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課題 4 地殼變動和火山地震(二)( 七 年級 科學 )【主備人 】 月 日 班級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學習目標 1.了解地震的危害,初步掌握抗震自救的方法。2.知道地震帶的分布。3.了解如何減少地震產生的危害。重點難點 地震的發生原因、分布情況。一、課前預習1、巖石圈:由 和 的頂部(即 以上的部分)共同組成,位置極為特殊,它既不同于地殼,也不同于地幔,與人類的關系極為緊密。2、地殼變動的激烈表現形式: 和 。3、地震的成因雙手分別握住木條的兩端,均勻用力使之彎曲,直至斷裂。體會木條折斷時雙手的感覺,說說地震是如何形成的?。4.地殼變動的動力來源是5.最易發生火山和地震的地區主要集中在 和地區。中國處在兩大火山地震帶的 ,是一個多 的國家(1)我國東漢時期的科學家 制作了 來預報地震。(2)我國民間流傳著哪些預報地震的方法?(3)現代預報地震可用 來預報,它能準確地測出世界上任何地方發生的地預習情況反饋二、課中生成1.地震時的地質構造震源: ;震中: ;震中距: 。請在下圖標出震源、震中、震中距猜一猜:在圖中哪里地震破壞最嚴重? ,震中距越 ,破壞越大?(6)地震時主要發 ( http: / / www.21cnjy.com )生在地球結構的那一部分?討論:地震對人類有哪些危害?為什么地震會有這么大的破壞力?地震的防范:發生地震時,要快速離開房間 ( http: / / www.21cnjy.com ),跑到 的地方;當來不及跑出屋外或無法出去時,要躲到 的房間(如廚房)和桌子底下;迅速關閉 ,切斷 ,遠離 等;建筑師通過設計一些 來減少地震的危害。課后反思三、鞏固訓練1.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發生7.1級地震,給當地人民群眾帶來巨大災難。地震是 的表現形式之一,它是由于板塊的 或張裂引起的。玉樹位于青藏高原腹地,平均海拔40 ( http: / / www.21cnjy.com )00米以上,來自平原地區的救援隊員進入災區會因海拔高、 等原因二引起頭暈、嘔吐等高山反應。下列關于火山和地震的說法錯誤的是( )A.火山和地震的活動周期是11年B.火山的噴發使酸雨發生的可能性增加C.火山噴發和地震都是地殼運動的表現形式D.火山和地震發生時釋放的巨大能量來自于地球內部關于地震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地震是地殼巖石在地球內力的作用下,發生斷裂或錯位而引起的震動現象;②地震是一種自然災害,絕大部分的地震是會造成破壞的;③地震中破壞最嚴重的地點是震中;④地震發生時躲到小開間的房屋里和桌子底下是一種有效措施;⑤火山活動頻繁的地區和地震頻繁的地區在分布上沒有相同之處。自2009年起,每年的5月21日為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國的“防災減災日”,這有利于普及推廣全民防災減災知識和減災自救技能,最大限度減輕災害損失。據所學知識完成下列題目:在樓房里遇到地震時,應如何避震( )A.跳樓 B.躲在窗下 C.乘電梯下樓 D.用枕頭護住頭部,就近躲在床、桌下(2)下列自然災害,可能由人為因素誘發的是( )A.滑坡 B.火山噴發 C.臺風 D.寒潮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