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1.1 質點 參考系一、學習目標1.理解什么是質點,知道把物體看作質點的條件;2.知道質點是一種理想化物理模型,知道建立理想化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問題的常用方法;3.知道參考系的概念,知道選取不同的參考系對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描述可能不同。二、重、難點1.理解質點的概念,建構理想化物理模型的方法(重點)2.根據實際情景選參考系(重點)3.能將實際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難點)三、預習所獲1.機械運動與力學(1)機械運動:物體的 隨時間的變化,是自然界中最簡單、最基本的運動形態,叫作機械運動。(2)力學:在物理學中,研究物體做 運動規律的分支叫作力學。2.物體和質點(1)質點的定義: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忽略物體的 和 ,把它簡化為一個具有 的點,這樣的點叫作質點。(2)物體看成質點的條件:(3)預習過關檢測【檢測01】如圖所示,四輪馬達納米車是用納米技術制造的一種新型藥物輸送系統,它可以在血管中穿行而不會受到人體免疫系統的攻擊。下列情況中可以把納米車看作質點的是( )A.研究納米車的組成時B.研究納米車運動的快慢時C.研究納米車如何治療疾病時D.研究納米車馬達的工作時(4)規律總結判斷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點,不是看物體自身的大小,而是看物體的大小和形狀在所研究的問題中是否可以忽略。同一個物體,由于所要研究的問題不同,有時能夠看成質點,有時不能看成質點。3.參考系(1)參考系:要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首先要選定某個其他物體作為 ,觀察物體的 相對于這個“其他物體”是否隨 變化,以及怎樣變化。這種用來作為 的物體叫作參考系。(2)參考系的選取在描述一個物體的運動時,參考系可以 選擇。選擇不同的參考系來觀察同一物體的運動,其結果會 。通常情況下,在討論地面上物體的運動時,都以 為參考系。(3)預習過關檢測【檢測02】在下列詩句中,加著重號的物體可以看成質點的是( )A.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B.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C.天接云濤連曉霧,星河欲轉千帆舞D.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4)規律總結分析物體運動情況的步驟判斷參考系的兩種方法a.靜物法:明確觀察到的現象中,什么物體是運動的,什么物體是靜止的,靜止的物體可能就是參考系。b.假設法:假設以某個其他物體為參考系,分析對物體運動情況的描述是否與觀察到的結果一致。若一致,該“其他物體”可能就是參考系。四、課堂過關檢測1.下面關于質點的正確說法有( )A.螞蟻很小,一定可以把螞蟻看成質點B.研究“夢天實驗艙”在與“天和核心艙”對接的過程,控制人員不能將它們視為質點C.研究沿地面翻滾前進的體操運動員的動作時,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D.在研究運動員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時,可以把足球看成質點【答案】B【詳解】A.是否能看成質點,關鍵看本身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影響,如果在研究螞蟻爬行動作時,就不能把螞蟻看成質點,A錯誤;B.研究“夢天實驗艙”在與“天和核心艙”對接的過程,控制人員不能將它們視為質點,不然操作會受到影響,B正確;C.研究沿地面翻滾前進的體操運動員的動作時,運動員的肢體動作對成績是有影響的,不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C錯誤;D.在研究運動員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時,運動員踢球的位置會影響效果,故不可以把足球看成質點,D錯誤。故選B。2.物理學中引入了“質點”的概念,從科學方法上來說屬于( )A.控制變量法 B.類比 C.理想化模型 D.等效替代【答案】C【詳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實際問題簡化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這種思維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質點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法建立的一個理想化物理模型,故選C。3.下列不屬于機械運動的是( )A.螞蟻在樹葉上爬行 B.煤燃燒的過程 C.劃龍舟比賽 D.流星劃過夜空【答案】B【詳解】A.螞蟻的爬行,螞蟻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所以螞蟻的爬行屬于機械運動,A錯誤;B.煤燃燒的過程是化學轉化為內能的過程,不涉及物體位置的變化,不是機械運動,B正確;C.劃龍舟比賽,龍舟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所以劃龍舟比賽屬于機械運動,C錯誤;D.流星劃過夜空,流星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所以流星劃過天空屬于機械運動,D錯誤。故選B。4.關于參考系的選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空中運動的物體不能作為參考系B.參考系必 須選取與地面連在一起的物體C.參考系的選擇應該以能準確而方便地描述物體的運動為原則D.對于同一個運動,選擇的參考系不同,觀察和描述的結果一定相同【答案】C【詳解】A.任何物體都能作為參考系,選項A錯誤;B.參考系不一定必須選取與地面連在一起的物體,選項B錯誤;C.參考系的選擇應該以能準確而方便地描述物體的運動為原則,選項C正確;D.對于同一個運動,選擇的參考系不同,觀察和描述的結果不一定相同,選項D錯誤。故選C。5.青龍峽景點有“中原第一峽谷”美譽,這里氣候獨特,水源豐富,植被原始完整,是生態旅游的好去處,乘坐索道纜車觀賞怡人的風景以外,還能感覺懸掛在高空的刺激感。對于正在乘坐索道纜車觀光的某游客來說,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A.以自己為參考系,看到纜車向對面走去B.以對面的山為參考系,自己靜止不動C.以自己為參考系,看到同一纜車里的人向對面的山不斷靠近D.以所乘坐的纜車為參考系,看到兩邊的青山綠樹向身后走去【答案】D【詳解】AC.以自己為參考系,看到纜車靜止不動,同一纜車里的人靜止不動,故AC錯誤;B.以對面的山為參考系,相對于山靠近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向山運動,故B錯誤;D.以所乘坐的纜車為參考系,看到兩邊的青山綠樹向身后走去,故D正確。故選D。6.地鐵列車測試時正在以的速度向前勻速運動,車廂里的一位工程師正在忙碌,他一會兒站在車廂里,一會兒相對車廂以的速度勻速跑向車尾。就這兩種場景,車廂里的工程師相對于軌道而言,( )A.最小速度為0 B.最小速度為C.最小速度為 D.最大速度為【答案】B【詳解】當人站在車廂中時,人相對軌道的速度為1m/s,方向向前;當人相對車廂以3m/s的速度勻速跑向車尾時,人相對軌道的速度為2m/s,方向向后,則就這兩種場景,車廂里的工程師相對于軌道而言,最小速度為1m/s,最大速度為2m/s。故選B。7.宋代詩人陳與義出游時曾經作了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其中“臥看漫天云不動”中的“云不動”是與什么作為參考系( )A.兩岸 B.榆堤 C.詩人 D.飛花【答案】C【詳解】“臥看滿天云不動”,說明云和船是相對靜止的,“不知云與我俱東”,意思是云和船(人在船上)共同向東運動,所以“云不動”是以詩人為參考系。故選C。8.將近1000年前,宋代詩人陳與義乘著小船在風和日麗的春日出游時曾經作了一首詩:飛花兩岸照船紅,百里榆堤半日風。臥看滿天云不動,不知云與我俱東(如圖)。詩人藝術性地表達了他對運動相對性的理解。詩中描述了“飛花”、“榆堤”、“云”與“我”的運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臥看滿天云不動”是指“云與我”保持相對靜止,以船為參考系B.“云與我俱東”即“云與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對于“榆堤”向東運動C.“榆堤”相對河岸本來是靜止的,但相對船是運動的D.“云不動”是以河岸為參考系【答案】D【詳解】A.“臥看滿天云不動”是指“云與我”保持相對靜止,以船為參考系,故A正確;B.“云與我俱東”即“云與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對于“榆堤”向東運動,故B正確;C.“榆堤”相對河岸本來是靜止的,但相對船是運動的,故C正確;D.“云不動”是以船為參考系,故D錯誤。本題選錯誤項,故選D。9.觀察圖中屋頂的炊煙和車上的小旗,可知甲、乙兩車相對于房子的運動情況,其中正確的是( )A.甲、乙兩車一定都向左運動B.甲、乙兩車一定都向右運動C.甲車可能運動,乙車可能向右運動D.甲車可能靜止,乙車一定向左運動【答案】D【詳解】從圖上屋頂的炊煙方向可以判斷風的方向是向左的,圖中甲物體的小旗向左飄,我們可以判斷甲物體可以靜止,可以向右運動,也可以向左運動,向左的速度必須小于風速;圖中乙物體的小旗向右飄,我們可以判斷乙物體一定向左運動,且向左運動的速度大于風速。選項D正確,ABC錯誤。故選D。參考答案1.機械運動與力學(1)空間位置(2)機械2.物體和質點(1)大小和形狀、質量(2)物體的大小與形狀對研究的問題可以忽略不計時(3)預習過關檢測【檢測01】【答案】B【解析】研究納米車的組成時,要研究車的結構、形狀與大小,所以不能將納米車看作質點,A錯誤;研究納米車運動的快慢時,可以忽略納米車的形狀和大小,可將納米車看作質點,B正確;研究納米車如何治療疾病時,要考慮納米車的動作,不能用一個點代替,C錯誤;研究納米車馬達的工作時,馬達的形狀不能忽略,故不能將納米車看作質點,D錯誤。3.參考系(1)參考,位置、時間、參考(2)參考系的選取任意有所不同地面(3)預習過關檢測【檢測02】【答案】B【解析】長河落日圓,描寫太陽的形狀,太陽的大小和形狀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質點,A錯誤;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輕舟的大小和形狀可以忽略不計,故可以看成質點,B正確;星河欲轉千帆舞,描寫帆的動作,故不能看成質點,C錯誤;風吹草低見牛羊,草的高度不能忽略,故不能看成質點,D錯誤。四、課堂過關檢測1.【答案】B【詳解】A.是否能看成質點,關鍵看本身大小、形狀對所研究的問題是否有影響,如果在研究螞蟻爬行動作時,就不能把螞蟻看成質點,A錯誤;B.研究“夢天實驗艙”在與“天和核心艙”對接的過程,控制人員不能將它們視為質點,不然操作會受到影響,B正確;C.研究沿地面翻滾前進的體操運動員的動作時,運動員的肢體動作對成績是有影響的,不可以把運動員看成質點,C錯誤;D.在研究運動員如何才能踢出“香蕉球”時,運動員踢球的位置會影響效果,故不可以把足球看成質點,D錯誤。故選B。2.【答案】C【詳解】突出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將實際問題簡化為物理模型,是研究物理學問題的基本思維方法之一,這種思維方法叫理想化方法。質點就是利用這種思維方法建立的一個理想化物理模型,故選C。3.【答案】B【詳解】A.螞蟻的爬行,螞蟻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所以螞蟻的爬行屬于機械運動,A錯誤;B.煤燃燒的過程是化學轉化為內能的過程,不涉及物體位置的變化,不是機械運動,B正確;C.劃龍舟比賽,龍舟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所以劃龍舟比賽屬于機械運動,C錯誤;D.流星劃過夜空,流星的位置在發生變化,所以流星劃過天空屬于機械運動,D錯誤。故選B。4.【答案】C【詳解】A.任何物體都能作為參考系,選項A錯誤;B.參考系不一定必須選取與地面連在一起的物體,選項B錯誤;C.參考系的選擇應該以能準確而方便地描述物體的運動為原則,選項C正確;D.對于同一個運動,選擇的參考系不同,觀察和描述的結果不一定相同,選項D錯誤。故選C。5.【答案】D【詳解】AC.以自己為參考系,看到纜車靜止不動,同一纜車里的人靜止不動,故AC錯誤;B.以對面的山為參考系,相對于山靠近的過程中,看到自己向山運動,故B錯誤;D.以所乘坐的纜車為參考系,看到兩邊的青山綠樹向身后走去,故D正確。故選D。6.【答案】B【詳解】當人站在車廂中時,人相對軌道的速度為1m/s,方向向前;當人相對車廂以3m/s的速度勻速跑向車尾時,人相對軌道的速度為2m/s,方向向后,則就這兩種場景,車廂里的工程師相對于軌道而言,最小速度為1m/s,最大速度為2m/s。故選B。7.【答案】C【詳解】“臥看滿天云不動”,說明云和船是相對靜止的,“不知云與我俱東”,意思是云和船(人在船上)共同向東運動,所以“云不動”是以詩人為參考系。故選C。8.【答案】D【詳解】A.“臥看滿天云不動”是指“云與我”保持相對靜止,以船為參考系,故A正確;B.“云與我俱東”即“云與我”以相同的速度相對于“榆堤”向東運動,故B正確;C.“榆堤”相對河岸本來是靜止的,但相對船是運動的,故C正確;D.“云不動”是以船為參考系,故D錯誤。本題選錯誤項,故選D。9.【答案】D【詳解】從圖上屋頂的炊煙方向可以判斷風的方向是向左的,圖中甲物體的小旗向左飄,我們可以判斷甲物體可以靜止,可以向右運動,也可以向左運動,向左的速度必須小于風速;圖中乙物體的小旗向右飄,我們可以判斷乙物體一定向左運動,且向左運動的速度大于風速。選項D正確,ABC錯誤。故選D。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