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2單元 地球的運動2.5 影長的四季變化科學概念目標(1)正午時,物體影子隨季節變化呈有規律的變化。(2)圭表是中國古代測量正午時刻的日影長度的天文儀器。科學探究目標(1)能復制古代天文儀器,模擬測量四季的影長。(2)能通過實驗收集數據、分析數據,幫助我們發現四季影長的變化規律。科學態度目標有創新精神,勇于采用新的方法和新的材料,有創意地完成圭表的制作。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1)了解科學技術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改造生存環境,順應自然規律,減少自然災害對人類生活的影響。(2)通過復制古人發明的儀器,感受古人的智慧,體驗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先進。教學目標談話導入,聚焦問題日影變化和季節變化日影變化會隨季節有規律地變化嗎?認識圭表正午時分,夏季太陽高度最高,冬季太陽高度最低,春季和秋季太陽高度適中。正午時分,夏季影子長度最短,冬季影子長度最長,春季和秋季影子長度適中。從夏季到冬季,正午時分的影子逐漸變長;從冬季到夏季,正午時分的影子逐漸變短。閱讀交流,認識圭表認識圭表●圭表的基本構造及原理圭表,是我國古代度量日影長度的一種天文儀器,由“圭”和“表”兩個部件組成。直立于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桿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做“圭”。當太陽照著表的時候,圭上就出現了表的影子。不同季節的正午時分,表的影子長度呈現出有規律的變化。根據測量結果,我國古人很早就知道一年約等于365天。閱讀交流,認識圭表認識圭表那么“圭”是什么?最初立桿測影是在平整的土地上進行的,在影端畫一記號,如“×”形,再量影長,這便是土圭。土圭源于周代,但直到漢代,它只被解釋為在地面做記號。除土圭外,還有石圭、銅圭、玉圭等。河南省鄭州市登封觀星臺——大型圭表● 圭表的起源古人在長期的生產和生活中,由于確定方向和季節的需要,經常觀測樹木、房屋等在太陽光照耀下投下的影子。漸漸地,人們發現影子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人類社會正是在這種規律中產生了方向和時間的概念。經過長期觀測樹木等的影子,人們便想到在平地上直立一根竿子或石柱進行觀測。這根竿子或石柱便是早期的“表”。閱讀交流,認識圭表認識圭表● 圭表的發展早在公元前20世紀,陶寺遺址時期,我國中原地區已開始使用圭表測影法。到了漢朝,學者還采用圭表日影長度確定“二十四節氣”,采用圭表測影法定出黃河流域的日短至(白晝最短)這天作為冬至日,以冬至日為“二十四節氣”的起點,將冬至到下一個冬至之間的時間段分割為24段(每段15日),即24節氣。每兩個節氣之間的天數平均。古人把這種方法叫“平氣法”(又稱“平均時間法”)。先測出冬至日是因為冬至時影子最長,其相鄰幾天的影長變化最為明顯,更利于觀測記錄。這樣一來,圭表不僅可以用來確定當前節氣,而且還可以用來在歷書中排出未來的一年及二十四個節氣的日期,作為指導古代漢族勞動人民農事活動的重要依據。制作簡易圭表②在圭面上立表。①制作圭面刻度。利用長尺在A3紙條上畫出刻度線,標上數值,當作圭表中的“圭”。明確一年四季正午時分太陽的位置做模擬實驗,發現影長變化冬至最低,春分和秋分適中,夏至最高。根據太陽位置變化,模擬影長變化做模擬實驗,發現影長變化手電筒模擬太陽,放在相應的位置根據實驗數據,繪制折線圖集體研討,明確影長四季變化的規律分析實驗數據,發現規律集體研討,明確影長四季變化的規律①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短;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長;春分與秋分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一樣長。②夏至到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由短變長;冬至到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由長變短。③兩次正午時分物體影長最長(或最短)的時間間隔是一年。通過實際觀測驗證結論實際觀察把圭表放到正午時分太陽可以照射到的窗邊,在每個月的固定日期(如1月15日,2月15日……)測量并記錄表的影長(可以用折線圖記錄)。經過一年的觀察,再來看看實際觀察的結論是否跟模擬實驗的結論一致。認識太陽仰角拓展延伸地平面與太陽光線的夾角。拓展延伸①同一個地點,一年四季中,夏至日出時間最早,日落時間最晚;冬至日出時間最晚,日落時間最早;春分和秋分的日出時間相同,日落時間也相同。②同一個地點,正午太陽仰角夏至最大,冬至最小,春分和秋分相同。總結(1)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短;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最長;春分與秋分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一樣長。(2)夏至到冬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由短變長;冬至到夏至,正午時分物體的影長由長變短。(3)兩次正午時分物體影長最長(或最短)的時間相隔是一年。(1)填空題。①下圖為中國古代測量日影長度的天文儀器,名叫 ,由 和 兩部分組成。②古人通過觀察正午時分同一個物體的影長來觀察四季:影長適中時,是 季和 季;影長較長時,是 季;影長較短時,是 季。(2)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對的畫“√”,錯的畫“×”。①正午時分同一個物體的影長變化具有周期性,完成一次周期性變化的時間是一年。 ( )②一天中,正午時分物體的影子最短。 ( )③圭表的圭與表是相互垂直的。 ( )④正午時分,用圭表觀測日影時,應將圭表沿東西方向擺放。( )⑤同一地點,一年四季正午時分太陽的位置都是相同的。 ( )⑥正午太陽仰角越大,日影長度越長。 ( )基礎達標(3)將正確答案的序號填在括號里。①古人用圭表主要觀測的是( )。A.一天中物體影長的變化規律B.一年中正午時分物體影長的變化規律C.當時所在的時刻②從夏季到秋季,同一個物體正午時分的影長變化規律是( )。A.由短變長 B.由長變短 C.長度不變③一年之中,正午時分太陽仰角最大的節氣是( )。A.春分和秋分 B.夏至 C.冬至④關于影長與四季變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夏至那天正午時分物體影子最長B.不同季節物體影長不同與太陽的位置無關C.正午時分物體影子越長,越接近冬至⑤下列幾個節日中,正午影子最長的是( )。A.春節 B.端午節 C.中秋節基礎達標綜合探究(1)將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個節氣填寫在圖中對應的位置。綜合探究(2)根據下表中的數據回答問題。①分析表格中的數據,填寫“影長描述”一欄。(選填“適中”“最短”或“最長”)②正午時分太陽高度越小,太陽光越斜射,( )。A.地面溫度越高 B.地面溫度越低 C.地面溫度不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