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八上歷史 第11課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自主預習(一)袁世凱竊取革命果實1.過程:1912 年 2 月 12 日,袁世凱逼迫 下詔退位;2 月 13 日,孫中山辭職;2 月 15 日,臨時參議院選舉 為臨時大總統。3 月,袁世凱在 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4 月,孫中山正式解除臨時大總統的職務。辛亥革命的勝利果實被 竊取。(二)二次革命1.導火索:1913 年春, 遇刺身亡;袁世凱武力鎮壓國民黨。2.孫中山和黃興等號召南方各省起來反袁,發動“ ”。結果被袁世凱鎮壓下去。(三)袁世凱復辟帝制1.袁世凱的獨裁統治:實施措施 袁世凱強迫國會選舉他為 ,又下令解散國民黨1914 年初,袁世凱解散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 》,改責任內閣制為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 ,可指定繼承人袁世凱為換取 的支持,接受日本旨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的大部分內容2.復辟帝制:1915 年末,袁世凱下令以 1916 年為“_________________”,準備元旦登基。(四)護國戰爭1,爆發: 發表《討袁檄文》,號召維護共和制度。1915 年底, 、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爆發。2.結果:1916 年 3 月, 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 月在絕望中死去。護國戰爭結束。(五)軍閥割據這些軍閥為了爭奪地盤和鞏固政權,出賣國家利益,依附_________,連年混戰, 中國陷入了_________紛爭的動亂之中。【鞏固練習】:1.下面表格說明 1914—1918 年中國社會的特點是( )農戶 1914—1918 年 減少 1500 多萬戶耕地 1914—1918 年 減少 2600 多萬畝荒地 1914—1918 年 增加 4900 多萬畝陸軍 1914—1919 年 增加 92 萬多人軍費 1916—1918 年 增加 5000 多萬元A.列強侵華,喪權辱國 B.軍閥混戰,民不聊生C.推翻君主專制,走向共和 D.國家統一,安居樂業2.面對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以孫中山為首的資產階級革命派為捍衛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成果進行了一系列的斗爭,其中包括( )①發動“二次革命” ②發動護法運動 ③發動廣州起義 ④發動護國戰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3.“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 既忘共和, 即稱民賊。”在孫中山這篇《討袁檄文》號召下,1915 年底,蔡鍔在云南宣告獨立,起兵北上討袁,史稱( )A.黃花崗起義 B.武昌起義 C.護國戰爭 D.二次革命4.史學家常把 1916 年至 1927 年稱為中華民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其主要依據是這一時期( )A.帝制復辟 B.軍閥割據 C.日本侵華 D.東北易幟5.下列與孫中山直接相關的事件有( )①成立中國同盟會 ②領導辛亥革命 ③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大總統④發動“二次革命” ⑤頒布《中華民國約法》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⑤ D. ①③④⑤6.下列事件發生的先后順序是( )①袁世凱稱帝 ②護國戰爭 ③二次革命 ④宋教仁遇刺A.④①③② B.①④③② C. ①③④② D. ④③①②【反思】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