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0張PPT)讓學生動起來 提高復習效率——《生活與哲學》一輪復習建議湖北省武昌實驗中學 王海崧高考《生活與哲學》考什么1 考查學科精神:追求真理原則和價值原則的統一;實現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統一一方面,人類要按照世界的本來面目去認識和改造世界,實現主觀與客觀的統一,追求真理,實現科學精神;另一方面人類又要按照自身的本性和需要來認識和改造世界,來創造和實現價值,實現人文精神因此,在試題設置上,多以人類具體的認識改造世界活動為背景材料,一方面考查這些活動取得成功所依據的科學方法或客觀條件,另一方面考查在這些活動中人類自身所發揮的作用或啟示(13.全國新課標21題)2012年科學家根據植物的光合作用,研制成第一片人造樹葉。這片樹葉能夠釋放出制作燃料電池的氫,它的誕生對于人類開發可再生能源具有重要意義。人造樹葉的成功研制佐證了①人的意識只有反映事物本質才具有能動性、創造性②人能夠認識事物的本質并根據自身需要加以利用③人的意識能夠創造出自然界所沒有的客觀事物④人能夠通過實踐將觀念中改造的對象變成現實的東西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C類似題:14年新課標Ⅰ:21題、22題;14年新課標Ⅱ:22題、23題;13年新課標Ⅰ:23題;12年新課標:22題、23題2 考查學生三種能力圍繞具體哲學知識,來闡明某一問題或事物的能力運用哲學思想評析問題的能力運用哲學思想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高考《生活與哲學》考什么圍繞具體哲學知識,來闡明某一問題或事物的能力(14.新課標Ⅱ39題)結合材料,運用“實踐與認識”的相關知識,分析實踐在馮洪錢創作《民間獸醫本草》過程中的作用。(13.新課標Ⅰ39題)《現代漢語詞典》收錄西文字母引起的爭論深化了人們的認識。結合材料,運用認識論知識,說明“爭論有利于認識的發展”反思:注重能力考查并不意味著弱化知識的記憶,記憶能力是其它能力的基礎。既要注重構建哲學知識體系,又要注重核心知識的具體細節運用哲學思想評析問題的能力(14.新課標39題)有人從錢學森的經歷中得出結論:“有什么樣的教學觀念,就有什么樣的學生。”你是如何評價這種觀點?請運用意識作用的原理說明理由。反思:學習哲學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哲學思辨思維,沒有哲學思辨思維的哲學復習課是沒有靈魂的課堂運用哲學思想解決具體問題的能力(14.新課標39題)(3)結合材料,就教育創新擬定兩條公益廣告詞,要求主題鮮明、朗朗上口,每條限15字以內(13.新課標39題)(3)真理面前人人平等。假如你是爭論的一方,在爭論中應該怎樣堅持這一原則反思:哲學來自于生活,又要回歸生活,為我們的生活提供方法論的指導。以往過于強調“世界觀+方法論+結合材料”的書寫模式是否束縛了學生的思維?《生活與哲學》一輪復習建議1.處理好系統與要素的關系:一方面要注重知識結構體系的構建,另一方面要注重核心知識的具體細節2.處理好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關系:科學設置題組訓練與題組反思3.堅持辯證否定觀:讓學生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哲 學時 代反作用源泉馬克思主義哲學真正的哲學哲學的定義(哲學與世界觀、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哲學的基本問題產生的基礎特征及相互關系中國化的理論成果第一單元:生活智慧與時代精神核心考點哲學與具體科學的關系、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基本觀點、哲學的基本問題、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基本特征常見錯誤1 哲學的基本問題是思維和存在的辯證關系問題2 對思維與存在關系問題的不同回答是劃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的唯一標準典型例題例題的選擇要體現全國高考的要求、要切入學生知識體系的薄弱點、要能起到“以題帶面”的作用(14.煙臺期末)沒有物就沒有影,思想和事實的關系就是影與物的關系。這種觀點A 是形而上學的不可知論B 是形而上學的唯物主義觀點C 是主觀唯心主義觀點D 正確概括了思維和存在的關系B第一單元 經典例題(14.衡水中學一調) 熊貓是我國的國寶。世界上有棕色的熊貓嗎?有人說:“沒有,因為我至今只看到黑白熊貓,從未見過棕色熊貓”。下列說法與這種作判斷的方式一致的是①物是觀念的集合②事物是理念的影子③世界是不可認識的④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A ① ② B ② ④ C ② ③ D ① ④A(10.江蘇單科)馬克思主義哲學第一次實現了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有機結合,唯物辯證的自然規律與歷史觀的統一,是因為堅持了A 科學的觀點B 實踐的觀點C 革命的觀點D 群眾的觀點B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世界是物質的世界是可知的物質決定意識意識具有能動作用在實踐中獲得認識在實踐中追求和發展真理實踐的含義、特征、實踐與認識的關系必要性:真理的特征如何做: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第二單元:探索世界與追求真理核心考點意識的能動作用、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真理的特點、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常見錯誤1 規律有好壞之分2 實踐既是一種客觀物質活動,又是一種主觀活動3 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因此,任何真理都包含著謬誤成分(12,山東)雷鋒精神猶如一座巍然聳立的燈塔,發射著奪目的光芒。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弘揚雷鋒精神、開展學雷鋒活動,要不斷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今天,雷鋒勤儉節約的美德可以轉化為低碳、節能等環保理念,雷鋒助人為樂的品質可以轉化為奉獻、互助等志愿者精神結合材料,運用物質與意識辯證關系原理,談談我們應該怎樣開展學雷鋒活動?答案:1物質決定意識,要求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要根據時代發展要求開展學雷鋒活動2 意識具有能動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意識,創造性地開展學雷鋒活動。第二單元 例題(14.浙江)中華美食文化博大精深。西藏的酥油、四川的麻婆豆腐等。各地美食多就地取材,應時而作,搭配姜、蔥等多種輔材,或煎、或炸、或煮……精制而成。每道美食都讓人感受到一方水土的恩遇滋養,嘆服一方人的智慧辛勞。結合材料,說明美食的創造是發揮意識能動作用的過程。1 美食的創造,從食材的獲取、輔材的搭配到烹制的方法,無不體現著意識活動的目的性、計劃性、主動創造性和自覺選擇性,發揮了意識在認識世界中的能動作用2 美食的創造是在意識的指導下,選取食材烹制美味佳肴的活動,體現了勞動者意志和追求,發揮了意識在改造世界中的能動作用3 在這一過程中,就地取材,因時而獲,因材烹制,符合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的要求,從而正確的發揮了意識的能動作用(11,重慶)在韓國,受“生養我的土地上生產的東西才是最適合我的”傳統理念的影響,吃本土食品蔚然成風;韓國政府也制定了保護本國產品的政策,這為其民族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但隨著時代發展,這一理念受到巨大沖擊。2010年,韓國白菜嚴重減產,政府降低農產品進口稅率,引導居民擱置傳統理念,從國外進口白菜,緩解了白菜危機結合材料,運用一切從實際出發出發的哲學知識,談談韓國處理白菜危機對我們的啟示。1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物質決定意識,要求我們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尊重客觀規律,從客觀存在的事物出發,找出事物的規律性,作為我們行動的依據2 韓國根據發展變化了的實際,降低農產品進口關稅,引導居民擱置傳統理念,說明從實際出發就是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按照實際情況辦事,使主觀符合變化發展的客觀實際3 韓國調整曾經使民族產業發展的政策和傳統理念,說明辦事情必須反對主觀主義,即經驗主義和教條主義(11.廣東)我國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科學區分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當前,我國正著力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并把振興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據此,有人認為,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結合材料,從真理的條件性、具體性原理出發,簡評“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的觀點(6分)1 真理都有適用的條件和范圍,都是相對于特定過程的,是主觀與客觀、理論與實踐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2 文化產業化只適用于經營性文化單位的轉企改制,加快轉企改制與穩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不可割裂3 真理與謬誤往往相伴而行,要反對歪曲理解,堅持文化體制改革的正確方向(10.安徽)2010年世界博覽會在上海舉辦。某校同學以“走進世博,聚焦安徽”為主題開展探究活動。同學們通過各種途徑收集資料,組織討論,發表看法:甲同學: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中國館的建筑設計凸顯漢字、京劇等中國元素。安徽館展示了徽派建筑藝術、徽劇、鳳陽花鼓等民間藝術。乙同學:上海世博會是低碳世博。低碳理念貫穿世博會方方面面。安徽館的裝飾采用節能產品,安徽利用世博會推介發展低碳經濟的招商項目,努力實現跨越式發展。通過討論,同學們認識到上海世博會是“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用實踐的觀點談談你對這一探究活動的認識。1 實踐具有主觀能動性。選擇“走進世博,聚焦安徽”這一主題進行探討是一種有目的、有意識的實踐活動。2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一方面,實踐是認識的來源,“文化世博”“低碳世博”的認識,來源于探究活動; 另一方面,實踐是認識發展的動力,對世博會的認識在這次探究活動中得到了深化唯物辯證法聯系聯系的特點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普遍性、客觀性、多樣性整體與部分的聯系系統優化的方法矛盾基本屬性:對立和統一特點:普遍性、特殊性用對立統一的觀點看問題發展發展的普遍性發展的本質用發展的觀點看問題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做好量的準備,促進事物的質變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辯證否定觀、辯證法的革命批判精神與創新意識創新的作用兩點論與重點論的統一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根本內容根本動力要求第三單元:思想方法與創新意識核心考點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質變與量變的辯證關系、矛盾的基本屬性、用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創新意識與社會進步常見錯誤1 量變必然要求質變、質變是量變的總和2 一分為二就是既要看到優點,又要看到缺點。3 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爭性之中4 只要創新就能推動事物發展(10.北京)如圖所示,在互聯網基礎上誕生的物聯網,向我們展示了一幅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之間聯系的新圖景。與自在事物的聯系不同,物聯網實現的聯系是一種什么聯系?(2分)這種聯系是如何建立的?(4分)(1)人為事物的聯系(2)這種聯系是人們按照實踐的需要,在實踐中,根據事物固有聯系,改變事物的狀態,調整原有聯系,建立起來的第三單元 例題(10.全國)歷史上關中地區農業發達,秦漢相繼定都咸陽、長安,借以控轄全國的經濟。由于長期的戰亂與自然災害等因素,關中地區經濟衰退。中國是傳統的農業大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大力發展農業,我國糧食生產能力不斷提升,以世界7%的耕地,保證了世界20%以上的人口糧食需求。解決糧食生產與社會發展問題需要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運用聯系的觀點加以說明?(12分)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與自然處于聯系之中。 自然界是人類社會存在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其狀況影響糧食生產與社會發展。 人的活動受自然規律的制約,無視人與自然聯系的客觀性、條件性,對自然改造不當,也會影響糧食生產和社會發展。 聯系構成了事物的運動變化和發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才能促進糧食生產與社會發展問題的解決。(12.福建文綜)義利觀是中國傳統文化價值觀的核心。當前,弘揚具有社會進步意義的義利觀,對構建和諧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復興具有積極意義材料:人們對義利觀的探索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社會經濟的發展而變化。孔子主張“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孫中山提倡“大義所在:,堅持公民和民族大義;中國共產黨倡導”把國家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個人的合法利益的社會主義義利觀材料中義利觀的演變過程如何體現了矛盾的觀點(12分)1 對義利觀的探索,推動了人們對義利觀認識的不斷深化,體現了矛盾是事物發展的源泉和動力(3分)2 對義利關系的認識既看到二者的不同,又看到二者的統一,體現了矛盾就是對立統一,要全面的看問題(3分)3 不同歷史時代的義利觀各有其特點,體現了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11.廣東文綜)我國在文化體制改革中,科學區分了公益性文化事業和經營性文化產業。當前我國正著力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穩步推進公益性文化事業單位改革,并把振興文化產業上升到國家戰略的高度。據此有人認為,文化體制改革就是搞文化產業化結合材料,運用兩點論與重點論相統一的認識方法,談談你對文化體制改革的理解(10分)堅持兩點論就是要看到主次矛盾和矛盾的主次方面(2分),文化體制改革中,既要看到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也要看到穩步推進文化事業單位改革(2分)2 堅持重點論就是要著重把握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分),改革中,要著力把握加快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這一重點,抓住振興文化產業這個主流(2分)3 重點是兩點中的重點,兩點是有重點的兩點。要反對形而上學的一點論和均衡論,在堅持兩點論的同時,把握關鍵、抓住主流(2分)(10.北京文綜) 材料一:搶占經濟科技制高點,關系到國家競爭力和民族的未來。物聯網有望成為我國搶占新一代信息技術前沿的橋頭堡,成為我國經濟進一步發展的新引擎。材料二:當前,物聯網發展在研發水平、行業標準、人才隊伍、相關政策、國家安全和個人隱私保護等方面給我們提出了新的課題。物聯網是創新的成果,物聯網的進一步發展仍然要以不斷創新為動力。運用《生活與哲學》中有關創新作用的知識,說明如何促進物聯網的發展1 相關主體應增強創新意識,進一步加強物聯網的核心和關鍵技術的創新2 根據物聯網發展的客觀要求,適時調整與此不相適應的生產關系的部分和環節3 在實踐中變革思維方式,不斷發現和建立新的聯系并拓展物聯網的應用范圍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尋覓社會的真諦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基本矛盾和規律社會歷史發展的總趨勢社會歷史的主體實現人生價值價值與價值觀價值判斷與價值選擇人生價值的創造與實現第四單元: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核心考點社會存在與社會意識的辯證關系、社會基本矛盾運動、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實現人生價值的途徑常見錯誤1 唯物主義都承認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2 我國社會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3 價值觀對人生、社會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14.山東)為進一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制約問題,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全國人大常委會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將修改環境保護法列入了2014年立法工作計劃結合材料,運用“認識社會與價值選擇”的知識,闡明修改環境保護法的哲學依據第四單元 例題1 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進一步解決經濟社會發展所面臨的環境制約問題要求對環境保護法進行修改2 上層建筑一定要適應經濟基礎狀況的規律,要求對環境保護法進行相應的修改以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3 人民群眾是歷史的創造者,要求堅持群眾觀點和群眾路線,對環境保護法進行相應的修改是為了改善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環境(12.浙江)近年來,w村在村民收入不斷提高的同時,開展了群眾性的“一碑兩譜五星”鄉村文化創建活動。“所謂”一碑“,即樹立一座精神豐碑,主要收集本村先輩在革命戰爭時期的英雄事跡;”兩譜”即撰寫時代風范譜、尊老愛幼譜,主要收錄在鄉村發展、家庭鄰里關系中的先進典型;“五星”即評選“讀書、產業、誠信、法紀、勤儉”等五項星級文明戶。村民們以極大熱情參與了這一活動,講身邊事、樹身邊人、自評自薦、互評互薦,精神風貌煥然一新上述材料如何體現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10分)1 w村群眾在革命戰爭時期的英雄壯舉,在新時期的社會、求學和創業經歷是“一碑兩譜五星”文化活動的源泉2 他們發展經濟為新時期精神文明創建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3 他們通過收集、整理、評薦等方式直接創造了思想道德建設方面的精神財富讓學生動起來,提高復習效率學生怎么學,比老師怎么講更重要1 “自我習得課”要讓學生帶著問題回歸書本,使學生參與到知識構建中(1)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動起來(2)老師敢于放手,走進學生,了解學情,有針對性的進行復習2 “理論構建課”:要通過經典例題,讓學生在體驗中檢驗知識、彌補短板、提升能力要遵循矛盾普遍性與特殊性的原理,通過經典例題來構建理論體系,又通過做經典例題來檢驗理論體系構建成果例題的使用要做到:要學生限時做、要學生分析、要學生評價3 “習題評講課”:讓學生參與到練習的修改、反思的過程中,讓他們自己否定自己、自己發展自己。使他們從單純的知識接受者,向知識的發現者轉變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