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6課 兩次鴉片戰爭〖課標要求〗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概述晚晴時期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理解其性質和意義;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課標解讀〗1.認識兩次鴉片戰爭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被迫簽訂一系列不平等條約,從《南京條約》到《北京條約》,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犯,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2.廣大民眾反抗外來侵略的斗爭事跡及性質和意義。三元里人民抗英斗爭;廣州城廂內外民眾組織團練,用游記戰術襲擊敵人;在香港、澳門為外國人雇傭的工人,紛紛返鄉;天津、煙臺等地都有民眾自發起來襲擊侵略軍。恩格斯當年指出:“這是一場維護中華民族生存的人民戰爭。”3.認識社會各階級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林則徐 虎門銷煙 向世界表明了清政府禁煙的決心 林則徐、魏源、徐繼畬是近代中國最早開眼看世界的人,初步提出了向西方學習以求自強的主張廣州開辦譯館 收集西洋各國的消息情報和國際知識,包括國際法知識匯譯《四洲志》書稿 供對外交涉參考魏源 編寫《海國圖志》 近代中國最早介紹外國歷史地理的書籍之一,被譽為了解外國知識的“百科全書”。書中提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思想徐繼畬 撰寫《瀛寰志略》 是中國近代第一部世界地理著作。4.認識列強侵華對中國社會的影響(1)《南京條約》等一批不平等條約的簽訂,長期影響了近代中國歷史的進程,鴉片戰爭由此成為中國近代史的開端。(2)兩次鴉片戰爭的失敗,使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一系列不平等條約,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中國的獨立、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了嚴重侵犯,中國從一個獨立的封建社會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課堂精練〗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史學家陳旭麓在《近代中國社會的新陳代謝》中指出:對于中國來說。這場戰爭是一塊界碑。它見證了中世紀古老的社會在炮口逼迫下走入近代的最初的一步,"這場戰爭是指( )A.鴉片戰爭 B.第二次鴉片戰爭 C.甲午中日戰爭 D.八國聯軍侵華戰爭2. 這是西方人自1514年到中國起,積325年窺探后的一場戰爭。《清詩鐸》有詩云,秋風戒寒和議成,廟謨柔遠思休兵,華夷抗禮靜海寺,儼然白犬丹雞盟。“和議”的結果是簽訂了( )A.《尼布楚條約》 B.《南京條約》C.《馬關條約》 D.《辛丑條約》3.“制敵之策必使敵失其所長,而我揚長避短。敵的兵船所長在外洋,而我對付的方法有二:一曰炮擊,一曰火攻。”這可能出自A.林則徐《四洲志》 B.魏源《海國圖志》C.宋應星《天工開物》 D.梁啟超《變法通議》4.有學者針對中國近代某條約的一個條款指出,“他們只要交納5%的關稅,就能通過條約口岸中的任何一個口岸,運進洋貨或輸出土產;他們只要再交納進口稅額的一半,作為子口稅,就能把洋貨運至內地和由內地運出土貨”。這一條款A. 使列強控制了清政府財政大權 B. 適應了列強商品輸出的需要C. 有效減少了各國間的貿易壁壘 D. 加速了中國經濟近代化進程5.著名學者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潰》中寫道:在簽訂《南京條約》的過程中,英國外交家們極為重視條約中的字句和語法,而清朝官員并不細加審查,一覽即了,他們反倒重視文件措辭、格式是不是謙卑恭敬,重視互相見面到底是鞠躬還是下跪。這從本質上反映清政府A. 近代外交經驗缺乏 B. 不了解世界形勢C. 不懂得國際公法 D. 政治制度落后6.鴉片戰爭后,魏源《海國圖志》判斷中西關系為華夷秩序,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和相對具體的籌海策。徐繼畬《瀛寰志略》則認為中西關系面臨“大變局”,應“取法泰西文明”“以商賈為本計”,提出自強說。二者相比較A. 籌海策較自強說更具可行性 B. 都直接推動了洋務運動的興起C. 徐繼畬代表了新興階級利益 D. 徐繼畬的方案會遭遇更大阻力7.有學者認為,“該書”是鴉片戰爭之后五十年間中國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域外史地著述,書中的設想既體現了對西方列強的抵御與抗爭,也包含了對資本主義文明的肯定與仿效。下列言論最有可能出自“該書”的是A.“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B.“師夷長技以制夷”C.“世道必進,后勝于今” D.“伸民權”“設議院”8.《南京條約》簽訂后,清政府視之為“永葆和平的萬年和約”;1845年,上海道臺宮慕久因害怕華洋雜居滋事,自愿把上海縣黃浦江河灘上的一塊不毛之地劃給英國人當租界,并簽下《上海租地章程》。上述現象說明,清政府當時( )A.缺乏近代國家主權觀念 B.能妥善化解華洋間矛盾C.諳熟國際法及外交規則 D.失去對地方官的控制力9.某條約是戰勝者在炮口下強加給戰敗者的,最諷刺的是,作為這場戰爭之直接起因的鴉片竟然只字未提——雙方都謹慎地避免提及鴉片之未來地位問題。該條約是A.《南京條約》 B.《北京條約》C.《中法新約》 D.《馬關條約》10. 兩次鴉片戰爭后,中國社會發生的變化有①西方科學技術開始在中國傳播②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受到嚴重侵犯③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④社會各階層為尋求國家出路不斷探索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二、非選擇題(10分)當時英國人馬爾丁說:“鴉片販賣者腐化了、降低了和毀壞了不幸的人底精神生活,而且還毒害了他們的身體。鴉片販賣者時時刻刻向貪欲無厭的吃人神貢獻新的犧牲品,而充當兇手的英人和服毒自殺的華人,就彼此競爭,向吃人神的祭壇上貢獻犧牲品。”——范文瀾《中國近代史》(1)根據材料,概括鴉片的危害。(4分)(2)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鴉片的輸入還對中國造成哪些危害?(4分)(3)清政府對鴉片的輸入持怎樣的態度?造成怎樣的后果?(2分)參考答案一、選擇題 本大題共10小題,每小題5分,計50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1 2 3 4 5 6 7 8 9 10A B B B D D B A A D二、非選擇題(10分)(1)不僅毀壞了中國人的精神生活,還毒殺了他們的身體。(4分)(2)使中國一年流失的白銀超過1000萬兩;加劇了政治的腐敗;削弱了軍隊的戰斗力,加重了勞動人民的負擔。(4分)(3)道光帝命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禁煙;英國政府宣布對華發動戰爭。(2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