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六課 第二框 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導學案【學習目標】1. 知識目標:識記文學藝術、科學技術對中華文化的意義,區域文化的特點理解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涵義,區域文化的成因2. 能力目標:培養學生全面的、歷史的分析中華文化的基本特征的能力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幫助學生充 ( http: / / www.21cnjy.com )分認識中華文化的特征,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感悟文化創新是一個民族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證,激發學生在各個領域勇于創新的熱情。【重點難點】中華文化的包容性;區域文化的成因【預習案】一、教材助讀(在預習導學案的引導下閱讀教材p66—p70,勾劃并標注好課本重點問題)1.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表現(1)獨特性(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文學藝術:作用 :特點: 地位:●科學技術:地位: 特點:(2)區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形成的原因:不同區域文化之間的關系:(3)民族性(中華之瑰寶、民族之驕傲)。民族文化與中華文化的關系:意義:2、中華文化的包容性 ★★★ (1)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重要原因(2)包容性含義:(3)包容性意義:◆【誤區警示】:①這里的民族,既包括世界范圍內的中華民族與其他民族,也包括中國境內的漢族和其他民族。②包容不等于包含、融合、同化、趨同◆【名言警句】:體現文化包容性的名言警句:(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這種觀點就表現了這種包容性。(2)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周易大傳》的“天下一致而百慮,同歸而殊途”,都是主張思想文化的多元開放。(3)俗語:滄海不遺點滴,始能成其大,泰岱不棄拳石,始能成其高(泰山不辭細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4)萬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存而不相悖3、中華文化的作用:二、回歸教材自己動手列出本框知識框架【課堂探究案】合作探究、討論質疑【情景探究1】2010年世博會在上海舉行。 ( http: / / www.21cnjy.com )某校高三(1)班同學以“走進世博,聚焦世博”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查閱、上網等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課堂討論,發表看法:甲同學: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中國館的建筑 ( http: / / www.21cnjy.com )設計凸顯漢字、京劇、中國紅和水墨畫等中國元素,政體布局體現了中華文化悠久的的“和諧”思想;國家館館內用高科技手段向觀眾展示古代四大發明、《清明上河圖》等中華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安徽館一徽派建筑標志性元素“馬頭墻、小青瓦而為外墻裝飾,館內通過徽劇、黃梅戲,鳳陽花鼓”等民間藝術的展示,讓觀眾領略新安文化‘皖江文化和淮河文化的質感。請你結合甲同學的發言,分析說明其中蘊含的中華文化特征。三、我的疑問(請將預習與探究過程中的疑惑梳理、記錄下來,提示自己在合作探究時質疑,尋求解決)【自主檢測】1.(09天津卷)《格薩爾 ( http: / / www.21cnjy.com )王傳》是藏族人民群眾創作的一部偉大的英雄史詩。近千年來,它主要由民間藝人口耳相傳。隨著許多民間說唱藝人步入高齡,這部英雄史詩瀕臨失傳。為使這一優秀文化遺產得以傳承,黨和政府專門組織人力,撥出專款,搶救整理并出版了《格薩爾王傳》。 上述材料說明( )①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 ②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③中華文化得到各族人民的認同 ④中華各民族文化都是中華文化的瑰寶A. 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①④2.有一首歌唱道:“最愛寫的字是方塊字,做人堂堂正正也像它。”“方塊字”是中國獨具特色的文化。關于漢字,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①它是中華文化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 ②它是中華文明的重要標志③它是中華文化的載體 ④它是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重要見證。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3.從遠古到近代,從昆曲到京劇,從吟誦 ( http: / / www.21cnjy.com )《論語》到熱唱《我和你》,從“四大發明”到“輝煌時代”……凸顯“中國元素”的北京奧運會開幕式體現了中華文化具有的特點是( )①源遠流長②博大精深③繼承傳統,推陳出新④潛移默化,深遠持久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在中國,佛教是外來文化,在我國的許多著名寺廟中,儒、釋、道三種宗教的外在特征可供奉于一殿、一庭、一山之中。這說明( )A.中華文明是世界各國人民創造的 B.中華文化與世界各國文化和睦相處C.中華文化具有包容性 D.中華文化與世界文化沒有區別5.2010年10月1日是上海世博 ( http: / / www.21cnjy.com )會中國館日。中國館主題鮮明,其規模、形式和色彩表達了中國的力量和信心,體現了歷史的厚重感和文化意識,讓各國賓朋感受到了中國的魅力:“來世博會參觀,一定不能錯過中國館。”由此,我們可以感悟到( )①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②文化作 ( http: / / www.21cnjy.com )為一種精神力量,能夠在人們認識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轉化為物質力量③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④人們的精神活動離不開物質活動,精神產品離不開物質載體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6.“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兵馬俑,制作精美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陶器,氣勢磅礴的萬里長城,鑄造精良的青銅器,無一不在向世界訴說著一個古老民族巨大的創造力和生命力。這說明中華文化( )A.獨樹一幟,獨領風騷 B.兼收并蓄,求同存異C.薪火相傳,一脈相承 D.開放平和,面向世界7.“水性使人通”、“山性使人塞”,從文化特點的角度看,這兩句話反映了 ( )A、文化的源遠流長 B、文化的博大精深 C、文化的區域特征 D、文化的包容性8.在中華文化的百花園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異彩紛呈。中華各民族的文化 ( )①相互聯系,趨于統一 ②相互區別,獨立發展 ③相互交融,相互促進 ④既有中華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9、胡錦濤指出,亞歐雙方應 ( http: / / www.21cnjy.com )該弘揚平等、開放、包容的精神,提倡不同文明和諧共處、互相學習、彼此借鑒,共同為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作出貢獻。從文化生活角度看,這有利于( )①各民族文化在和睦的關系中交流 ②促進世界文化的繁榮 ③增強對自身文化的認同和對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 ④實現各民族文化的融合和統一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0.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中華文化面臨西方各國“強勢文化”的沖擊,正日益走向衰落。對這一觀點進行評析。11.奧運會開幕式文藝表 ( http: / / www.21cnjy.com )演直播現場視頻——上篇《燦爛文明》部分。“太古遺音”、“四大發明”、漢字、戲曲和太極拳等中國燦爛的文化表演,讓人耳目一新,中華文化神奇的展示在世人面前。得到現場觀眾的熱烈歡呼與贊譽。結合材料談談對中華文化的感受。6.2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 探究案答案【探究1】答案:①悠久的“和諧”思想, ( http: / / www.21cnjy.com )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精華等,說明中華文化歷史悠久、一脈相承,體現了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的特征。②豐富的中國元素,獨特的徽派建筑,多樣的民間藝術等,說明中華文化內容豐富、形式多樣,體現了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③各種文化和諧共處,體現了中華文化的包容性(或“中華文化之所以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一個重要原因在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自主檢測答案1—5 D DDCA 6--- 9 ACBD10.解析:(1)在當今發達國家占主導地位的經濟全球化中,我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中華文化確實在遭受西方各國“強勢文化”的沖擊。(2)面對沖擊,中華文化要發揚其“包容 ( http: / / www.21cnjy.com )性”的優點,既要“求同存異”,又要“兼收并蓄”。(3)在文化交往中既要與其他各國的文化和諧相處,叉要吸收、借鑒其他各國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同時必須堅持文化發展的獨立自主性,這樣中華文化就不會走向衰落,而會走向輝煌。11.(1)從開幕式營造的富有特色的文化氛圍中,感受到中華文化的魅力,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2)從“太古遺音”、“四大發明”、漢字等感受中華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3)從現場觀眾熱烈歡呼和贊美聲中,感受到各族人民對中華文化的強烈認同感、歸屬感和強大的民族凝聚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