肯定正確,丙也可能正確
B.乙、丙肯定正確,甲也可能正確
C.只有丙的正確
D.丙肯定正確,甲和乙也可能正確
【答案】D
【解析】體溫計的液泡上方有一段細小的彎曲,因此水銀柱不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回液泡,則它的示數只能上升不能下降,據此分析解答。
原來體溫計的示數為38.4℃,甲和乙的示數還是38.4℃,沒有變化,那么它們的體溫可能低于或等于38.4℃;而丙的示數為39.6℃>38.4℃,即示數上升,那么丙的體溫肯定正確。
故D正確,而A、B、C錯誤。
【對點訓練1】常用液體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制成的;在 1 標準大氣壓下,把________的溫度規定為 0℃,把 ________的溫度規定為 100℃。在觀察體溫計所顯示的人體溫度時,可以在體溫計離開被測人體后讀數,這是因為體溫計的內徑有一處特別________的結構。
【答案】液體的熱脹冷縮;冰水混合物;沸水;細的彎曲
【解析】(1)常用液體溫度計是根據液體的熱脹冷縮制成的;在 1 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規定為 0℃,把沸水的溫度規定為 100℃。
(2)在觀察體溫計所顯示的人體溫度時,可以在體溫計離開被測人體后讀數,這是因為體溫計的內徑有一處特別細的彎曲的結構。
題型四密度
[典例4]a,b,c為三種不同的液體,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 )
A.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大;
B.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小;
C.若a,b,c的體積相同,b的質量最大;
D.若a,b,c的體積相同,b的質量最小
【答案】A
【解析】AB.如圖所示,若a,b,c的質量相同,三種液體的體積大小為Va>Vb>Vc,即a的體積最大,c的體積最小,故B不符合題意,A符合題意;
CD.如圖所示,若a,b,c的體積相同,三種液體的體積大小為ma<mb<mc,即a的質量最小,c的質量最大,故CD不符合題意。故選A。
【對點訓練4】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 kg/m3),則該混合液的密度是(  )
A.大于0.9×103 kg/m3 B.小于0.9×103 kg/m3
C.等于0.9×103 kg/m3 D.無法判斷
【答案】A
【解析】V水=50mL=50cm3,V酒精=50mL=50cm3,由ρ=m/V可得,m水=ρ水V水=1g/cm3×50cm3=50g,m酒精=ρ酒精V酒精=0.8g/cm3×50cm3=40g,m=m水+m酒精=50g+40g=90g,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體積小于100mL.由ρ=m/V可得該混合液的密度大于0.9×103kg/m3。故選:A。
(
課時

過關檢測
……
關鍵能力
分層施練
素養重提升
……
課后練習
)
1.(2023春 花都區期末)已知一個初二男學生的身體體積約為0.05m3,則他的密度與下列表格哪種物質的密度接近(  )
一些物質的密度(常溫常壓)
物質 密度(kg/m3)
水銀 13.6×103
海水 1.03×103
空氣 1.29
銅 8.9×103
A.水銀 B.海水 C.空氣 D.銅
【答案】B
【解答】解:中學生的質量m=50kg,體積V=0.05m3,則中學生的密度ρ===1.0×103kg/m3,因此他的密度與海水的密度接近。
故選:B。
2.(2023春 虹口區校級期末)甲、乙兩個實心球體積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3:2,則甲、乙兩球的密度之比為(  )
A.3:1 B.3:4 C.1:6 D.6:1
【答案】B
【解答】解:甲、乙兩球的密度之比==×=×=×=3:4,故B正確,ACD錯誤。
故選:B。
3.(2023 天寧區校級二模)2021年7月鄭州經歷了極端暴雨天氣。小明同學用飲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做了一個簡易量雨器(如圖所示),他測得某暴雨日一小時的降雨量為28.9m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結果不存在誤差
B.結果中的“9”是準確值
C.該結果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的
D.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時,必須從零刻度線開始測量
【答案】C
【解答】解:A、誤差不能避免,任何測量結果都存在誤差,故A錯誤;
BC、測量長度時,要估讀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也就是說分度值所對應的數據(倒數第二位)是準確的,分度值所對應的下一位數據(最后一位)是估讀的,故28.9mm的分度值為1mm,28mm是準確值,0.9mm是估讀值,故B錯誤,C正確;
D、若刻度尺零刻線磨損,可以某一刻度線為起點,讀出末端刻度值,減去起始端所對刻度即為物體長度,故D錯誤。
故選:C。
4.(2023 徐州三模)小玉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的量杯測量液體體積時,同時測量了液面的高度,測出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繪出圖像。如圖所示四幅圖像中,能正確反映“液體體積與液面高度關系”的圖像是(  )
A.B.C.D.
【答案】D
【解答】解:由于容器的形狀是下窄上寬,在單位深度時液體的體積變化越來越大,液體體積與液面高度關系表現出的函數圖形為曲線且先緩后陡。
故選:D。
5.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C處應該刻上5℃ B.C處應該刻上﹣5℃
C.20℃刻度線距A處2厘米 D.20℃刻度線距B處3厘米
【答案】B
【解答】解:
AB、因為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所以兩條刻度線相距1cm溫度差為5℃,當BC=3厘米時,溫度相差3×5℃=15℃,又因為寒暑表越往上示數越大,故A示數為40℃,B示數為10℃,C的示數為10℃﹣15℃=﹣5℃,故A錯誤,B正確;
CD、20℃與30℃相差10℃,相隔=2cm,即在B的上面2cm處或A下面6cm﹣2cm=4cm處,故CD錯誤。
故選:B。
6.(2023春 虹口區校級期末)酒精的密度為0.8×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義為    一圓柱形容器最多可盛質量為1.6千克的酒精,它一定    (選填“能”或“不能”)盛下質量為1.6千克的水。現有體積為1×10﹣3米3的水凝固成冰塊,則冰塊的質量為   千克。(ρ冰=0.9×103千克/米3)
【答案】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質量是0.8×103千克;能;1。
【解答】解:酒精的密度為0.8×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義為: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質量是0.8×103千克;
1.6千克的酒精體積為V酒精===2×10﹣3m3,
1.6千克的水體積為V水===1.6×10﹣3m3<V酒精,故最多可盛質量為1.6千克的酒精的容器,能盛下質量為1.6千克的水;
體積為1×10﹣3m3的水,質量為m水=ρ水V水=1×103kg/m3×1×10﹣3m3=1kg,
水凝固成冰,質量不變,則冰的質量m冰=m水=1kg。
故答案為:體積為1立方米的水,質量是0.8×103千克;能;1。
7.(2023春 鼓樓區校級期中)據報道,我國科學家造出“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這種材料密度僅為0.16mg/cm3,“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義是    。如圖為一塊100cm3的“全碳氣凝膠”,用這種材料制成的“碳海綿”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原狀,因此“碳海綿”具有很好的   (填物理屬性),壓縮80%后的密度為    g/cm3。
【答案】體積是1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為0.16mg;彈性;8×10﹣4g。
【解答】解:(1)“全碳氣凝膠”的密度“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義是體積是1cm3的全碳氣凝膠質量為0.16mg;
(2)“碳海綿”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原狀,因此具有很高的彈性。
(3)由ρ=可知,氣凝膠的質量:
m=ρV=0.16mg/cm3×100cm3=16mg=0.016g,
壓縮后的體積:
V′=(1﹣80%)V=20%×100cm3=20cm3;
壓縮后的密度:
ρ′===8×10﹣4g/cm3。
故答案為:體積是1cm3的全碳氣凝膠的質量為0.16mg;彈性;8×10﹣4g。
8.(2023 江都區二模)如圖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測量的物體長度為    厘米;用B刻度尺測物體時長度為    毫米。
【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
【解答】解:(1)刻度尺A的分度值即相鄰兩刻線間的距離時1cm,測量時是從4.0cm(最后的那個零是估計值)開始測起的,末端刻度值為6.3cm,物體的長度為6.3cm﹣4.0cm=2.3cm;
(2)刻度尺B的分度值是0.1cm,即1mm,測量是從4.00cm開始測起的,末端刻度值為6.34cm,物體的長度為6.34cm﹣4.00cm=2.34cm,轉化為mm做單位就是23.4mm。
故答案為:1cm;2.3;23.4。
9.(2023春 吳江區校級月考)小明家有一枚質量為2.1g的銀幣,他想用量筒測算出該銀幣是不是純銀的(ρ銀=10.5g/cm3),所用的量筒規格如圖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mL,甲、乙、丙三位同學讀數情況如圖所示,其中    同學讀數正確,測量時如果按照如圖甲那樣讀數,則讀出的液體體積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他能否用該量筒測出銀幣的體積從而計算出密度來鑒別出該銀幣?   (“能”或“不能”),理由    。
【答案】2;乙;偏大;不能;銀幣的體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我們無法測出銀幣的體積。
【解答】解:由圖可知,該量筒的每一小格表示2mL=2cm3,即該量筒的分度值為2mL。甲、乙、丙三個同學中,只有乙同學的視線與液面最低點相平,所以乙同學的讀數方式正確,若按甲同學的方式讀數,測量值偏大;若按丙同學的方式讀數,測量值偏小。
假設該銀幣是純銀制成的,則根據公式ρ=可得,該銀幣的體積為V===0.2cm3<2cm3,所以我們無法利用該量筒測出銀幣的體積。
答案為:2;乙;偏大;不能;銀幣的體積小于量筒的分度值,我們無法測出銀幣的體積。
10.(2023 薛城區二模)中國科興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    。在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人員    (選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
【答案】圖2;不能
【解答】解:由題意可知,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即保存環境溫度最高為8℃。圖1溫度計是普通溫度計,圖2溫度計的構造類似于體溫計。根據體溫計的構造特點,溫度升高后水銀柱升高,不會再降下去,可以測定最高溫度,在接收點可根據溫度計最終顯示的示數判斷運輸過程中疫苗溫度是否超標,因此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2中所示的溫度計;
圖2中的溫度計有縮口,示數不會自行下降,但外界溫度高時,溫度計的示數會升高,故驗收人員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
故答案為:圖2;不能。
11.(2023 路南區二模)小明在假期出游時采集到一小塊礦石(不吸水),他想像勘探人員一樣利用物質密度鑒別礦石的種類。
(1)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測量其密度。
①首先要用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調節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
②用已調節好的天平正確測量礦石質量時的情景如圖甲所示,則該礦石質量的測量值是
  g。
③接下來,他先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如圖乙所示;再將用細線系好的礦石輕放入量筒內的水中,此時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礦石體積的測量值是    cm3。
④根據以上測量數據計算出該礦石密度的測量值是    kg/m3。
(2)學校創新小組利用家里的電子秤、玻璃杯和水也測量出小礦石的密度。
①將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測出礦石的質量為m0。
②把一盛有適量水的玻璃杯放在電子秤上,記下此時電子秤的示數為m1。
③用手提著系在細線下端的礦石使之緩慢浸沒在水中(礦石沒有碰觸杯底且水未溢出),如圖丁所示,記下此時電子秤的示數為m2。
則礦石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F=   ,礦石的密度為ρ礦=   (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答案】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36;15;2.4×103;(m2﹣m1)g;。
【解答】解:(1)①由題可知,用天平測量質量之前,需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碼移到標尺的左端零刻度線處,調節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
②由圖甲可知,砝碼的質量為m砝碼=20g+10g+5g=35g,游碼的示數為m游碼=1g,則該礦石質量的測量值是:m=m砝碼+m游碼=35g+1g=36g;
水的體積為V=30mL,由圖丙可知,水和礦石的總體積為V總=45mL,則礦石體積的測量值是:V=V總﹣V水=45mL﹣30mL=15mL=15cm3;
④由ρ=可得該礦石密度的測量值是:ρ===2.4g/m3=2.4×103kg/m3;
(2)水和玻璃杯放在電子秤上示數為m1,則水和玻璃杯對電子秤的壓力為:
F壓=G杯+水=m1g;
用手提著系在細線下端的礦石使之緩慢浸沒在水中(礦石沒有碰觸杯底且水未溢出)時,礦石受到水豎直向上的浮力F,根據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礦石也給水一個豎直向下的壓力F壓′,這兩個力大小相等,互為相互作用力,此時,玻璃杯對電子秤的壓力也隨之增大為F壓+F壓′。而電子秤的示數為m2,換算為力F壓″=m2g,如下關系成立:
F壓″=F壓+F壓′;
礦石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
F=F壓′=F壓″﹣F壓=m2g﹣m1g=(m2﹣m1)g;
礦石的體積為:V礦=V排===;
礦石的密度為:ρ礦===。
故答案為:把游碼移到標尺左端零刻度線處;36;15;2.4×103;(m2﹣m1)g;。
12.(1)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要看清它的   ,這樣才能正確測量所測的溫度,并且不會損壞溫度計。
(2)用溫度計測量燒杯內水的溫度,如圖甲所示幾種做法中正確的是    圖。
(3)如圖乙中溫度計的讀數是    。
【解答】:1)使用溫度計之前應該看清楚該溫度計測量的最小值和最大值,即溫度計的量程,同時還要看清楚溫度計每小格的示數,也就是它的分度值;
(2)使用溫度計測量液體溫度時,溫度計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測液體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所以只有D符合要求;
(3)圖中所示溫度計,分度值是1℃,液柱表面在26℃所以示數為26℃。
故答案為:(1)量程;分度值;(2)D;(3)26℃。
13.(2023春 吳江區期末)如圖為2023年在蘇州舉辦的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的吉祥物之一“咕咕”。假設一工匠用純銅打造了一個“咕咕”送給八年級的兒子當紀念品。兒子想更多了解父親制作的“咕咕”,于是測出了它的質量是71.2g,體積是10cm3。查閱資料知銅的密度ρ銅=8.9g/cm3,銀的密度ρ銀=10.5g/cm3。則:
(1)這個“咕咕”中純銅的體積是多少cm3?
(2)如果用純銀打造成一個等大的實心“咕咕”,它的質量是多少g?
【答案】(1)這個“咕咕”中純銅的體積是8cm3;
(2)如果用純銀打造成一個等大的實心“咕咕”,它的質量是105g。
【解答】解:
(1)由ρ=可得,這個“咕咕”中純銅的體積:V銅===8cm3;
(2)如果用純銀打造成一個等大的實心“咕咕”,它的質量:m′=ρ銀V=10.5g/cm3×10cm3=105g。
答:(1)這個“咕咕”中純銅的體積是8cm3;
(2)如果用純銀打造成一個等大的實心“咕咕”,它的質量是105g。
14.小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測量數據分別為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
(1)在測量數據2.46cm中,準確值和估計值分別是多少?
(2)5個測量數據中有沒有錯誤數據?如果有,請指出并簡要說明錯誤的原因。
(3)該物體長度的測量結果應記錄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答案】(1)測量數據2.46cm中,說明最后一位0.06cm是估讀值,2.4cm是準確值;
(2)由測量數據可知,2.66cm與其它測量值差別最大,所以是錯誤的,應該舍去;
(3)該物體長度的測量結果應記錄為:L=≈2.46cm。
【解答】:(1)測量數據2.46cm中,說明最后一位0.06cm是估讀值,2.4cm是準確值;
(2)由測量數據可知,2.66cm與其它測量值差別最大,所以是錯誤的,應該舍去;
(3)該物體長度的測量結果應記錄為:L=≈2.46cm。
15.(2023春 禮泉縣期中)2022年國際足球世界杯在卡塔爾舉行,如圖是世界杯冠軍獎杯“大力神杯”,它的體積大約為4×103cm3,質量為6200g,其中獎杯頂端是用18K純金制作的空心球體,球體的質量為5010g,體積為1.2×103cm3。(已知18K純金的密度為16.7g/cm3,銅的密度為8.9g/cm3)
(1)將“大力神杯”從卡塔爾帶到阿根廷后,“大力神杯”的質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此“大力神杯”的密度是多少g/cm3?
(3)若用18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大力神杯”,請計算它的質量。
(4)若“大力神杯”頂端球體的空心部分用銅來填滿,請計算需要多少克的銅?
【答案】(1)不變;
(2)此“大力神杯”的密度是1.55g/cm3;
(3)若用18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大力神杯”,它的質量為66.8kg;
(4)若“大力神杯”頂端球體的空心部分用銅來填滿,需要8010克的銅。
【解答】:(1)質量是物體的一種基本屬性,與物體的狀態、形狀、溫度、所處的空間位置的變化無關,不變將“大力神杯”從卡塔爾帶到阿根廷后,“大力神杯”的質量;
(2)“大力神杯”的密度為:;
(3)若用18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大力神杯”,其體積仍為4×103cm3,根據密度公式得,它的質量為:;
(4)根據密度公式得,“大力神杯”頂端球體中18K純金的體積,
該球體空心部分的體積:,
則銅的體積:,
根據密度公式得,銅的質量:。
答:(1)不變;
(2)此“大力神杯”的密度是1.55g/cm3;
(3)若用18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大力神杯”,它的質量為66.8kg;
(4)若“大力神杯”頂端球體的空心部分用銅來填滿,需要8010克的銅。
1.兩支玻璃管內徑粗細不同而玻璃泡容積相同的酒精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并保持足夠長的時間,這兩支溫度計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溫度分別是(  )
A.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同
B.內徑細的升得高,示數亦大
C.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亦大
D.內徑細的升得高,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答案】D
【解答】解:同一杯熱水說明最后溫度計示數應該相同。
玻璃泡中酒精量相等,說明酒精受熱后膨脹程度相同,即增大的體積是相同的,內徑的不同影響的是酒精柱升高的高度。內徑粗的溫度計酒精柱升得較低;內徑細的溫度計酒精柱升得較高。
故選:D。
2.某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圖甲是調節天平時的情形,圖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橫梁水平平衡
B.乙圖中測石塊質量時,天平的示數是17.4g
C.由丙圖量筒的示數測得石塊的體積是40cm3
D.利用圖中信息,可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1.72×103kg/m3
【答案】D
【解答】解:A、由圖甲知,指針左偏,應將平衡螺母向右調使橫梁平衡,故A錯誤;
B、由圖乙知,標尺的分度值為0.2g,石塊的質量m=10g+5g+2.2g=17.2g,故B錯誤,
C、由圖丙知,水的體積為30mL,水和石塊的總體積為40mL,
則石塊的體積V=40mL﹣30mL=10mL=10cm3,故C錯誤;
D、石塊的密度ρ===1.72g/cm3=1.72×103kg/m3,故D正確。
故選:D。
3.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寬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的寬度是   cm;測量教室的長度,我們需要選擇哪種測量工具?   (選填“A”或“B”)
【解答】解:由圖知,圖中的刻度尺上1cm之間有10個小格,所以一個小格代表1mm,此刻度尺的分度值為1mm;
物體左側與零刻線對齊,右側與1.4cm對齊,估讀為1.40cm,所以此物體的長度為1.40cm;
測量教室的寬度時,準確程度不需要太高,到1cm即可,同時刻度尺的最大測量值要大一些,所以選擇鋼尺。
故答案為:1mm;1.40;A。
(2023 泰山區自主招生)在一次物理興趣小組的活動中,某小組同學準備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吸盤、滑輪,細線來測量木塊(不吸水)的密度。
(1)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   N。
(2)將滑輪的軸固定在吸盤的掛鉤上,擠出吸盤內部的空氣,吸盤在   的作用下被緊緊壓在燒杯底部,如圖(乙)所示。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木塊放入水中后,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如圖(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4N。
(3)如果不計摩擦和繩重,圖(丙)所示的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N,木塊的密度為
   kg/m3。
(4)如果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另一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將該木塊全部拉入該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2N,該液體的密度為   kg/m3。
(5)如果實驗中先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塊直接測量木塊的重力。從理論上分析,按這樣的實驗順序測得的木塊密度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答案】(1)0.6;(2)大氣壓;(3)1;0.6×103;(4)0.8×103;(5)偏大。
【解答】解:(1)由圖甲所示彈簧測力計可知,其分度值為0.2N,示數為G=0.6N;
(2)在外界大氣壓的作用下,吸盤被壓在燒杯底部;
(3)圖丙中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0.4N,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6N+0.4N=1N;
根據F浮=ρ水gV排木塊的體積:V=V排=,
根據G=mg=ρ木gV
木塊的密度:ρ木===×ρ水=×1×103kg/m3=0.6×103kg/m3;
(4)彈簧測力計的拉力F拉=0.2N,木塊受到的浮力:F'浮=G+F拉=0.6N+0.2N=0.8N;
F'浮=ρ液gV排
則:ρ木===×ρ液=×ρ液=0.6×103kg/m3;
解得ρ液=0.8×103kg/m3;
(5)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塊直接測量木塊的重力,由于木塊上沾有水,使測得的重力偏大,根據ρ木=可知求出木塊的密度會偏大。
故答案為:(1)0.6;(2)大氣壓;(3)1;0.6×103;(4)0.8×103;(5)偏大。
5.一塊碑石體積是60m3,為了計算它的質量,取一小塊碑石的巖石樣品,測出質量為70g,用量筒裝入50mL的水,然后將這塊樣品浸沒在水中,此時,水面升高到75mL.求:
(1)小塊碑石樣品的密度為多少kg/m3?
(2)這塊碑石的質量為多少噸?
【解答】解:(1)由題意知,小塊碑石樣品的質量m0=70g,
其體積為V0=V末﹣V初=75ml﹣50ml=25ml=25cm3,
小塊碑石樣品的密度:ρ===2.8g/cm3=2.8×103kg/m3;
(2)由題意知,碑石密度ρ=2.8×103kg/m3,體積V=60m3,
由ρ=得,這塊碑石的質量:m=ρV=2.8×103kg/m3×60m3=1.68×105kg=168t。
答:(1)碑石樣品的密度為2.8×103kg/m3;
(2)這塊碑石的質量為168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03物質的長度,體積,溫度,密度
【課程標準】
1.知道測量的意義。知道長度、體積的單位及換算關系。
2.知道不同測量對象、測量工具需要達到的測量精度不同。熟悉刻度尺上的刻度特征,學會正確使用刻度尺。
3.知道固體體積和液體體積的常用單位,學會用量筒測量液體和形狀不規則的固體的體積,并進行正確讀數。
知道溫度的意義、單位,知道溫度計的構造、測量原理,學會正確使用溫度計與溫度的記錄方法。
4、理解質量的概念,會測量固體和液體的質量;
5、理解密度的概念,能夠用密度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夠解釋生活實際中與密度有關的物理現象;
6、掌握密度的測量方法。
【思維導圖】
(
知識

逐點夯實
……
必備知識
系統梳理
基礎
重落實
……
復習自修
)
長度的測量
1、測量的意義
測量是把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進行比較的過程。要測量物體的長度,要先規定長度的標準一長度單位,然后用合適的工具進行測量。
2、長度的單位
長度的常用單位是米( m )
測量較大的距離時一般用千米(km) ;測量較小的距離時-般用分米(dm)、厘米(cm)和毫米(mm);在研究微觀世界時,還會用到微米(μm)和納米(nm)等單位。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毫米=1000微米 1微米=1000納米
進行長度單位換算時的正確步驟:數值不變,乘目標單位與原單位之間的進率, 將原單位改寫為寫為目標單位
3、長度的測量
(1)測量工具:直尺、卷尺。
(2)認識刻度尺
測量長度最常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在使用刻度尺前,首先應該弄清楚刻度尺的以下幾個定義
零刻度線:測量范圍的起點。
分度值(最小刻度):每一小格表示的量。
量程(測量范圍) :刻度尺一次能測出的最大長度。
單位:就是該刻度尺標注的單位。
刻度尺的使用:會選、會放、會看、會讀、會記。
4、長度測量的方法:平移法;化曲為直法;化直為曲法;累積法。
5、長度估測和特殊測量
在一些特殊的場合測量時,人們還會用其他一些測量儀器和測量方法。例如,潛水艇在水下航行時常用聲吶來測量潛水艇與障礙物之間的距離,雷達用電磁波反射的原理測量飛機與雷達站之間的距離。另外精密的儀器還有螺旋測微器和游標卡尺等。
所謂誤差,是在正確操作的前提下,所測得的數值和真實值之間的差異。
誤差與錯誤不同,錯誤可以避免,而誤差不可避免,只能減小。引起誤差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見的如測量工具不夠準確、測量方法不夠完善、人的眼睛不能估讀得非常準等,所以存在誤差是不可避免的。而錯誤是由于不遵守測量儀器的使用規則,或讀取、記錄測量結果時粗心等造成的。
可以通過選用精密儀器、改進測量方法來減小誤差,而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是我們做實驗時減小誤差采用的主要方法。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時應注意先將測量數據中的錯誤數據去掉,剩余的數據再求平均值,且求得的結果保留有效數字的位數應與測量值保持一致,并不是保留的位數越多越精確。
體積的測量
1、體積和容積
體積:物體占有空間的大小。
容積:能容納物體的體積。
2、體積的單位
常用單位:米3(m3)。
其他單位:分米3(dm3)、 厘米3(cm3)、 升(L)、 毫升( mL )。
單位換算:1米3= 103分米3 (升)= 106厘米3(毫升)。
3、液體體積的測量
(1)測量工具:量筒、量杯。
(2)正確使用量筒
使用前要“二看”:一看量筒的最大測量值(量程)是多少;二看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
使用過程中要做到“五對”:選對、放對、注對、看對、記對。
固體體積的幾種測量方法
排水法:形狀不規則的較小固體(不溶于水、不吸水)
沉墜法;漂浮的固體
針壓法:漂浮的固體
溢水法:較大固體
5、面積的測量
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與規則物體體積的測量一樣,是建立在長度測量的基礎上的。
不規則物體的面積測量有割補法、方格法等。
方格法測量不規則物體的面積:
(1)測出每一方格的邊長,求出每方格的面積。
(2)數出不規則物體所上的方格數:占半格或半格以上的算一格,不到半格的舍去。
(3)面積=每一方格的面積所占的總的方格數。
溫度的測量
1、溫度
物體的冷熱程度可以用溫度來表示。物體較熱,我們說它溫度高;物體較冷,我們說它溫度低。溫度相同的物體,冷熱程度相同,例如0攝氏度的水和0攝氏度的冰相比,溫度相同,冷熱程度相同。
2、溫度計
(1)原理:利用水銀、酒精等液體的熱脹冷縮的性質制成的,
以水銀溫度計為例,當溫度計玻璃泡內水銀受熱時,水銀柱會上升,受冷時,水銀柱會下降,觀察液柱的長短變化就可以知道溫度的高低。這里采用轉換的科學思想,溫度的變化通過液柱長度的變化來體現。
(2)構造: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管的下端有一個玻璃泡,在管和玻璃泡中裝有適量的水銀或酒精,外殼上刻有刻度。這里采用了放大的科學思想,內徑越細,溫度變化越明顯。
(3)常用液體溫度計的種類:酒精溫度計、水銀溫度計、煤油溫度計等。常用的制造溫度計的液體有水銀、煤油、酒精等。
3、溫度的單位:攝氏度( ℃ )
溫度的單位“攝氏度”不能分開讀,例如20攝氏度不能讀作“攝氏20度”,而應讀作“20攝氏度”;單位符號書寫時要注意格式,字母左上角的小圓圈,既不能漏掉,也不能分開或者放錯位置。零攝氏度以下,
應讀作零下多少攝氏度。
4、溫度計的刻度
攝氏溫度的規定:在標準大氣壓下,把冰水混合物的溫度定為0,水部大氣壓不變,在水沸騰時的溫度定為100。0和100之間分為100等份,每一等份就表示1攝氏度。
5、溫度計的使用方法
(1)使用溫度計前的幾點注意
①溫度計的測量范圍
溫度計的測量范圍是指最高待測物體的溫度超出這一范圍,使用溫度計之前要觀察溫度計的測量范圍,并判斷是否適合測待測物體的溫度。
②認清溫度計的最小刻度
溫度計的最小刻度反映了溫度計的準確程度。一般溫度計的最小刻度為1攝氏度,所以準確度不高,體溫計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準確度較高。使用溫度計前要認清它的最小刻度,以便能按要求準確讀數。
(2)使用溫度計測溫度時的正確方法:選對、放對、讀對、記對。
6、體溫計
①體溫計的構造特點
①有較大的玻璃泡,溫度的微小變就能使水銀柱長度顯著變化。(最小刻度為0.1攝氏度,測量范圍為35攝氏度--42攝氏度)
②玻璃泡與玻璃管之間有一段彎曲的玻璃管,當體溫計離開人體時,溫度忽然下降,水銀快速收縮,水銀柱斷開退不回來,所以體溫計能離開人體讀數。(體溫計內的水銀柱不能自動落回到35攝氏度以下,測量前要用手捏緊體溫計的上部,用力甩幾下,使體溫計內的水銀柱回落到35攝氏度以下)
②測量體溫的方法
口測法:將消毒過的體溫計置于舌下,緊閉口唇(用鼻呼吸),放置5分鐘后讀數。此法測體溫較可靠,但對嬰幼兒及神志不清者不能使用。
肛測法:受測者取側臥位,將溫度計頭涂以潤滑劑,徐徐插人肛門,深達體溫計長度的一半為止,放置5分鐘后讀數。此法多用于小孩子及神志不清者,最好由醫護人員執行。
腋測法:將腋窩汗液擦干,把體溫計放在腋窩深處,用上臂將體溫計夾緊,放置3~ 5分鐘后讀數。腋測法較安全方便,不易發生交叉感染,廣為采用。
③其他溫度計
液體溫度計的測量范圍非常有限,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測量溫度的方法越來越多,技術也越來越先進。常用溫度計除了液體溫度計以外,還有電子溫度計、金屬溫度計等。色帶溫度計能方便地跟蹤動物的體溫變化;衛星能遙感測出海水0.1攝氏度的變化;天文學中常用光譜分析的方法研究恒星的溫度。
密度及其測量
1、密度
定義 在物理學中,某種物質組成的物體的。質量與它的體積之比叫做這種物質的密度
公式 ρ=,ρ表示密度,m表示質量,V表示體積
單位 基本單位:千克每立方米,符號是kg/m3 常用單位:g/cm3 換算關系:1 g/cm3=103kg/m3
基本性質 屬性:密度是物質的一種特性,其大小與質量和體積無關;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
可變性:同一種物質的密度會隨物體的溫度、狀態的改變而改變
幾種常見 的密度值 水的密度是1.0×103kg/m3 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m3 冰的密度是0.9×103kg/m3
測量工具 天平、量筒
密度的應用 密度與溫度:溫度能夠改變物質的密度,常見物質受溫度影響的規律是熱脹冷縮,一般氣體受溫度影響最大,固體、液體受溫度影響最小
密度的應用:(1)鑒別物質 (2)判斷實心、空心
1)密度反映的是體積相同的物質質量不同這一特性。同一物質,在溫度、壓強等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密度總是一定的。
2)不同物質的密度一般不同,因此可以根據密度鑒別物質的種類。
運用公式ρ=m/V及其變形式進行計算應注意:①公式中物理量應針對同一物體;②統一公式中物體量的單位.;③當題中涉及幾種物質時,每個物理量應采用“腳標”的方式加以區分.
(2)密度的測量
①體積的測量
測量工具 量筒、量杯
量筒 單位 mL   1 mL=1cm3
量筒的 使用 看 量程和分度值
放 放在水平臺上
讀 量筒中的液面是凹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凹面的底部相平;量筒中的液面是凸形的,讀數時,視線要和凸面的頂部相平
②密度的測量
實驗原理 ρ=
測量工具 天平、量筒
測量液體密度的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量出燒杯和液體的質量m1 (2)向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液體,讀出體積V (3)用天平測量燒杯和剩余液體的質量m2 (4)用公式ρ=計算出液體的密度
測量固體的密度的實驗步驟 (1)用天平測量出固體的質量m (2)向量筒中注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 (3)將固體全部浸沒在水中,讀出體積為V2 (4)用公式ρ=計算出固體的密度
測量固體的密度時,必須先測量固體的質量,然后再測量固體的體積,這樣就不會因為物體表面有液體殘留,造成所測質量偏大,所測密度偏大。
(2)測量液體密度時,若先測量空燒杯的質量,再測量液體和燒杯的總質量,然后將液體全部倒入量筒中,會由于燒杯中的液體倒不盡,使得所測體積偏小,所測密度偏大,誤差較大。
二、密度是物質的一種屬性
①、密度是物體的特征。油比水輕,說的是油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所以油漂浮在水上。
②、不同物質,在體積一定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不同物質,在質量一定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
③、不同物質,質量相等時,體積跟密度成反比(ρ甲>ρ乙,當甲、乙都是m時,V甲④、不同物質,體積相等時,質量跟密度成正比(ρ甲>ρ乙,當甲乙兩物質體積都是V時,m甲>m乙)。如同一個瓶,裝滿水和裝滿油相比較,裝滿水的質量大。
⑤、氣體有充滿空間的特點,比如氧氣瓶內氧氣用掉一半,質量減小一半,體積不變,則密度減小一半。
三、密度公式的變形及應用
①、根據密度定義式ρ=m/V,結合數學思維進行靈活的公式變形,如m=ρV或V=m/ρ計算物質的密度、質量或者體積。
②、鑒別問題:根據物質的密度不同,通過測定物體密度,確定物體材料。
利用ρ=m/V可以求出物質的密度,再對照密度表可以鑒別物質,可用于鑒別物質是否純凈,物體是否空心等。
③、空心問題:通過比較物體密度、比較體積、比較質量三種方法判斷物體是實心還是空心。
a、如果m實>m物,則物體是空心的;
b、如果V實c、如果ρ實>ρ物,則物體是空心的。
4、利用密度計算體積或巧測密度
①無量筒,利用天平測容器的容積。
②利用天平、排水法測物質密度。
(
課堂

分類突破
……
精選考點
典例


技法重悟通
……
考點
演練
)
題型一長度
[典例1]某同學用同一把刻度尺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四次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分別為:2.12cm、2.14cm、2.14cm、2.25cm。則測量結果應取( )
A.2.16cm B.2.13cm C.2.133cm D.2.1625cm
【對點訓練1】刻度尺是常用的測量工具,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下面四個測量數據中,所用的刻度尺的最小刻度是1分米的是 ;
A.0.00158 千米 B.5.0米
C.7.26分米 D.32毫米
(2)某同學用刻度尺測出一本書厚度為8.90厘米,這本書共有178頁。則每張紙的厚度為________。
(3)如圖所示,被測物體的長度是________。
題型二體積
[典例2]下列是用量筒測量小石塊體積的四個步驟,其中操作正確的是( )
A.向量筒加水 B.舉起讀數 C.放入小石塊 D.俯視讀數
【對點訓練2】關于“刻度尺、量筒、量杯、溫度計”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都有“零刻度” B.測量的精確值都是由最小刻度決定的
C.刻度線都是均勻的 D.都是量程越小的工具,精確度越高
題型三 溫度計
[典例3]某同學用體溫計給一位生病的同學量體溫,結果讀數為38.4℃。該同學在未甩的情況下,又用該溫度計依次給生病的甲、乙、丙三位同學量體溫,測得結果:甲為38.4°C,乙為38.4℃,丙為39.6℃,則( )
A.甲、乙肯定正確,丙也可能正確
B.乙、丙肯定正確,甲也可能正確
C.只有丙的正確
D.丙肯定正確,甲和乙也可能正確
【對點訓練1】常用液體溫度計是根據________制成的;在 1 標準大氣壓下,把________的溫度規定為 0℃,把 ________的溫度規定為 100℃。在觀察體溫計所顯示的人體溫度時,可以在體溫計離開被測人體后讀數,這是因為體溫計的內徑有一處特別________的結構。
題型四密度
[典例4]a,b,c為三種不同的液體,它們的質量與體積的關系如圖所示( )
A.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大;
B.若a,b,c的質量相同,a的體積最小;
C.若a,b,c的體積相同,b的質量最大;
D.若a,b,c的體積相同,b的質量最小
【對點訓練4】50 mL水和50 mL酒精混合(ρ酒精=0.8×103 kg/m3),則該混合液的密度是(  )
A.大于0.9×103 kg/m3 B.小于0.9×103 kg/m3
C.等于0.9×103 kg/m3 D.無法判斷
(
課時

過關檢測
……
關鍵能力
分層施練
素養重提升
……
課后練習
)
1.(2023春 花都區期末)已知一個初二男學生的身體體積約為0.05m3,則他的密度與下列表格哪種物質的密度接近(  )
一些物質的密度(常溫常壓)
物質 密度(kg/m3)
水銀 13.6×103
海水 1.03×103
空氣 1.29
銅 8.9×103
A.水銀 B.海水 C.空氣 D.銅
2.(2023春 虹口區校級期末)甲、乙兩個實心球體積之比為2:1,質量之比為3:2,則甲、乙兩球的密度之比為(  )
A.3:1 B.3:4 C.1:6 D.6:1
3.(2023 天寧區校級二模)2021年7月鄭州經歷了極端暴雨天氣。小明同學用飲料瓶和自制刻度尺制做了一個簡易量雨器(如圖所示),他測得某暴雨日一小時的降雨量為28.9mm。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該結果不存在誤差
B.結果中的“9”是準確值
C.該結果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測量的
D.使用刻度尺進行測量時,必須從零刻度線開始測量
4.(2023 徐州三模)小玉同學在利用如圖所示的量杯測量液體體積時,同時測量了液面的高度,測出幾組數據,根據這些數據繪出圖像。如圖所示四幅圖像中,能正確反映“液體體積與液面高度關系”的圖像是(  )
A.B.C.D.
5.如圖所示為寒暑表,40℃與10℃兩條刻度線相距AB=6厘米,刻度線C與刻度線B相距BC=3厘米。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C處應該刻上5℃ B.C處應該刻上﹣5℃
C.20℃刻度線距A處2厘米 D.20℃刻度線距B處3厘米
6.(2023春 虹口區校級期末)酒精的密度為0.8×103千克/米3,表示的意義為    一圓柱形容器最多可盛質量為1.6千克的酒精,它一定    (選填“能”或“不能”)盛下質量為1.6千克的水。現有體積為1×10﹣3米3的水凝固成冰塊,則冰塊的質量為   千克。(ρ冰=0.9×103千克/米3)
7.(2023春 鼓樓區校級期中)據報道,我國科學家造出“世界上最輕材料—全碳氣凝膠”,這種材料密度僅為0.16mg/cm3,“0.16mg/cm3”表示的物理含義是    。如圖為一塊100cm3的“全碳氣凝膠”,用這種材料制成的“碳海綿”被壓縮80%后仍可恢復原狀,因此“碳海綿”具有很好的   (填物理屬性),壓縮80%后的密度為    g/cm3。
8.(2023 江都區二模)如圖所示,用刻度尺A和B分別測量同一物體的長度。其中A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用其測量的物體長度為    厘米;用B刻度尺測物體時長度為    毫米。
9.(2023春 吳江區校級月考)小明家有一枚質量為2.1g的銀幣,他想用量筒測算出該銀幣是不是純銀的(ρ銀=10.5g/cm3),所用的量筒規格如圖所示,此量筒的分度值是  mL,甲、乙、丙三位同學讀數情況如圖所示,其中    同學讀數正確,測量時如果按照如圖甲那樣讀數,則讀出的液體體積與真實值相比    (填“偏大”、“偏小”或“相等”)。他能否用該量筒測出銀幣的體積從而計算出密度來鑒別出該銀幣?   (“能”或“不能”),理由    。
10.(2023 薛城區二模)中國科興疫苗需保存在低于8℃的環境中。夏季,運輸過程中為監測疫苗溫度是否超標,應在冷藏箱內放置圖中所示的溫度計    。在接收點,為正確讀數,驗收人員    (選填“能”或“不能”)把溫度計從冷藏箱中取出讀數。
11.(2023 路南區二模)小明在假期出游時采集到一小塊礦石(不吸水),他想像勘探人員一樣利用物質密度鑒別礦石的種類。
(1)利用實驗室的器材測量其密度。
①首先要用天平測量礦石的質量。將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調節平衡螺母,直至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處。
②用已調節好的天平正確測量礦石質量時的情景如圖甲所示,則該礦石質量的測量值是
  g。
③接下來,他先在量筒中倒入30mL的水,如圖乙所示;再將用細線系好的礦石輕放入量筒內的水中,此時量筒中液面位置如圖丙所示,則礦石體積的測量值是    cm3。
④根據以上測量數據計算出該礦石密度的測量值是    kg/m3。
(2)學校創新小組利用家里的電子秤、玻璃杯和水也測量出小礦石的密度。
①將電子秤放在水平桌面上,測出礦石的質量為m0。
②把一盛有適量水的玻璃杯放在電子秤上,記下此時電子秤的示數為m1。
③用手提著系在細線下端的礦石使之緩慢浸沒在水中(礦石沒有碰觸杯底且水未溢出),如圖丁所示,記下此時電子秤的示數為m2。
則礦石浸沒在水中時受到的浮力為F=   ,礦石的密度為ρ礦=   (已知水的密度為ρ水,用已知量和測量量表示)。
12.(1)使用溫度計時,首先要看清它的   ;然后要看清它的   ,這樣才能正確測量所測的溫度,并且不會損壞溫度計。
(2)用溫度計測量燒杯內水的溫度,如圖甲所示幾種做法中正確的是    圖。
(3)如圖乙中溫度計的讀數是    。
13.(2023春 吳江區期末)如圖為2023年在蘇州舉辦的蘇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的吉祥物之一“咕咕”。假設一工匠用純銅打造了一個“咕咕”送給八年級的兒子當紀念品。兒子想更多了解父親制作的“咕咕”,于是測出了它的質量是71.2g,體積是10cm3。查閱資料知銅的密度ρ銅=8.9g/cm3,銀的密度ρ銀=10.5g/cm3。則:
(1)這個“咕咕”中純銅的體積是多少cm3?
(2)如果用純銀打造成一個等大的實心“咕咕”,它的質量是多少g?
14.小華用分度值為1mm的刻度尺先后5次測量某一物體的長度,測量數據分別為2.46cm、2.45cm、2.66cm、2.44cm、2.47cm。
(1)在測量數據2.46cm中,準確值和估計值分別是多少?
(2)5個測量數據中有沒有錯誤數據?如果有,請指出并簡要說明錯誤的原因。
(3)該物體長度的測量結果應記錄為多少?寫出計算過程。
15.(2023春 禮泉縣期中)2022年國際足球世界杯在卡塔爾舉行,如圖是世界杯冠軍獎杯“大力神杯”,它的體積大約為4×103cm3,質量為6200g,其中獎杯頂端是用18K純金制作的空心球體,球體的質量為5010g,體積為1.2×103cm3。(已知18K純金的密度為16.7g/cm3,銅的密度為8.9g/cm3)
(1)將“大力神杯”從卡塔爾帶到阿根廷后,“大力神杯”的質量    (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
(2)此“大力神杯”的密度是多少g/cm3?
(3)若用18K純金澆鑄一個實心的“大力神杯”,請計算它的質量。
(4)若“大力神杯”頂端球體的空心部分用銅來填滿,請計算需要多少克的銅?
1.兩支玻璃管內徑粗細不同而玻璃泡容積相同的酒精溫度計,同時插入同一杯熱水中,并保持足夠長的時間,這兩支溫度計中酒精柱上升的高度和所示溫度分別是(  )
A.上升高度一樣,示數相同
B.內徑細的升得高,示數亦大
C.內徑粗的升得高,示數亦大
D.內徑細的升得高,但兩支溫度計的示數相同
2.某同學用托盤天平和量筒測量一小石塊的密度,圖甲是調節天平時的情形,圖乙和圖丙分別是測量石塊質量和體積時的情形,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甲圖中應將平衡螺母向左調,使橫梁水平平衡
B.乙圖中測石塊質量時,天平的示數是17.4g
C.由丙圖量筒的示數測得石塊的體積是40cm3
D.利用圖中信息,可計算出石塊的密度是1.72×103kg/m3
3.如圖用刻度尺測量一物體的寬度,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物體的寬度是   cm;測量教室的長度,我們需要選擇哪種測量工具?   (選填“A”或“B”)
(2023 泰山區自主招生)在一次物理興趣小組的活動中,某小組同學準備用彈簧測力計、燒杯、水、吸盤、滑輪,細線來測量木塊(不吸水)的密度。
(1)如圖(甲)所示,用彈簧測力計測出木塊在空氣中的重力為   N。
(2)將滑輪的軸固定在吸盤的掛鉤上,擠出吸盤內部的空氣,吸盤在   的作用下被緊緊壓在燒杯底部,如圖(乙)所示。在燒杯中倒入適量的水,將木塊放入水中后,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如圖(丙)所示,此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4N。
(3)如果不計摩擦和繩重,圖(丙)所示的木塊受到的浮力為   N,木塊的密度為
   kg/m3。
(4)如果將燒杯中的水換成另一種液體,用彈簧測力計將該木塊全部拉入該液體中時,彈簧測力計示數為0.2N,該液體的密度為   kg/m3。
(5)如果實驗中先用彈簧測力計將木塊全部拉入水中,然后取出木塊直接測量木塊的重力。從理論上分析,按這樣的實驗順序測得的木塊密度值   (選填“偏大”、“偏小“或“不變”)。
5.一塊碑石體積是60m3,為了計算它的質量,取一小塊碑石的巖石樣品,測出質量為70g,用量筒裝入50mL的水,然后將這塊樣品浸沒在水中,此時,水面升高到75mL.求:
(1)小塊碑石樣品的密度為多少kg/m3?
(2)這塊碑石的質量為多少噸?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后旗| 临城县| 临夏县| 合阳县| 教育| 精河县| 周宁县| 上杭县| 孝义市| 财经| 华蓥市| 竹溪县| 长顺县| 鄂伦春自治旗| 诏安县| 紫阳县| 沧州市| 蒙山县| 克什克腾旗| 通海县| 阿巴嘎旗| 长寿区| 祁连县| 开原市| 山阴县| 漳州市| 历史| 汨罗市| 舞阳县| 五大连池市| 普宁市| 长岛县| 海淀区| 万安县| 六盘水市| 河北区| 隆德县| 鸡东县| 克拉玛依市| 五大连池市| 宝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