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遼宋夏金元的經濟與社會【教學目標】1.搜集文獻材料和圖片,從“史料實證”角度認識遼宋夏金元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的發展。2.結合江南的開發和兩宋之際的戰亂環境,從“唯物史觀”角度認識遼宋夏金元時期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和影響3.結合遼宋夏金元時期科舉制和人身依附關系的發展,從“歷史解釋”認識當進社會的變化。【學習重難點】了解遼宋夏金元時期在經濟與社會方面的新變化【學習過程】一、知識點1:農業和手工業的發展1.農業(1)耕種制度:宋朝時一年兩熟的_________制在南方已經相當普及,有些地方還可以一年三熟。(2)經濟結構:一些地區出現了固定種植某種經濟作物的農戶,對傳統自然經濟結構有一定突破。(南方普遍種植茶樹和棉花)(3)邊疆開發:在遼夏金元統治下邊疆地區獲得進一步開發。2.手工業(1)制瓷業:①宋朝:出現了以五大名窯——汝窯、官窯、定窯、哥窯、鈞窯為代表、風格各異的眾多特色瓷器。②元朝:出現新型彩繪瓷器_________和釉里紅。③宋元時期:瓷器大量出口海外,繼_________之后成為中華文明新的物質象征。(2)礦冶業:①煤的開采量很大,首都_________的居民普遍使用煤作燃料。②燃料的改進大大提高了金屬冶煉的產量和質量。(3)印刷業:是宋朝新興的手工業,有力地推動了文化的普及,進一步帶動了_________的發展。二、知識點2:商業和城市的繁榮1.商業的發展(1)特點:為_________服務成為商業的主流,基層市場蓬勃涌現(草市)。(2)表現:①不僅官方設榷場進行互市交易,民間貿易也相當活躍(在邊境所設的互市市場,場內貿易由官吏主持)②商品流通規模擴大,貨幣需求量劇增,北宋開始出現紙幣,元朝在全國范圍內將紙幣作為主幣發行(“交子”最早出現,但并非唯一貨幣)③海外貿易繁榮,外貿稅收成為宋元國庫的重要財源。2.城市繁榮(1)北宋東京和南宋_________人口多時均超出百萬,市場活躍,交易頻繁,娛樂活動豐富多彩。出現娛樂場所“瓦子”。(2)臨安到元朝時改稱_________,仍被稱為“世界最富麗名貴之城”。(3)元_________是當時北方最大的經濟中心和商品集散地。三、知識點3:經濟重心南移南宋時最后完成1.表現(1)_________中葉以來,南方的經濟實力漸漸越過北方。(2)北宋在經濟上對南方依賴明顯,戶口分布_________的格局也已定型。(3)北宋滅亡,大批中原人口南渡,進一步奠定了南方的經濟重心地位。長江下游和太湖流域一帶,成為全國最重要的糧倉。(國家根本,仰給東南)(4)元朝的南北經濟差距繼續擴大,全國在部分人口和稅收集中在_________。2.影響:南方經濟發展帶動了文化的進步。北宋時,朝廷在科舉考試中被迫采取南北分卷制度工。自南宋起,_________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四、知識點4:社會的變化1.社會階層的流動性加快(1)隋唐時期,士族階層在政治上已經衰落,但門第觀念仍然十分流行。(2)宋朝科舉制度比唐朝更為完善,使大批出身于平民的_________進入政壇,官居高位,給政治增添了不少活力。“重文輕武”的國策促進了宋代科舉制的發展。(3)人們的婚姻擇偶也發生了變化;以政治、經濟地位為重。2.租佃關系發展地主把部分或全部土地出租給農民耕種,以收取地租作為收益。宋朝無地農民通常與地主簽訂_________,租種土地,也較少受到契約關系以外的人身束縛。3.國家對社會的控制松解(1)宋代朝廷對_________、典當基本不加干預。(2)對于百姓遷移住所、更換職業,以及日常生活標準,官府的限制也比前代更為松弛。【重點講解、提升能力】1.閱讀教材P61“史料閱讀”:我們可以獲了什么歷史信息?參考答案:宋代采煤業、冶鐵業的發展2.閱讀教材P63“思考點”:你能理解北宋科舉考試中南北分卷的做法嗎?其利弊如何?參考答案:解決南方人在科舉考試中占有明顯優勢的問題,以維持取士人數的平衡。有利于北方士人和邊無地區人才參與政治;同時加大了南北士子之間的競爭,有利于人才選拔的同時,也不利于整體的團結和進步。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