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6張PPT)第1單元 微小世界1.2 怎樣放得更大科學概念目標(1)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可以使物體的圖像放得更大。(2)兩個凸透鏡平行組合之間的距離會影響圖像的放大倍數和清晰度。(3)顯微鏡是人類認識微小世界的重要觀察工具,它的發明拓寬了觀察領域。科學探究目標(1)能利用兩個凸透鏡制作一個簡易顯微鏡。(2)在觀察過程中,能通過調節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找到大而清晰的圖像。科學態度目標(1)樂于參與自制顯微鏡的活動。(2)體會科學家對科學執著的追求和不懈的探索精神。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認識到人類發明顯微鏡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2)認識到科學的不斷發展會促進技術的不斷改進,而技術的改進又會促進科學研究的發展。教學目標聚焦問題怎樣放得更大從圖中我們能看清皮膚的什么?初步嘗試,探尋方法自制顯微鏡兩個放大鏡怎樣組合能夠觀察到清晰放大的物體圖像?透過兩個平行的放大鏡觀察物體時,可以通過調節兩個凸透鏡之間的距離找到大而清晰的圖像。一個凸透鏡把另外一個凸透鏡成的像進一步放大。明確方法,再次操作(1)選取一段文字,用放大倍數較小的那個放大鏡觀察,在清晰的前提下,觀察到最大的圖像時,保持放大鏡位置不動。(2)在第一個放大鏡下方平行移入第二個放大鏡。(3)上下移動第二個放大鏡,看到最大的清晰圖像時,停止移動。(4)保持兩個放大鏡之間的距離不變,反復移進和移出第二個放大鏡,比較觀察到的圖像。自制顯微鏡固定組合,形成“顯微鏡”自制顯微鏡(1)測量兩個組合放大鏡之間的距離。(2)用卡紙制作紙筒,紙筒直徑等于放大鏡直徑,中間留出一條縱縫,縫的寬度和鏡柄的粗細相當。(3)將兩個放大鏡裝入紙筒,柄從縫中伸出。(4)上下移動放大鏡,使兩者之間的距離等于先前測量出的距離。(5)用膠帶把放大鏡固定好。直徑相等粗細相當觀察比較,感受放大效果用自制顯微鏡觀察身邊的物體肉眼看到的蚜蟲組合凸透鏡下的蚜蟲顯微鏡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光學顯微鏡的主要組成部分顯微鏡的結構人眼直接觀察的透鏡,放大物像。靠近被觀察物體的透鏡,放大物像。反射光線到鏡筒中。承載被觀察物體的操作臺。調節鏡筒上下位置。不同顯微鏡下的病毒顯微鏡的發展光學顯微鏡下的病毒 電子顯微鏡下的病毒光學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一兩千倍,電子顯微鏡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大約200萬倍。電子顯微鏡顯微鏡的發展電子顯微鏡 電子顯微鏡下的大腸桿菌掃描隧道顯微鏡顯微鏡的發展掃描隧道顯微鏡 掃描隧道顯微鏡下的硅原子總結放大鏡→早期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目鏡物鏡(1)填空題。①17世紀,人們發現把兩個凸透鏡組合起來,可以明顯提高放大倍數。這是因為一個凸透鏡把另一個凸透鏡成的 進一步放大了。這就是早期的 。②光學顯微鏡能把物體的圖像放大一兩 (填“百”“千”或“萬”),電子顯微鏡可以把物體的圖像放大約 倍。(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①放大鏡的發明,把人類帶入了一個嶄新的微觀世界。 ( )②用兩個放大鏡自制顯微鏡時,下面那個放大鏡的放大倍數要更大些。( )③顯微鏡放大物體圖像的倍數比放大鏡放大物體圖像的倍數更大。( )④與放大鏡相比,用顯微鏡看到的細節更多,視野更大。 ( )⑤用光學顯微鏡不能很好地觀察病毒。 ( )(3)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①下列觀察工具在歷史上出現的先后順序正確的是( )。A.放大鏡→早期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光學顯微鏡B.放大鏡→早期顯微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C.早期顯微鏡→放大鏡→光學顯微鏡→電子顯微鏡基礎達標②光學顯微鏡的鏡頭一般是由下列選項中的( )組成的。A B C③小明想觀察細胞,應該用( )觀察。A.肉眼 B.放大鏡 C.顯微鏡④下列選項中的( )是用顯微鏡看到的大腸桿菌。A B C⑤光學顯微鏡的載物臺是承載被觀察物體的操作臺,在它的上方是( )。A.反光鏡 B.目鏡 C.物鏡基礎達標綜合探究觀察實驗室顯微鏡,回答問題。(1)將顯微鏡各部分的名稱填寫在相應的方框內。①載物臺 ②目鏡 ③物鏡 ④反光鏡 ⑤調節旋鈕 綜合探究(2)下面是某小組制作的簡易顯微鏡的示意圖。簡易顯微鏡相當于實驗室顯微鏡的什么部分?請把對應部分的名稱填在方框內。(3)查閱資料,顯微鏡的目鏡放大倍數是20倍,物鏡是30倍,則它的放大倍數是( )。A.50倍 B.300倍 C.600倍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