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17張PPT)第1單元 微小世界1.7 微生物與健康科學概念目標(1)觀察工具的改進,使人類觀察的范圍擴大,發現了僅靠肉眼無法發現的自然界的許多秘密。(2)微生物在自然界中廣泛存在,它與我們的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科學探究目標(1)能總結人類在觀察工具開發及探索范圍擴大方面的成果,并能用流程圖表示它們之間的關系。(2)能根據學習主題查閱相關資料,并進行整理、歸類、交流。科學態度目標(1)熱愛科學技術,敬佩人類在探索微小世界過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2)知道我們周圍還有許多沒有被發現的物質及自然界的秘密。我們能看到的只是物質世界的一部分。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還將了解更多的自然界的秘密。(3)養成積極參與交流、有選擇地吸納信息的良好習慣。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認識到人類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進了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和人類生活的改善。教學目標觀察工具和觀察范圍觀察工具的發展給人們的觀察范圍帶來了怎樣的影響?觀察工具和觀察范圍不斷進步的顯微技術讓我們發現了許多自然界的秘密。微生物有哪些細菌真菌顯微藻病毒小型原生生物微生物與醫藥18世紀,英國醫生德華·琴納發現接種牛痘能讓人獲得對天花的免疫力,隨后他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支疫苗。19世紀,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巴斯德第一次把微生物和疾病聯系起來,提出醫生應該要使用消毒法防止“微菌”進入人體。他成功研制出多種疫苗,發展了一項對人類進行預防接種的技術。英國科學家亞歷山大·弗萊明于1928年首先發現了青霉素。預防接種微生物與醫藥肺炎球菌讓人生病的微生物傷寒桿菌流感病毒埃博拉病毒微生物與食品直接食用幫助制造微生物與食品發酵前發酵后(加入酵母菌)制成食物微生物與食品霉變的食物對身體有害,保持低溫干燥可以防霉。霉 變有機垃圾和污水處理垃圾處理:將垃圾分類,去除不能分解的垃圾,將可分解的垃圾通過集中堆漚,利用微生物發酵,從而轉化為有機肥。污水處理:利用微生物的生命活動過程,對廢水中的污染物質進行轉移和轉化,從而使污水得到凈化。集體研討人類利用顯微鏡探索自然世界還有哪些成果?玉米新品種超級稻……回顧與總結通過本單元的學習※ 你知道了什么?※ 你印象最深、最感興趣的是什么?※ 你最感到意外和驚訝的是什么?※ 你還有什么問題?總結科學發現和技術創新:醫藥 食品 有機垃圾和污水處理 動植物新品種……(1)填空題。①隨著顯微鏡的發明和不斷改進,科學家發現如傷寒、鼠疫等疾病的元兇原來是 和 ,并研制了許多對付它們的藥物和方法,使許多傳染病的流行得到遏制。②利用 的作用,我們可以生產甜酒、面包、酸奶、饅頭等食品。(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①微生物都是對人類有害的。 ( )②保持食物低溫干燥可以防霉。 ( )③人身上的微生物越少越好。 ( )④放大鏡和顯微鏡的發明使我們看到了微生物和細胞。( )⑤利用病原微生物及其代謝產物制成的疫苗可以預防相應的疾病。 ( )基礎達標(3)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①下列食物的制作過程中不會用到微生物的是( )。A.米飯 B.饅頭 C.面包②關于人類利用微生物,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A.人們利用微生物處理有機垃圾和污水B.人們利用大腸桿菌來改造食品,使食品更有營養C.人們利用微生物技術防治疾病③在面粉中加入酵母菌,做出來的面包就會蓬松柔軟,這是因為酵母菌能分解糖類并釋放出(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④饅頭和面包內部疏松多孔,是因為里面揉入了( )。A.二氧化碳 B.乳酸菌 C.酵母菌⑤把桔子和蘋果放在( )的環境里可以使它們保存得更久。A.潮濕、溫度較高 B.潮濕、溫度較低 C.干燥、溫度較低基礎達標綜合探究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新冠肺炎的致病原因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侵入人體。這種病毒很小,需要放大5萬~10萬倍才能觀察到它的單個病毒。這種病毒繁殖、變異、進化的能力非常強,容易寄生于各種生物體,需要特定的生活環境,本身能進行新陳代謝,但它沒有細胞結構,無法獨立生存,一旦離開活細胞就不表現任何生命活動跡象。(1)我們需要用( )才能看清楚新型冠狀病毒的形態。A.放大鏡 B.光學顯微鏡 C.電子顯微鏡(2)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飛沫傳播和接觸傳播。在沒有有效的預防藥和疫苗的情況下,預防這種病毒的主要方法是切斷傳播途徑。這些方法包括( )。(多選)A.不去人多的地方,不聚會,不扎堆B.外出時佩戴口罩C.勤洗手,勤使用消毒液D.保持環境通風(3)分析上面的材料,你認為新型冠狀病毒是生物嗎?寫出你判斷的理由。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