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3節 運動的快慢學習目標1.知道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理解速度的概念。2.通過比較知道勻速直線運動、變速直線運動。3.能夠熟練運用速度公式進行平均速度計算。重點難點1.對速度概念的理解。2.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的特征。導學過程導學:觀看PPT,分析哪位運動員跑的最快。自主探究一:比較運動的快慢1、比較速度快慢的方法:①相同 比較物體經過的路程,經過路程 的物體運動得快。比如百米賽跑過程中誰跑在前面誰就快。②經過相同 比較他們所花的時間,所花的時間 的物體運動得快。比如百米賽跑先到終點的用時間少,就更快。2、速度是表示物體 的物理量。①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物體運動越快速度越大;物體運動越慢,速度越小。②速度的國際基本單位:米/秒( );常用單位:千米/小時( )換算關系為: 可知1m/s > 1km/h.③分類: 速度和 速度。④平均速度定義(只能表示不能決定):把路程與時間之比叫做速度。公式: 其中s表示物體通過的路程,t表示物體通過相應路程所用的時間,v表示物體運動的平均速度。練習:1.小張騎電動車以28.8km/h的速度前進,小王以8m/s的速度跑步前進,小李騎自行車,每分鐘通過的路程為0.48km,那么( )A. 小王的速度最快B. 小李的速度最快C. 小張的速度最快D. 三人速度一樣快合作探究二:勻速直線運動1. 勻速直線運動是 (包括運動方向和速度大小)不變的運動,是最簡單的機械運動。①勻速直線運動的特點:運動過程中,物體運動的 和 都不變。②在任意一段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都是相等的,平均速度等于瞬時速度。③速度-時間圖像和路程-時間圖像v/(m/s) s/m0 t/s 0 t/s④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的大小與s、t無關。練習:1.如圖表示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的是(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如圖是一輛小車做直線運動的路程-時間圖像,由圖像可知 ( )A.在0~1s內小車做勻速直線運動B.在1s~2s內小車做加速直線運動C.在0~3s內小車移動的距離為2mD.在0~3s內小車移動的距離為1m合作探究三:平均速度的計算1.物體運動速度(包括快慢和方向)發生 的運動叫做變速運動。①物體在做變速運動時,可能是物體的運動方向改變,也可能是快慢改變,還可能是方向和快慢同時改變。②平均速度能粗略地描繪做變速運動的物體在一段路程上或一段時間內運動的平均快慢程度,不能反映出物體的運動細節。練習:3.一物體做變速直線運動,前2s經過的路程是24m,然后停止2s,最后又4s經過路程42m,這個物體前2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后4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在整個8s內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當堂檢測1.關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D.物體在相等的路程內所用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大2.在勻速直線運動中,對于公式V=S/t理解正確的是( )A.速度與路程成正比B.速度與時間成反比C.路程與時間無關D.速度等于路程與時間的比值3.小滿用水平力推水平地面上的物體,如圖甲所示,物體的v-t圖像如圖乙所示:(1)物體在0~1s 內處于 狀態. )(2)物體在第2s的速度是 m/s.(3)物體在4~6s 內通過的路程是 m。4.位于烏蒙山區的赤水河紅軍大橋已全面建成,工程師以1.6m/s的速度走過大橋,用時1 250s,橋長 m.駕駛員駕駛工程車以40km/h的速度在橋上行駛,看到橋欄桿向西運動,可知大橋是 (選填“東西”或“南北”)走向的,工程車駛過大橋用時 min.5.如圖所示,是小麗開車即將到達隧道口時所發現的交通標志牌.(1)請你解釋兩標志牌上數字的含義.(2)若勻速通過該隧道所用的時間為3min,你用兩種不同的方法,通過計算判斷小麗開車是否超速.答案:1.C 2.D3.(1)靜止 (2) 0.5 (3)24.2000 東西 35. 解:(1)“80”表示汽車通過隧道時,行駛速度不能超過80km/h,“3 600”表示該隧道全長3 600m.(2)①汽車的速度:v===20m/s=72km/h<80km/h,故小麗開車沒有超速.②以最大速度80km/h行駛時,所需最少時間:t′===0.045h=2.7min<3min,故小麗開車沒有超速.我的收獲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